觀看大學消防公開課心得感悟(通用3篇)
觀看大學消防公開課心得感悟 篇1
說起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火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寒冷時我們用它取暖,饑餓時我們用它煮食?墒,如果用火時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釀成大禍,引起嚴重的火災。
像1998年4月28日我國河北省石家莊市電鍍廠工車間發生的火災,造成了6人死亡,14人受傷的嚴重后果。另外,還有10名消防官兵中毒受傷,使生產廠房全部被燒毀,直接損失財產547.6萬元。
俗話說:“疏忽一時釀火災,痛苦一生追悔遲!蔽覀兙捅仨毞乐挂粫r的疏忽,避免“痛苦一生”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增長消防知識,這樣才能有助于我們平時防止火災發生和在火災發生時臨危不亂,把損失和傷害降到最低。
看著這些驚人的數字,大家有何感想呢?大多數人為造成的火災的起因只是一個隨便亂扔的煙頭或者是忘記關掉的煤氣。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引起這么大的災難,難道這還不夠可怕嗎?
那么,你們知道遇到火災時該怎么做嗎?讓我來告訴大家吧!在遇到火災的時候,我們要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并且鎮定、準確地回答接警中心提出的問題。接著,我們應該用折疊的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低身貼近地面離開火災現場,減少煙氣吸入和被高溫灼傷。要是室內有滅火器,一定要先拔掉滅火器的保險銷,使噴嘴對準火焰下端,壓下壓把噴射泡沫。如果是大門外發生火災有通道被火封堵時,不要盲目的跳樓,可以用浸濕的繩索或窗簾、床單結繩后系牢一端,從背火面沿繩逃到安全的地方。要是火勢太猛,還可以利用建筑物的下水道或者排污管逃生。
火雖然可怕,但我們只要合理地利用它,預防它,就能成為火的主人,讓或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
觀看大學消防公開課心得感悟 篇2
跟其他小記者集合后,消防員叔叔就帶著我們去了三樓會議室,看關于消防的紀錄片。記錄片中介紹了杭州消防的“四要人物”——舟舟是快速直升機,用來迅速轉移獲救人員的;艇艇是水上救身艇;消消是消防車;芳芳是消防指導員?戳擞涗浧,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呢!接著,消防隊的楊排長楊叔叔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寢室。一走進寢室,哇——一排整齊的被子就像是一排整齊而四四方方的豆腐。正當我們好奇應該怎樣這輩子時,兩位消防員叔叔就給我們示范了一下,我們用心看完后,也讓我們嘗試了一下,當我們把被子折到一半時,發現折到一半的被子就像是一根綠油條,折好后的輩子就像豆腐了。
參觀完寢室之后,楊叔叔就帶我們到了一樓停車庫。楊叔叔給我們介紹了消防員的裝備,其中指揮員的頭盔是紅色的,班長的頭盔和普通消防員的頭盔差不多,只是帽子上一個鑲著的是白邊,另一個是綠邊的。我挑了一個最喜歡的——指揮員頭盔,戴上了它,好像我就是指揮員了,可神氣了!頭盔上還有一個照明燈,腰上還要別著一條導向繩,用來救人時指引方向的。
介紹完后,消防叔叔還給我們做了示范,怎樣在1分鐘之內迅速穿戴所有的裝備出車。有兩個小記者也試穿了一下,穿上之后都說好重,走路都走不動了。真佩服消防員們,身穿這么重的裝備還能動作迅速。下面楊叔叔還給我們介紹了消防車上的各種搶險救災工具,實在是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都記糊涂了!最后,我們體驗了一下消防員登高救火,做了一回“小小消防員”。我們登上了曲臂登高車,它是全亞洲最高的消防車,全亞洲只有兩輛,它有62噸,車長16。3米,車高4米,臂最高可升到101米,總價值2200萬元人民幣。
當升到最高時,我發現已經比22層樓房高了,而且比山還要高,仿佛我登天了,好帥呀!楊叔叔說我們是最幸運的,有好多消防員叔叔也沒做過呢!我很驚奇,連消防叔叔也沒做過,而我們卻做了,真是太幸運了!今天玩得開心極了!我以后也想當個消防員
觀看大學消防公開課心得感悟 篇3
人們都知道,火是無情的。
自從“鉆木取火”后,人們的生息就離不開火了,它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推動了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釀成火災,就會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了解掌握一些消防知識,減少和預防火災的發生,對每個同學來說是多么重要。今天我就講一講如何安全用火和在家發生火災了怎樣地去自救。
一旦發生火災,切忌不要慌張、亂跑,要冷靜地探知著火方位,確定風向,并在火勢未蔓延前,朝逆風方向快速離開火災區域。如果樓道被煙火封死,應該立即關閉房門和室內通風孔,防止進煙。隨后用濕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熱煙和有毒氣體,并將身上的衣服澆濕,以免引火燒身。如果樓道中只有煙沒有火,可在頭上套一個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煙氣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彎腰的低姿勢,逃離煙火區。
火災時,不能乘電梯,因為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或被火燒壞;應沿防火安全疏散樓梯朝底樓跑;如果中途防火樓梯被堵死,應立即返回到屋頂平臺,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將樓梯間的窗戶玻璃打破,向外高聲呼救,讓救援人員知道你的確切位置,以便營救。
同學們認識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帶來的嚴重惡果,打火機、火柴、鞭炮等容易發生火災的物品,平時不要在身上攜帶這些東西。愛護消防設備,保持通道暢通。做一個知道怎樣預防和安全用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