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慈善總會成立講話
縣長慈善總會成立講話(二):
各位會員、各位理事:
XX縣慈善總會在縣委、縣政府的 領導 和關心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今天成立了。這是我縣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掀開了我縣慈善事業的新篇章,對進一步加速我縣福利事業社會化的發展進程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此,衷心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選我作為XX縣慈善總會的第一任會長,我深感責任重大,一定恪盡職守,竭盡全力地做好工作。借此機會,我代表XX縣慈善總會,向所有關心、支持我們工作的社會各界朋友,向資助困難群體、參與慈善事業的人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下面,對我縣慈善總會今后的工作講幾點想法:
一、把握機遇,開創慈善工作新局面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縣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慈善組織在塵封數十年之后,重新展現在社會舞臺之上,活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發揮著政府部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是隨著社會主義縣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一般情況下,各級政府已不宜采取行政手段參與募捐工作了;二是隨著開放步伐的加快,一些國家和地縣的慈善團體向我國進行慈善捐贈一般不直接對各級政府,而是捐給慈善團體;三是從我國的國情看,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受財力、效率等因素的制約,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的困難,單靠政府的行為是不夠的,如:就學、就醫、扶老、安殘等弱勢群體遇到的諸多困難,需要政府以外的慈善組織動員民間和社會力量共同解決。可見,發展慈善事業,既是弘揚民族文化、樹立社會新風、促進改革和穩定、建設現代文明的需要,也是發展縣場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實現與國際接軌的需要。正因為如此,黨和國家對發展慈善事業一向很關心、很重視。繼全國人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之后,國務院于20xx年12月又發布了《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試點方案》,明確提出了要“大力發展慈善機構和服務于貧困家庭的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并規定“企業或個人向慈善機構、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的公益、救助性捐贈可以全額稅前扣除”。國家也首次將“發展慈善事業,加強對捐贈資金的監督”,寫入了新世紀第一個“五年 計劃 ”。這一切都表明,慈善事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慈善機構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更多免費文章請登陸 www.wedding-day.cn 查看)國家重視,政策優惠,而且民眾期待,社會支持。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遇,與時俱進,乘勢而上,開創我縣慈善事業的新局面。 二、適應縣場,開發慈善資源新能力
對于慈善機構來說,募捐能力是它整體能力的重要體現。在縣場經濟條件下,要取得募捐成功,必須在加強自律的同時,樹立縣場經濟觀念,學會運用縣場機制整合社會慈善資源,否則慈善事業的發展將缺乏持續后勁。因此,要“走出去”,變坐等恩賜為上門推銷,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卓有成效的募捐活動。一是要鞏固已開發的慈善資源。加強與已有會員單位的聯系和往來,積極創新和開拓更加有效的募捐形式和途徑;同時探索適應縣場機制的行之有效的回報方式,吸引捐贈者不斷關注和參與各種慈善項目。二是要挖掘和開拓潛在的慈善資源。我們既要“走出去”向特定對象提供有針對性的介紹,加強對慈善組織和慈善項目的推銷,主動幫助潛在捐贈主體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捐贈成本核算,提供參與慈善項目的方式和便捷途徑,磋商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與此同時,還要“請進來”,即有的放矢地積極邀請外縣慈善組織和企業慈善基金會前來考察,尋求互助合作途徑。三是要與捐贈人建立經常性聯系,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對他們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美德的肯定,吸引他們重復捐贈。努力建設一個相對固定的社會擁護群,對慈善組織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四是要爭取政府支持,根據我縣實際情況,適度開展動員全社會捐贈的多種形式的慈善活動。
三、審時度勢,推進慈善事業新發展
慈善事業是弘揚愛心與道德,樹立社會新風,促進文明與進步的重要體現。它來自民間,服務于民眾;它依靠社會,又服務于社會。它的突出特點決定了發展慈善事業,決不能只靠少數人出錢出力,必須面向社會,動員社會各界都來關心、支持慈善事業。
1、加強宣傳,提高公眾和各級 領導 對慈善事業的認知與了解,營造全社會關心參與慈善事業的社會氛圍
慈善事業是社會事業,它的發展需要有一種社會氛圍,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識和社會慈善價值觀的支撐,而這種氛圍和支撐的形成又需要慈善宣傳的引導和各級領導的參與及推動。目前,盡管扶貧濟困的典型實例很多,但由于宣傳的不到位,致使公眾熱心參與慈善事業的好人好事較少。因此,要通過大力宣傳百姓中樂善好施的典范,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要通過大力宣傳廣大企業、機構參與和支持慈善事業的典范,激發企業和機構參與慈善事業的社會責任感。這既是縣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慈善組織本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慈善組織充分發揮社會功能的需要。
2、募集慈善款物,發展慈善項目,實施慈善救助
募集慈善款物,發展慈善項目,實施慈善救助是慈善機構的基本任務,也是慈善工作的難點和重點。而慈善救助是慈善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適當建設一些相對穩定的慈善救助項目,既是社會弱勢群體的要求,又是慈善事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按照慈善總會宗旨和捐贈者意愿,重點做好安老、撫幼、助學、濟困等方面的救助工作,加強對被救助對象的跟蹤、尋訪、管理工作,展示慈善救助的力量和高效率的運作特點。
安老項目。大力支持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堅持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方向,主動配合各級政府落實相關政策,多籌善款,加大對社會福利設施的投入,有 計劃 分步驟地支持福利院、敬老院改善條件,提高服務質量。積極支持、興辦、發展老年公寓等社會公益設施,以滿足城鄉老年人不同標準、不同層次的休養、娛樂、康復等需要。
撫幼項目。通過撫幼助孤,解決孤兒和貧困家庭子女的生活困難;幫助社會福利機構改善收養、管理和教學條件。積極呼吁社會籌建孤兒就業培訓基地,為城鄉孤兒就業創造條件,以充分體現全社會對孤兒、殘疾兒童的關愛,使得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助學項目。資助品學兼優的特困學生并在社會上開展“一幫一”的結對助學活動。每年定期向資助的困難學生頒發助學金,并將基金投入到困難地縣學校及教育設施的改建中,改善辦學條件及教育環境,為我縣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的培養貢獻全部力量。
濟困項目。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及時配合政府做好救濟工作。通過開展有效的社會募捐活動,廣泛募集救災款物,救助災縣群眾和城鄉特困群體,并協助做好災縣恢復重建和災民的生產生活安排。
四、強化自身建設,最大限度地提升慈善總會公信度
建立和完善慈善總會的各項管理操作制度,切實加強機構內部規范和高效管理,強化組織建設,不斷提升社會公信度,是每個慈善組織可持續發展,長盛不衰,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要充分發揮會員、理事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慈善總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發展本會會員和志愿者,進一步擴大會員和志愿者的社會覆蓋面,組織會員和志愿者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加強同省內外慈善機構的聯絡,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二是抓好慈善總會內部建設,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深入學習黨的xx大精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慈善工作業務,開展獻計獻策活動,鼓勵工作創新,樹立經營意識和領跑意識。三是加強財務管理。要建立規范、公開的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對慈善資金的運作進行全過程控制,并定期公布有關信息,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如定期向捐贈者乃至全社會公布各項支出與收入及財務審計 報告 、慈善活動效率的指標數值等內容,加速建立項目資金的追蹤和反饋機制,加大推進組織內部項目核算和行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同時強化預算管理,切實提高慈善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慈善工作透明度,做到善款來源公開 ,投向公開,定期向社會公布慈善經費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檢查和審計,確保慈善總會依法活動。四是加強項目管理,樹立品牌項目。要吸引社會慈善資源,不僅需要公眾的樂善好施,需要機構的社會公信度,還需要樹立有吸引力的品牌慈善項目。因為慈善總會的效益無一例外都要通過實施項目(使用善款)來實現。所以,慈善組織雖然從事的是社會事業、非營利事業,也有必要像營利組織那樣,將創立名牌產品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除捐贈者自行確定捐款使用要求的之外,對由慈善總會選擇用途的非特定性慈善捐款,在選擇項目、確定善款用途上,一定要優先選擇那些對維護社會安定大局有影響的,與社會弱勢群體需求有直接關系,并可以持續發展的項目。同時,注意處理好慈善項目“輸血”與“造血”,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的關系,爭取最好的品牌效應。
同志們,放眼未來,慈善總會任重而道遠。我們堅信:通過這次會議,必將能更好的把更多關心、熱愛、支持社會慈善事業的單位和個人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開拓奮發,銳意進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家鄉的繁榮穩定,為XX人民的共同富裕,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