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精選3篇)
作文我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 篇1
九月初九兩陽相會,俗稱“重陽”,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每到這個節(jié)日,都會讓我想起家鄉(xiāng)的親人和朋友。
我最喜歡在家鄉(xiāng)過重陽節(jié)了。重陽節(jié)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著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凈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后和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xiāng)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jié)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jié),奶奶用野菜活著一點面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盡管心里饞得要命,卻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著慢慢品嘗。誰知就在這時,家里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我又氣又急,追著狗打,奶奶看見了,也一邊罵狗一邊想把桐葉粑搶回來。可人哪有狗快,一會兒狗就叼著桐葉粑無影無蹤了。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安慰我說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jié),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和大人們一起吃著粗糙而難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現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xiāng)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xiāng)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xiāng)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現在過重陽節(jié),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里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了吉首。可每當我吟到王維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想到重陽節(jié)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
作文我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 篇2
我們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和其它地區(qū)的重陽節(jié)是一樣的,但是我最喜歡在姥姥家過這個節(jié)日。每次聽到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我馬上能說出一個節(jié)日--重陽節(jié)。
姥姥特別喜歡這個節(jié)日。每年的重陽節(jié),姥姥家都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全家都在一起慶祝。小的時候我只知道是舅舅的生日。后來我漸漸懂事了才知道是舅舅的生日。從那天開始這個節(jié)日在我心里成了不尋常的日子。我聽說重陽節(jié)也叫“登高節(jié)”,在這一天有很多喜歡運動的人都去登山呢!
今年的九月九重陽節(jié)那天,我已經和舅舅約好了去登山。多么期望這一天早點到來啊!
作文我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 篇3
10月3日,我和媽媽一起去城里玩.
我們來到車站等車,突然,遠遠的,我看見三個人:一個小女孩,大約只有幾歲,左邊是位高個子叔叔,手中拎著很多東西,右邊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漸漸走近,我定睛一看,呀!這不是前兩天剛從青島回來的我家的鄰居阿明叔叔一家嗎,他們又要去哪兒呀 我不禁好奇起來問:"阿明叔叔,你們要去哪兒呀 "他們聽到我的問話,回過頭來友好的跟我們打招呼說:"你們也要乘車出去啊."媽媽也看見他們了,我知道大人間的"董事會"又要開始了.果然,在車上,他們開始不停的聊起話來.從他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重陽節(jié)"就要到了,我早知道"重陽節(jié)"就是"敬老節(jié)",所以,叔叔他們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著很多補品:有"骨中金","椰島鹿龜酒","安利蛋白粉"……聽媽媽說這些補品可是很貴的,他們肯買給老人,說明他們很孝順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jié)",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jié)日.爸爸時常對我說,爺爺,奶奶雖然平時因年老而喜歡嘮叨,但畢竟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對他們"咆哮"而挨爸爸訓.當然,我也常對他們說:"你們是老年人了,是享福的時候了,不要再到田里干重活了,多休息.保重好身體是你們的任務……"我想這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