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一般是登山,也可登塔,總之,皆登臨高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就仿制米粉糕點,再在糕上插上一面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因登高風俗盛行,重陽節也被稱為登高節、登高會等。
(五)敬老
重陽節又是一個敬老節。九為陽數之極,“九九”亦含長久、長壽之意,重陽菊花則是長壽之草,重陽時節正值民間秋祭薦祖,故重陽節便有了尊老敬老之意。這一天,老人們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戴茱萸佩、吃重陽糕,享受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節日歡樂。
(六)雜俗
最著名的重陽雜俗,當屬食蟹。傳說西周時即有“蟹醬”之類的食物出現,到了唐宋,更盛行清水煮蟹。金秋時節,螃蟹上市,秋蟹味道鮮美,江南陽澄湖等地的蟹格外知名。菜館也會在九月間,推出以蟹肉制作的美味佳肴。
福建等地在重陽節吃米果。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
重陽祭祖也是重陽節時的民間活動。人們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沿海地區有到湄洲媽祖廟或天后祖祠、宮廟祭祀的風俗,求得媽祖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