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重陽宮電話
重陽宮,全稱“重陽萬壽宮”,是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重陽節很多人想去重陽宮游玩,你知道戶縣重陽宮電話嗎?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整理了戶縣重陽宮電話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戶縣重陽宮電話
電話是029-84906200
重陽宮,是全真道祖庭,又稱為重陽萬壽宮、祖庵,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祖庵鎮,距西安市中心40千米。各類建筑共占地1.0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29.2平方米,紀念塔建筑面積105.6平方米,附設建筑面積222.5平方米。
重陽宮的歷史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自焚其居,東行至山東寧海,得丘處機、劉處玄、譚長真、馬鈺諸弟子,創全真道教。王重陽卒后,弟子護送其遺骨葬于舊居。馬鈺襲掌全真教后,于其地建立道觀,手書“祖庭”二字為額。嗣后,王重陽弟子王處一上奏,請于其址建靈虛觀,丘處機又請改名重陽宮。
元代,重陽宮盛極一時,在北方道教中影響巨大,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有殿堂建筑約5048間,宮域東至澇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終南山,北臨渭水,全真道徒云集于此,最盛時近萬人,宮觀規模之大為天下道觀之首。元世祖時,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尊稱,懸掛在山門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賜金匾仍清晰可辯。
明代,朝廷對全真教采取了抑制的政策,全真教出現了分門別派群龍無首的景象。由于全真教的逐漸失勢,重陽宮亦由盛而衰,宮院逐步縮小,原有碑石散棄露天。明正統十年(1445年)所立《重陽宮主持候園方重修祖庭碑》所記:“祖庭中更多故,廢興相仍,昔之堅固壯麗者未免為風雨所凌,傾圯不振”,并記述了自永樂至正統年間對重陽宮的修葺事宜。
清代,經明末清初之戰亂后,重陽宮“垣墉崩塌,殿宇傾頹,野居而露處”,于乾隆年間,“鎮堡士庶而修葺之”,此次維修“苦于盛極難繼”而“以小就”,使其“尚留遺跡之守”。亦如乾隆四十七年《重修重陽宮記》碑文所述“從來天下事勝而衰,衰而復。盛者氣數也,挽衰待盛不至泯滅失傳者,人事也”。同治初年兵患使重陽宮遭到毀滅性的摧殘。后雖有過幾次小的修葺。但僅是維持保留著這座古道觀。直到建國前夕,重陽宮僅殘存老君殿、靈宮殿、祖師殿三座建筑和“五塔墳”、“祖師墓”及散落于廟宇遺址的碑石。
重陽宮的景點
活死人墓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王重陽49歲,抗金失敗后,他在南時村掘地穴居,筑冢高數尺,上掛一方牌,寫“王害風靈位”,牌下深丈余,獨自穴居其中,達2年之久,稱之“活死人墓”。七年后,王重陽走出活死人墓,開始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今還有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著“活死人墓”幾個大字。
據記載,王重陽早期曾經在活死人墓中修煉兩年,還寫了一首《活死人墓贈寧伯功》的七絕詩,描繪了這種特殊的修煉方法。詩中說“活死人兮活死人,風火地水要只因。墓中日服真丹藥,換了凡軀一點塵。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閑寂真虛靜,隔斷凡間世上塵”等句。
王重陽掘地穴居,在客觀上當然給人一種故弄玄虛以增添神話色彩的感覺。不過他本意其實為了創造一種與世隔絕、便于靜修的特殊環境,事實上還在人間,并沒有離開地球,但他卻認為就是“換了凡軀”、“隔斷凡間”。他為了后來能夠形成獨立的教派,并且為教派樹立高遠的目標。他在“活死人墓”四角各植海棠一株,人問其故,他說:“吾將來使四海教風為一家耳。”他這個遠大理想雖然沒有親自完成,但后來的全真教在北方風靡一時,吸引了大半個中國的眾多士大夫和群眾,他的預言最后終于由門徒變成了現實。
千年銀杏樹
銀杏樹在距今天2億年前的古生代中生代曾遍布世界各地,在新生代第三紀漸趨衰落,到第四紀冰河期先后絕跡。近代西方科學家原先只在古老地層中發現它的化石,后來才在中國發現它的孑遺,所以銀杏有“活化石”之稱。它樹干通直,樹姿雄偉,葉形美麗、木質堅硬,不受蟲害,樹齡特長,但生長緩慢,往往爺爺種樹,孫子得實,所以俗稱“公孫樹”。銀杏是雌雄異株,果實在中草藥中稱“元果”。
重陽祖師墓
重陽祖師墓,在原“白云靈祠”的范圍內。基高1.5米。文革前墓地面積150平方米。1958年祖庵生產隊興修水利時在重陽祖師殿基址處(今銀杏樹東北)1米深處挖出壽函(石棺)一具,,當時用大粗麻繩套在石棺蓋上用拖拉機向西拉,因太重只拉開一條縫,繩斷,被重陽宮道士殷晴寬阻止,后八仙庵道協同公社又將重陽壽函用土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