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歷應修訂得規范透明跟格里歷伊斯蘭歷掛鉤
夏歷應修訂得規范透明跟格里歷伊斯蘭歷掛鉤
夏歷歷月以朔望月為依據,又將回歸年劃分為二十四節氣,在缺
中氣之月置閏,跟回歸年相協調,融陰月陽年為一體,為我國傳
統文化的瑰寶。但年久失修,尚存在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農歷
兼天文歷和人文歷于一身,采用“定朔法”,故大小月無定序,
閏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節氣在格里歷3-4天里波動,不便推算
、記憶和使用;南宋研制統天歷的天文歷法學家楊忠輔,認識到
回歸年古大今小,沒有一勞永逸的歷法,筆者研究現行中外歷法
里得到啟迪,應保留夏歷的合理內核,實行天文歷與民用歷分離
,在大體符合天文歷的原則下,采用“定氣、平朔法”安排民用
歷,使陰月陽年更加規范、透明,方便推算、記憶和使用。
。1)夏歷修訂史周朝后期,諸侯各據,自行其歷——皇帝歷、
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等六歷并行,兩千年來曾進行
過多次重要的修訂,初期為“平氣、平朔法”唐武德二年
(619AD)戊寅元歷始在日用歷譜里用“平氣、定朔法”,清順
治二年(1645AD)時憲歷,始用“定氣、定朔法”安排日用歷譜
。
。2)傳統歷自身的缺陷農歷兼天文歷和人文于一身,采用以東
經120度為準的朔日為每月初一,不時有2-4個大月、2-3個小月
相鄰,大小月無定序;各歷書上的二十四節氣時間有標至時辰或
分鐘的,貌似精確,但各年同名節氣的長度時有出入,各年同名
節氣的格里歷日期有3-4天波動;在缺中氣之月置閏,在閏二月
至閏十月之間游移,不便推算、記憶和使用,宜實行天文歷與民
用歷分離,在大體符合天文歷的原則下,采用“定氣、平朔法”
安排民用歷,使陰月陽年更加規范、透明,方便大家推算、記憶
和使用。
。3)恢復夏歷為正式名稱1968年“文革時期”以除“四舊”為
名,被迫將夏歷改稱“農歷”,海內外華夏同胞均用她跟格里歷
參照使用,共慶系列傳統節日,并不囿于“三農”圈內,《辭海
》等有關辭條均認為稱“農歷”不當,時至今日,堂堂文明古國
的各報頭、公文、請帖等仍在稱呼那并不適當的“農歷”,或羞
于冠名,僅用干支年號,甚至砍去整個傳統歷,五花八門,不倫
不類,名不正,言不順,建議有關部門和傳媒盡早撥亂反正,理
直氣壯地恢復夏歷為正式名稱。
。4)十二中氣與黃道十二宮的統一二十四節氣為陰月陽年合歷
的陽歷成分,我國古代將黃道(太陽的視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
十二次、十二辰,相當于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從春分點0度起,
每30度劃為1個中氣,中氣均在相應黃道星座的首日左右,一個
星座包含一個相應的中氣(總在夏歷相應月份之內,如雨水在正
月、春分在二月…)和一個普通節氣(如立春可在正月上半月,
或臘月下半月),雖然由于歲差,春分點約每年50秒逐漸西移,
但原有星座日期仍被東西方辭書和民眾沿用至今。筆者主張取
1901-2100各年同名中氣的眾數日期,它跟外研社•建宏的《英
漢多功能詞典》(1749頁)相應的黃道十二宮日期完全吻合。其
實二十四節氣應和黃道十二宮那樣標到日期就能滿足農業和一般
人的需要,另方面,各英漢辭書中的少數星座日期有些許出入。
建議二十四節氣和黃道十二宮統一采用1901-2100各年同名中氣
的眾數日期,以便中西融會,相互接軌,方便記憶、使用和交流
。
表2 黃道十二宮與二十四節氣格里歷日期
摩羯座-冬至12.22;小寒01.05 寶瓶座-大寒02.21;立春02.04
雙魚座-雨水02.21;驚蟄03.06 白羊座-春分03.21;清明04.04
金牛座-谷雨04.20;立夏05.05 雙子座-小滿05.21;芒種06.06
巨蟹座-夏至06.21;小暑07.07 獅子座-大暑07.23;立秋08.07
室女座-處暑08.23;白露09.08 天秤座-秋分09.23;寒露10.08
天蝎座-霜降10.23;立冬11.07 人馬座-小雪11.22;大雪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