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導游詞600字(通用3篇)
江蘇導游詞600字 篇1
花果山位于國家級重點風景區云臺山脈之中,距市區7公里,云臺山脈大小山頭136個,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 米,是江蘇省最高山峰。花果山綠蔭蔥蘢,山峰含 黛,這里特別的地理緯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涌云臺,真山真水,綺麗多姿的迷人景色。花果山作為旅游勝地,它的真正揚名應歸功于吳承恩筆下的《西游記》。1982年10月參加全國首屆《西游記》學術研討會的127名專家經考察一致認同,云臺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孫悟空老 家。
游覽花果山如再讀《西游記》,其最大樂趣在于領略這人間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有的象人,有的似仙,例如各類“猴石”、栩栩如生,姿態各異,使人領略到孫悟空為什么變化神奇;又如“沙僧石”、“八戒石”、唐僧石“把三藏禪師唐僧師徒的人物性格展現得惟妙惟肖;更令人稱奇的是,孫猴子的胎胞“媧遺石”和像“金箍棒”的“定海神針石”以及“石鼓”等,其造型乃至尺寸與《西游記》中描述的幾乎一模一樣。花果山上大小洞穴數百個,當地人統稱七十二洞。大洞小洞,奇洞怪洞,洞連洞洞套洞,洞洞藏妖,個個作怪。為此,吳承恩大發奇想,使孫悟空有了用武之地。在花果山的這些洞中,極富神奇色彩的當數水簾洞。洞口瀑布懸遮,穿過飛流而下的水簾,循跡幽深洞穴,如入 “東海龍宮”。水簾洞的上方還有清道光皇帝的賜書“心印石 屋”。在花果山上與《西游記》故事緊密相連的景點還有老君堂、盤龍松、仙人橋、南天門、拐杖 柏、唐僧家世碑、團圓宮、照海亭、懶漢石、美人松、天然碑、仙石見、一線天、九龍橋、玉女峰........
花果山上的古建筑頗具特色。位于山腳下的阿育王塔是山中標志性建筑。該塔建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0xx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此塔九級八面,純磚結構,純高度為10.58米。雖經過歷史上8.5級的地震,仍完好無損。相傳,這座塔為唐大將尉尺恭所建,因而又稱唐王塔。三元宮,又名海寧禪寺,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筑群。它倚山而建,氣勢雄偉。該寺發跡于唐,重建于宋,敕賜于明,寺院正門前拱額為道光皇帝的親筆“敕賜護國三元宮”。寺內藏有一塊明神宗萬歷三十年[公元1620xx年]所頒的圣旨碑,把它封為“天下名山寺院”之一。如今的三元宮已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終年香火繚繞,拜客如云。
江蘇導游詞600字 篇2
獅子林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面積約14畝。獅子林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譽為“假山王國”。
獅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巖,為紀念自已的師傅,取名“師子林”,又因園內多怪石,形如獅子,亦名“獅子林”。
天如禪師謝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歷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缽化緣于長安,重建獅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后為黃熙之父、衡州知府黃興祖買下,取名“涉園”。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園”。至清光緒中葉黃氏家道衰敗,園已傾圯,惟假山依舊。,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從民政總長李鐘鈺手中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七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并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氏原準名籌備開放,但因抗戰暴發未能如愿。貝潤生1945年病故后,獅子林由其孫貝煥章管理。解放后,貝氏后人將園捐獻給國家,蘇州園林管理處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對公眾開放。
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復雜的實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園時,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綱”的遺物,經過疊石名家的精妙構思,假山群氣勢磅礴,以“適、漏、瘦、皺”的太湖石推疊的假山,玲瓏俊秀,洞壑盤旋。象一座曲折迷離的大迷宮。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筍,石縫間長著古樹和松柏。石筍上懸葛垂蘿,富有野趣。把獅子林假山迷宮比作諸葛亮的八陣圖,毫不為過。個中滋味,非親臨不能體察也。
江蘇導游詞600字 篇3
各位貴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認識大家,并由我陪同大家去我國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勝地——蘇州觀賞園林,到人間天堂去享受一天。
在車到景點之前,我先為大家介紹蘇州園林的基本情況。“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當然,也請大家注意環境衛生,做一個文明游客。
我們馬上到了今日黃金游的第一站——留園。好,留園到了。留園位于蘇州市園林路。它應用了分合,明暗等對比手法。大家好好觀賞吧!
留園不留我們,那我們就去獅子林吧!獅子林到了,你們跟我來,獅子林變幻莫測,值得一覽。
穿過獅子林,出去約5千米,可見寒山寺,要不現在大家休息一會兒吧。說到寒山寺,大家自然會想起“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吧!因唐初有個叫寒山的和尚未在這里住過而得名。現在寺內存碑一方,上刻張繼寫的《楓橋夜泊》一詩。
告別寒山寺,大家還戀戀不舍。希望它能給你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人間天堂——蘇州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謝謝各位!愿大家旅途平安愉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