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縉云導游詞(通用3篇)
麗水縉云導游詞 篇1
云縣是浙江省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麗水地區東北部?N云縣東臨仙居縣,東南靠永嘉縣,南連青田縣,西接麗水市,西北界武義縣,東北依磐安縣,北與永康市毗鄰。東西寬54.6公里,南北長59.9公里,縣界全長304.4公里。總面積1503.52公里?h人民政府駐地五云鎮,北距杭州175公里(公路262公里)。
主要景點:仙都鼎湖峰黃帝祠宇步虛山、仙水洞、倪翁洞、仙女照鏡、老鼠偷油、獨峰書院、小仙都、黃龍寺、獼猴摘桃、飛舟、靈芝洞、角錐巖、八角洞、一線天、路堂洞。
仙都,在麗水市縉云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 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巖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 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龍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
黃帝祠宇作為仙都風景名勝區最主要的人文景觀,與陜西黃陵遙相呼應構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陽谷,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20xx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時任縉云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麗水縉云導游詞 篇2
大均畬鄉之窗景區是縣生態示范點,20_年被批準為國家AA級景區.該景區位于距縣城13公里的大均鄉政府所在地大均村。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初期,一千多年來始終是甌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陸交通樞紐,商貿經濟較繁榮,耕讀風尚也很注重,形成了大均人重“三桿”的民俗,即筆桿、秤桿、竹桿(撐篙),靠寫契、寫文書、做生意和撐船撐排謀生。在建筑上形成具有明清風格的古樸的前店后院式山區商貿古街風貌和石板街面,有“小溪明珠”、“景寧最高學府”、“浙南芙蓉鎮”之美稱。舊時曾有古樟迎客、澄潭印月、龍崗疊翠、成美廊橋等舊十景。該景區以此為依托,以畬族風情為載體,融自然山水、人文古跡于一體,一期開發出畬族婚俗、浮傘仙漂等項目,建成以休閑度假、水上活動、游覽觀光為主要內容的城郊生態旅游風景區。
1998年開通并投入使用的大均漂流項目,是我縣一項重點的旅游項目內容,曾被省航道漂流專家組評為全省下大漂流航道中最為驚險的一條漂流道。竹筏漂流全程有十潭九灘四壁一礁群,形成灘潭相接的水上奇絕風光;橡皮艇漂流更是有驚無險,急流險灘,撞浪翻騰,飛流直下,有著百分之百的狂飆感受,同時可飽覽潭麗、峰奇、林石、人樸的畬鄉山水風光和賦有美麗傳說的浮傘古渡美景,游者皆稱:浮傘仙潭,江南第一。
杰閣崢嶸,龍崗疊翠,大均村位于甌江第一支流小溪江中段的風光絕佳之地,觀音閣位于大均村西,危崖騰空而起,峻壁突兀水濱,閣前絕壁下是一碧如鏡的大均澄潭,有“澄潭映月”之趣,如今在這開辟了竹筏漂流的瀏覽項目。
麗水縉云導游詞 篇3
靈山寺位于麗水城郊,甌江支流好溪下游的靈山風景區,8 路公交車直達,交通便利。靈山寺建在半山處,背靠靈山,面向甌江,空氣清新,風景優美。
驅車沿著麗水的麗陽街,從家出發,行約十五分鐘便到了麗水的千年古剎——靈山禪寺(靈山寺)!其實,還未行至寺腳,沿路所設的賣香火小攤販便提前向我們預告:“離靈山寺這個香火鼎旺之地不遠啦!”呵呵,因而,此地并不是個難找之地,有名著呢!市區的8路公交車所顯示的終點站——“靈山寺”,更是像一塊活動的廣告牌,天天在街上打靈山這張“旅游名片”!靈山寺自然和其他的寺廟一樣,是依山而建的,這山便是那靈山。
山本該給人一種“穩”“重”之感,一個“靈”字便令這山頓時變得“有活力”起來,要說這靈山,其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馬頭山”,至于為什么我便不知了,或許整個山型長的像匹馬吧?呵呵,喔,它原稱還叫“靈鷲山”!
整座靈山并不高,也就191米的“小海拔”,所以登山不是件費力的事,相反置身于中的青山綠水,古木蒼天,幽靜極致,倒是一個靜心、靜身、養心、養身的好去處。
靈山禪寺的背面正中央為“裝點關山”四字,當時還認了老半天,覺著看著像“吳”、又有點像“靈”,F一查,確定乃“關”字,而且此字句,居然始于咱的毛主席《薩蠻·大柏地》一詩——“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關山”即江山的意思,這里當然指的是優美的靈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