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梅州的導游詞(精選5篇)

梅州的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3-02-20

梅州的導游詞(精選5篇)

梅州的導游詞 篇1

  今天下午,晴空萬里。我和媽媽懷著高興的心情和踏著輕快的步伐到了院士廣場,來飽覽院士廣場的美景。

  到了院士廣場門口,我發現門口擺著一個比我大兩倍的石頭,石頭上刻著四個大字“院士廣場”,可謂是龍飛鳳舞,剛勁有力。

  走進院士廣場,里面的景色美不勝收。廣場中央矗立著三根石桿,大約高達二十米,造型美觀,直插云霄,很是壯麗。我拿出手機搜索這三根石柱的名稱,不一會兒就查詢出來了——石媚桿,又粗又壯,還在桿身側刻了很多圖案,比如,鯉魚,荷花,龍。石媚桿的圖案精巧,美觀,造型獨特,精美,我忍不住在石媚桿旁與媽媽合影留念呢。

  繞過石媚桿,我走到廣場右邊,那有一群鴿子,雪白的羽毛,呆萌的樣子,可愛至極。鴿子代表和平,因此,許多大人帶領著小孩用食物給鴿子喂食,人們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再往右走,我看到了一個約十五人大的花壇,花壇里的花五顏六色,有富貴的牡丹,有幽雅的蘭花,還有不知名的野花,似一張五彩斑斕的地毯。清涼的風吹拂,濃郁的花香味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樹木也跟著翩躚起舞,樹葉嘩啦啦打著節奏,啊,真是大自然的饋贈,讓我欣賞到如水墨畫雋永的情景。

  走到廣場的左邊,有好幾個供游客乘涼或嬉鬧的亭子,亭子的外形像森林里的蘑菇,又似大大的雨傘。再往左走,有幾個小賣部,小攤,人們可以在這開始饕餮盛宴,我也買了點吃的,肚子都吃的像圓滾滾的皮球。

  美好的時光總像長了大長腿的飛快過去,我和媽媽見天色已晚,自是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院士廣場,我還是會再回來的。

梅州的導游詞 篇2

  一、葉劍英元帥故居、紀念館

  葉劍英生平葉劍英(1897—1986),原名葉宜偉,字滄白,1897年4月28日出生在梅縣雁洋鎮一個貧苦農民家里,1986年10月22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0歲。

  葉劍英是在一個動蕩的年代中成長起來的。少年時代就曾參加過“剪辮子”,打“潮勇”等反抗清王朝的斗爭。1913年,葉劍英參與創建梅縣私立東山中學。在東中時,他品學兼優,連續兩屆被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他曾登上學校后山“油巖”揮筆寫下了一首氣勢磅礴的詩篇:“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我來無限興亡感,慰祝蒼生樂大同”。

  葉劍于1917年夏就讀于云南陸軍講武堂,1920年夏畢業后,投身于孫中山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曾先后參加北伐與東征,立下赫赫戰功。先后擔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廣州起義軍事指揮部副總指揮、八路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北平市市長、廣東省政府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重要職務,是十大元帥之一,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設鞠躬盡瘁。他是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葉劍英的突出貢獻在葉帥的一生中,有三次為人民作出了特殊的偉大貢獻。第次,是在南昌起義前夕,冒險送情報給葉挺等起義領導,粉碎了國民黨企圖撲滅起義部隊的陰謀,使起義取得勝利。第二次,1935年7月,葉劍英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在長征中,他為維護全黨和全軍的團結,機智勇敢地同張國燾分裂軍、危害黨中央的陰謀作斗爭,為黨中央和紅軍北上立了大功。后來,毛澤東曾多次談到這件事,并且贊揚葉劍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有一次,毛澤東摸著自己的腦袋,對人風趣地說:“葉劍英同志在關鍵時刻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就沒有這個了。他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了”。第三次,是1976年,葉帥和中央一些領導一起,周密計劃,一舉粉碎了“___”反黨集團,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的命運。在這場斗爭中,葉劍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得到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尊敬、愛戴和懷念。所以,凡到了梅縣的海內外游客都希望到葉劍英元帥故居、紀念館看看。

  葉帥故居故居位于梅縣雁洋鎮虎形村,始建于清代,為他祖父所建,系客家單門樓式兩杠平房,共有15間房子,其中4間為葉帥家所有。右側第一間是廚房,第二間為葉帥父母的臥室,墻上懸掛著葉帥雙親的遺像,左側后角二間分別是葉帥少年的臥室及雜室。1897年4月28日葉帥誕生在這里,并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進入葉帥臥室,墻上掛著一幅他少年時期的半身照片,墻角擺有兩張木凳加木板的鋪板床,吊著蚊帳、棉被,枕頭整齊疊著,還有一個老式柜子。故居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為緬懷葉劍英元帥的光輝業績,由海內外鄉親捐資興建“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紀念館位于葉帥故居右側,1987年7月動工興建,1989年10月竣工,1993年冬擴建。葉帥紀念館占地約100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為3546平方米,結構布局分前庭和側庭組成,建筑物依庭而建,平面圖呈“矩形與馬蹄形”組合,其風格具有客家民居的特性和現代園林建筑的手法相結合,獨具一格。

  館內現有基本陳列面積約1500平方米,展線全長280米,有5個展覽室,分別以大量的照片、史料、實物、書畫共5個專題向人們展示葉劍英元帥光輝偉大的一生。該館現有藏品資料3000多件,其中實物藏品150件,主要是葉劍英元帥生前用過的實物。1994年經全國革命文物鑒定組鑒定,有2件為一級革命文物。“光昭日月豐碑在,風范長存勵后人”。葉帥光輝的革命業績,偉大的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品質,激勵我們抓住一切機遇,抓住梅州經濟發展,讓“世界客都,文化梅州”享譽海內外。

  二、黃遵憲與人境廬

  黃遵憲生平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梅縣東區(今梅江區)人,29歲中舉人,后任清廷駐日本、英國使館參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職。駐外其間,在溝通中日文化交流、抵制美國排華、保護華僑權益、創立南洋護照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回國后,大力宣揚維新變法,深受光緒皇帝賞識,特頒旨召見。他的著作主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志]、[日

  本雜事詩]等,為清末外交家、政治家、啟蒙思想家和愛國詩人。

  黃遵憲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未光緒年間。雖然只是一位舉人,但他博學多才,又有一顆愛國憂民之心。光緒3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晉升為駐日使館參贊,成為駐日參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與參謀。在駐日友贊4年內,著重研究日本歷史,特別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后寫成一部50多萬字的《日本國志》。這部書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日本歷史的專著,同時也成為日本的第一部“國史”,它為當時中國的政治改革運動---即戊戌變法維新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從日本回國后,黃遵憲又先后任駐美參贊、駐美國舊金山及新加坡領事。他在擔任十多年外交官期間,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建議政府實行護照辦法與保護華僑做了大量工作,受到華僑和中外人士的敬仰。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黃遵憲被召回國,任江寧洋務局總辦。并積極投身于救國圖存的維新運動,提倡科學救國,興辦實業,加強國防和改革維新,推行新政,主張對外開放,先后參與強學會和創辦《時務報》,得到光緒皇帝賞識,下旨召見,當面咨詢。在署理湖南按察使期間,大力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卓有成效。

  戊戌政變失敗后,黃遵憲因涉嫌被清政府解職放歸故里后,邀集地方人士創設嘉應教育學會,大力倡辦新學,為推動梅州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在倡辦教育的同時,在人境廬內潛心著述,先后著有《日本雜事詩》、《人境廬詩草》等,他的詩歌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表現出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史詩”之稱。他的詩論主張“我手寫我口”,提倡反映現實,被稱為“詩界革命的巨子。因此,他被列為“中國十大愛國詩人”之一。可以說,黃遵憲是在100多年前,提倡科學救國,主張改革開放的先驅,也是詩壇革命的榜樣。

  人境廬人境廬取意于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名句,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杰出的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市區東山大橋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黃遵憲親自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這座故居占地面積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會客廳、書房、臥室、藏書室、無壁樓、五步樓、十步閣、息亭、花壇、假山等,藏書室內有黃遵憲的各種著作和讀過的書共8000多冊。廬中保留著黃遵

  憲親自撰寫的對聯,如會客廳對聯:“萬丈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另有一聯:“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這故居的環境。進入人境廬,你就會感到這是別開生面的文化景觀。

  三、丘逢甲及其故居

  丘逢甲生平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名倉海,祖籍蕉嶺縣文福鎮淡定村,出生于中國臺灣苗栗縣。1889年赴京考試中進士,任清廷工部主事。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即辭官返臺,首倡自救,督辦團練,任義軍副統領,率義軍堅持抗日、衛國護臺,威震敵膽。后返鄉辦學,主講韓山書院、東山書院、景韓書院,任廣東教育總會會長、教育司長等職,一生創作詩歌數千首,傳世1700多首,是晚清時期的愛國先驅、抗日志士、杰出的教育家與詩人。

  丘逢甲故居位于蕉嶺縣文福鎮淡定村,現改名為逢甲村。來到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末狀元夏同和書寫的“澹定邨”3個大字。舉目四望,但見山巒疊翠,草木蒼蒼。農家房舍鱗次櫛比。村中心有一座典型的客家兩堂四橫圍屋,這就是1896年丘逢甲內渡后經過一年多建成的“培遠堂”。

  故居大門懸掛著清末翰林溫仲和題寫的“培遠堂”匾額,兩側的對聯“培栽后進,遠繼先芬”,系丘逢甲所撰,其意境清新,內涵深遠。進入大門,下廳的右邊是表現丘逢甲1895年在中國臺灣保衛戰中奮勇殺敵的油畫《抗倭守土》,英雄氣概躍然紙上。左邊是丘逢甲陳列室,有生平事跡年表和《春愁》詩手跡。上堂匾額“積善余慶”為中國臺灣巡撫唐景崧所書。內堂匾額“心泰平草廬”,為當年廣州巡撫許振緯所書,兩側是丘逢甲自己撰寫的對聯:“西枕廬峰,東朝玉筆,山水本多情,耕讀漁樵俱適意;南騰天馬,北度仙橋,林泉皆勝境,用藏出處盡隨心。”其實,他的心并不平靜,只不過借此撫慰自己。他一心要報仇雪恥,收復中國臺灣,面向臺島,他立下了“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的誓言!陳列的詩稿和抗日保臺時繳獲的3把日本軍刀為他作證。

  故居左屋“蟄庵”,是丘逢甲當年吟詠詩聯的地方,《春愁》就是在這里寫成的。這座極富客家色彩又能反映思念中國臺灣的圍龍屋,背倚廬山峰,南接天馬騰空,東對玉筆峰,北傍仙橋飛渡。丘逢甲將他的圍屋座向安置在坐西向東,其用意是

  時時面向中國臺灣。在南北廂房上的樓窗也可以發現與其窗戶不同,窗頂成三角形,下端成四字形,不難看出是個“臺”字,丘逢甲抗日保臺的強烈意識,活靈活現在我們眼前,令人肅然起敬。

  四、張弼士與光祿第

  張弼士生平張弼士(字振勛1840——1916)是大埔縣西河車龍村人,16歲隨人赴南洋,從事椰子、咖啡、橡膠、錫礦等的開發經營,后成巨富,業績輝煌,商官兼備,仕途發達,名聞中外。清光緒年間,曾任檳榔嶼領事、新加坡總領事,光緒29年,光緒皇帝賜張弼士太仆待卿、光祿大夫;民國初年,張弼士被委任為袁世凱總統府顧問、工商部高等顧問、南洋宣慰使、立法會議員、參政院參政、全國商會聯合會長等職務。他先后投資興辦粵漢鐵路、廣三鐵路、煙臺張裕釀酒公司等企業,所產“金獎白蘭地”酒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同時,他捐巨資為國內、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興建學校多座,貢獻巨大,為名揚四海的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既是商界大亨,更是著名的愛國僑領,是客家八賢之一,他艱苦創業、實業興邦的民族精神和“生為中華民族,當效力于中華民眾”的愛國思想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

  光祿第張弼士故居“光祿第”位于大埔縣西河鎮車龍坪村,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筑座東向西,土木結構,粗獷嚴謹,堂皇大觀,建筑面積4180平方米,由三堂四橫一圍構成,是客家圍龍屋的一種。屋內有18個廳、13個天井、99個房間、還有前后花園及書齋等。整座建筑工藝精致、繪雕并齊、中廳兩旁斗拱有穿鑿鎏金的麒麟鳳凰及飛鳥走獸,大廳兩旁斗拱有木鑿鎏金通花金獅滾球,正六頂灰塑李鴻章手書的“光祿第”屋名。

  客家民俗文化暨張裕酒文化展覽館設在“光祿第”左側第一排橫屋內,一樓下堂房間、中廳為客家民俗文化展廳,展出客家民俗文化相關圖片,特別突出表現大埔各種類型的客家民居及民俗活動的風采;一樓上堂房間為張裕酒文化展廳,展出張裕釀酒公司的一百多年歷史釀酒產品實物。二樓房間擺設客家民俗實物,展出客家古代生活用具、家具等實物。

  中堂是接待客人和家族聚合、議事的場所。也是整個大屋講究的建筑空間。

梅州的導游詞 篇3

  各位貴賓,大家好.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梅州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

  早在晉代黃河流域的漢人因避亂遷到長江流域和贛、閩地區。這些保存著“純漢人”血統、語音、習俗和文化的移民,被當地官府編入“客籍”,稱作“客戶”;他們也自稱“客人”。在唐末自北宋年間,他們又多次南移到廣東的韶、循、梅、惠各州。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江西客家籍右丞相文天祥起兵為王事效力,許多客家人紛紛響應,直抵梅州。戰罷便散落邊遠山區定居。后來,贛、閩的客家更是大規模地遷居至梅州。這就是梅州地區廣東客家人主要聚居地的歷史原因。

  客家人無論遷徒到哪里,當地良田早有歸屬,他們只能鉆進山區,常常受當地土著的排擠和山賊土匪的侵擾。因此,他們聚居而住,把房屋連成一起,變成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堡式住宅。所以里面的生活基本設施力求一應俱全。客家人依傳統禮制和家族倫理秩序構建生活空間,以祖堂為中心,主次分明,體現了和諧族群的感性情懷,而且其裝飾布置營造耕讀文化氣氛,凸顯儒家思想觀念。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他們建屋時特別注重“風水”,選址的地理環境和住宅的建筑布局都要依照堪輿術要求,符合“堂局”的準則,追求居所與自然的平衡協調。

  看看前面的一片稻田,在以前是半月的池塘。說起半月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或了解,宏村的半月池位于整個宏村的中心,但我們眼前的半月池其地理位置并不像宏村那樣,但它們都符合“堂局”的要求,對風水起著促進的作用,有異曲同工之效。

  我們進屋前看看這座石像,他就是前面這間。

  “光祿第”是一座近似殿堂式的客家圍龍屋,它是客家人建筑理念的最好體現,我們看看正門頂上灰塑的“光祿第”三個字,這是李鴻章的手書,它建于清光緒34年。方位座東向西,地勢西高東低,被認為是旺宅。平面布局為“三堂而橫一圍”。整座建筑面積達4180平方米,內有18個廳、13個天井、99間房。前有曬場,后有花頂、書齋等。建筑物為土木結構,工藝精致,繪畫木雕較多,算得上是堂皇大觀。

  中堂大廳是接待客人和家族聚集、議事的場所。現在布置光祿第的主人張弼士的生平事跡及相關資料圖文展覽。張弼士以創辦實業獲得成功而聞名中外,他艱苦創業,為的是以實業興邦。他誓言“生為中華民族,當效力于中華民族”,

  后來,他投身于政界,成為一名政界名人。清光緒年間,張弼士曾任檳榔嶼領事、新加波總領事。民國初年,張弼士被委任為袁世凱總統府顧問、工商部高等顧問、南洋宣慰使、立法會議員、參政院參政、全國商會聯合會會長等職務。他著名的成就,讓他名列“客家八賢”之中。

  上堂大廳是安置張弼士牌位及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大家請看,這大廳左側第一間房就是張弼士的起居室。正屋后與圍龍邊的圓弧空地就是客家稱之為“花頭”的光祿第上花園。上花園內,種植了荔枝、木瓜等近百種名優水果。其中的幾棵荔枝樹,已有百年樹齡,據說還是張弼士親手種下。

  1982年.張弼士在山東煙臺創辦的“張裕釀酒公司”生產的紅葡萄酒,1914年曾在山東物品展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同年又獲得南洋勸業會最優等獎章。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所以孫中山先生給它題贈“品重醴泉”獎匾。1913年,該公司出品的白葡萄酒“美味思”也享有盛名。解放后,這兩種酒連續多年被評為國家名酒。

  客家民俗文化村除了“光祿第”外,還有許多可以游覽的地方,如我們左側的釀酒作坊和酒局,在那里我們可以知道釀酒的過程和步驟。在我們右側有許多具有農家特色的作坊和餐館,在那里我們可以返璞歸真,感受農家文化和享受農家美食。在釀酒作坊那邊,還有一條極具特色的美食街,在那里我們可以吃到美味的小吃和著名的客家菜。

  希望大家能通過這次游覽感受和了解傳統而富有韻味的客家文化。

梅州的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梅州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梅州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理位置坐標為北緯23°23′~24°56′,東經115°18′~116°56′之間。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轄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總面積15876.06平方公里。

  梅州市地質構造比較復雜,主要由花崗巖、噴出巖、變質巖、砂頁巖、紅色巖和灰巖六大巖石構成臺地、丘陵、山地、階地和平原五大類地貌類型。全市山地面積占24.3%;丘陵及臺地、階地面積占56.6%;平原面積占13.7%;河流和水庫等水面積占5.4%。

  山脈市境地處五嶺山脈以南,地勢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脈、蓮花山脈、鳳凰山脈等三列山脈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豐順縣的銅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

  盆地境內主要盆地有興寧盆地,面積32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積約110平方公里;蕉嶺谷地,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湯坑盆地,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河流境內主要河流有韓江,全長470公里(梅州境內長343平方公里),流域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內14673平方公里);梅江,全長307公里(梅州境內長271公里),流域面積13329平方公里(梅州境內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長323公里(梅州境內55公里),流域面積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內1333平方公里);同時還有琴江、五華河、寧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豐良河等。此外,東江亦沿市境西北的興寧市邊境流過,在梅州境內河段長24.8公里,流域面積260平方公里。

  繼善樓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雁洋橋溪村,屬列杠式客家圍屋,七排橫屋由五個大門聯結而成。就是由印尼僑商朱汀源等五兄弟聯合興建的。栩栩如生的寶瓶花卉,展露出一百年前的逼真與鮮活,這座始建于晚清末期即1902年的繼善樓,前后歷時12年,耗費光洋12萬。、

  梅縣雁洋橋溪村的繼善樓屬列杠式客家圍屋,七排橫屋由五個大門聯結而成,中軸對稱,左右均衡。屋內處處彌漫著濃郁的儒家傳統文化,保存有許多典雅的雕刻和精致的繪畫及別具一格的書法,數量之多品質之優為各地少見。

  繼善樓由橋溪村朱氏十八世祖朱芷秀聯合兄弟五人于清光緒廿八年(1902年)動工興建,就當年的交通運輸條件來說,建造過程中的艱難程度簡直令人無法想象,屋內廳堂的石柱及檐角、臺階所用的條石皆由福建連城特制運來,水泥(當時叫作"紅毛灰")也只能從海外購進,雕刻和繪畫的工匠從外地高價聘請,石材木料及建筑工藝均力求精益求精。前后歷時12年,花耗大洋12萬,被稱為"十廳九井"的大屋才大功告成。其時兄弟五人均在海外經商,所用資金均來源于海外。

  走進氣派堂皇的堂屋,只見娟秀的石柱托起粗壯的大梁,顯得高深空曠、氣勢軒昂。梁柱、斗拱、屏風和門窗都裝飾有或精美的動物雕刻或色彩斑斕梅蘭菊竹等的花鳥圖畫,僅雕刻就有鏤空見彼的透雕、打磨圓滑的圓雕和深淺起伏的浮雕,繪畫形式不但有傳統的國畫還有精美的工筆畫。雖已歷經百余年之久,但色彩依然鮮艷奪目,強烈地反映出濃郁的儒家傳統治家文化。

  造房建屋,朱氏先輩的的意愿無非是企求族人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然而,再安樂溫暖的房屋也經不住歷史風雨沖刷,一個富有詩意的田園夢想也會在離亂中成為過眼煙云。繼善樓的第一次損傷來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屋內或鐵制或銅制的門、窗、欄桿統統補拆除,投進熊熊燃燒的爐膛中。

  第二次損傷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仿佛是在一夜之間,繼善樓內各種祥禽瑞獸凡突顯部分或被鐵錘錘平或被鐵鏟鏟實,就連大門上方突顯的"繼善樓"三字也被鏟去。更為可悲的是,本屬朱氏后裔的一個年青后生,也在有意和無意間做了一件蠢事。當年二樓上廳左邊書房住著一對年輕夫婦,做丈夫者那時正好在部隊服役,特修書一封,叫家人將房間硬木屏風板上精美的陰烙家訓鏟去,家人豈敢怠慢,特雇工花了幾天時間才做完此事。有趣的是,住在右邊的一對年輕夫婦當時都在家耕田,根本無心去做這既花錢又不討好的事,故無意中保存了右邊的"朱子家訓",實為不幸之中的幸事。

  第三次劫難是在20__年3月一個月黑風高的雨夜,一伙盜賊潛入山村,悄無聲息進入繼善樓,將28塊價值連城的窗花木雕全部撬走,使繼善樓留下永遠的遺憾。難怪現如今還在守護繼善樓的一位朱氏村民,凡有游客參觀,談及此事時都會感慨萬千地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哪"。

  風雨的的侵蝕,人為的破壞,使繼善樓元氣大傷,好在因其工藝精品大多,梁柱上的雕刻還在,墻壁上的繪畫還在,屏風上的陰刻文字還在,整體建筑風格還在……,精華部分還被大量完整地保存下來,人們仍能從中感悟出當年的豪華與氣派,解讀出儒家治家文化的真諦。

梅州的導游詞 篇5

  一座風景如畫的山城:悠悠的梅江水,古老的梅江橋,婉轉動聽的客家山歌,還有郊外那古樸雅致的圍龍屋,那滿山金黃誘人的柚子……這就是我的故鄉——梅州。

  這里有世界“客都”之稱,是有名的“文化之鄉”、“足球之鄉”、“華僑之鄉”、“金柚之鄉”、“單叢茶之鄉”。這里人才輩出,古有愛國詩人黃宗憲、丘逢甲等,今有開國元帥葉劍英,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和慈善家田家炳等。

  這里青山綠水,空氣清新,是有名的宜居城市。體閑到梅州,享受慢生活”!游覽的景點眾多:有千年古剎靈光寺,雁南飛茶田,雁明湖,客天下,千佛塔,客家公園等。每處景色秀麗迷人,各俱特色,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當你站在裝飾一新的梅江橋上,腳下是寬闊的梅江河,放眼望去,不禁會驚嘆客家人的勤勞和智慧。兩岸堅固的長堤,守衛著一江兩岸人民的安寧,兩岸高樓林立,熱鬧繁華。沿江半島,沿江金岸,東山教育基地,親水公園,院士廣場……。當你慢慢地走在親水公園的河堤上,看!清澈的河水中一群群小魚在水中互相潑著水,在嬉戲打鬧著。大理石構建的河堤欄桿光潔明亮,路邊相見的鵝卵石特別好看。路旁一顆棵柳樹在舒展著自己美麗的長頭發,一群群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小蟲子在草叢中開舞會……走著走著,我來到東山教育基地,那里有一排排整齊的學校,幽雅的環境,寬敞的街道,到處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院士廣場正中的噴泉配上輕柔的音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一群群白鴿在廣場上飛來飛去,吃著休閑人們給的食物,歡快的叫著。不遠處,可更熱鬧啦!老人們在下棋,打太極拳,小孩子們在玩滑板車,踢鍵子,捉迷藏……到了晚上,霓虹燈的裝飾讓這里顯得更加絢麗,人們在廣場上盡情地跳舞,唱歌,在公園散步……

  最后我們再一起去嘗嘗我們客家美食。梅州最出名的美食有:客家釀豆腐,鹽焗雞、梅菜扣肉,客家釀酒,梅州腌等面等。還有醇香的客家釀酒,喝了肯定會令你深深地陶醉……

  故鄉,你是如此的美麗,你像巨龍一樣騰飛。我現在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要讓可愛的故鄉更加繁榮昌盛!

梅州的導游詞(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梅州雁洋茶田導游詞(通用4篇)

    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位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廣東省梅縣雁洋鎮,總面積450公頃,是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飽蘸著祖國茶文化, 在青山綠水間濃墨重彩揮灑而就的融茶葉生產、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體的山區三高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的開放型旅游...

  • 梅州圍龍屋導游詞(精選4篇)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廣東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梅州圍龍屋。梅州圍龍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 梅州雁洋茶田導游詞(通用5篇)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為粵東第一家AAAA-旅游景區,是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于1995年1月投資開發的,占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

  • 梅州的導游詞(精選6篇)

    一座風景如畫的山城:悠悠的梅江水,古老的梅江橋,婉轉動聽的客家山歌,還有郊外那古樸雅致的圍龍屋,那滿山金黃誘人的柚子……這就是我的故鄉——梅州。...

  • 梅州圍龍屋導游詞(通用5篇)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漢族民居建筑,福建西南部及廣西北部、廣東傳統客家住房樣式。遍布于梅州(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共2區1市5縣)全市8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

  • 梅州雁洋茶田導游詞(通用6篇)

    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位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廣東省梅縣雁洋鎮,總面積450公頃,是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飽蘸著祖國茶文化, 在青山綠水間濃墨重彩揮灑而就的融茶葉生產、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體的山區三高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的開放型旅游...

  • 梅州圍龍屋導游詞(通用17篇)

    梅州圍龍屋導游詞 篇1在嶺南山區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們隨處可看到許多風格獨具、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客家圍龍屋存世最多,也最為著名,被中外建筑學界稱之為最具中國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 梅州雁洋茶田導游詞(精選18篇)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為粵東第一家AAAA-旅游景區,是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于1995年1月投資開發的,占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

  • 梅州的導游詞(通用18篇)

    梅州的導游詞 篇1各位貴賓,大家好.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梅州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早在晉代黃河流域的漢人因避亂遷到長江流域和贛、閩地區。...

  • 梅州導游詞(精選15篇)

    梅州導游詞 篇1梅州圍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廣東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梅州圍龍屋。...

  • 梅州陰那山靈光寺導游詞

    梅州靈光寺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陰那村陰那山五指峰西麓半山海拔約500米處,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1] 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

  • 梅州雁洋鎮導游詞3篇

    雁洋鎮地處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東北部,位于蓮花山脈的五指峰下。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梅州雁洋鎮導游詞,歡迎參考!篇1 :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位于梅縣雁洋鎮橋溪村,距雁南飛茶田4公里,是雁南飛茶田旅游度...

  • 梅州圍龍屋導游詞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漢族民居建筑十分豐富,有著豐富的客家文化內涵。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梅州圍龍屋導游詞,歡迎參考!梅州圍龍屋導游詞1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漢族民居建筑,福建西南部及廣西北部、廣...

  • 梅州雁洋茶田導游詞

    梅縣雁南飛茶田景區坐落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縣雁洋鎮,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景區以客家文化、茶文化和生態旅游文化為主題。...

  • 介紹梅州的導游詞(精選8篇)

    一、葉劍英元帥故居、紀念館葉劍英生平葉劍英(1897—1986),原名葉宜偉,字滄白,1897年4月28日出生在梅縣雁洋鎮一個貧苦農民家里,1986年10月22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0歲。葉劍英是在一個動蕩的年代中成長起來的。...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图片|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综合网 | 精品国产1区二区 | 麻豆特级毛片 | 99久久免费国 | 久久久人妻无码A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 | 免费级毛片| a级黄色录像片 |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 |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短视频 | 在线视频91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蜜桃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 国内极品少妇1000激情啪啪千 | 黑人干亚洲女 |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免费无遮挡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 色香欲综合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avtom影院永久入口满18 | 成人依依网 | 青青青青青国产费线在线观看 | 夜爽8888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完整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播放 | gav成人免费播放器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越做高潮越喷奶水视频 | 久操免费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韩国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观看做爰视频ⅹxx午夜 | se94se亚洲精品setu | 1区2区视频 | 国产AV老师黑色丝袜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