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通用13篇)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游覽的是濟南的大明湖。大家現在看到的大門,就是大明湖的北門。這座大門叫北渚。大門上還有石刻北渚兩個字。
走進大明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銅器,這就是大明湖的九鼎。這鼎是古代祭拜時燒香用的。繼續(xù)往前走,就能看到一盆泉水姑娘的盆景。
看前面的指路標。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一段時間,就能到匯波樓了。匯波樓高大約十米,很是壯觀。匯波樓還非常古老,帶著古色古香的濟南氣息。站在匯波樓的高處向下望,能看到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水面上,湖中的小島一片蔥綠,只有湖面上有時會有一些游船靜靜地劃過,所過之處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漣漪。這就是濟南八景之匯波晚照和佛山倒影。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一大片草地。這片草地上有很多奇石,有的像是兩只烏龜在草地的旁邊,就是剛開通的船票的售票點,可以一直到趵突泉。
拐過彎來,我們就來到了長廊。長廊的左右兩旁種著鐵樹和榕樹。你看這榕樹,別以為它是很多株,其實只有一株。走過長廊,就來到了鐵公祠。大家看鐵公祠前的鼎石不就是名將鐵鉉寧死不屈的體現嗎?
長廊走完了,再往前走一會兒,就來到了兒童游樂園,以后我們會再來玩的。休息區(qū)到了,大家肯定累了,在這兒休息一下,一會兒我們就要從西南門準備出去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對濟南大明湖的贊美,不知道大家從今天的游覽中感受到了沒有?如果乘船游覽大明湖,會是別樣的一番感受。寬闊的湖面,靜靜的湖水;蛇不見,蛙不鳴的情致欣賞著美麗的景色,不僅陶醉其中!
(現在集合!)看了這么長的時間,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它的水源呢那下面可要認真聽了!他的水源來自濟南的七十二泉的泉水,水質清冽而且水量十分充足,固有久旱不干的特點。
大家現在的位置是大明湖新區(qū),新區(qū)的景色也是很不錯。大家低頭看,五彩的花兒扭弄著嬌嫩的身體,綠色的草兒也歪著頭享受著溫和的陽光與涼爽的清風。大家再抬起頭來,在我們眼前的正是超然樓。這里可是個欣賞木雕的好地方,迎門處有一副老濟南的縮畫,看呀,以往的老濟南是多么熱鬧,泉水不停地涌出;芙蓉街上也是干什么的都有,熱鬧非凡。別處的木雕也很有代表性。大家解散,去欣賞木雕吧!
集合!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大明湖很美麗,壯觀,氣魄和雄偉有一些游客是不是沒游覽夠呀,沒關系,下次我還帶你玩轉大明湖!
導游詞相關文章: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嗨!大家好,這就是聞名濟南的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講述的正是今天的主角大明湖。
這一顆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為八十四公頃,其中的湖面面積為四十六公頃。他是一九八五年正式建好的,因為自古以來濟南就是齊魯文體交匯之地,所以文人薈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風景絕佳,更受到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士名流的鐘愛,吟詩作賦在這里,留有大量的遺跡,歷史文人也都有詩文在大明湖。
好啦,我也不多說了,大家去欣賞著美麗的湖風景吧!(現在解散!)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泉城明珠大明湖,我是你們的導游紀舜康。
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zhí)兑粠АA碛惺妨嫌涊d,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好,游客朋友們,大明湖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大明湖的導游詞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今天我要帶領大家游玩美麗的大明湖。人都到齊了嗎?好的,跟我來吧。
看,路邊的柳樹長著長長的辮子,辮子垂進湖中,大家看是否有幾分與江南相似呢?
來吧,讓我們坐上船去鐵公祠吧。
好了,到了,大家下船吧!
鐵公祠是為了紀念鐵鉉所建的,鐵鉉是明朝一個保衛(wèi)濟南的大英雄,幾次打贏燕軍,但是最后被俘,朱棣親自審他,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后人稱鐵鉉為鐵公,為了紀念他,特意建了這座鐵公祠。
我們再坐上船,去中心小島吧!
下船了,游客們!
這島上有三古,第一古是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枯木逢春的柳樹,它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了;第二古是古亭,古亭名為歷下亭,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第三古是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半句寫的就是歷下亭。好了,游客們,大家請隨意拍照,10分鐘后請到小船那里集合,我在那里等著。
好了,三點了。我們該結束這次快樂的大明湖之游了,希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4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guī)ьI大家游覽濟南著名的大明湖。大明湖是濟南的三大名勝,擁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進了大明湖的西南門,我們就會看到這里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然后直直往前走就會一眼看到大明湖,大明湖水面波光粼粼,非常漂亮,在堤岸上有一排排柳樹,柳樹隨風飄蕩,像一個小姑娘在跳舞。大明湖非常寬闊,湖上經常有船經過,所過之處會濺起雪白色的水花是非常漂亮的,大家可以隨便觀賞。
我們再往前走會看到一個售票處,大家可以在這里買票坐船到湖心島。湖心島上有一個歷下亭,歷下亭有紅紅的柱子,青黑的瓦片。大家可以在這里參觀,然后返回到船上。到了岸上往前走大家就會看到一個游樂場,大家可以在這里玩一玩,一小時后集合。這里還有一個海豹表演館,里面有精彩的海豹表演看完表演后再往前走會看到海底世界,海底世界有很多五彩斑斕的魚請大家參觀一下,自由拍照
還有大明湖是蛇不出沒,蛙不鳴的。因為大明湖地質堅硬,蛇沒法挖洞,所以就沒有蛇了。而蛙不鳴是因為青蛙只會在水溫達到21C以上時,才會鳴叫,而我們知道大明湖的水溫常年在18C左右,所以大家是聽不到青蛙叫的。
好了,我就給大家解說到這里了,大家有什么問題就問我吧,沒有問題的就在附近參觀游覽一下吧。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5
嗨!大家好,這就是聞名濟南的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講述的正是這天的主角——大明湖。
這一顆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為八十四公頃,其中的湖面面積為四十六公頃。他是一九八五年正式建好的,因為自古以來濟南就是齊魯文體交匯之地,所以文人薈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風景絕佳,更受到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士名流的鐘愛,吟詩作賦在那里,留有超多的遺跡,歷史文人也都有詩文在大明湖。
進了大門,門前的兩棵巨大的雪松挺立在中間,十分顯眼,引人注意。據了解這是棵百年的古樹呢。大家在側頭一看,這就是寬闊的大明湖。
在遠處看,幾只游船在湖面上慢慢悠悠的滑過,浪頭輕輕的翻滾,既沒有小溪那樣的平靜,有無大海一樣的三米巨浪,讓人感覺又有激情,又舒心平靜。游客們能夠盡情享受湖的魅力,但必須要注意不要翻越護欄,可不要隨便亂扔垃圾,污染了這清澈見底的水。好啦,我也不多說了,大家去欣賞著美麗的湖風景吧!(此刻解散!)
(此刻集合!)看了這么長的時間,大家是不是很想明白它的水源呢那下面可要認真聽了!他的水源來自濟南的七十二泉的泉水,水質清冽而且水量十分充足,固有“久旱不干”的特點。
再走不遠們,就來到了鐵公祠。迎門處有幾棵高大的青竹,嫩綠的葉子隨風舞動,頗像身披綠衣的英俊紳士。門內有青松和凌霄花,各個游客們是否感到了心曠神怡和舒心呢再仔細看看,鐵公祠是一個民族形式的庭院,多么具有古特色呀!大家是否感覺到了古香古色呢
大家此刻的位置是大明湖新區(qū),新區(qū)的景色也是很不錯。大家低頭看,五彩的花兒扭弄著嬌嫩的身體,綠色的草兒也歪著頭享受著溫和的陽光與涼爽的清風。大家再抬起頭來,在我們眼前的正是超然樓。那里但是個欣賞木雕的好地方,迎門處有一副老濟南的縮畫,看呀,以往的老濟南是多么熱鬧,泉水不停地涌出;芙蓉街上也是干什么的都有,熱鬧非凡。別處的木雕也很有代表性。比如說那五十六匹駿馬代表五十六個強大的民族,他們緊緊地靠在一齊,組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并且永遠向前奔向一個光明點這是我想起了一個經典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有些游客是不是跟我有同感呢我們大家再看看下面的標題,這真是個氣魄雄偉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萬馬奔騰”大家解散,去欣賞木雕吧!
集合!這天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大明湖很美麗,壯觀,氣魄和雄偉有一些游客是不是沒游覽夠呀,沒關系,下次我還帶你玩轉大明湖!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6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zhí)兑粠АA碛惺妨嫌涊d,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zhí)逗捅眻@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臺、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游客云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園中之園--鐵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huán)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里。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于七米臺基之上,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并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其布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曲廊相連。園內假山突兀,山石奇異。西北角長廊壁上嵌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石刻。
還有稼軒詞、南豐祠、匯波樓、秋柳園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游樂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明湖勝景,古往今來,贏得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詠贊篇章。“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yè)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大明湖便隨著這佳句文章廣為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繕擴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為濟南著名風景游覽區(qū)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眾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里、徐特立、郭沫若、李鵬等先后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游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游戲、五爪章魚、摩天輪、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床等各種游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大明湖不僅是游覽觀光的極好場所,湖北岸還有數處茶社和明湖樓、荷香村兩處飯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樓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內今”的中國傳統(tǒng)式仿古建筑,樓高二層,總面積約2735平方米。明湖樓的飯菜講究色、香、味、型和營養(yǎng),以魯菜系中濟南菜的“歷下風味”為主,尤擅長魚的烹制,制做的全魚宴令人叫絕。荷香村飯店位于鐵公祠院內,為一古典式二層樓建筑。該店除烹制魯菜系中的“歷下風味”菜肴外,還擅長鍋貼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術均引進濟南鍋貼老店便宜坊,所制鍋貼令游客一飽口福。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7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泉城濟南觀光游覽,我是大家的導游劉x,您在停留其間將由我來做為您的陪同,希望您能喜歡我的講解,我將盡我所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大明湖作為一處風景名勝,之所以盛名遠播、歷久彌新,自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自然風景和人文內涵兼而有之,不僅風光秀麗,更有深厚悠久的文化積淀。因為自古以來濟南就是齊魯文體交匯之地,所以人文薈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風物絕佳,更受到四方文士名流的鐘愛,吟詩作賦,在這里留有大量的遺跡,歷代文人也都有詩文留在大明湖。古代的時候大明湖比現在大幾十倍,它的名字也幾經變更,宋朝時稱湖,北魏和唐朝時因這湖里盛產蓮子而得名蓮子湖。“大明湖”的稱謂最早是在金代詩人元好問的《濟南行記》中。
好了,前方這座古樸端莊的仿古建筑就是大明湖的東門了,大明湖公園于1958年正式建成,一共有三個門,東門于1985年9月落成,門上的題字是當代書法家會同題寫的,讓我們一起進去吧。大家一定看到了,迎門的就是環(huán)列的假山,這在中國園林藝術中有個名字叫“開門見山”,與這個成語的意思恰恰相反,中國園林講究迂回曲折,借助花木山石的掩映,增強園林的層次感和儲蓄美,陸游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這種意境的生動寫照。古人說“曲徑通幽”,我們順著這條小路往前走,就會看到風光旖旎的大明湖象一幅巨大的畫卷一樣徐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大明湖公園面積約86公頃,其中湖面面積約為46公頃,它的水源是濟南七十二名泉的泉水,水質清冽而且水量充足,固有“久旱不干”的特點。前方那座精巧別致,色彩明快的建筑是“匯波樓”,傍晚登臨,霞光滿天,映在湖面上別有情趣,這就是濟南八景之一的“匯波晚照。”匯波樓始建于元代,下面的這座北水門原為舊城的城門,宋代時候建有泄洪排水的作用,大明湖多余的湖水就是從這里流入城外的小清河,最后匯入大海。因此大明湖“久雨不漲”的關鍵就在于此。那么,這座北水門又是誰興建的呢?說起他來,那可是鼎鼎大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當時曾鞏任齊州知州,愛民如子,頗有政績,后人為紀念他就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南豐祠”,就是左邊這一組院落。
大家看,大明湖的全景已盡收眼底了,我們站在北岸,向南可以望見南山蒼翠,近觀盈盈碧波。沿岸種植了八百余株垂柳,盛夏之時,柔枝點水,婀娜多姿,紅蓮白荷爭奇斗艷,一紅一綠相映成趣,可是大明湖中一大盛景,豈不知這碧柳紅荷還真有一段婉約動人的“荷柳情緣”呢。傳說在很久以前,湖畔有一對青年男女,兩人癡心相受,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真是天有不測風云,有一天,一個闊少年路過此地,見姑娘生得美貌,硬要搶了去做妾,姑娘萬般無奈,躍入湖中,殉情而死,小伙子見狀,也脫身為柳,根植在湖邊,這湖里的粉荷綠柳就是他們的化身。他們隔湖相望,只能用輕風來互訴衷腸,但兩個人永遠永遠也不會分離了。夏天走在湖邊,輕風吹過時,我真的感到空氣中彌漫著脈脈的溫情。
如果說大明湖是姑娘的美目,那歷下亭就是美目中的眸子了。前方小島上的亭子就是大明湖的點睛之筆—歷下亭。它年代久遠,幾經興廢,唐朝時,在現今五龍?zhí)陡浇宄跻浦梁校铺鞂毸哪曛校娙硕鸥Γ彤敃r任北海太守的大書法家李邕曾飲宴于此,杜甫即興做詩一首《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歷下亭就是由此而得名。詩中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就題在游廊的門上,為清代的木質結構建筑,門上的楹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就是郭沫若先生的傳神之筆。
大明湖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因而也就流傳了許多故事和傳說。關于大明湖的由來就有這樣一種說法。古時候,這一帶有一個大明國寺,表面上香火鼎盛,莊嚴肅穆,可是寺里的和尚卻不守規(guī)矩,與官府勾結欺壓百姓,坑騙擄掠前來進香的良家婦女。這附近住著一位官人,他的妹妹虔心信佛,非常想親自到大明國寺燒香還愿,官人怕她遭到不測不讓她去,妹妹于是乘著官人不在家時來到了大明國寺。和尚們見她如花似玉,就將她霸占在寺內。官人回家一聽,又驚又怒,騎上馬提著大刀就追到了大明國寺,這時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閃電過后,天塌地陷,大明國寺從此就沉入地下,官人也救出了妹妹。再說那些惡僧遭了天遣,有的變成了蛤蟆,見到人們安居樂業(yè),只能氣得生氣鼓肚,卻叫不出聲來了。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8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zhí)兑粠АA碛惺妨嫌涊d,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zhí)逗捅眻@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臺、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游客云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園中之園--鐵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huán)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里。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于七米臺基之上,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并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其布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曲廊相連。園內假山突兀,山石奇異。西北角長廊壁上嵌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石刻。
還有稼軒詞、南豐祠、匯波樓、秋柳園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游樂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明湖勝景,古往今來,贏得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詠贊篇章。“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yè)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大明湖便隨著這佳句文章廣為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繕擴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為濟南著名風景游覽區(qū)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眾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里、徐特立、郭沫若、李鵬等先后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游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游戲、五爪章魚、摩天輪、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床等各種游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大明湖不僅是游覽觀光的極好場所,湖北岸還有數處茶社和明湖樓、荷香村兩處飯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樓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內今”的中國傳統(tǒng)式仿古建筑,樓高二層,總面積約2735平方米。明湖樓的飯菜講究色、香、味、型和營養(yǎng),以魯菜系中濟南菜的“歷下風味”為主,尤擅長魚的烹制,制做的全魚宴令人叫絕。荷香村飯店位于鐵公祠院內,為一古典式二層樓建筑。該店除烹制魯菜系中的“歷下風味”菜肴外,還擅長鍋貼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術均引進濟南鍋貼老店便宜坊,所制鍋貼令游客一飽口福。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和旅游業(yè)競爭的日趨激烈,大明湖公園的領導者們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利用自身優(yōu)勢,舉辦多種活動,提高知名度,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并逐步形成傳統(tǒng)。
荷花展是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自86年開始,已舉辦九屆了,其中有兩屆是全國規(guī)模的。荷花是我國傳統(tǒng)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市的市花,舉辦荷花展覽,旨在宣傳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質。荷展一般在7、8月份舉辦,此時荷花長勢最旺,花繁葉茂,最宜觀賞,是賞荷納涼的好去處。
龍舟賽也是公園大型的活動。大明湖水域遼闊,條件得天獨厚,自93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參賽單位均來自我市各大企業(yè),規(guī)模逐步增大,是一項群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對于促進全民健身和增強企業(yè)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民族風情藝術節(jié)是最火爆、最熱烈的活動。大明湖是歷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舉辦民族風情藝術節(jié),可謂珠聯壁合。今年4、5月份,我們與北京海淀區(qū)文化局聯合邀請了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qū)40個少數民族200余名演員來公園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轟動了整個泉城,這樣的活動要形成傳統(tǒng),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蘭花展及盆景展,在我園也是傳統(tǒng)的活動。公園有全省最大規(guī)模的蘭花基地天香園,有一支技術比較過硬的花卉隊,他們日日辛苦勞作,將美和溫馨奉獻給游客。
為了增加文化氣氛,提高檔次,公園內還辟建了書畫展覽館、碑刻展等文化層次較高的觀賞點。自今年6月份開始,公園又邀請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編鐘展演團來公園作為期半年的表演,向游人展現中國古典音樂之精華。古編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舉辦古編鐘展演,既豐富了觀賞內容,又使游人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
社會在發(fā)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大明湖公園將適應潮流,大膽創(chuàng)新,逐步形成集游覽觀賞、購物娛樂、文化欣賞、飲食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旅游區(qū)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9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這天我要帶領大家游玩美麗的大明湖。人都到齊了嗎?好的,跟我來吧。
看,路邊的柳樹長著長長的辮子,辮子垂進湖中,大家看是否有幾分與江南相似呢?
來吧,讓我們坐上船去鐵公祠吧。
好了,到了,大家下船吧!
鐵公祠是為了紀念鐵鉉所建的,鐵鉉是明朝一個保衛(wèi)濟南的大英雄,幾次打贏燕軍,但是最后被俘,朱棣親自審他,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后人稱鐵鉉為“鐵公”,為了紀念他,特意建了這座鐵公祠。
我們再坐上船,去中心小島吧!
下船了,游客們!
這島上有“三古”,第一古是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枯木逢春的柳樹,它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了;第二古是古亭,古亭名為歷下亭,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第三古是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半句寫的就是歷下亭。好了,游客們,大家請隨意拍照,10分鐘后請到小船那里集合,我在那里等著。
好了,三點了。我們該結束這次快樂的大明湖之游了,期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10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zhí)兑粠АA碛惺妨嫌涊d,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zhí)逗捅眻@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臺、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游客云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園中之園--鐵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huán)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里。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于七米臺基之上,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并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其布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曲廊相連。園內假山突兀,山石奇異。西北角長廊壁上嵌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石刻。
還有稼軒詞、南豐祠、匯波樓、秋柳園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游樂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明湖勝景,古往今來,贏得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詠贊篇章。“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yè)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大明湖便隨著這佳句文章廣為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繕擴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為濟南著名風景游覽區(qū)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眾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里、徐特立、郭沫若、李鵬等先后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游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游戲、五爪章魚、摩天輪、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床等各種游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大明湖不僅是游覽觀光的極好場所,湖北岸還有數處茶社和明湖樓、荷香村兩處飯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樓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內今”的中國傳統(tǒng)式仿古建筑,樓高二層,總面積約2735平方米。明湖樓的飯菜講究色、香、味、型和營養(yǎng),以魯菜系中濟南菜的“歷下風味”為主,尤擅長魚的烹制,制做的全魚宴令人叫絕。荷香村飯店位于鐵公祠院內,為一古典式二層樓建筑。該店除烹制魯菜系中的“歷下風味”菜肴外,還擅長鍋貼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術均引進濟南鍋貼老店便宜坊,所制鍋貼令游客一飽口福。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和旅游業(yè)競爭的日趨激烈,大明湖公園的領導者們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利用自身優(yōu)勢,舉辦多種活動,提高知名度,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并逐步形成傳統(tǒng)。
荷花展是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自86年開始,已舉辦九屆了,其中有兩屆是全國規(guī)模的。荷花是我國傳統(tǒng)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市的市花,舉辦荷花展覽,旨在宣傳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質。荷展一般在7、8月份舉辦,此時荷花長勢最旺,花繁葉茂,最宜觀賞,是賞荷納涼的好去處。
龍舟賽也是公園大型的活動。大明湖水域遼闊,條件得天獨厚,自93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參賽單位均來自我市各大企業(yè),規(guī)模逐步增大,是一項群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對于促進全民健身和增強企業(yè)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民族風情藝術節(jié)是最火爆、最熱烈的活動。大明湖是歷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舉辦民族風情藝術節(jié),可謂珠聯壁合。今年4、5月份,我們與北京海淀區(qū)文化局聯合邀請了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qū)40個少數民族200余名演員來公園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轟動了整個泉城,這樣的活動要形成傳統(tǒng),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蘭花展及盆景展,在我園也是傳統(tǒng)的活動。公園有全省最大規(guī)模的蘭花基地天香園,有一支技術比較過硬的花卉隊,他們日日辛苦勞作,將美和溫馨奉獻給游客。
為了增加文化氣氛,提高檔次,公園內還辟建了書畫展覽館、碑刻展等文化層次較高的觀賞點。自今年6月份開始,公園又邀請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編鐘展演團來公園作為期半年的表演,向游人展現中國古典音樂之精華。古編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舉辦古編鐘展演,既豐富了觀賞內容,又使游人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
社會在發(fā)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大明湖公園將適應潮流,大膽創(chuàng)新,逐步形成集游覽觀賞、購物娛樂、文化欣賞、飲食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旅游區(qū)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11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zhí)兑粠АA碛惺妨嫌涊d,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zhí)逗捅眻@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臺、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游客云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園中之園--鐵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huán)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里。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于七米臺基之上,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并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濟南第一標準庭院--遐園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其布局設計均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四周曲廊相連。園內假山突兀,山石奇異。西北角長廊壁上嵌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石刻。
還有稼軒詞、南豐祠、匯波樓、秋柳園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游樂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明湖勝景,古往今來,贏得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詠贊篇章。“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yè)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行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大明湖便隨著這佳句文章廣為流傳,聞名遐邇。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繕擴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麗,成為濟南著名風景游覽區(qū)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位居濟南眾公園之首。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解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萬里、徐特立、郭沫若、李鵬等先后泛舟湖上,對大明湖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開始,公園在湖西岸建成了總面積約9200平方米的游樂場。場內設有海盜船、Disco健身車、電子游戲、五爪章魚、摩天輪、碰碰車、直升飛機、電瓶車、天使轉椅、蹦蹦床等各種游樂設施,驚險刺激,新穎有趣,既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們開心。
大明湖不僅是游覽觀光的極好場所,湖北岸還有數處茶社和明湖樓、荷香村兩處飯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樓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內今”的中國傳統(tǒng)式仿古建筑,樓高二層,總面積約2735平方米。明湖樓的飯菜講究色、香、味、型和營養(yǎng),以魯菜系中濟南菜的“歷下風味”為主,尤擅長魚的烹制,制做的全魚宴令人叫絕。荷香村飯店位于鐵公祠院內,為一古典式二層樓建筑。該店除烹制魯菜系中的“歷下風味”菜肴外,還擅長鍋貼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術均引進濟南鍋貼老店便宜坊,所制鍋貼令游客一飽口福。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和旅游業(yè)競爭的日趨激烈,大明湖公園的領導者們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利用自身優(yōu)勢,舉辦多種活動,提高知名度,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并逐步形成傳統(tǒng)。
荷花展是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自86年開始,已舉辦九屆了,其中有兩屆是全國規(guī)模的。荷花是我國傳統(tǒng)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市的市花,舉辦荷花展覽,旨在宣傳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質。荷展一般在7、8月份舉辦,此時荷花長勢最旺,花繁葉茂,最宜觀賞,是賞荷納涼的好去處。
龍舟賽也是公園大型的活動。大明湖水域遼闊,條件得天獨厚,自93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參賽單位均來自我市各大企業(yè),規(guī)模逐步增大,是一項群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對于促進全民健身和增強企業(yè)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民族風情藝術節(jié)是最火爆、最熱烈的活動。大明湖是歷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舉辦民族風情藝術節(jié),可謂珠聯壁合。今年4、5月份,我們與北京海淀區(qū)文化局聯合邀請了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qū)40個少數民族200余名演員來公園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轟動了整個泉城,這樣的活動要形成傳統(tǒng),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蘭花展及盆景展,在我園也是傳統(tǒng)的活動。公園有全省最大規(guī)模的蘭花基地天香園,有一支技術比較過硬的花卉隊,他們日日辛苦勞作,將美和溫馨奉獻給游客。
為了增加文化氣氛,提高檔次,公園內還辟建了書畫展覽館、碑刻展等文化層次較高的觀賞點。自今年6月份開始,公園又邀請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編鐘展演團來公園作為期半年的表演,向游人展現中國古典音樂之精華。古編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舉辦古編鐘展演,既豐富了觀賞內容,又使游人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12
下亭、蘭圃、稼軒祠、遐園、鵲華煙雨、明湖牌坊。
由北極廟下來,西鄰有一座橋亭,叫月下亭,因四周花木繁多,取“花間月下”之意。亭立于池中小橋上,造型優(yōu)美,玲瓏別致,游人還可憑欄觀魚,過橋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廳,這座大廳可不象表面上這么普通。大廳原名成仁祠,建于民國二十六年,廳下有地下室,1978年9月濟南戰(zhàn)役時,國民黨第二綏靖區(qū)司令、山東省政府主席王躍武在外城失守之時撤至此處。破城之時,躍武從地下道逃走,至濰坊壽光被俘獲。作為歷史的見證,月下亭更有特殊的意義。
鐵公祠的背后竟然別有洞天,眼前這座優(yōu)美小巧的園林是我省最大的蘭花基地。因為蘭花花香淡雅悠遠,素有“國香”,“王者香”的美名,所以這蘭圃又得名“天香園”,符合了蘭花高潔的品質。蘭圃也修得清新別致,以翠“竹”扎成的籬笆環(huán)繞,門上是綠色琉璃瓦,簡潔明快。園內主要有仿竹苑,園林小品,仿木苑三個景區(qū),分別用來展出蘭花、盆景和各種稀有樹木,錯落起伏,各有韻味。游人走在里面只聽見山澗小溪淙淙流淌,花木撫疏,如臨仙境,不知身在何處。
大明湖的南岸原本也是景物繁多,但是幾經風雨,大多都荒廢了,比起北岸的繁華勝景,這邊一定不會忘記一位濟南著名的詞人,抗金英雄辛棄疾,辛棄疾的作品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為兩宋詞壇之冠,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詞風豪放雄健,更令人景仰的還是他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他的詞抒發(fā)了抗金恢復中原的大志,抨擊朝廷大臣的畏敵無能,詠頌祖國河山秀美,都是其心志的真實表露。辛棄疾年輕有為,在金人南下入侵之時,堅持主張抗金救國,表現出非凡的英勇和杰出的軍事才干。后遭群臣排擠,閑居山林,這期間他也絲毫未放抗金救國之志,上書朝廷“美芹十論”,“九議”等。稼軒祠原是清光緒年間為李鴻章所建生祠,當地人稱李公祠,六一年改建為稼軒祠,共三進院落,前院東西廂房展出名人字畫都是對稼軒先生的詠頌。二址北大廳是辛棄疾紀念堂,抱柱楹聯是郭沫若先生的題字“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大廳壁上有辛棄疾的生平簡介、書畫作品及行跡路線圖。
再往東去,就是被譽為“濟南第一標準庭院”的遐園。園內假山奇石林立,古木參差,環(huán)境優(yōu)雅、清靜。遐園建于清代。由山東提學使羅正鈞主持建造,原為山東省圖書館的一部分,羅正鈞取《詩經小雅》中“皎皎白駒,在彼深谷”詩意命句,希望能在這里大興學風,造就人才,并以幽雅的環(huán)境,激發(fā)人們的讀書情趣。遐園的布局設計是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假山為屏,園內溪水碧流,落英繽紛,蜂飛蝶蝶,綠樹蔥蘢,與園內曲廊樓閣相互呼應。人們到這美妙的人工創(chuàng)造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或游或居,悠然自得,享受清靜淡泊的林泉之樂,表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宇宙觀。這里還珍藏著許多名貴的歷代石嘉祥漢畫像石,北齊古業(yè)寺造像,北魏李璧墓志,隋開皇造像殘石。還有鑲嵌在海棠廳西北半壁廊上的岳飛手寫書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筆力遒勁豪放,字如其人,據說《出師表》是從河南南陽諸葛武侯祠拓來的。圖書館還藏有元代散曲家張養(yǎng)浩的《云莊記》,這些藝術珍品,閃爍著古國文化之光,給遐園增添了不少姿色。遐園回廊盡頭,假山之巔建有“浩然亭”。登亭可以縱覽湖光山色,領略遐園幽深的意境。
大明湖真不愧是勝景云集,濟南八景中四景都在這里,前邊三個我們都已提到了,這最后一處是哪兒呢?曾吸引多少文人墨客,如今卻已不復存在了。鵲華橋的舊址在百花洲和大明湖的中間,東西向單孔拱形石橋,高數丈,與道同寬,橋下可乘畫舫由百花洲駛入大明湖。橋四周水草青青,花木扶疏,站在橋上極目遠眺可以看見北郊鵲、華二山幽靜清麗,含黛呈秀,兩山相對并峙,如一雙綠裳仙人遙遙對舞。青山碧野,村舍寥寂,煙霧迷漫,朦朧如紗,這便是“鵲華煙雨”。抗戰(zhàn)勝利后王躍武盤踞在濟南,糧倉建在鵲華橋西,把山東圖書館做為軍火庫,為運輸糧草方便,下令拆橋。從此,這一勝景也不復存在了。
最后我們到了大明湖的南門牌坊。在濟南人心目中,這座牌坊可是大明湖的標志,坊高8.38米,寬147.7米,為“五間七踩重昂單檐”式,坊頂呈“三階錯落”式,覆金黃色琉璃瓦,富麗堂皇,飛檐起背,造型優(yōu)美。牌坊由六根朱紅大柱支撐,另有十二根朱紅柱為斜撐,整體造型雄偉狀觀,極有氣勢。上面匾額上有“大明湖”三個鎏金大字,陽光映照,熠熠生輝,是山東登州人于書佃所書。最奇怪的就是大明湖的明字竟寫錯了,大家看看究竟錯在哪?……對了,就是左邊的“日”字多了一橫,這是為什么呢?原因還要從趵突泉說起,傳說趵突泉的三股泉水涌出地面,沿著河道向前流,最后來到了大明湖,看到這里風光秀麗,非常喜愛,再也不愿回去,就偷偷地爬上來,躲在了這個“日”字里面,不仔細還真瞧不出來。從此,大明湖的“明”字就多了一筆。
大明湖的導游詞范文 篇1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今天我要帶領大家游玩美麗的大明湖,人都到齊了嗎?好的,跟我來吧。
看,路邊的柳樹長著長長的辮子,辮子垂進湖中,大家看是否有幾分與江南相似呢?
來吧,讓我們坐上船去鐵公祠吧。
好了,到了,大家下船吧!
鐵公祠是為了紀念鐵鉉所建的,鐵鉉是明朝一個保衛(wèi)濟南的大英雄,幾次打贏燕軍,但是最后被俘,朱棣親自審他,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后人稱鐵鉉為鐵公,為了紀念他,特意建了這座鐵公祠。
我們再坐上船,去中心小島吧!
下船了,游客們!
這島上有三古,第一古是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枯木逢春的柳樹,它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了;第二古是古亭,古亭名為歷下亭,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第三古是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半句寫的就是歷下亭。好了,游客們,大家請隨意拍照,10分鐘后請到小船那里集合,我在那里等著。
好了,三點了。我們該結束這次快樂的大明湖之游了,希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