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園導游詞(精選7篇)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1
今年秋季的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到雷州西湖公園秋游,事隔雖已多天了,但西湖的美麗景色還時時浮現在我眼前。使我時時在想,我若是一位畫家,必定用彩筆把西湖的綠樹碧水描繪下來,讓世界小朋友都能共同欣賞它的美;我若是一位詩人,也必定用最美的語言去贊頌這個人間的仙景。
啊!西湖!當我踏入它門口時,就情不自禁地連聲叫了起來:“多美啊!”放眼一望,湖邊一行行楊柳,生機勃勃,柔軟的柳枝剛好擦著湖面的清波,在湖中垂柳倒影的襯托下,就像無數的少女在對著湖水低頭梳理自己的頭發。側耳一聽,楊柳在秋風的吹動下,發出沙沙的響聲,像姑娘們在低聲細語,又像自然界里奏出一首首動聽的歌曲。
我撫摸著條條柳枝,沿著柳蔭小道向前走。這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彎彎曲曲的橋。這座橋跨過湖面,把西湖分為東西兩面。一陣微風吹過,湖面蕩起層層波紋,遠遠望去,這座橋真像一條長龍,正向對面的龍宮游去呢!站在橋中的小亭上,在碧波中的西湖全景盡收眼底。湖的東面,是紅墻綠瓦的十賢祠和雄偉壯觀的龍宮。與龍宮遙遙相對的是蘇東坡亭,莊重的蘇東坡塑像就靜立在亭前。他手捧詩卷,凝視著前方,充分表現出一位偉大詩人的氣質。正當我陶醉在這美景中的時候,湖面上傳來了“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們的學習多么愉快”的歌聲,往湖面一看,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閃著點點銀光,像仙子撒下無數的珍珠。我們的同學正劃著小艇在湖中游來游去。這時,真令人感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意呀!
啊!今年秋游雖已結束了,但每當我看到那天游西湖留下的照片時,那陣陣的歌聲,嘩嘩的劃船聲,沙沙的'柳枝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西湖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呢!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2
西湖公園位于雁城中心區的北端,北臨蒸水,冬倚蒸湘大道,西與南端為住宅開發區的道路。占地面積三百畝,其中陸地54%,水面占46%;通過山、水、綠地分隔空間,形成山水園林景觀,有鬧中取靜的藝術意境。
西湖公園的功能分區:東與西片分別為青少年、老年活動區,“動”與“靜”截然分開,迎合“老”與“少”情趣不同的需要;北片與島區是全園的主要賞景區,適應不同層次游人欣賞湖光山色;南端主要是管理服務區。水面有聚有散,聚散結合,適應水上多樣活動,南湖廣闊,適宜快艇,中湖彎曲幽靜宜于小游船蕩漾,北湖廣植荷花宜于泛舟賞荷;湖的西北角辟作釣魚區,閑情逸致,誘人駐足。
西湖公園是以清新明快的格調為造園的主基調;在布局方面,通過水景綠地為主要內容的山水園林景觀,給人以清新、幽雅、壯闊、豪放的藝術享受。地形有起伏,地貌多樣,利用水景,環繞湖岸分設亭、臺、樓、廊、榭、橋等建筑,錯落有致,各具特色,供游人游覽賞景。重點建筑采用琉璃瓦面,一般都采用白粉墻,小青瓦或平屋頂,重現江南水鄉的建筑藝術魅力,花架長廊與臨湖建筑貼近水面,局部湖岸擋墻低于溢水口,有意讓水上岸形成渚灘,植以葦草等水生植物,野趣盎然,給人以親切而自然的感受。綠化分區栽植,功能特色各異,花木有高有低有疏有密,層次、季相分明,以植物造景的大水面(蓮湖),大草坪的開放布局,造型新穎的園林小品點綴其間,曲徑通幽,小橋流水,花繁葉茂,各領風騷;既有傳統山水園林風貌,又有時代開放氣息。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3
雷州西湖公園是一座風景秀麗,人文薈萃,集自然風光、賢蹤圣跡和各種游樂項目于一體的園林式綜合性公園,人們游罷,不僅目睹獨具南天一格的風貌,而且似耳聆一曲情節起伏的雷州史話。
游雷州西湖公園先話“湖”:西湖在宋代以前是一處煙水蒼茫,任流任伏的“野水”,是宋代城郊水利工程的“水庫”,為浩瀚的東洋潮田輸送甘露,亦是古代雷州的一處游覽勝地,留下過不少文土賢臣的腳印。其古稱“雷湖”,那時,它的儲水面積約為現在西湖的五六倍,隨著環境的變遷,曾經有過湖變田,田變湖的反復過程。
宋代以前,湖濱只有天寧古剎與碧水朝夕相依,宋咸淳年間湖濱始建橫舟、狎鷗、涿飛、放生、總宜、流水孤舟、州之眉目、潑潑地等八個亭,橫跨南堤建惠濟東、西兩座橋梁。此后,又出現蘇公亭及其名反復更改的與眾、信芳、湖心等亭。從這些亭、橋的雅趣的、有特定內涵的命名,可以追溯此湖當年的風貌。一幅波光上下,亭榭輝映,鳥翔魚躍,扁舟濺浪的畫圖展示在眼前。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羅湖更名為西湖。由羅湖到西湖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它曾以“西湖翠擁”列入古雷州八景之一。當年之湖濱與唐代始建的天寧禪寺連成一片,正因為有它壯麗的美景襯托,古寺才有幸取得“萬山第一”的贊語。明代進士、海北南守道袁茂美對西湖景物的觀察十分詳盡,他圍繞湖、堤、亭、船、田、魚、月、雨寫了八詠,其中詠《西湖亭》是這樣描述的:“湖水流澹動,亭臺巧結作。倒影青天里,分明七星落。四窗納靚景,高樹罩疏冪。于焉暫游想,俯仰盡寥廓!
由于種.種原因,西湖亦曾經出現過“牛眠荒草夕陽多”的荒蕪景象。世紀80年代起,地方政府把建設雷州西湖公園作為一項精神文明建設工程來抓,經過多年的修茸點綴,它又開始復蘇并顯得更加優美。人們從跨湖九曲橋、蘇公亭、別湖亭、迎秀亭佇立眺望,澄湖碧柳,綠波粼粼,這個具有亞熱帶和江南水鄉色彩的公園沉浸在綠色之中,明月清風,春色盎然。椰樹、檳椰樹扶搖直上和與湖水結有不懈之緣的垂柳及各種多姿的花草林木,爭奇斗艷,姹紫嫣紅,組成一幅瑰麗的青紗帳,其間隱隱約約地微露出紅墻綠瓦,龍鳳飛檐。夏秋時節,青蟬從清晨到傍晚盡情鳴唱。
為增添游人樂趣,最近又將雷州西湖公園湖濱長200米的臨街圍墻改成文化走廊,它是由通透式柵欄及十座亭閣式櫥窗組成,以陳列書、詩、畫、影片、圖片介紹地方掌故、軼事和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亭閣柵欄古色古香,與公園建筑融為一體,新穎別致。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4
雷州西湖公園位于雷州市,是雷州的旅游勝地。
走進公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粗壯的大樹,他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一棵棵樹是公園的守衛。
來到公園中央的亭中,四面都是水,坐在亭子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觀賞著四周美麗的景色,更是人間享受。
走到湖邊,就能細細觀賞西湖。西湖的水靜的連一波波紋都沒有,清的連湖底的沙石都能看清楚。坐一條小船,在水中劃船,讓我們陶醉這如詩如畫的景色中,我們不禁唱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漿......”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水面上出現一條條波紋,就像一條條優美的弧線。
繼續走下去,你會看到一個方形的蓮花池。這里的蓮花比畫中的蓮花還要美麗的多。滿池都是蓮花,讓我們仿佛覺得這是花的海洋。金魚在水中游,再加上滿池的蓮花,要是把它畫起來,該是多美的一幅畫啊!
啊!雷州西湖公園,你是雷州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愛你!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5
雷州西湖公園原名羅湖,位于雷州古城的西北角,面積9萬多平方米。自宋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寇準貶雷州司戶參軍,居湖濱,后又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名勝。宋哲宗紹圣四年(1097年),蘇軾由惠州再貶儋州,與胞弟蘇轍同寓湖上,泛月湖中,流連忘返。雷州人為記載賢蹤,始易羅湖為“西湖”。
雷州西湖公園是一座風景秀麗,人文薈萃,集自然風光、賢蹤圣跡和各種游樂項目于一體的園林式綜合性公園,人們游罷,不僅目睹獨具南天一格的風貌,而且似耳聆一曲情節起伏的雷州史話。
雷州西湖公園[廣東省雷州市公園] - 歷史
雷州西湖公園位于雷州古城的西北角,自宋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寇準貶雷州司戶參軍,居湖濱,后又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名勝。西湖內古跡甚多。蘇公亭,明建清修,四柱重檐前有荷池及蘇軾石雕像。十賢祠,宋建清修,1984年重建,祠內有文天祥撰、姚文田書《雷州十賢堂記》碑,并有漢白玉線刻寇準、蘇軾、蘇轍、秦觀、王巖叟、任伯雨、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等"十賢"像。浚元書院,宋建清修,天圣元年(1023年)寇準病逝雷州,州人建寺以懷其德,咸淳八年(1272年)改寺為院,1984年重建時塑寇準石像于院前,并合十賢祠為"宋園"。又有萊泉井、龍王廟、"西湖平,狀元生"牌坊等點綴于平湖柳岸回廊曲橋間,園內還建有規模頗大的游樂場。[1]
雷州西湖公園[廣東省雷州市公園] - 景色
風景秀麗的雷州西湖圖冊
游園先話“湖”:西湖在宋代以前是一處煙水蒼茫,任流任伏的“野水”,是宋代城郊水利工程的“水庫”,為浩瀚的東洋潮田輸送甘露,亦是古代雷州的一處游覽勝地,留下過不少文土賢臣的腳印。其古稱“雷湖”,那時,它的儲水面積約為現在西湖的五六倍,隨著環境的變遷,曾經有過湖變田,田變湖的反復過程。
宋代以前,湖濱只有天寧古剎與碧水朝夕相依,宋咸淳年間湖濱始建橫舟、狎鷗、涿飛、放生、總宜、流水孤舟、州之眉目、潑潑地等八個亭,橫跨南堤建惠濟東、西兩座橋梁。此后,又出現蘇公亭及其名反復更改的與眾、信芳、湖心等亭。從這些亭、橋的雅趣的、有特定內涵的命名,可以追溯此湖當年的`風貌。一幅波光上下,亭榭輝映,鳥翔魚躍,扁舟濺浪的畫圖展示在眼前。
雷州西湖公園[廣東省雷州市公園] - 軼事
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羅湖更名為西湖。由羅湖到西湖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它曾以“西湖翠擁”列入古雷州八景之一。當年之湖濱與唐代始建的天寧禪寺連成一片,正因為有它壯麗的美景襯托,古寺才有幸取得“萬山第一”的贊語。明代進士、海北南守道袁茂美對西湖景物的觀察十分詳盡,他圍繞湖、堤、亭、船、田、魚、月、雨寫了八詠,其中詠《西湖亭》是這樣描述的:“湖水流澹動,亭臺巧結作。倒影青天里,分明七星落。四窗納靚景,高樹罩疏冪。于焉暫游想,俯仰盡寥廓。”由于種.種原因,西湖亦曾經出現過“牛眠荒草夕陽多”的荒蕪景象。
雷州西湖公園[廣東省雷州市公園] - 園內景點
十賢祠
十賢祠圖冊
在雷州西湖北側還有宋園,內有十賢祠,是雷州人為紀念宋代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巖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詮等十位先賢修建的。這“十賢”可謂是“賢”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越,而不是阿諛奉承,為五斗米而折腰之輩。把他們列為“十賢”是反映雷州民眾的意愿。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6
西湖公園又名明翰公園,位于城北區演武坪小區,是衡陽八景之一,素有“西湖夜放白蓮花”的美譽,列全國三十六個西湖之一。
該園于1986年了月動工興建,一期工程于1992年底落成開園,耗資1500萬元,隸屬于西湖旅游服務管理處,是全省唯—一家集體經營、自負盈虧、以園養園的新型公園。該園總占地18.38公頃,其中陸地占57.3%,水面占42.7%,現有綠地面積7.86公頃,約占陸地面積的75.24%,公園綠地率85.92%,綠地覆蓋率95.6%,建筑占地面積2287平方米,占公園總面積的1.2%。
西湖公園以清新明快為主基調,以中國山水園林為主題,在占整個公園面積42.7%的水面做文章,水陸兼用,建有“蓮湖飛珠”、“湖天一色”、“雙亭煙雨”、“花鳥回廊”、“芙蓉擁翠”、“月映白蓮”“中日友誼櫻花林”等十余處景區。園內建造的明翰烈士銅像,寄托了故鄉人民對先烈的緬懷。古色古香的芙蓉閣聳立湖邊,秀美挺拔,與之隔湖相對的花卉館更是流光溢彩?焱、樟魚、滾地龍、太空飛車等新型娛樂設施,增添了現代氣息,開園至今,平均接待游客90萬人次。
西湖公園導游詞 篇7
一進公園大門,我們就看到人山人海,這時媽媽提議:“我們每人都說形容人多的成語吧。”“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我們一邊說,一邊隨著人流往前走。突然,我們發現了新增添的游戲:飛虎騎兵——“小蜜蜂”、“飛機”和“飛車”。一名兒童和一名家長每個游戲各玩一遍。我和媽媽急切地等候著,在我的心目中,我覺得飛車最好玩,優美的旋律,栩栩如生的造型,飛車一上一下,好像真的在飛一樣。終于等到我們了,我們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系上安全帶,準備“出發”了,我抓緊方向盤,這回我才知道這是一項多么可怕的游戲,由于我坐在內圈,與地面傾斜了大約35度,“乎——”
我差點摔了下去,幸好我有安全帶,才安全落地。游戲的時間也不長,大約只有五分鐘。
下一項游戲是飛機。飛機是最安全的,雖說是飛機,但根本沒在空中飛,而是在地面“滑行”,尤其是轉彎的時候最好玩,好像汽車突然剎車一樣。不一會兒,到了下一項游戲——小蜜蜂。只不過是把原來正宗的飛機游戲改了改,主人公變成了小蜜蜂。小蜜蜂一會兒低一會兒高,我們好像開著真飛機一樣,在空中躲避迎面飛來的鳥。我覺得有點太高了,就仰望天空,啊,天空就像一個笨重的陀螺,慢慢地轉著。
接著,我們看到了“魔洞歷險”,這也是新游戲,我和媽媽決定體驗體驗。我們進了魔洞,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突然,燈光一亮,恐龍的脖子從眼前伸過,我和媽媽非常緊張,不由得“啊”了一聲。因為這才是“故事的開始”,后面一定更可怕。果然,一個 “吊死鬼”朝我們飄來,我馬上把眼閉上,但白布依然從我頭上扶過。我的心剛平靜下來,但轉過一道彎之后,我們又看到了兩個骷髏……我不敢再看下去了,急忙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