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5篇)

蒙山的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3-06-03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5篇)

蒙山的導游詞 篇1

  蒙山(MountMeng),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亞岱”,現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蒙山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里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賢足跡。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凈地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20__年蒙山評獲全國首座“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名錄”。20__年國土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20__年度候選單位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查。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于本身的主要特征,如東岳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岳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么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么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征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征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說:“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注解說:“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說:“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于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云霧彌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峰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著(《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后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于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后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于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系,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志》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岳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說:“東蒙,靖廬福地,東浮云氣口接于蓬萊,西根連于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岳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里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后,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系。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于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圣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饑寒色,敦俗戶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說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于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說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后人偽托,《禹貢》一篇也是后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注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于《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于《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說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說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說“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于“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說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于東山也。”這里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系孔子說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說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注》(1960年中華書局版)注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圣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圣憩石”等遺跡,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志書,有的僅流傳于群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云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峰數處,云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峰的稱呼。

蒙山的導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節,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們從市區出發,快到羅城高速口時,向西一拐,順著印有"佛"字的路燈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藍呀!藍得沒有半點兒雜質,純凈而透明。仿佛一塊兒巨大的藍水晶該在山上似的。一進山,一股在城市中久違的清新空氣便撲面而來。空氣是濕潤的,輕輕地、軟軟地撲在臉上。蒙山遍地綠色,草木猶如一塊兒綠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來。而那嘩啦嘩啦跳躍著的溪水,更為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幾分靈氣。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臉,瞬間皮膚上便有了水嬌柔的嫩滑,且熱意全無,如同沖了一場涼水澡般清爽,渾身上下舒服極了。心仿佛也像純凈的溪水一樣透明了許多。

  在青山綠水的簇擁下,大佛靜靜地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兩眼微閉,神情嚴肅,嘴角卻帶著淺淺的笑意。大佛兩手放于腿上,靜靜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約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了。它比全國最

  高的樂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后由于寺毀閣傾,大佛從此隱沒于亂石瓦礫之中。現在大佛已經修復。踏著山間的小路,耳邊還回響著山中隱約可聞的佛樂。時間過得飛快,我該回了。坐在車上,我戀戀不舍地望著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篇三:山西蒙山大佛導游詞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于年久風雨剝蝕,巖石表層風化嚴重,頭部早在元代就已經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風采。由于寺毀閣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僅現胸頸部分。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剩下的還需清理發掘,無怪乎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已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為古太原縣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曉月"之稱。史籍記載這尊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鑿,經五個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緯時鑿成。《北齊書》記載在《后主恒紀》中:"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所以稱為"晉陽西山大佛"。《北史》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

  "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據有關部門測量,晉陽西山大佛現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說66米,一說70多米,比樂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于"3至7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于北齊天保二年(551年),時值6世紀。

  如按"巴"佛鑿于"7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于唐開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據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傳說李淵做太原留守時曾參拜蒙山大佛,當晚就夢見佛光普照,以為祥瑞,從而堅定起兵決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于顯慶五年(660年)幸晉陽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龍山童子寺瞻禮二寺大佛),次年又派專使賜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并州。

蒙山的導游詞 篇3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只是革命老區這么簡單,同時它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山不僅是一個人文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區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龜蒙景區、蒙山云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沂蒙山是東夷文化、鎮山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遺址幾十處。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詔祭,為中國五大鎮山之首。孔子“登東山而小魯”,諸多文人墨客、圣僧高道登臨攬勝,弘法傳道,留下大量碑碣銘文、詩章名句。齊長城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最大的單體雕刻壽星巨雕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旅游區內另有東鎮廟、玉皇閣、雨王廟、萬壽宮等知名人文景觀110余處。

  沂蒙山區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沂蒙山小調》唱響海內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優秀民歌。演唱的反映沂蒙山風光的民歌《誰不說俺家鄉好》以最高票入選“嫦娥一號”衛星搭載歌曲飛向太空。沂蒙山旅游區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全國紅辦重點調度的八大紅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列為全國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游區自然風光秀麗,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沂蒙山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稱,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5座,層巒疊嶂,奇峰競秀,最高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境內峰峭、水澈、石奇、谷翠,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飛瀑流泉,秋季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旅游區有獅子崮、歪頭崮、九龍潭、情人谷、鷹窩峰、百丈瀑布、中國瀑布、懸崖棧道等高品質自然景觀300余處。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沂蒙山旅游區,熱情好客、淳樸厚道的沂蒙山人,誠摯歡迎海內外游客的光臨!

蒙山的導游詞 篇4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我來到那古樸典雅的蒙山大門,門前那“蒙山”兩個大字,特別引人注目,站在門上,可一覽蒙山的秀美景色。穿過那清澈的小溪,來到了蒙山那古樸小道上。爸爸提議說:“坐蒙山索道來觀看秀美景色。啊!我的愿望實現了,好象我真的長上了一對翅膀,在蒙山上自由翱翔。買完票,爸爸領著我上了一個索道車上,關好門,索道車便漸漸動了起來,慢慢的升了起來。往外望去,一種特別的感覺,說也說不出來。輕悠悠的,在蒼翠的松樹中穿行,一陣微風吹過,樹枝隨風擺動,好象在迎接我們的到來。看,腳底下是那層層臺階,在淺綠深綠之中穿梭。游人們在那里不停的爬著,一會而歇歇,一會兒向遠處望去。啊!蒙山巨龍攀緣在山峰頂處,那片片綠鱗,在閃動著。索道越升越高,在巨大的石壁上攀上,石壁上長滿了嫩綠的青苔,一些生命力強的松樹在上面艱難的生長著,像是一個個登山者。

  索道慢悠悠的穿過了那高高的山峰,展現在眼前的是那雄壯的三疊中國瀑布,腳下是一塊巨大的天然石平臺,游人們也在抬著頭,去欣賞瀑布的雄姿。一條白色輕紗,唱著嘩啦啦的歌,吟誦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句,從百米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落到了平臺上,濺起一陣陣白霧,在陽光的照射下,一條五彩橋從山的這邊到山的那邊,好美啊!白霧夾雜著萬馬奔騰、轟轟烈烈的響聲,匯成了一條清澈的小溪,供小孩子們嬉戲打鬧,好一片“熱鬧”景象。“躡蹬覓仙境,流從天半垂。出云偏有隙,停雨境無期。水擊石鼓鳴,風披練破絲。至今簾不卷,終古月空窺。”用這首詩比喻是再好不過了。

  索道穿過了那使人精神氣爽的水霧,穿過了陣陣蔥蔥綠葉,穿過了淙淙流水,穿過了蜿蜒盤旋的小路,啊!一切是多么美好,多么吸引人。索道穿過了雨王廟,往云蒙峰走去,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看,那塊巨大的石頭,就是烏龜望月,每到晚上,月亮正升到烏龜頭頂,好像烏龜也對天上的嫦娥動心了呢!遠遠望去,大小云蒙峰就像雙翅插天一樣,在云霧圍繞下,高高聳在那里。

  索道漸漸到站了,爸爸告訴我,這里,就是西鳳山頂,我爬上石頭,云霧越來越濃,接著,云煙彌漫無邊無際,微風吹動,浮云斷續地舒卷飛升,時而如白衣,時而似蒼狗。在太陽照射下,金黃色的光芒從云層云隙中輝映照射,使蒙山云海更加奇譎瑰麗,變化莫測。啊!這是多么美麗,我從未見過這種景象。蒙山云海輕輕的拂摸這我的臉,我感到多么舒服。

  我在山頂享受著十幾分鐘的快樂,就下山了。走在下山的路上,我欣賞這里的景色,一片一片的樹木,偶爾遇到幾朵美麗的小花,或是幾個黃色的蘑菇,可是,我不愿意采,不愿意把著美好的景象給破壞了。走了一會兒,我們在一塊空地上野餐,邊吃東西,邊欣賞,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下午,我們又爬了天壺峰,游覽了蟠桃園、一線天、流碧橋、等很多景點,又到山下買了一些野產品和紀念品。此時已經是黃昏了,再望望那秀麗而又另人難忘的蒙山,真有一種不舍之情。

  有緣來此再相匯,下次我一定會再來玩的,一定會把你描繪的更美好的!

蒙山的導游詞 篇5

  蒙山(Mount Meng),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亞岱”,現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蒙山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里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賢足跡。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凈地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20xx年蒙山評獲全國首座“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名錄”。20xx年國土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20xx年度候選單位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查。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于本身的主要特征,如東岳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岳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么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么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征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征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說:“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注解說:“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說:“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于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云霧彌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峰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著(《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后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于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后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于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系,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志》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20xx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岳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說:“東蒙,靖廬福地,東浮云氣口接于蓬萊,西根連于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岳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里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后,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系。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于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圣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饑寒色,敦俗戶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說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于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說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后人偽托,《禹貢》一篇也是后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注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0xx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于《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于《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說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說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說“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于“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說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于東山也。”這里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系孔子說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說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注》(1960年中華書局版)注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圣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圣憩石”等遺跡,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志書,有的僅流傳于群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云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峰數處,云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峰的稱呼。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0篇)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 蒙山導游詞(精選11篇)

    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5篇)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

  • 蒙山導游詞(通用15篇)

    接待各人來到這里旅游,很興奮當各人的導游!蒙山是沂蒙山的主體,聯貫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巒疊嶂,氣魄恢宏,主峰龜蒙頂海撥1156m為山東第二岑嶺,被稱為岱宗之亞。...

  • 蒙山導游詞十一篇

    大家好!接待各人來惠臨沂蒙山,下面我來為各人先容臨沂蒙山景致!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岑嶺,素稱亞岱。...

  • 蒙山導游詞(通用28篇)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的沂蒙全蝎。沂蒙山區盛產蝎子,別的地方的蝎子都是2鉗6足。只有我們沂蒙山區的蝎子是2鉗8足,號稱十足全蝎。蝎子的營養價值極高,從全蝎中提取出的蝎子毒液一盎司為27萬美元,在醫藥方面有廣泛的用途,可治療抽...

  • 云蒙山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云蒙山位于洛南縣城北15千米處的麻坪鎮境內,為洛南群山之首。其主峰海拔1745米,峰巒高聳入云,霧山橫繞,縈回不絕如縷,故稱“云蒙山”,又稱“書堂山”。...

  • 蒙山導游詞(精選20篇)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自1993年開發以來,先后投資近十億元,本著先保護后開發,邊保護邊開發的原則,憑借典型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自然資源,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青年文明號等近百項行業認證和榮譽稱號,...

  • 蒙山的導游詞(精選9篇)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 蒙山導游詞(精選19篇)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是革命老區,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

  • 蒙山導游詞(通用16篇)

    平邑蒙山風景區位于蒙山之陽,境內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有岱宗之亞的美稱。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綿亙75公里,面積1125平方公里。素有:岱宗之亞,九州巨鎮之譽。...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0篇)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 蒙山導游詞(精選11篇)

    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

  • 平邑蒙山導游詞(精選3篇)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雄居于平邑縣城北,主峰及60%的山峰均在平邑縣境內,蒙山平邑龜蒙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十佳山岳旅游區和十佳自駕車旅游區。...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5篇)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 | 中日韩一级黄色片 | 亚洲精品四区麻豆文化传媒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伊人国产 | 曰本一区二区 | 久久高清亚洲 | 中文高清无码人妻 | 黑人性狂欢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男女做爰裸体猛烈吃奶摸视频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大黄 | 女人一级毛片 | 色综合一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很躁 | 美女牲交视频一级毛片 | 国产视频福利 | 国产gv在线观看受被做哭 | 欧美精品videos另类 | 天堂精品久久 | 99爱国产 | avtom影院永久入口满18 |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 日日cao | 内射老妇女BBWXOGOD | 亚洲欧美激情视频 | 香蕉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日本e片色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网 |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 日本男人女人做爰视频男人 | 99精品乱码国产在线观看 | 中国vodafonewifi精品网站 | 国产精品7777777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91啪在线观看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