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導游詞——峨眉山(精選3篇)
世界遺產導游詞——峨眉山 篇1
尊敬的游客們,今天請隨我一起去看看大家向往已久的峨眉山。
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她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在我國的游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體南北方向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長久以來,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跡而聞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麗。其山脈綿亙曲折、千巖萬壑、瀑布溪流。峨眉山不僅以秀麗的景色名揚四海,更以她那日出、云海、佛光、圣燈等使峨眉山久盛不衰。
峨眉日出和東海日出大不一樣,峨眉日出是綿綿云朵悄悄托起一輪紅日,霧露中的水珠和冰晶將陽光中豐富的色彩展現得淋漓盡致。
峨眉山的云海非常的秀美,在無風之時,“海波”不興,但見遠處山尖,露出云層,宛如茫茫大海中的島嶼。風起云涌之時,遠山近樹,忽隱忽現,變幻無窮,使人遐思無限。
峨眉山的佛光又稱峨眉寶光,金頂祥光,色彩相當的秀美,是峨眉山的十景之一。
峨眉圣燈又名“佛燈”,被人們贊為是“萬盞明燈照普賢”。
峨眉山為中外著名的旅游勝地,有"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山古木參天,流泉飛瀑,風景獨秀,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陰、晴、風、雨、云、霧、霜、雪的渲染,景色奇麗,形成了著名的"峨眉十景",各俱佳趣,引人入勝。
尊敬的游客們,你們身在峨眉山之中,是否想多看看這大自然的天地,這奇妙的峨眉山呢?
世界遺產導游詞——峨眉山 篇2
好的,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頤和園中有名的景點之一,萬壽山。大家可以看到,這萬壽山的周圍是一片靜謐的湖水,而這萬壽山上,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置身于萬壽山上,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時期。其實呢,關于萬壽山,還有幾個有意思的傳聞。
在民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呢,萬壽山還不叫萬壽山,有一天,住在山腳的王老漢家里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在山腳休息了幾晚,臨走時給王老漢留下了一大筆錢財,聽到這里大家應該都猜出來了,那尊貴的客人真是當今的萬歲爺,所以啊,萬壽山的也就叫做萬壽山了。當然了,只是野史。其實萬壽山本來名叫甕山。乾隆時期,剛好遇上皇太后六十大壽,于是皇帝在山腳修建寺廟,祈禱祝福,并御賜山名為萬壽山,又把整座山修建成皇家園林,名叫清漪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建筑群。
萬壽山上處處都是氣宇軒昂的建筑,凸顯了明清時期皇室的威嚴與莊重,我們也能在游歷萬壽山的途中,領略咱們祖國的大好河山。萬壽山同時也是個十分好的休閑去處,這里的山和水都能使咱們平靜身心,融入自然。
北京圓明園導游詞5
相信大家對清朝的慈禧太后都不陌生。中國清朝的慈禧太后是有名的戲迷,她不但喜歡看戲,而且自己寫劇本,來了興致還要穿上戲服上臺演上一段,據說,慈禧最喜歡扮演的角色是觀音菩薩。慈禧愛戲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為了看戲,她還特意興師動眾地建了一座戲樓,這就是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頤和園有一景觀——頤和園的大戲樓。這座戲樓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也是規模最大的戲樓。那么它究竟是一座什么樣的戲樓呢?
大戲樓在頤和園中的德和園內,與承德避暑山莊里的清音閣、紫禁城內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臺,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戲樓。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禧60歲生日修建,專供慈禧看戲。戲樓共三層,后臺化妝樓二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
慈禧每到頤和園內,第二天必定要在大戲樓內開鑼唱戲,而能在大戲樓里為慈禧演戲的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都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梨園界名角兒,也是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角兒,如譚鑫培、楊小樓、王瑤卿等。相信游客們走到這里時,也能體會到當時戲樓的熱鬧與鼎盛。
北京圓明園導游詞6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東宮門了。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大家可以看到,這里一共有五扇門,三明兩暗。正中設三個門洞,中門叫御路門,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進出專用的;兩旁門洞供王公大臣出入。而門檐下則是光緒皇帝御筆題寫的“頤和園”匾額,字跡渾厚、蒼勁有力。
大家可以看到,東宮門門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繪著絢麗的圖案。六扇朱紅色大門上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檐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門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龍石雕刻著二龍戲珠,為乾隆年代所刻,是從圓明園廢墟(安佑宮)上移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征。大家也許會很好奇為什么會親自給頤和園題字呢?在當時,慈禧太后下旨修建頤和園后,要求工部大臣找人為東宮門寫一塊匾,這可急壞了工部大臣,也是他想來想去,感到只有請光緒帝親自書寫最為合適,而且對自已日后升官發財也更有利,于是“頤和園”三個字就是這樣來的。
東宮門及這一帶原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咱們可以在游覽東宮門這一片的時候,體會一下清朝皇帝的起居環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北京圓明園導游詞7
好的,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昆明湖了。昆明湖是清代皇家園林中最大的湖泊,有整個頤和園的四分之三大。大家環顧一下昆明湖的四周,南邊是碧波蕩漾的前湖區,西邊是起伏的山脈,北望則樓閣成群。
別看這昆明湖波光粼粼,其實它的建造大有學問。大家可以看到,湖中央有一道西堤,自西北方延伸向南邊。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湖區建筑也主要集中在這三個島上。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也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
夏季,人們可以在昆明湖泛舟消暑,體會著微風拂面的感覺,看看微波漣漪的湖面。西邊青山之上的玉峰寶塔,北邊翠柏之間的佛香高閣,都能讓人們感覺到昆明湖的曼妙。遠山近水,詩情畫意,暑期的炎熱也在一刻間蕩然無存。當人們在風和日麗的時候,立于岸邊,放眼觀看,湖面上汽艇、畫舫,條條小船,四周建筑倒映水中,湖面上生氣勃勃,呈現出一幅壯麗的畫面。
世界遺產導游詞——峨眉山 篇3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帶大家游覽西安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原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以前都是用活人陪葬。后來有一位大臣上書秦始皇說:“用活人陪葬太殘酷了,可以用陶捏成士兵的樣子,陛下死了以后也可以在地下統率千軍萬馬!鼻厥蓟事犃,也動了心。于是兵馬俑就這樣來了。
秦兵馬俑于1974年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震驚了全國。后來,法國總統希拉克在觀看了兵馬俑之后,說:“世界上有七大奇跡,兵馬俑可以算上是第八大奇跡。如果到了埃及,沒看金字塔就算沒到埃及。如果到了中國,沒看兵馬俑,就算沒到中國!笨梢娗乇R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大家看,前面就是一號坑。一號坑在已經發掘的三個俑坑中是最大的,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大家從一號坑上面的拱形大廳向下看,隊伍十分整齊,一行行,一列列作文人網你也可以投稿,真像是秦始皇統率的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
兵馬俑種類很多,大致分為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和陶馬俑幾種。大家猜猜,這頭戴歇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的是什么俑?是將軍俑,一看就知道,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下面這種俑是武士俑,體格健壯。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手持兵器,好像馬上就沖上去殺敵一樣。
接著是騎兵俑,它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蹬大靴。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
接下來不用我說了,是陶馬。它們與真馬一般大小,肌肉豐滿,躍躍欲試。
大家不知注意到了沒有?每種俑的表情都不一樣。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剩下的則由大家自己去品味。
愉快的西安之旅結束了,請大家回賓館休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