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精選3篇)
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是導游,我叫吳雯欣,你們可以叫我吳導游。接下來我帶你們來參觀頤和園。這里以前還是皇帝住在的呢!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請扔到相應的地方。
頤和園有看也看不完是畫。有著名的長廊,一眼望不到頭。有一座八角寶塔的三屋建筑。還有有十七孔的橋叫十七孔橋。
現在大家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了大殿,就來到了遠近聞名的長廊了。看,頤和園的柱子是綠的,欄桿是紅的。看起來多么順眼登上萬。你看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一起壽山,大家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有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我們向前望。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又綠得像一塊無暇的碧玉。
我們一起坐著游船和畫舫去游覽昆明湖吧!瞧,坐著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要是我們沒有過了十七孔橋,都不知道船在移動呢!
我們的旅游到此景色結束。祝愿大家旅途愉快!如果還想去看西安的秦兵馬俑,一定要找我哦!
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 篇2
尊敬的游客朋友們,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世界遺產”——頤和園。我是這次旅途的導游葉葉,大家可以叫我葉導游。在參觀之前,我請你們遵守兩點:1、請不要亂扔垃圾,不要隨地吐痰;2、不要亂涂亂畫。希望你們旅途愉快!
我們先來到有名的長廊,你相信嗎?它有七百多米長,是用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成的。瞧,綠漆的柱子,紅漆欄桿,一眼望不到頭,每一橫欄上都有五采的畫,畫著人物,花草……游客們,你們現在可以拍幾張照片。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萬壽山的腳下,大家抬頭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筑物聳立在半山腰上,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是排云殿。
現在我們登上了萬壽山,看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客們,你們覺得像不像?這景色真的美得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來到了昆明湖,湖中心有個小島,只要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你們想去嗎?那好吧,我給你們一個小時半時間欣賞,好嗎?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洞橋,叫十七孔橋,橋欄上有上百根石柱,你們有可能不相信吧?
好了,我該說的都說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還多著呢,就留給大家慢慢觀賞,你們可以拍幾張照片做紀念,希望你們去細細賞游。
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 篇3
仁壽殿在清漪園時期成為勤政殿,乾隆之意是游覽皇家苑囿之時不忘政務。1860年勤政殿被焚毀,1886年慈禧重新修建,改名仁壽殿,意為仁者壽,慈禧在此垂簾聽政。
勤政殿原來為九開間大殿(大殿在張廷彥的《慶典圖》里是九開間),頤和園時期改為七開間,規模明顯縮小了(很可能是張廷彥繪畫錯誤)。另外1886年慈禧將摩爾根園(現在的北京大學內)的壽星石移來,正好作為仁壽門內的影壁,壽星石也和仁壽殿寓意相同都是壽。由于摩爾根園明代是“石癡”米萬鐘的宅院,后康熙改為弘雅園,乾隆時期賜給和珅改為淑春園,和珅倒臺后又改為了摩爾根園。所以此壽星石到底是勺園主人之物還是后來其他主人之物已經無從考察,只好戲說此石原來為“石癡”米萬鐘所有了。
另外仁壽殿前還有一尊銅麒麟和四塊兒太湖石,太湖石和銅麒麟均是圓明園遺物,是1937年從圓明園遺址移來,麒麟原是長春園二宮門前的遺物,四塊兒太湖石是圓明園水木明瑟之物,名曰四季石,現在西南角的太湖石上還有乾隆九年(1744年)的題詩,1744年清漪園還未建設(1750年開始建設的)。
銅麒麟運來時倆只前腿損壞失蹤,現在看到的是后來重新補修上的,現在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前腿的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