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導游詞合集(精選3篇)
白云山導游詞合集 篇1
白云山地處南北地理氣候分界線,屬亞熱帶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區,年降雨量達1200毫米,雨水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夏季最高氣候不超過26攝氏度。四季皆宜。
森林公園周圍公路縱橫交錯,距洛陽、南陽、三門峽、平頂山四市均在150—200公里之間。有三條主干線公路通過,可分別與嵩縣、洛陽、欒川、魯山、汝陽相連。距隴海線180公里,焦枝線最近點95公里,交通比較便利。乘洛陽-白云山的專線車4-5小時可到,嵩縣-白山的專線車2-3小時可達。
園內有三級專用公路與周圍相接,汽車可直達園內。園內現有部分林區4級公路,大部分旅游步道正在進一步加固完善,但各主要旅游點均可通行,特別陡的路段,兩邊設有欄桿扶手,或鑿成臺階,看起來很險,走起來很安全。每天有洛陽和嵩縣長途汽車直達公園。
洛陽的水席是不可不嘗的美食。在白云山可以品嘗地方風味農家飯,野韭菜、油烙饃、橡子涼粉、糊涂面條、山羊肉湯等都是當地特色佳肴。
園內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已建小樓兩座。在林間建有各式別有情趣的“小木屋”。有的外觀似歐式小別墅;有的特意在屋頂上蓋上茅草,似“農家小茅屋”。每個茅屋兩張床位,安靜而舒適。
此外還設有中型旅館、飯店、商店、小賣部。1995年建成森林旅游服務中心大樓和多種形式的小木屋別墅群、度假村、森林療養所等,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游人需要。
白云山導游詞合集 篇2
陜西白云山風景區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宗教旅游勝地,位于榆林市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白云山為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嶺,山勢西北東南走向,雄踞滔滔黃河西岸,山上松柏蒼郁,重巖疊嶂,夏秋之季常有白云飄繞其間,遠遠望去若隱若現,素以"關西名勝"聞名于世。這里山水相映,白云繚繞,松柏參天,廟宇林立,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
景點分布:
白云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白云山、低頭牌坊、神路、五龍宮、真武大殿、玉皇閣、古戲臺、香爐寺、觀音閣等。
文化:
白云山道教音樂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云山廟會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活動:
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真武祖師誕生日)、四月初八(真武祖師修煉得道之日)、九月初九(真武祖師飛天成仙之日),道觀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宗教活動,特別是四月初八的傳統廟會期間,每天有上萬輛車、十多萬人云集神山,趕廟會、看社戲、會親友、朝山攬勝、交流物資等。
白云山導游詞合集 篇3
雞腳曼位于洛陽白云山景區東南部,主峰海拔1845米,群山綿延,嶺峰陡峭,在峰頂和光潔的巖壁上,蒼松挺拔。在小黃山一側,有一鑼鼓洞,洞高18米,寬17米,深34米,隱現于古樹密林之中。據傳說,有鑼鼓鏗鏘、琴聲悠揚的仙樂妙曲從洞中傳出,則預示風調雨順的好年景。洞中有一水池,水不盈尺,卻神秘之極,無人飲不溢,眾人飲不干,其因不得其解。
沿途的雞角曼小黃山還有有箭竹林、飛來石、紅樺林、夫妻石、石炮臺、楚長城、玉兔拜月、觀景臺、鳥巢石、貴人弓腰等諸多景點。
箭竹林:密密匝匝的箭竹,面積五百余畝,是熊貓的主要食物,也是做箭桿、竹筷,筆桿的好材料。很久很久以前這里生長著成千上萬畝的箭竹,也有許多熊貓在此繁衍生息。由于中原地區戰事頻繁,箭竹被砍伐用來做箭,箭竹面積大量減少,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也逐漸從白云山消逝。
紅樺林:那片紅顏色的樹林叫紅樺林,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陰坡、半陰坡或山頂,木材為制作飛機螺旋漿、枕木、槍托等優良用材。樹皮橘紅色或紫紅色,有光澤,像薄紙一樣,很容易剝落,也有很多浪漫后生用柔和的樺樹皮寫信傳情。
夫妻石:東北山峰上那兩塊相對而立的石頭,象一對含情脈脈、親昵交談的夫妻,左邊的頭上戴著帽子,右邊的披著長發。
玉兔拜月:東南方向山峰上的那塊石頭像是翹首東望的兔子。這里邊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天,玉兔偷偷離開瞻宮來到人間,被秀美的白云山風光所迷戀,整整玩了一天,不料月亮已從東邊升起,玉兔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便葡伏在山峰上天天向東遙拜。
小黃山觀景臺:面前這座峰嶺陡峭的山有著黃山之韻、黃山之美、黃山之奇,許多天然景致堪稱黃山再造,流派一脈相承,因而人們親昵地稱它為“小黃山”。站在這里,向四周觀望,千峰竟秀,峰峰呈奇,壁立千仞,各具特色,主峰海拔1845米。那么多怪石奇峰,千姿百態,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