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宜昌三峽導游詞范文(精選4篇)
關于宜昌三峽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朋友:
我們今天參觀舉世文明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既我們通常簡稱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位于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
古往今來,地球上發生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莫過于洪水。人類與洪水抗掙的歷史久遠,并在抗掙中催生了人類的早期文明。華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膽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澤萬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證。
世界第三長河長江,源于世界屋脊,上經“天府之國”,中貫“魚米之鄉”,下串“人間天堂”,給兩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為浩劫,沃野成為澤國,民眾或為魚鱉,是中華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險段荊江,每至汛期,千余萬人頭枕懸河,夜不成寐。所以,解決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昌荊江河段的防洪問題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1942年4月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屆五次會議(即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自此,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1994年12月14日,時任國務院的李鵬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三峽工程開工。
三峽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重力壩,全長2335米,壩頂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相當于4個分洪區的庫容。電站裝機26臺,單機熱量70萬千瓦,總容量18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電廠一年上交的利稅可以建一座葛洲壩樞紐工程。大壩通航建筑物年單向一級垂直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客貨輪。
三峽大壩建成后形成的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范圍涉及湖北的四個縣,重慶市的16個縣市區,共計20個縣(市、區)。須遷移的總人口將達113.18萬人,稱為“百萬大移民”,任務十分繁重。長江三峽工程采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方案。主體工程總工期17年,分3個階段進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為6年。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xx年啟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首批機組發電,20xx年工程竣工。
大家或許會問:如此宏偉的工程需要多資金投入呢?這么多錢又是如何去籌集呢?1993年7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準的樞紐工程概算為500.9億元(按1993年5月末價格水平),庫區移民安置概算400億元,兩項合計,三峽工程按1993年5月末水平的靜態投資總額為900.9億元。
籌集這些資金有以下主要途徑:
一、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全國除自治區、貧困地區農業排灌用電外,每度電征收厘錢;從1996年起,直接受益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每度電加征到7厘錢,其余地區仍征收4厘。由此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對三峽工程建設作出了貢獻。
二、葛洲壩水電站利潤,在每度電上網價格4.2分的基礎上,從1993年起每度電提升1分,到1996年提高到8.2分后不再提高。
三、三峽水電站利潤,20xx年首批機組發電所得到的利潤。此外,還需要從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國外商業借貸、發行債券、用賣方出口信貸等方式籌集資金。
那么,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究竟有哪些好處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防洪。前面已講過,防洪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防洪效率十分顯著,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若配合運用荊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區,可將防洪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上可消除洪澇災害的影響。
調查資料顯示,三峽工程平均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為25億元。若遇1870年那樣的特大洪水時,經三峽工程調節可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為:可減少農村淹沒損失510億元,減少城鎮淹沒損失240億元,減少江漢油田淹沒損失9億元,以上各項合計達769億元。此外還可避免大堤、垸堤潰決而造成的大量人口傷亡;避免洪水對武漢市的嚴重威脅,避免京廣、漢丹等鐵路干縣中斷或不能正常運行;避免災區疾病流行,傳染病蔓延;避免洪災帶來的饑荒、救災、災民安置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效益是很難用經濟指標來具體表示的。
關于宜昌三峽導游詞范文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導游小李,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國古戰場, 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鄉。宜則興,和則昌。宜昌,這是一個求富,還求活,求美,求和諧, “宜居、宜旅、宜業”的現代都市、美好家園,讓美麗的宜昌永遠留在您的記憶里清朝改稱“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是一個有著2400多年燦爛歷史的文明古城。
雄奇壯麗的長江三峽在這片崇山峻嶺中綿延了四百余里。從數千米以上的高空俯瞰下去,蜿蜒的峽江猶如一條華貴的玉帶飄浮于群峰與云霞之間。
作為萬里長江的結晶,千古三峽的兒子――宜昌,就是鑲嵌在長江三峽這條華貴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宜昌位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的三峽西陵峽口,是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氣吞山河的三峽大壩就橫臥在宜昌市中心城區的地盤上。它于湖北省西部,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地,素以“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于世。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進入中國西部的重要入口和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東大門,處于承東啟西的戰略部位,是重慶和武漢之間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宜昌歷史悠久,有著2400多年的歷史,從秦將白起攻打楚國開始,史書便有了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宜昌號稱楚之西塞,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的發祥地,由于葛洲壩的興建,帶來了宜昌的第一次振興,實現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躍,而三峽工程的興建給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興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邁進,當然宜昌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江開放城市,在長江經濟帶中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東部經濟科技與西部豐富資源的結合部,是西部大開發的東大門,也是湖北大角戰略的一個支撐點。
如今的宜昌是全國新興的工業和旅游城市,是全國知名的水電城,宜昌下轄五縣三市五區,市內有三條主要干道,東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貫穿整個城區,市內橫跨長江兩岸。宜昌的魅力就是水的魅力。
宜昌市市域內江河縱橫,除長江、清江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電站-----清江隔河巖水電站,有亞洲最大的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以及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此外還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電站,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如此充分的開發密度,世界上是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山青水秀,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隨著三峽工程建成,“高峽平湖”的出現,這里將形成一批世界級旅游品牌,以長江三峽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和以三峽電站為代表的現代工程奠定了宜昌在國內乃至國際旅游中的重要地位,與之相配合的是以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圣人關羽,學者楊守敬為代表的古代名人文化;以巴人遺風、土家風情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三國古戰場、三游洞為代表的歷史遺跡和以神龍架、大老嶺、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等為代表的生態旅游勝地,構成了:“金色三峽,銀色大壩,綠色宜昌”的城市旅游形象,到宜昌看大壩,游三峽,訪屈原,問昭君,將成為中外游客者的一種時尚追求。
另外在咱們在宜昌有一個非常幸運的阿拉伯數字,從1——9之中,你們猜一猜是哪一個,有人說是“8”,要發;有人說是“6”,要順;其實是“3”!驚訝的你肯定要問,為什么是“3”呢?下面請大家細細聽我道來
宜昌之旅也可以稱為重溫三國故事之旅,因為《三國演義》120回就有46回發生宜昌。在當陽玉泉寺那兒至今還有三怪,一怪是玉泉山,從山腳到山頂,樹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內不鳴叫。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論發多大的水,始終漫不上玉泉寺。
旅游和“3”相關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關有三游洞,又分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游于此,后三游是三蘇游于此,就連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層,呈“品”字形狀;有旅游熱線大三峽、小三峽、小小三峽;長陽土家文化有“三民”——民俗、民風、民情;如今又熱門起“三大溪”——車溪、泗溪和九畹溪。宜昌有三寶——柑橘、盆景、彩陶,就連市內的南北主干道也是三條——東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連在宜昌開餐館的只要和三帶邊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莊大酒店、山野大酒店和三五大酒店等等。
在宜昌還有十三怪
1喜事又哭又鬧樂開懷指的是土家女子的“哭嫁”)2喪事又唱又跳算悲衷指的是土家的辦喪事)3四月水中桃花開指的是宜昌當地小溪的一種“水母-桃花魚”相傳是王昭君的眼淚)
4用電要到外地買指的是宜昌市民用的電是從十堰丹江口水電站買來的)5鱘魚上岸生子回大海指的是修建葛洲壩的原因,中華鱘要人工打撈繁殖)6半山坡上設站臺指的是宜昌的火車站是修建在半山腰,宜昌處丘陵城市)7 .輪船航行坐電梯指的是三峽船閘)8山山水水在陽臺指的是花草盆景)9石頭當寶藏起來指的是三峽奇石)10草根當作上席菜指的是學名:魚腥草,可以做中藥,清熱解毒。)11蘿卜餃子餡在外指的是油炸的,不是用面粉做的餃子)12水果肚臍露在外指的是秭歸的臍橙)
登高壯闊天地間,高峽平湖驚世界!來到宜昌,我們看到萬里長江鑿開上游的崇山峻嶺沖出南津關,展現出“山平水闊大城浮”的美麗畫卷,看到雄踞在城市懷抱中的長江上僅有的兩座大壩三峽大壩和葛洲壩的交相輝映,看到這座承古老傳統、挾三峽長風的世界水電之都的奕奕神采,看到她那如同奔流不息的長江波飛浪涌的強勁發展勢頭!
關于宜昌三峽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您走進三峽人家風景區。我叫X X,是各位的導游,很高興與大家相遇相識。在此我衷心祝愿峽江的青山綠水能帶給大家一份好心情,也希望三峽人家能給大家一種別樣的風情體驗!
各位朋友,我們的游船現在是航行在燈影峽中,正在駛向龍進溪碼頭。借此時間,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三峽人家的自然風光和淳樸風情。
三峽人家風景區位于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紀念館、石牌古鎮、楊家溪漂流等景區,其旅游內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概括,即:一個館(石牌抗戰紀念館),兩個特別項目(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和楊家溪軍事漂流項目),三個第一(三峽第一灣——明月灣、中華第一神牌——石令牌、長江第一石——燈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騷客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歐陽修、蘇轍、黃庭堅,南宋陸游,清代張之洞,還有現代大詩人郭沫若等等。詩人們用他們的靈性之筆,或寫三峽人家,或寫櫓聲帆影,或寫蛤蟆甘泉,或寫青山飛瀑,或寫秀峰奇石……讀了這些詩篇,恍若身臨其境,飽覽了三峽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濃郁風情。
關于宜昌三峽導游詞范文 篇4
周末,我和家人到三峽人家游玩。一到那里,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長江順流而下,猶如一條綠絲帶,上面的船就像點綴的一朵朵花兒。
首先,我們來到溪邊人家,那里有一條清澈的小溪——龍進溪。順著小溪往里走,清脆的笛聲和動聽的山歌傳入了我的耳朵,小溪兩旁嫩綠的竹子高大挺拔。不知不覺來到猴山,一只只猴子神態各異,身手敏捷。有的在樹上竄上跳下,有的倒吊著蕩秋千...我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太牛了!”我抓起一塊蘋果往前一扔,十幾只猴子飛快地竄過來搶奪,搶來搶去,最后,蘋果落到了猴王那里,猴王又高又大,誰都不是它的對手。看到它們一個個活潑機靈的樣子,可真逗人喜愛啊!
接著,我們來到山上人家。山上人家背后的石鼻山上有著名的“長江第一石”——燈影石。經過千百萬年風雨的細細雕琢,形狀就如同唐僧師徒的模樣,真是巧奪天工呀!后來,我們又游玩了水上人家就結束了這次快樂的旅程。
啊!祖國的大好河山可真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