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麻姑仙境導游詞(通用3篇)
湖南麻姑仙境導游詞 篇1
星期日,天氣——艷陽高照,我家又新買了照相機,我就纏著爸媽去麻姑山玩,順路也把二娘、姐姐一起叫上了。吃過早點,我們一行六人就此出發。
來到山腳下,當然是人未動,照相先啦!爸爸拿好鏡頭,我們五個人靠在一起,擺了一個笑容,"咔嚓"就照了下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大家提著大包小包的"軍糧"向山頂沖鋒!
我和志丹姐比誰更會爬山,就一路小跑起來,走了一會兒就累得氣喘吁吁的我們,沒跑幾下就全身冒汗,說什么也不跑了,看著對方的狼狽相,我們不由哈哈大笑,差點兒沒喘過氣來,老爸卻嘿嘿一笑,乘機把我們的樣子收入"紀念館"。
又走了一會兒,來到垂玉亭,大家站在一塊兒,大喊"茄子"~,就照下來了。稍作休息,繼續沖鋒!
當我們穿過一大片針草林時早就已經傷痕累累了,我的腳膝蓋割得一道道的,媽媽的手成了"被切割的圓柱",老爸真厲害,穿著長袖,居然沒有受傷。早知道也穿了。到了瀑布"玉鏈雙飛"下面,大家乘機下水清洗一下傷口,我和兩個姐姐在里面打水仗,還爬到瀑布下面,享受被"雨"大肆清洗的滋味,老爸在一邊"咔嚓咔嚓"的連拍,記下了我們的快樂瞬間。繼續沖向山頂!
再向上走,來到了龍門,看著被前年大雪壓倒的迎客松,我不由嘆息起來。這會兒,我儼然成了大家的"小導游",我帶著他們來到都沒見過的一勺之多、日泉、月泉、神功泉,這可都是南城這個小城特有的風景哦。一勺之多的水是那樣的清涼,仿佛泉眼一般,而日、月泉的水則是永不枯涸的,神功泉上有一個石碑,可它已經枯涸了。
參觀完了這些美麗的風景,我們又去了仙境探奇,感受神鬼意境,到三清觀,感受寧靜致遠,在元君寶殿,想起孫悟空的師傅,還有魯公碑亭,日、月亭……數不勝數。而我在這里是說不完,道不盡的。只要去麻姑山親身體驗一回,一切盡在不言中。
湖南麻姑仙境導游詞 篇2
小城風光無限好,而對于鳳凰古城來說更是如此,作為我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沱江之水,為古城的母親河,滋潤著世代在這里繁衍生息的人們,更是她的靈魂,有了一汪翠綠的沱江水,鳳凰才顯得越發光彩耀人和靈動富有生機。于是來到鳳凰,我們絕不能錯過的是沱江泛舟。
夕陽西下之際,攜手我們的愛人,撐起一桿烏篷船,感受一番垂釣江頭的釋然與安寧,啟程我們的沱江泛舟之旅。隨著船桿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波光粼粼的水光便在眼前緩緩彌漫開來,遠處山崗中傳來若有似無的山歌聲,我們無法分辨那是翠翠的深情期盼與呼喚,還是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我們漸漸地遠離城市的喧囂與利益爭奪,回歸到一汪碧水的寧靜及與世無爭。沱江水環繞著古城,優雅的靜靜的流淌了幾千年,江水很淺,能清晰的看到在水中怡然自得的小魚,還有那妖嬈的水草,擺動著絢爛的舞姿,似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沿著跳石的方向,緩緩而下,別了吊腳樓,謝了古城,小巧玲瓏的青山便浮入眼簾,這是一彎江水環繞著青山,或有淺戈或有深潭,整個世界空曠寧靜,只留下木漿清脆的劃槳聲,又似有黃永玉先生的畫筆帶過,形成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湖南麻姑仙境導游詞 篇3
湖南師范大學創建于1938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學校現有6個校區,占地2475畝,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主校區西偎麓山,東瀕湘江,風光秀麗,是全國綠化“400佳”單位之一。
學校設有24個學院,3個教學部,開設85個本科專業,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發育生物學、倫理學等6個“”國家重點學科、理論物理、數學中的分析基礎研究及應用、英語語言文學比較與研究、湖湘文化研究等9個“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化學和哲學等2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哲學、生物學、物理學等3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目前,我校有化學、臨床醫學2個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排名居全球1%;擁有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以及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中心;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生物發育工程及新產品研發”、“量子效用及其應用”3個湖南省“20xx協同創新中心”;
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湖南師范大學中心、國家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等1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中心);擁有石化材料與資源精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蛋白質組學與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等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蛋白質化學及魚類發育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及中藥分析、低維量子結構與調控、高性能計算與隨機信息處理等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多倍體魚繁殖與育種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體適能與運動康復等6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及多肽藥物等2個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擁有5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5個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擁有湖南省道德建設研究基地等6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縣域發展研究中心等5個湖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6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9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單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7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科研團隊2個;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7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教學名師3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者等31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人選16人、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6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7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40人。
學校先后同36個國家和地區的140所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與交流關系,開展人員交流、教學和科研合作,并分別與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韓國圓光大學、美國南猶他大學共建孔子學院。學校圖書館藏書380余萬冊,其中古籍20余萬冊,訂購中外文報刊3000余種,各類文獻數據庫90余個。學校主辦12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5種;學校出版社為“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國家一級出版社。
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輸送畢業生近40余萬人,培養了一大批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校友遍布海內外。在校全日制學生3.5萬人,其中研究生7500余人、樹達學院近7000人,長短期來華留學生1000多人,已形成多規格、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面向未來,湖南師范大學將始終秉承“仁、愛、精、勤”的校訓精神,繼續遵循“立足湖南、服務全國、走向世界、注重內涵、強化特色、躋身一流”的基本發展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深化綜合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努力開創具有教師教育特色、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綜合型大學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