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樂山大佛導游詞(精選3篇)
簡短樂山大佛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的導游,我姓徐,歡迎你們來到這里,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彌勒佛石刻坐像。希望你們游玩的開心。
游客們,現在我們來到大佛腳下,請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寬24米,頭直經10米,耳朵有7米,勁高3米,手指長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3。3米,頭上有1021個發根。此時大家一定很驚訝,這就是名不虛傳的樂山大佛。
傳說: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洪水季節水勢很猛,凌云寺的名僧海通見此甚不為安,于是發起修造大佛。海通去世后,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征集工匠,繼續開鑿,直到公元803年,經歷90年,大佛才完工。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直立于此已經1200年。
現在請大家看大佛兩側的巖石,這種巖石叫紅砂巖,樂山的紅砂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是很好的適宜雕塑的材料。樂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仍免不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
簡短樂山大佛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各位游客,眼前這座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東岸凌云山棲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時稱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為古彌勒佛的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等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設計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大佛兩側的巖石。這種巖石叫紅砂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為什么能歷經1200年“風雨不動安如山呢'?首先我們看一下大佛所處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陰坡上,加之佛體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佛身處于江彎地段,隱藏于山體之中,減少了風雨侵蝕和水流沖刷,因此巖石風化較緩慢。不僅如此,樂山大佛還有十分巧妙的排水系統。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對佛像的浸蝕;大佛頭上發髻的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排水道與佛體衣服折皺連成排水渠道網,也避免了雨水對佛體的浸蝕。可見,樂山大佛的設計是十分科學的。
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還曾經修造了一個高13層的樓閣復蓋,可惜毀于明末的戰亂。
雖然樂山大佛有著十分完善的保護系統,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因此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曾對樂山大佛進行過多次維修,其中工程較大的是1963年的維修。1982年,樂山大佛經國務院公布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樂山大佛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樂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遺產。
海師堂
那么,是誰為我們創造了這筆財富?當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去參觀海師堂。
海師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樂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們看中間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禪師,他是貴州人氏,當年在凌云山上結茅為僧。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水勢相當的兇猛,常常發生船毀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發慈悲之心,準備修建大佛來鎮水患。于是四處化緣,籌得不少的錢財。當時有一位貪官見財眼開,準備敲詐勒索他,海通法師義正嚴辭地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
意思是說,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來給你,但你休想得到這筆佛財。那個貪官居然蠻橫無禮地要他試一試,海通禪師大義凜然地一手捧盤,一手挖出了自己的雙眼。貪官嚇壞了,從此以后沒再為難他。
海通禪師造佛時年事已高,因此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他就圓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來。大約過了十年的時間,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20萬,繼續修造樂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經費,于是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任戶部尚書,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五十萬兩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歷經90年時間,樂山大佛終于徹底完工,并且通體施金,華麗的佛衣和寶相莊嚴的佛體交相輝映。
簡短樂山大佛導游詞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姓何,大家可以叫我何導或者小何。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世界每一大佛——樂山大佛。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滿意。
現在,我們進入了樂山大佛景區。大家看,大佛雙手撫膝危坐的姿態,造型計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公元713年,是海通與尚為了乞求神靈保佑,讓洪水減退而發起的。海通死后,他的徒弟接手修筑。直至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多少勞動人發的血汗與智慧才凝成這高高在上的樂山大佛。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我們登上樂山大佛的頭頂,就可以與樂山親密接觸了。大佛的現個鼻孔就像現兩個寬大的車庫。可以停進去兩輛小轎車。腳面上坐上百人還有余地。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了多少人間春色,經歷了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現在可以自由活動,大家可以拍照留念。注新安全,一小時后我們在這里集合。請認清我們的導游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