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精選6篇)
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 篇1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王峙達,你們可以叫我小馬達。歡迎大家來到河南洛陽。
現在我們正開車前往洛陽龍門石窟。正好大家在車上沒事干,我就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龍門石窟吧!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岡石窟和同樣屬于甘肅的麥積山石窟。
到了龍門石窟,就必須要看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里最大的石窟,其中的大佛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尊佛像盤膝而坐,眼睛凝視著遠方,顯得特別溫柔、親切。他面形豐肥,兩耳向下垂著,嘴角微微地向上翹起,像是在向游客們微笑,歡迎他們的到來。
龍門石窟的萬佛洞,待大家去看時一定會讓你們驚訝。里面有大大小小一萬多尊小佛,萬佛洞就是這樣而得名的。這么多的佛像,神態各異,沒有哪尊佛是一模一樣的,這會讓我們不禁驚嘆古代那些雕刻師高超的技藝。
對了,大家應該知道釋迦牟尼吧。他是佛教創始人,我們在賓陽中洞即可看見他的雕像。賓陽中洞里有三世大佛,“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尊大佛。端坐中央的釋迦牟尼為現在的佛,就是主佛。釋迦牟尼和奉先寺的大佛不同。因為釋迦牟尼出生在北魏時期,那時候以清瘦為美,所以他長得瘦瘦的,和奉先寺的大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現在已經抵達龍門石窟,下面我提醒大家注意幾點:由于佛像是珍貴文物,請不要隨手觸摸,也不要將任意物品放在洞窟,一定要遵守景區秩序哦!
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 篇2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這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我叫李偉齊,你們可以叫我李導。這次呢,就由我帶領大家來游覽世界遺產—龍門石窟。
大家看,這就是龍門石窟了!我們的石窟分布于兩山之崖上。東邊呢,是香山,唐代著明大詩人白居易就葬于此。右邊呢,則是龍門山,而中間的這條河,就是伊河了!正是由于這樣兩山相對,望之若闕的地理位置,所以龍門石窟又被稱為“伊闕”。
龍門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時期,雖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經過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
現在,我們已來到西山石窟腳下。前方的洞穴叫萬佛洞,兩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無數個小佛,說它是萬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實。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卻只有兩厘米高,別看它們個頭小,卻都雕刻精細,排列整齊,雖然數目很多,但卻排列得井然有序。這些精美的藝術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賞,細細地品味。
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 篇3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首先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咱們此次旅行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導,我很榮幸也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提出,我會盡可能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關心相互愛護,注意安全,為這段旅程留下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由兩山組成,一山為香山,因古代的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另一座為西山,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大多的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兩山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
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 篇4
游客們,你們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我們現在位于洛陽市的龍門石窟,由我帶領大家進入龍門石窟窟內,愉快的龍門石窟一日游開始了!
龍門石窟的發現年代、建造年代十分復雜。龍門石窟由成千上萬個洞窟組成,有潛溪寺,有蓮花洞,有藥方洞,有古陽洞,還有香山寺、白園、萬佛洞,數也數不清。
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 篇5
安徽的朋友這邊來!大家好,我是本次帶你們游玩洛陽龍門石窟的導游,你們就叫我焦導吧。現在我們正在前往龍門石窟的路上。龍門石窟在20xx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接下來我帶你們去欣賞它的真面目。
龍門石窟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位于龍門山系的熊耳山上,那兒有許多斷裂的巨大石塊,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創造出這么多尊佛像。龍門石窟現在有窟龕2345個,佛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多塊,就連佛塔都有60多座,可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哦。
自古以來,龍門石窟都為帝王游幸、文人薈萃之地,這在雕刻史上很了不起的哦!但是現在很多尊佛像的面目已經被破壞的殘缺不堪,所以請大家愛護文物,不要往護欄里鉆。
龍門石窟導游詞開場白范文 篇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導游,祝大家今天玩得開心。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龍門峽谷東西兩岸的峭壁間,因為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水從中流過看上去宛若“門闕”,多稱為“龍門”。這里地處交通要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觀游勝地,又因為龍門石窟所在巖體石質優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選擇開鑿石窟。
龍門石窟南北長約一公里,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塔50余座,佛像9700余尊。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