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導游詞(精選3篇)
皖南導游詞 篇1
因為地處深山,歷史上也極少受到戰亂的侵襲,現在還未受到大規模的旅游開發,所以皖南很多古村落的原始形態保存得仍相當好。之前有機會,特意在皖南的十幾個古村落之間徒步了一回,得以細細品味古徽州的魅力。
現選擇其中幾個,和您分享一下:
夢里宏村,濃墨淡彩在皖南的古村落里,宏村是最有名的,也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依山傍水的牛形村落布局,古樸典雅的徽商故居,淡雅明快的民宅色調,一切清雅而又唯美,如夢中家園。這里除了吸引各地游客,每年都有大批學藝術的學生來此寫生,相信您身邊也有學藝術的朋友,他們都很了解。
文化西遞,世外桃源西遞和宏村一樣,是皖南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米其林旅游指南稱贊這里擁有獨特建筑風格的精美房屋,將西遞評為最高的強烈推薦級別。相比宏村,這里游人稍少,因此我更喜歡西遞村。
八卦呈坎,畫橋風荷中國人自古崇尚風水,在建村、建宅等事宜上特別注重風水理論學說。呈坎村的風水最為考究,當年按《易經》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周邊有八座高山環抱,構成天然八卦布局,是皖南有名的風水寶地,在當地更是有“游呈坎一生無坎”之說。
風雅唐模,江南古韻唐模村歷史上曾被譽為“唐朝模范村”。這里匯集了宋、元以來的十八位書法名家真跡碑刻,水街上的許氏大祠堂里掛滿了名家書法的拓本。記得我們當時參觀祠堂時,還看到了當地演員在古戲臺上的表演。
深秋塔川,田園畫卷塔川村隸屬于宏村鎮,距離宏村僅2公里。這里秋天的紅葉歷來被眾多的畫家、攝影家所贊嘆,被譽為“中國三大紅葉之一”。
當然,皖南還散落著很多大大小小的古村落,也許在不經意間,您會發現更美的一個。
皖南導游詞 篇2
宏村是中國古代依據仿生學建造的,具有獨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數百戶粉墻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承志堂、敬修堂;氣度恢宏、古樸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南湖書院;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蕩漾的南湖,雷崗上參天古木、民居庭院中的百年牡丹與探過墻頭的青藤石木,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著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 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宏村是中國古代依據仿生學建造的,整個村落呈“牛”型結構布局——“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創造了一種“浣汲何妨汐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宏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山洪暴發沖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樣的靈性,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湖旁花木繁麗,芳香襲人,湖中建有亭樹,石橋綴之。村內沿寨墻、道路引溪水。民宅布置水車眾多,以溝通各“斗”形成的流動水系。宅邊、道旁清流涓涓,環境優雅。 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質結構,以參差錯落的屋頂,樸實素雅的形態,優美親切的比例尺度,白墻青瓦的明快色調,兼以家家石砌矮墻,戶戶綠樹成蔭,使整個村落構成一種和諧美。
皖南導游詞 篇3
大家好:
今天歡迎你們來到皖南古村落。我是你們的導游:傅銘陽。這幾天,我會帶領大家在皖南古村落度過這段快樂的時光。我能為大家服務,感到非常的榮幸,希望通過我的介紹,皖南古村落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皖南古村落位于中國東部的安徽省,到今天,還保留著古代建設的樣子,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大家看,這是宏村和西遞村,是兩座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西遞在20xx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此外,西遞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門框,漏窗,石雕及人物文戲,木雕等都體現了中國古代之精華。西遞村的房屋大多用于黑色大理石,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墻深巷,從整體上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基本外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