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的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甘南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團友大家好!
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我們拉卜楞寺。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有句話說得好:前世幾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或許相聚就是一場緣分,既然有緣就讓我們彼此來認識一下吧!
在我旁邊的這位是司機林師父、,他有著豐富的駕車經驗,在他的護航下大家進可將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我們的護航大使林師父,另一顆呢是“開心”就交給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導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導、小導都可以,怎么順口怎么叫吧!
其實旅游是件很開心的事,話說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風景及看風景時的心情,所以希望蘭州的好山好水能給各位帶來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個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幫助的,請盡管來找我,我會竭盡全力地為大家服務,同時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與配合,在此預祝大家在蘭州玩的開心!
希望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樣,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然后玩的歡歡快快,吃的歡歡欣欣,享受的歡歡暢暢……,總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謝謝~
位于夏河縣城西1公里處,大夏河將龍山、鳳山之間沖積成一塊盆地、藏族人民稱之為聚寶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寶盆上。它與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合稱我國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拉卜楞為藏語“拉章”的轉音,意為佛宮所在的地方。
寺廟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輝煌的佛殿,萬余間僧舍,崇樓廣宇,鱗次櫛比,金瓦紅墻,氣勢非凡。其中,以六大扎倉最為著名。
甘南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甘、青、川三省交接處,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合作市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綠草如茵、地闊天空的土地上,被譽為高原明珠。
一、地理概況
合作市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藏區唯一設立的縣級市,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處,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理座標東經102°54′,北緯39°59′。國道213線和省道306線環城而過。北距甘肅省會蘭州250公里,南距四川省會成都860公里。全市總面積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246.7萬畝,林地面積56.97萬畝,城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
合作市于199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1998年1月1日正式掛牌運作。全市現轄6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合作市總人口8.1萬人,其中藏族人口4.4萬人,占54%,轄區平均海拔2936米。氣候屬高陰濕區,地形復雜、河流眾多,生物種類豐富,自然景觀雄奇壯麗,風土人情濃郁,有豐富的草原、水利、旅游等資源外,還蘊含著豐富的礦產,夏季
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形成濕潤涼爽的氣候特征,是夏季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內地通藏區進行茶馬互市的主要貿易點,是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是古代“絲綢南路”聯絡西域、西藏、印度、接通中原和西蜀的重要中轉站,是內地通向青藏高原的門戶,也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紐帶。在西部大開發的有力形勢下,這里成為發展藏區經濟、振興藏族社會的前沿陣地。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就把這里譽為“藏區進入現代化的跳板”。合作市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自古以來就是甘、青、川藏區唐蕃交往的重要門戶,是歷史上藏漢交流、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商貿集散地。
二、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合作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唐蕃交往的重要門戶,藏漢交流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商貿集散地。夏商周乃至秦漢,合作境域為羌人游牧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領無弋爰劍建立的羌族政權的北塞重鎮,而無弋爰劍則因最早將農牧業生產技術自秦地傳入青藏高原東部而著稱;兩晉南北朝時,東北鮮卑人吐谷渾率族人南下與甘南地區羌人雜居并逐漸統一羌人部落,立國號為吐谷渾。西魏北周相繼在合作北部設置河州枹罕郡,合作地區北部屬其轄,在合作南部設置洮州美相郡,
合作南部地區屬其轄。隋代統一全國,廢州設郡,逐吐谷渾至青海。唐代,合作地區北屬河州,南屬洮州。中唐時期,游牧民族吐谷渾在北距合作80公里的枹罕地區建都立國,并開辟打通了歷史上著名的西連西域、西藏和印度,南接中原和西蜀的“絲綢南路”。此時內地遷徙罪人至甘南地區屯田守邊,在合作市北部合作寺院筑軍城一座,后人稱“江卡拉城”。合作市區南部和北部至今墾田遺跡多處猶存。宋代吐蕃唃斯啰統一甘青藏族部落,在合作市地區東部紅山底修建寺廟,以宗教制約藏人。
明代中期,吐蕃軍隊軍官玉察后裔勒家鮮兄弟率部到達此地,兄居合作,弟住扎油,相繼定居藏族部落。自此以后,合作地區藏族部落逐步定居,各據一方,逐漸形成部落聯盟。清代,隨著藏傳佛教的興起,各地相繼建起寺院,逐步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清末民初,合作地區名稱“黑措”,意為“羚羊出沒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后,合作屬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全藏著名的藏傳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所在地)管轄。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時,就選定了四周崗阜羅列,低山環抱,地勢平坦寬闊的沉積盆地黑措為州府駐地。1954年,由甘肅省設計公司對城區建設作了初步規劃后,于1955年開始全面建設。歷時一年后的1956年5月,州人民委員會所屬部分機關率先從夏河
拉卜楞遷來此地辦公,鎮名亦同時改為合作,既取藏語諧音,又象征民族團結、和睦。1956年鑒于合作的地理位置優勢,將州府從夏河拉卜楞遷入合作,因其地屬夏河縣,定建制為“合作鎮”,由此合作成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自治州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州府合作在甘、青、川安多藏區的政治、經濟地位日益突出,州委、州政府以戰略和發展的眼光,為了進一步加大民族地區改革開放的力度,及時向中央和省上提出撤鎮設市的請求。199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省人民政府通知設立合作市,經過籌備,合作市于1998年元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合作改鎮設市,從此,合作進入了一個歷史的新階段,拉開了現代化草原新城的建設序幕。
三、旅游服務
合作旅游資源豐富,異彩紛呈,是絲綢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漢藏文化的結合部,是典型的青藏高原自然、人文資源的縮影,旅游資源類型全、品位高、功能齊、特色濃和原始性、神秘性、多元性著稱于世。地域遼闊,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多彩,藏族文化古樸神秘,民俗風情濃郁獨特,歷史遺跡底蘊豐厚。其獨具魅力旅游資源已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和中外游客的青睞,被譽為美麗神奇、純凈圣潔、世人仰慕的人間仙境——香巴拉。
甘南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甘南旅游,那里民風淳樸,景色秀麗,尤其扎尕那和花湖的美景更使人流連忘返。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首先到達向往已久的扎尕那,那是一圈俏麗的山崖包裹中的一個藏族小村寨,它就像是一幅打開的山水畫。遠處的山峰有的像大寫字母M,有的像手掌,有的像半圓,還有的像三角形。沿著棧道一路向山上走去,走到一片開闊的草地上,我在草地上盡情的奔跑、撒歡。最后我們還采摘了紅紅的野草莓和不知名的小花。
第二天,我們沿著白龍江逆流而上,到達了美麗的若爾蓋草原。天空碧藍如洗,點綴著一朵朵像棉花糖一樣的白云,微風吹過,百花齊放,碧綠的草兒隨風擺動。草地上成群結隊的馬兒、牛兒、羊兒,有的在奔跑,有的在吃草,還有的像紳士一樣悠閑地漫步。遠遠望去花湖就像鑲嵌在若爾蓋草原上的一顆明珠,湖面水平如鏡,波光粼粼;ê习嬴B翩翩,鶯歌燕舞,給高原的夏天增添了無限生機。
下午,我們去了一戶藏族大叔家里,品嘗了當地特色食品牦牛酸奶和酥油茶。太陽快要落山了,我和藏族大叔一家依依不舍地道別。
啊!多么美麗的扎尕那、若爾蓋草原和花湖。多么令人難忘的甘南之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