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導游詞(通用6篇)
上饒導游詞 篇1
三清山又是研究東亞、北美的古地質、古地理和古生物演化的“天然實驗室”,根據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板塊構造的理論,在三疊紀時期,世界大陸曾是統一的古陸,在650萬年前,通過漂移形成了現在的形狀,而原來在古陸上的種子植物也隨著古陸的漂移而遷移。在對三清山的植物區系進行分析發現,三清山的鵝掌楸和北美(美國)的鵝掌楸形成對應關系,而且是對應成分突出的代表。又如三清山的華東黃杉是美國花旗杉也形成對應關系。這些都可以證明三清山與北美大陸原來都聯結在一起。
三清山又被稱為第四紀冰期時東亞對重要的“生物避難所”。在第四紀冰期時期,由于全球氣溫普遍下降,很多植物遭到了毀滅性的摧殘,但是因為三清山的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加上復雜的地形環境,成了許多古老植物的避難所。現在三清山的已查明的高等植物種類達2373種,其中很多都是珍稀的物種。象紅豆杉、白豆杉、銀杏、天女花等等,三清山還是南方鐵杉的分布中心。尤其是到了春暖季節,數千畝的高山杜鵑樹,花開時,姹紫嫣紅。令人心醉。20xx年9月26日,三清山的珍稀植物物種就隨“神七”的實驗艙升上太空。此次搭載的植物物種有25種計200克,包括珍稀瀕危種長柄雙花木和秀麗槭,中國特有種青錢柳、木姜葉冬青、迎春櫻桃等,東亞——北美間隔分布種野鴨椿,國家重點保護種張氏紅山茶,優勢種有水絲梨、香楠、雷公鵝耳櫪等等。遨游過太空的三清山瀕危植物種子現在已經被送到中山大學進行培育,培育成功后將移栽到三清山瀕危植物園。三清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地,有著豐富的植物物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33種。目前,三清山管委會已在嶺頭山征地1000畝用于建立瀕危植物園,計劃引種北美同屬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和觀賞性植物及花卉。大家在游覽的過程中,會看到這些植物都掛有標志牌,可以一瞻它們的風采。
三清山還是國家動物保護基地。已經查明的野生動物有1728種,其中有5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比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麂、云豹、豹、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金斑喙鳳蝶等七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47種。各位游客:歡迎到三清山欣賞美景的同時,進行引人入勝的地質學、植物學、動物學的科學考察。
三清山最奇絕的山景,是南清園中的幾大標志性象形山峰,如巨蟒出山、東方女神等,形神皆備,是登山者打開思維,發散想象力的特色景別,在登山的過程中,這些象形的山峰能讓登山者仿佛置身于神話傳說之中。
玉京峰是觀日出、日落的絕佳位置,山峰高凌云端,峻峭挺拔,更有天象奇觀——云海、霧濤、日出、佛光等。而司春女神作為三清山的招牌景點,絕對不容錯過,其整座山體造型就像一位秀發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世人認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稱其為“司春女神”。
上饒導游詞 篇2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地處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北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60平方公里。靈山被道家書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下面是帶來的上饒靈山的導游詞,歡迎欣賞閱讀。
車溪,聞名如見景,是個世外桃源,是水的故里,在那幅立體的畫面里,有一只古老的水車車“吱呀吱呀”的響著,那畫面如一個古老的傳說,經久不衰地延續著她那動聽歌謠。那種畫面是夢里才會出現的,勾起人們對寧靜的向往,不錯,那里的確是個讓心靈棲息的好地方。
車溪的水是柔的,就像那天邊的涼云,清新而自然車溪的山是柔的,少了些讓人觸目心驚的懸崖峭壁,卻多了那份醉人的綠,是那么沁人心脾,散發出令人神往的魅力車溪的水車是柔的,任意讓溪水從她的身上淌過,緩緩的移動著,低聲吟唱著大自然的旋律。
試想當你劃著竹排行在著碧波之上,迎面吹來了習習微風,與清山綠水相伴,是何等的愜意,真有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車溪是位溫柔的姑娘,靜靜的坐在那兒,向藍天白云吐露著心聲,向溪水訴說那動人的故事,向青山吟唱著那娓娓動聽的山歌。風,輕輕的,輕輕的吹拂著這位美麗的姑娘,吹散了她頭頂的烏云,讓燦爛的陽光撒滿姑娘的全身,鋪上了一層閃閃的金光。
車溪沒有那份雍容華貴的美,卻擁有那純樸的美,純純的,仿佛世間沒有什么能夠與之媲美,似乎不會被任何東西所污染,想必她一定是上帝心中那塊神圣的凈土!
朋友,靈山嗎?如果你想了解靈山,那你聽我給你介吧。六峰山是靈山的一大風景區,它有很多地方可以游玩。如情人洞、龍頭洞、一炮臺、二炮臺等,還可以拜菩薩、觀音、佛祖等保佑你一生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六峰山上就會亮起許多五顏六色的彩燈,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各種顏色錯落有致,交相輝映,非常漂亮。山頂上矗立的高高的電視塔。但在山頂上,靈山的秀麗風景盡收眼底,我的家鄉美極了。
雙鶴公園是靈山二大風景區。公園里有噴泉、假山。假山可好玩了,可以捉迷藏、做游戲,我非常喜歡。如果這時是春天,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桃花,還沒上山就可以聞到一股清香的桃花味了,呀!這種香味兒簡直令人陶醉,我都有些飄飄然了。
登上半腰山,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朵朵、一束束怒放著的桃花,春風吹來,陣陣花香引來了一群群小蜜蜂,真美呀!我們仿佛走進了花的世界,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流連忘返的神情,雙鶴公園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步行街是靈山的又一獨特風景,去靈山一定要到步行街去。超市、商鋪林立,商品繁多,品種齊全,什么都可以買到,書籍、衣服、精品應有盡有。步行街的中央有個噴泉,噴泉中有個古董,青銅色的,名字叫司母辛方鼎,也可以叫司母戊鼎,它有兩個名字,至于來歷,那就要自己到步行街看了。以上就是靈山比較有名的地方,朋友們靈山永遠歡迎您!
無錫的靈山是塊風水寶地。靈山大佛、梵宮等佛教文化景點聞名海內外,每天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前來游覽,也有一些信眾來燒香跪拜,祈求佛祖保佑。暑假中,我這個對佛教一無所知的人,也去領略一下勝境風光。
步及景區,穿過“靈山勝地”的山門后,一座五門相連的石牌坊巍然屹立在大道正中,上面刻“持戒”、“布施”、“忍辱”的題匾——聽說這是對佛教徒的紀律要求。
過了山門,兩座由青銅澆鑄的蓮花池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傳說中,佛祖是在蓮花中出生的。再往前走一段,就是“九龍灌浴”景點。這里是一片極為寬大的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座由神像,寶瓶疊起組成的巨大的銅塔,頂端有一朵巨大的、未綻放的蓮花。隨著《佛之誕》的音樂響起,廣場四周眾多噴泉一線沖天,塔頂的蓮花瓣徐徐地打開了,幼年的釋迦牟尼在蓮花中誕生了,巨塔下九條龍口中噴出高高的水柱,為釋迦牟尼洗浴。這一景觀再現了佛祖誕生的故事。九龍噴出的圣水落入池中,化著七十二股清泉從鳳凰口中緩緩流出。一些游客紛紛拿出水杯,恭敬地接下這表示吉祥的圣水。
列在九龍灌浴東側的梵宮,五印壇城在藍天的映襯下,更顯得光彩奪目。
一汪清澈的流水將五印壇城圍在水中央,讓人感到那座圣殿是那么遙不可及卻又觸手可即。我在花木叢中穿梭了一陣,終于摸索到了入口,這座藏族佛教殿堂外觀很像布達拉宮。走進壇城,無數精美的佛像、壁畫紛紛進入游客的視線,精湛絕倫的工藝讓人嘆為觀止。
用黃金打造起來的梵宮更是金光閃閃、佛光繚繞。這里是世界佛教會址。梵宮里有一座高大、渾圓的演出大廳,天穹般的屋頂上變幼著寶石般的彩光。大廳里約有兩千座席,這里常年演出大型歌舞劇《靈山吉祥頌》,講述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等人生問題,在四周巨大的環幕電影的配合下,講述了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故事。
游覽過上述景點已經累得不想走了。可到了靈山不去參拜靈山大佛太可惜了!遠遠望去,大佛站在山頂向我們招手致意呢!我又打起精神向山上走去。途中,首先遇到“天下第一掌”,約有三層樓高,一根手指就有1米粗。這是如來佛祖的手掌,與山頂銅像的手掌一樣大。導游說,摸一下佛掌可以帶來福氣,游客們頓時興致勃勃地去摸佛掌,一個個仿佛沾滿了福氣,喜笑顏開。
過了大佛掌,眼前是沿山而上的幾百級臺階。游人走走停停,艱難地蹬著臺階。在一陣陣喘息聲中,我來到了大佛腳下,游客們一個挨一個地去抱佛腳。這座大佛像有88米高,在巨大的佛腳前,我是那么渺小,任何一個腳趾都比我高,我竭盡全力抱住佛腳的大拇指,留下了一個珍貴的鏡頭。
從佛腳下的平臺向四周看,佛像背后與兩側三面環山,正南方是浩渺無際的太湖。唐代高僧玄奘見到這塊絕佳的風水寶地,把它稱為靈山。我相信這塊秀美的寶地匯聚了天地山水的靈氣。這次游程使我對佛教知識略知一二。佛教的信仰是要人持善心,做善事,促進社會和諧。這次旅游讓我大開眼界,其樂無窮。
上饒導游詞 篇3
我們馬上要去參觀的婺源縣博物館.它雖然不大,但那里的藏品卻很豐富,是一般的縣級博物館難以望其項背的,所以它有“中國縣級第一博物館”之稱。在那里我們將可看到一些非常珍貴的文物。
婺源縣博物館到了,這里是紫陽鎮西側的儒學山。請看,博物館的建筑是殿字式,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展廳面積千余平方米。這對于婺源博物館來說似乎是小了一些,其實博物館的許多珍品是不公開展出的,要辦一定的手續,由工作人員特別提供觀賞。我先介紹一下博物館藏品概況。
博物館的藏品有陶瓷器、銅鐵器、玉器、漆器、金銀器、徽墨、古硯、印章、字畫、刺繡和牙、骨、竹、木雕刻品等各類文物上萬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品,如商代陶器、西周銅鼎、東漢陶杯、唐代海獸葡萄紋青銅鏡、宋代瓷器、盤龍玉帶、羊脂玉冠、明代百花金蓮炬等。明清字畫是該館收藏的一大類別,特別珍貴的有明代呂紀的《蘆雁圖》、謝時臣的《群蜂霽雪》、劉世儒的《墨梅圖》,清代弘仁的《黃山圖》、許邦本的《文姬歸漢圖》等。還有明清時期書畫名家祝枝山、文徽明、董其昌、馮夢龍、余紹祉、鄭板橋、劉墉、姚鼐、齊彥槐等人的真跡。據說古典名著《三言》作者馮夢龍的真跡,在全國僅此館收藏了一件,是他當年書贈婺源友人的。這里的藏硯甚豐,特別是朱熹生前用過的遺物——宋代澄泥硯,為海內僅見。
婺源素稱“書鄉”,仕宦之多、著作之豐全國罕見,甚至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家族,正所謂“飽學之士如林”。1957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5000萬元(今合人民幣5000元)在婺源收購古舊書籍,居然一次就收集了5萬多冊,其中明版、善本書就有3萬余冊。中國版本專家趙萬里見到此情景,十分感嘆說:“這里無愧是朱子故里,詩書之鄉。”
婺源博物館是中國文物史上的一個奇跡,它的許多不凡之物卓立于中國歷史的寶藏之中,令文物界為之驚嘆。它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婺源長期文化積淀的縮影。下面我們依次觀賞部分珍品:
漢瓦 這是清代同治時期的軍機大臣曹振容苦心保留下來的,據說他晚年告老回鄉之時,將自己珍藏的一片銅雀瓦視為終身伴侶,形影不離。銅雀瓦就是曹操建造的著名的“銅雀臺”上的瓦,歷來被古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秦磚漢瓦”之“漢瓦”。婺源人都知道曹家有寶,但不知道是什么寶。20世紀50年代初,在他家后房挖到了一片瓦,就是現在珍藏于此的這片漢瓦。
百花金蓮炬 這是一個大型燭光臺,由100朵牡丹、芙蓉、寶相、金菊花構成的大型銅制“滿堂紅”。重72公斤、高2米,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現在看起來,依然顯得富麗堂皇。傳說是出自當時京城最好的御匠之手,用了整整3年的時間才制作成功。完工后,那位御匠便去世了。這件珍品來自何處呢?在婺源沱川余家。這個家在明萬歷年問出了兩位尚書,余懋學、余懋衡倆兄弟。百花金蓮炬就是他家的3件寶貝之一。另二件:一是350克重的大型翡翠鰲魚佩,國內權威專家也說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二是價值連城的珍珠衫,但此物至今下落不明。
宋代澄泥硯 澄泥硯與端硯、歙硯、洮硯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硯”。這方澄泥硯是宋代的,請看,這上面刻有“晦庵”二字,這是朱熹的號,可見是朱熹用過的遺物,是極為難得的國家一級文物。博物館收藏到這件珍品,純屬偶然,是1988年時以120元從一位文物販子手中買來的。這位文物販子當時還沒有弄明白這硯臺的文物價值,因為他雖然知道朱熹,但不知道朱熹的號叫“晦庵”。
玉帶 這根玉帶是原裝的,為明代汪鉉生前所用,是一件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文物。為什么這樣說呢?明代時,佛朗機,即葡萄牙,入侵我國屯門,就是現在的澳門。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金秋,明軍用當時最先進的火炮——佛朗銃,向葡軍猛烈開火,滿載枯枝、干柴、膏油等易燃物的火舟迅速沖向葡艦,加上陸地上明軍的配合,葡軍受重創,被驅逐出境,這是我國最早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并獲全勝的戰斗,并第一次收復了澳門。這次海戰的指揮者便是時任廣東按察使、后官拜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的汪鋐。汪鋐(1466-1536年)字宣之,號城齋,婺源大畈人。這次他受命率軍驅逐入侵屯門的葡軍,面對的是葡軍龐大而又堅固的船體和殺傷力強的“佛朗機銃”火炮,但他毫不畏懼,想方設法破敵。他通過在葡軍船上做事的中國人.獲得了造船鑄銃的技術,如法仿制成功,并使用這些當時西方最先進的戰船和火炮抗擊入侵者,創造了師夷之長技以驅夷狄的戰例,即所謂“師夷制
夷”。睹物思人,汪鉉愛國殺敵的無畏精神,后人深表敬佩。
黃山圈 這是清初著名畫家弘仁的杰作,筆墨瘦勁簡潔,風格冷峭,是一幅極為難得的珍品。弘仁(1610—1664年)安徽歙縣人,本姓江名韜,字六奇,明亡后出家為僧,名弘仁,字漸江,他是新安畫派的開創大師。
文姬歸漢圈 此畫作者是許邦本,清代長沙人,雖名不見經傳,但此兩卻是畫中珍品。它筆墨凝熏,楚楚動人,形象地描繪了文姬歸漢時幾分欣喜而又悲愴的矛盾心情,喜的是她將回歸自己的國家,悲的是要與自己的骨肉分離。文姬是漢末女詩人,姓蔡名琰,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蔡邕之女。她博學而有才辯,且精通音律。起初嫁給河東衛仲道為妻,但不幸夫亡回到娘家。漢末天下大亂,文姬被董卓部將抓住,后被南匈奴左賢王接納,逗留匈奴長達十二年。是曹操起了惻隱之心,以金璧贖了回來,再嫁董祀。相傳《胡笳十八拍》是她所作,此樂府詩共分十八章,一章為一拍,故有“十八拍”之稱。詩中描寫她為亂軍所虜,流人南匈奴,后又被贖歸漢過程,表達了她與親子分離的悲慘情景和矛盾心情。《文姬歸漢圖》可謂是《胡笳十八拍》的形象寫照。
各位游客,上面介紹了這個博物館幾件有代表性的藏品,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能欣賞到這里更多的珍品,真可以大飽眼福,大長見識。
上饒導游詞 篇4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要去的萬壽園,是一個處處都體現了中國傳統福壽文化的景區。它是三清山最富人文關懷和民俗特色的地方。到了萬壽園,你一定會更多地體味到大自然的靈性和情趣,感受到天地之氣給予人類生命的活力。三清山萬壽園的神韻和靈氣會給你添福添壽。
在這里,你還可以欣賞到歷代書家“壽”字的摩崖石刻,大的高達數米,小的只有手掌這么大。這些“壽”字摹刻在奇峰巧石間,誰也沒有找全過。大家進去后可以找找看,萬壽園里到底有多少個“壽”字。“壽”字找的越多,你的運氣當然就越好啰!
彭祖祝壽
彭祖是長壽的神仙,他姓鍵(竹加錢)名鏗,顓頊的孫子,經常食用山中珍品桂芝,善于采天地靈氣來養身,他先后娶了49個妻子,有過54個兒子,他活了800歲。據說彭祖曾敬奉山雉湯給玉帝,玉帝喝了十分高興,就賞他延年益壽。
彭祖在萬壽園的門前為大家祝壽了,祝大家身體健康,長命八百歲,與彭祖齊壽!
壽山(會仙谷、老子山、參道坪)
人們常說“壽比南山”,其實呀,我們這里正是南山,三清山的南山。你們抬頭看,這座山峰多像一個老壽星,飄逸脫俗,道骨仙風。老壽星作為萬壽園的主人,日復一日地在此迎候,祝福客人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萬壽園的老壽星名氣大得很,許多客人都專程來向老壽星祈求幸福和平安。有位詩人還因此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履跡遍神州,獨思三清游。青峰明老眼,壽園樂白頭。
三樹共生“福祿壽”
大家注意了,這里一棵松樹、一棵柏樹、一棵杜鵑,它們怎么長在一塊呢?原因哪誰也說不清楚。但這種現象在萬壽園里到處都是,所以,有人給它取了個很好的名字,叫三樹共生“福祿壽”。這是因為,松樹雍容華貴,象征著“福”;柏樹,原來就叫壽柏,是種壽樹;而杜鵑呢,它花開的特別燦爛,有“前程似錦”的含意。這“福祿壽”都齊全了,說不定會給我們帶來好運呢。
觀音臺
這里是觀音臺,也叫會仙臺。你們看,對面就是南天門,仙人們一個個列隊站著,而觀世音卻端坐在那里,好象是在給眾仙講經。有人說,神仙們想多長點學問,好提升等級,特意邀請她來辦學的。這里是聽觀音講課最好的地方,有哪位愿意留下來聽她講一課啊?
注意了,萬壽園觀音賜福,大家要是拜上三拜,一定會有所收獲的。這觀音臺上是第一拜。三拜觀音有什么結果,將在最后揭曉。
白頭偕老峰(鴿子峰、情侶山)
那是一對老伴,白頭相擁。他們年輕時相親相愛,無比甜蜜和幸福。年老時仍舊恩恩愛愛,相依為命,享受生活給予的無比溫馨。
止門
前面是“止門”。為什么會叫“止門”呢?因為門那頭已經沒有路了。可如果你真的選擇回頭,那就大錯特錯了!俗話說,人生多磨難,生活中會碰到許多挫折和難關。要是都不敢往前走,便會失去很多機會。不信,大家走過來看看——其實啊,這道門正是蘊含了人生中常常會遇到的一種玄機。
養生谷
這條谷叫養生谷,又叫快樂谷。因為山谷中常年彌漫著道家的氛圍,充滿著快樂的因子。在這里,一塊山石、一株青草、一縷清風、一聲鳥鳴,都會使你心情格外放松,靈魂得到凈化,修身養性,從而將一切人間的煩惱拋到一邊。朋友們,其實快樂遍地都是。有的人卻看不見,自然也不會去揀拾。但只要你心情放松,心態平和,快樂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上饒導游詞 篇5
見過像潮水一樣有規律地漲落的泉水嗎?在弋陽縣城西北28公里處,姚畈鄉境內,就有這樣的奇泉。接下來我們的游覽節目就是去參觀那里的“潮水巖”。
在青山環抱之中有一個翹角飛檐的亭子,它的名字就叫“潮水亭”,因為潮水巖即位于此,故而得名。潮水巖是高數十丈的絕壁,山底有一個洞口,呈三角形,長邊為3米,短邊為2米。清清泉水即由此流出,也許大家認為,這不就是一灣普普通通的泉水嗎?不要著急。只要再待一會兒,就會發現它的奇妙。請大家在洞口邊做個記號,以便觀察水深的變化。看!水位升高了!
再多觀察一會兒,我們就會發現,這泉水水面高度有規律地呈周期性變化。測量結果告訴我們,水漲時,水深為l.2米,水落時,水深變成0.98米,漲退22厘米;而且水漲水落一年四季從不間斷,旱季時,一個漲落周期大約費時20-25分鐘,雨季時為10-15分鐘。這種現象,使人想起了海潮的有規律的漲落,所以這眼泉水得名“潮水巖”。
潮水巖潮漲潮落現象在《弋陽縣志》中早有記載:“忽聞空空然響自巖出,而澎湃洶涌之聲繼之,若馳駿馬,若轉車輪,瞬息而白涌碧翻,乍氣沖出,如海潮之入翕赭焉,其潮頭之激昂亦似有萬夫莫御之勢。”
古人對這神奇的泉水大惑不解,以為是洞內藏仙,所以鄉民們就常常來這里祭拜,他們有的來求雨,有的來求子,有的求去病消災等。祭拜后,舀些泉水喝,自然也有人如愿以償,所以很久以來,這里香火旺盛,而且有一個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庭有一位大將。叫“仙牛精”。他剛正不阿,為民可以舍生忘死。因為他經常為民請愿,所以得罪了權貴,一些奸佞之臣在玉皇大帝面前屢進讒言,玉皇大帝聽信讒言,就把仙牛精貶到了凡間。本方土地非常欽佩仙牛大將的為人,也知道他喜愛水,于是偷偷地讓出一潭清水給他安身。不久此事又被巡天夜叉發現,報告給玉帝,玉帝大怒,不僅降旨處罰了本方土地,還在仙牛大將居住的深潭上壓了一座大山,把仙牛壓在地下,永不得翻身,經本方土地力爭,才勉強留了一線翻身的空隙。就這樣,仙牛每翻身一次,潭里的水便伴隨著仙牛的淚水涌出一次,所以這眼泉水周期性地漲落。仙牛雖然蒙難,但他仍惦記為百姓造福,用他擠出來的淚水為百姓治病。這就引來了眾多鄉親常來敬香,每天朝拜者絡繹不絕。
話說這奇異的仙水,吸引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少女,雖然向她求婚的人不少,但沒有人能贏得她的芳心。她每天早晨對著泉水梳妝打扮,沉浸在泉水時漲時落的奇妙景象之中。一天她萌發了一個奇想,揮筆寫下了“朝朝朝朝朝朝朝”七個字,作為一副對聯的上聯,并張榜告示,若有人對出下聯,便愿意以身相許。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引來不少的英俊才子,但都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無人對出下聯,此后出對招親的事也就慢慢冷了下來。這時,一位當地窮書生恰巧打柴路過此地,他的目光被“告示”所吸引。他琢磨,這對聯初看容易,只要想出一個字,便可成對,可要對得妙,卻相當困難。這位窮書生有一股鉚勁,他下定決心,對不出下聯,就不離開此地。他對著潮水冥思苦想,過了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九九八十一天。窮書生的這種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終于感動了仙牛大將,就在第八十一天的晚上,仙牛精托夢給他,他從夢中驚醒,醒來后想到夢中的情景,不由得大叫:“妙對!”急忙跑去揭下告示,揮筆寫下了“長長長長長長長”。少女見了窮書生的下聯,大喜過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他倆雙雙來到潮水巖前。深深鞠了三個躬,感謝仙牛精對他們的成全。這副對聯至今還掛在潮水亭的柱子上:
朝朝朝朝朝朝朝;
長長長長長長長。
如何去解讀這副對聯呢?答案有數種。這里介紹一種,上聯第一、三、五、六的“朝”字讀“招"音,謂早晨;第二、四、七的“朝”字讀“潮"音,謂朝拜。下聯的第一、三、五、六的“長’’字讀“常’’音,謂經常;第二、四、七的“長”字讀“漲”音,謂潮漲。
以上是人們對潮水巖的美好想像,自然不是科學解釋,那究竟應如何解釋潮水巖現象呢?根據史料和現場看到的情況,潮水巖是一處較為特殊的泉水,其水位高低周期性的變化,是因泉水噴噴停停造成的,泉水噴出時水位升高,泉水停噴時,水位則回落。而泉水又為什么會噴噴停停呢?
噴噴停停的泉稱為間歇泉,對其成因,《十萬個為什么》是這樣解釋的:促使噴泉噴出的力量,來自地下蒸汽的壓力。噴泉在地下受到巖漿的加熱,溫度逐漸升高,如果涌出地面的通道又長又狹窄,下面的水不易和上面較涼的水對流,溫度就會達到100℃以上,有時會形成蒸汽;有時則因為受到的壓力太大,沸點升高,成為高熱的水,但當它上升到離地面較近的地方,因壓力減輕,也變成了蒸汽。當地下蒸汽愈聚愈多,壓力愈來愈大,到了足以使堵塞通道的水噴起來的時候,噴泉就出現了。噴泉噴出以后,大量的蒸汽也同時逃逸出來,這時原來聚集在地下的蒸汽一下子減少了許多,于是又重新平靜下來,地下泉水和蒸汽壓力暫時又處于平衡狀態,等到蒸汽又聚集得很多時,平衡狀態又被打破,噴泉又出現了。這就是有些泉水噴噴停停的秘密,也是潮水巖的泉水如海潮一般,周期性地漲落的原因。
上饒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小小,歡迎大家來到“贛東北明珠”——上饒觀光旅游。
上饒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臨浙江,南接福建,北連安徽,西瀕鄱陽湖,處于長江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經濟生態區交匯處,素有第一門戶之稱。總面積為2.2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為約為649萬人。上饒有婺源縣,弋陽縣,鉛山縣等十縣,德興市,信州區。
上饒古稱信美之郡,因山郁珍奇,上等富饒而得名。上饒古屬揚州,春秋為吳越之地。自東漢建安年間設上饒縣以來,已有了1700年歷史。在這神奇的土地上,養育了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賢哲,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還養育了以方志敏為代表的一大批無產階級的革命烈士,還有承載著上饒革命斗爭精神的上饒集中營。
上饒擁有眾多特色鮮明的風景名勝和文明古跡,有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世界自然遺產弋陽龜峰,景觀綺麗,使人目不暇接而流連忘返。
說起上饒,大家肯定對上饒的三清山印象最為深刻吧,那么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三清山是中國第七個,目前江西唯一一個世界自然遺產,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俊俏,衡山之煙云和廬山之飛瀑于一體。三清山是道教名山,素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無雙福地”的美譽。
傳說啊,有一位六十多歲的琵琶和尚來到三清山,如到了人間仙境一般,于是打開琵琶,端坐封頂,回憶人生,彈起琵琶,一時鳳凰,百鳥跟著飛到了三清山,此時九天仙女正在瑤池采集仙露,聽得如癡如迷,一時不小心把手中的鮮花跌落三清山,也就是先今三清山留有的珍奇花卉,名叫天女花。這一驚天地的彈奏驚動了玉驚風的三清教主,他睜開慧眼一看,好一個佛門弟子便派仙童去告知佛祖如來。觀音菩薩出班說吾與三清道教素有往來,愿去點化琵琶和尚。腳踏金蓮,駕起彩云飛抵三清山,聽得了那感人肺腑的琵琶聲,深深撥動了觀音菩薩那顆慈悲善良的心。菩薩聽了先為之唏噓嘆息,再聽下去就為之憂傷垂淚,聽著聽著,竟忘了自己來點化他的使命。也不知彈了多少年久而久之,觀音菩薩和琵琶和尚都在三清山留下了莊嚴的化身。
上饒物產豐富,游客來到上饒,當然要帶些土特產品回家,這里有豐富的土特產品,如萬年貢米,三清山紅花茶油,婺源綠茶,上饒白眉,靈山石茶,鉛山苦甘茶,弋陽扣肉,橫峰葛根,橫峰葛粉,鉛山竹編,玉山羅文硯,婺源龍尾硯,婺源甲路紙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