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導游詞十篇
廣州導游詞 篇1
廣州越秀公園又稱越秀山,位于廣州市市區解放北路,建于1952年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文化觀賞公園,最早由孫中山先生提議創建。越秀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臺”而得名。建過觀音閣,又名觀音山。著名古跡鎮海樓,又名五層樓,樓分五層,高28米,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
園內還有古城墻、四方炮臺、中山紀念碑等景點。越秀公園自元代以來被稱為羊城八景之一,元代為粵臺秋月,明代為粵秀松濤,清代為粵秀連峰、鎮海層樓,現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越秀新暉,F在,公園由主峰越井崗及周圍的桂花崗、木殼崗、鯉魚崗等七個山崗和北秀、南秀、東秀三個人工湖組成,一向以山水秀麗、文物古跡眾多、風景優美別致而著稱。每年的春、秋兩季公園還會舉辦盛大的花卉展,吸引大量游客。
此外,園內建有能容納3萬余人的越秀山體育場和適應國際比賽要求的越秀游泳場,以及金印游樂場、廣州美術館等文化娛樂場所。經過了多年滄桑變幻,越秀公園儼然已成為廣州的代名詞。
大家印象:越秀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臺”而得名,著名古跡鎮海樓,又名五層樓,樓分五層,高28米,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
廣州導游詞 篇2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現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所在地,位于荔灣區中山七路陳家祠地鐵站旁。
書院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動工興建,歷經四年竣工落成,是當時廣東72縣陳姓合族宗祠。始建時用作廣東各縣陳氏子弟來省城應科舉時學習及住宿場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全院占地近1.5萬平方米,院東新辟有1.7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廣場。主體建筑寬80米、深80米,以“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布設,穿插六院八廊,規模宏大,廳堂軒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門、窗、屏、墻、欄、梁架、屋脊等處處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磚雕、灰塑、陶塑、銅鐵鑄等藝術品,與雄偉的廳堂渾然一體。主體建筑正門兩邊的外墻上,6幅大型磚雕《梁山聚義》、《梧桐杏柳鳳凰群》等,其畫內建筑物雕工精細、層次分明,人物神態各異、形象生動,花鳥栩栩如生,其磚雕技藝為近代罕見,可說是驚世之作。
尤具特色的還有第二進后側長廊上的柚木屏門雙面鏤雕,分別雕有歷代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20幅木雕,被贊譽為“木刻鋼刀雕就的歷史故事長廊”。
中路一、二進間的院子內的石欄桿鑲嵌的鐵鑄雙通花欄板“金玉滿堂”、“三羊啟泰”等展示了近代鑄鐵工藝的成就。 院內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現主題的嶺南特色鮮明、工藝精美、精品琳瑯滿目而稱雄嶺南。郭沫若曾賦詩贊美陳氏書院的建筑藝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
陳氏書院坐落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式布局,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主體建筑占地6400平方米。其整體結構布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幽雅,特別是在建筑裝飾上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建筑裝飾藝術之精華。其內外建筑構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銅鐵鑄等工藝裝飾。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用筆簡煉粗放卻又精雕細琢?梢哉f,陳氏書院不愧為一座宏偉瑰麗的民間工藝建筑寶庫。
1959年,陳氏書院被辟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傳展覽廣東地區歷代各類民間工藝品為主。兼及全國各地民間工藝品。館內辟有多個展廳,常年展出館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繡等工藝精品。其他工藝品種類更多:有廣州琺瑯、金銀工藝、套色蝕花玻璃;有佛山燈色、剪紙、木刻、門面等;有潮州面塑、稿末塑、麥桿貼畫的剪紙;還有陽江、潮汕、佛山地區的漆器,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工藝等。還設有近代家具、書畫、文房四寶、茶藝等展廳、專室。 陳氏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評為“廣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廣州導游詞 篇3
黃山魯森林公園是廣州地區最大的免費森林公園,位于南沙區的中心城區內,整個森林公園占地約1200多公頃,主峰海拔295米,是廣州南部地區的最高峰,可以俯瞰南沙全景。
黃山魯森林公園因有黃山主峰和魯山主峰而得名。由于南沙地處珠三角的幾何中心,當天高云淡之時,站在黃山魯森林公園的最高峰天清氣朗時,可博覽南沙全貌。東面可眺望虎門大橋,觀賞南沙高爾夫球場;西北面有蕉門河城市中心啟動區各項建設-項目;
據華南瀕危動植物研究所的專家現場考證,黃山魯森林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現巳發現有維管植物460種,其中野生植物434種,分屬106科284屬,并有一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土沉香;鳥類41種,隸屬6目19科,其中,鳶、游隼和紅隼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白鷺為CITESⅢ 級保護鳥,家燕、金腰燕、白鶺鴒和黃腰柳鶯等為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物種;兩犧動物8種;爬行動物14種,分屬蜥蜴目和蛇目,7科。
黃山魯森林公園的鳥類密度在廣州各森林公園中最高,市民無論在該公園的那個地方,都能
聽到吱吱喳喳的鳥嗚聲,而且看見眾多小鳥在自由飛翔,與民同樂。據專家介紹,黃山魯森林公園的鳥是留鳥而非侯鳥,這些鳥是以黃山魯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棲息地。
黃山魯森林公園不但有x片戰爭炮臺遺址、九王古廟等人文景觀,而且有湖泊、連片的古樟樹林和白楸樹林等美麗的自然景觀,整個森林公園共分六大功能區,分別是自然休閑步行區、森林氧吧保健區、人文景觀瀏覽區、白水湖垂釣游樂區、高爾夫球運動區、森林探險野營區。生物植被覆蓋率達99.9%。
廣州導游詞 篇4
廣州越秀公園又稱越秀山,越秀公園是廣州城市中心公園,是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它與白云山聯成廣州城北的屏障。海撥70余米。歷史上又稱粵秀山、越王山。明朝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又稱觀音山。越秀山早在西漢時期便是登臨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先生曾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解放后,人民政府把設想變成了現實。
現在,越秀公園是廣州市內大型的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它由主峰越井崗及周圍的桂花崗、木殼崗、鯉魚崗等七個山崗和北秀、南秀、東秀三個人工湖組成。面積共8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2%。它不僅保存了鎮海樓、明古城墻、四方炮臺、中山紀念碑等各個歷史時期的遺跡和古樹名木,還建設了五羊仙庭、成語寓言園、竹林幽閑區、植物觀賞區、花卉館、博物館、美術館、游樂場、游泳場、體育場、餐廳、小賣部和亭、臺、樓、榭等休息、文體、景點和服務設施。公園園道四通八達,通往各游覽、服務點。每年還舉辦大型的花事活動。公園每年接待中外游客達一千多萬人次。
元朝以來,越秀山均被列為羊城佳景,近年被評比為廣州市十佳旅游景點,鎮海樓和五羊石像被列為廣州市十大旅游美景。
廣州導游詞 篇5
在我的家鄉里,有一個美麗的世紀廣場。進入世紀廣場,無數的花壇惠然逆的眼前亮起來。
正前方有兩只昂首引領,展翅欲飛的大鳳凰,站在世紀廣場上鳴叫著,好像預示著我們博山的經濟蒸蒸日上。那兩只鳳凰足足有2層樓高,他們身上發出耀眼的光芒,好像活了一樣。
再向前走,又一條透明的琉璃球路,這些琉璃球里,有的像海豚在表演,有的像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鳥在天空中展翅飛翔,令人嘆為觀止。你知道大家為什麼修這條琉璃路嗎?爸爸說:“這是因為我們博山是琉璃鄉,生產琉璃球,所以鋪這條琉璃路作為我們家鄉的象征。而且這條琉璃路還有神奇的足療作用!蔽姨ど先,果然,我的腳底癢癢的'麻麻的,舒服極了。
走過琉璃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舞池。人們在舞池里盡情得跳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瞧,連小朋友都禁不住美妙音樂的誘惑,也不禁踏著輕快的步伐,進入舞池盡情地嬉戲。
從舞池出來,就來到一條路上。路的兩邊全是花壇,花壇里面,粉紅的月季在春風的吹拂下綻開了笑臉,猶如少女般亭亭玉立,一片絢麗多姿。嫩綠的小草頂破泥土,淘氣地擺動著小腦袋,貪婪地吮吸著春雨。小路兩側有些枯黃的冬青抽枝吐葉,泛出層層綠意;高大的梧桐樹正在舒展著強壯的筋骨。
我愛家鄉的世紀廣場!
廣州導游詞 篇6
食在廣州,眾口皆碑。飲食業的發展已成為廣州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廣州飲食業發展迅速。日的全市有飲食點檔達15700多個,飲食業年營業額有80多億元。“食在廣州”首推粵菜,廣州是粵菜的發源地。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而精,配料多而巧,味重清、鮮、爽、滑,講求鑊氣,尤以小鑊小炒著稱,調味遍及“酸甜苦辣咸鮮”,菜肴有“香酥脆肥濃”之別,“五滋六味”俱全。
除粵菜外,國內的川菜、魯菜、淮揚菜已進入廣州飲食市場,西餐酒廊、日本料理、韓國菜、東南亞風味、中西快餐也在羊城紛紛亮相,今日羊城,多種菜系并存共同發展的多層次、多元化的經營格局已經形成。
廣州食肆眾多,規;蛉嘶蛐。榧按蠼中∠。老字號的酒家更是比比皆是,伴溪酒家、廣州酒家、南園酒家,北園酒家、蓮香樓、陶陶居都是聲名遠播、婦孺皆知的飲食老店。小食店主要分布于市區的西濠二馬路、廣大路、清平路、龜崗、洪德路、沿江路等,廣州小食品種有云吞面、及第粥、艇仔粥、炒田螺、炒河粉、煲仔飯、生滾粥、燉果子貍、燉白鴿等,可謂是數不勝數,具有濃烈的地方風味。
廣州著名菜點:
“滿漢全筵”:廣州酒家于1987年隆重推出。它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型酒宴演變而來,共有108款菜點,分作三天四餐供客人享用。菜式有咸有甜,有葷有素,令人盡可從中領略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點心宴”:廣州點心當推泮溪酒家最負盛名!包c心宴”就是將點心以筵席的格局和形式上桌,設計十分講究,一般應是煎蒸炕炸湯露凍諸般品種俱全,上菜時一般按小點、湯點、正點、甜點、單尾等類型先后上席,遵循主次,咸甜有序,徐疾有度,其清新高雅格調著實讓人入迷。
“八仙宴”:廣州伴溪酒家的揩牌宴席。它根據民間流傳的“八仙故事”創制,每位仙人冠以一道菜式,其用料搭配、造型拼邊,器皿配套都獨具新意,由八仙聚會開始,以八仙過海結束,全套宴席葷素兼備,詼諧有趣。
“松子魚”:為北園酒家的名菜,它由北方名菜“松鼠魚”改造而成。其制作方法是:用鯇魚的脊肉改成“人”字花紋后,蘸上薄蛋漿,再撲干粉,然后浸炸而成,上臺時淋上糖醋芡,味道松脆可口,甘香怡人。因其狀似松子,故而得名。
“全蛇宴”:廣州飛龍世界龍飛大酒店的招牌名菜,它采用粵菜的烹飪技藝,取蛇的眼、舌、腦、肝、皮、肉、骨及蛇鞭、蛇子宮,配以中藥材、烹調出色,具有滋補強身、延年益壽之功效,為海內外食家所鐘情。
“蓮蓉月餅”:廣式月餅中以蓮香樓的蓮蓉月餅最負盛名。其皮薄油潤松化、餅餡幼滑甘香、色澤金黃鮮艷。蓮蓉選料精,采用當年產于湖南湘鄉的質好味香的湘蓮,加工精細,餅皮制作也十分考究。外觀好看,深得食客歡迎。每逢中秋節都供不應求,廣州人以能買得到蓮香樓的蓮蓉月餅為幸事。
“陶陶姜蔥雞”:是廣州最古老的茶樓之一陶陶居的招牌名菜,深受食家推崇。陶陶姜蔥雞在白切雞的基礎上,把姜茸、蔥絲鋪上雞面,濺以滾油,使姜蔥的香辣氣味滲透雞的表層,再用上好生抽、白糖、加適量上湯于鍋中和勻煮沸,淋上雞面,使之熱氣騰騰,姜蔥油香溢散,它既具有保持鮮活肥雞的原味,又有濃郁馨香的美味,冷菜熱食,味道更勝一籌。
“紅燒大群翅”:廣州大三元酒家的招牌名菜。它選用老虎鯊、鱘頭鯊等上等群翅,經過幾個制作階段,講究火候和烹制時間。烹制出來的魚翅,用筷子挑起,兩端能自然垂下并合攏成橢圓形,韌中帶脆,味道極佳,口感甚好。
“燒乳豬”:燒乳豬是粵菜的傳統菜式,在廣州有很長的歷史。廣州燒乳豬堅持用明爐燒烤,有兩種不同的燒法。一是燒成光皮,用火較慢,燒時涂油少,有的可在光皮乳豬上燒出花紋圖案,觀感較好。一是燒成麻皮,用旺火,燒制時不斷涂油,利用油爆出的氣泡疏乳豬表皮,麻皮乳豬,皮色金黃,皮層酥脆,人口則消。
“沙河粉”:廣州米制粉食一絕。其制作方法頗為講究,原料采用精選龍眉白米,用水質特優的白云山泉水浸米或磨漿,保持了用石磨漿、窩籃拉粉等傳統精細制作工藝,拉出的粉薄而透明,韌而爽滑。沙河粉可湯煮,又可炒吃。配制方面,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炒、撈、湯、蒸各式俱全,以沙河飯店最為著名。
廣州導游詞 篇7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乘坐廣之旅自由行直通車,今天,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導游服務。首先,在這里代表湛江廣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向大家表示歡迎;歡迎大家前往廣東省的省會—廣州。關于廣州,有很多雅譽和美稱,比如:“中國的南大門”、“花城”“羊城”“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等等。這些稱呼和慨括都是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了廣州的特色和魅力。廣州是全省的政治、經濟和科技文化中心,位于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瀕臨南海,比毗香港與澳門,中國的第三河流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廣州,被譽為中國通向全世界的“南大門”。廣州管轄著10個區和兩個縣級市。全市的陸地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人口約1500萬。我想在座的朋友們也不是第一次聽說廣州,或者在生活工作對廣州的風土人情也有所見聞。
廣州的特色,有人歸納為:“十大”特點,為了便于大家記憶,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一都,二城,三特,四地”。
“一都”指廣州是著名的商都。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歷史人文因素,廣州商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廣州自秦漢以來就是我國的古都會。唐代,廣州港已經發展到可容納大小船只近千艘的港口,并開辟一條長達14000公里的由廣州通向西方的航線,這是當時世界最長的一條航線。清代,中國設立“十三行”,專門從事對外貿易。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大力引進華僑和外國資本開辦商業、洋行、銀行。商業和外貿的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建國后,被稱為中國第一展——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一直在廣州舉行。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商都地位不斷提高,商業和綜合經濟實力移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廣州得以改革開放之風,商貿再領風騷,廣州貨一直是時髦的代名詞。朋友到了廣州,可以盡情享受和體驗廣州的“購物天堂”的樂趣和魅力。
“二城”指的是廣州是聞名遐邇的古城和花城。廣州市一座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務院首批頒布國家級歷史名城之一。廣州是一座有2800多年歷史的古城。而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城市,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城市均比廣州年輕。據史書記載,遠在公元前862年即周夷王八年時,聚居在南海之濱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傳說最早的名字。公元226年,為了便于統治,孫權將原交州劃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合浦以南為交州,合浦以北為廣州,“廣州”名由此得來。公元1368年始稱“廣州府”、1921年成立市政廳、1925年設立廣州市。
“三特”是指廣州特有的粵語、粵菜、越劇;浾Z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大家都知道,普通話有四個音調,而廣州話的音調有九個。由于聲調的豐富而富于變化。廣州話聽起來很動聽,粵語歌卻更有獨有魅力,經久不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廣東,廣州經濟的快速發展,粵語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當然,更多人學習廣州話成為一種工作生活的需要。但是,全國就留i型那個那么一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要到廣東”。有一年美國國際音樂艾美獎將全球唱片銷量最大的個人獎頒發給唱粵語歌的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這意味著,全世界個人音樂唱片銷量最大的評語區,既不是全世界最多國家使用的英語,也不是全世界最多人口使用的普通話,而是粵語。由此而知,粵語和粵語歌的流行和影響之大。廣州飲食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笆吃趶V州”流傳至久,海內外界負有盛名;洸耸侵袊拇蟛讼抵,他最突出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山珍海味、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家禽等可成佳肴;不少外省人稱:“除了天上的飛機,地上的坦克,四條腿的桌子之外,廣東人什么都吃”。
“四地”是指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廣州憑著自身擁有的海上交通中心優越條件,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西漢初年,漢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沿著百越民間開辟的航線。從廣州出發,帶領船隊遠航印度洋,經東南亞,橫越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的東南部。抵達錫蘭(今斯里蘭卡)后返航,這就是知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端。廣州的“絲綢之路”不僅促進了廣州的經濟發展,而且還成為中國近代策源地。廣州在1840年第一次戰爭時,堅決反對英國帝國主義的入侵:到了1851年,廣州府花縣人洪秀全發動太平天國起義,進行推翻清朝的活動。覺悟了中華兒女,孫中山在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權,還有毛主席在這里提出較為系統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等等,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重大社會政治變革運動,其中心人物及事件的發生,無不與廣州發生緊密的聯系,廣州是名符其實的民主革命策源地。中國人恐怕沒人沒聽過改革開放和唱過的《春天的故事》和《走進新時代》這兩首全國流行歌曲。大家知不知道,這兩首歌是在廣東創造的,反映的也正是小平和_兩代領導人所代表的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而廣州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迄今一直擔當著和扮演著策源地,前沿地,實驗地的先驅者的重要角色。
廣州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們: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廣州的著名景點廣州塔,廣州塔位于廣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交匯處,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年9月28日,廣州市城投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廣州新電視塔的名字為廣州塔,整體高600米,為國內第一高塔,而“小蠻腰”的最細處在66層。從年10月1日起,廣州塔正式公開售票接待游客。年正式獲評“羊城新八景”之首“塔耀新城”,成為“游廣州,必游廣州塔”的廣州景點。
廣州塔為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僅次于迪拜阿聯酋哈利法塔(828米)、日本東京天空樹電視塔(634米)。在廣州新電視塔建筑設計競賽中,曾出現多個優秀設計。經過市民投票,的層層評審,廣州新電視塔設計最終選定來自荷蘭IBA事務所的設計師馬克-海默爾(MarkHemel)和芭芭拉-庫伊特(BarbaraKuit)夫婦。公司的設計,塔高450米,天線桅桿150米,以“廣州新氣象”為主題。
登上廣州塔,羊城風光一覽無余。觀光塔建設用地處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和珠江景觀軸線的交匯處,而新城市中軸線北起燕嶺公園,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聯了火車東站、體育中心區、新城市中心區、臨江標志性景觀區、主題文化旅游區、海珠行政中心區、果園保護區和廣州新客運港區。廣州塔現有娛樂項目為“摩天輪”、“速降體驗”、“蜘蛛俠棧道”。
廣州塔這里還有許多好玩的事情,我的講解到這里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體驗一下廣州塔吧,希望今天的廣州塔之旅能帶來難忘的記憶。
廣州導游詞 篇9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你們所在的地點就是美麗的流花湖公園。
流花湖公園里景色宜人。綠綠的樹,紅紅的花,星星點點地布置著草坪。高大的榕樹拔地而起,蔥郁的枝葉擋著炎炎烈日,又棕又黃的細條垂向地面,猶如一把胡子,顯現出榕樹的古老。榕樹旁有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開著粉紅的桃花,深紅的大王花,嬌嫩的牽牛花……讓流花湖公園變得更加美麗。
花叢的對岸是美景區。那里就像花界一樣,綠綠的草坪上總會有十多束美麗的花,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進入花界的一座用花籃和草編織著的一個門里,迎面向我們展示的是十多塊板塊方磚,而且非常干凈,像一面鏡子那么潔凈、透明。踏著這一塊塊板塊方磚,就來到了鮮花展示區。這里的鮮花特別多,多得數不勝數。顏色鮮艷,紅如火,粉如霞,綠如碧,黃如金,它們點綴著美不勝收的花界,讓花界別有一番情趣。
旅客們,請看旁邊,這一大片湖水,就叫流花湖。湖面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時而被錦鯉魚泛起一圈圈波紋粼粼擴散,時而讓船只泛起一道箭頭型的波紋,好像“激流涌進”。湖里放養了幾萬條鯉魚,它們在湖底自由自在地玩耍著,活蹦亂跳,歡快極了!美麗的錦鯉魚,有紅色的,有白色的、有橙紅色的,有金黃色的,還有頭紅身白的……湖中心聳立著一座塔尖型的亭子,它接著湖岸的一邊,供人們在湖中心觀賞。湖岸種了一排排垂柳,在微風中擺動著它的細條兒,好像在跳舞。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湖中間那一座又高又優雅的亭子里去觀賞魚群。如果你丟下十多顆魚食,然后就有幾條魚游上來爭奪,緊接著大群魚也游了上來。它們爭先恐后地搶著,漸漸地形成了一幅壯觀的奇景。柳樹也會擺動著它那柔軟的樹葉,構成了一卷連畫家都難以畫出來的畫!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到湖中心的那座亭子里玩耍、晨練。
各位旅客、嘉賓,我的講話完了。請你們盡情地欣賞流花湖公園的景色,不過,不要亂吐痰,亂扔果皮、紙碎,不隨意踐踏草坪。綠草青青,鮮花朵朵,希望游客們能注意我提醒的幾點,愛護花草樹木,讓流花湖公園每天都是鶯歌燕舞,景色宜人!
廣州導游詞 篇10
廣州圖書館新館坐落于珠江邊上、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和珠江景觀軸線交匯處的花城廣場;ǔ菑V場是廣州市政府著力打造的"城市客廳",而廣州圖書館正是這"城市客廳"的文化窗口。新館以"美麗書籍"為設計理念,依托城市新中軸線景觀,采取東西走向、南北塔樓、獨特的"之"字優雅體造型,突出層疊的建筑肌理,寓意書籍的重疊和歷史文化的沉積,同時融入騎樓等文化元素,體現了嶺南建筑藝術特色。
廣州圖書館目前形成"藝術設計資料"、"廣州地方文獻"等主題的圖書資料,并為這些資料設立了專室,其中"藝術設計資料"專室設在外文書刊室內,以服務各該主題較深度的需求,這是廣州圖書館的用心設計。
廣州圖書館按照科學、合理、精簡、高效、協調的原則,設中層機構9個:辦公室、協作協調部(掛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州市支中心辦公室和廣州市圖書館學會秘書處牌)、文獻流通部、技術部、采編中心、信息咨詢部、社會活動推廣部(同時掛網絡服務部牌)、兒童與青少年部、物業管理與安全保衛部。
廣州新圖書館于20xx年2月20日奠基。新館位于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的珠江新城,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9.8萬平方米,工程投資總概算約13.4億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共圖書館之一。因其獨特的設計,被稱為"國內目前傾斜角度最大的框架結構"廣州圖書館新館位于珠江新城,北面是超高雙子塔,西側是第二少年宮,南面是省博物館新館,西南側是廣州歌劇院,其總用地范圍為2106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5000平方米,是位于中山四路的老圖書館的6倍。工程投資約9.24億元(不含征地費用),設計藏書量約400萬冊,暫時開放130萬冊。座位6110個,閱覽座位共有1100個,座位之間還備有電源插座。設有視障人士服務區以及少兒閱讀區。平均日接待讀者量10000人次。廣州圖書館新館建筑構思以"美麗書籍"為概念,并以此組織空間形體。建成后的新館建筑平面和立面相互以漢字"之"形契合,市民在館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會產生一種"書本堆砌起來"的感覺,其屋頂還被開發利用為觀景平臺,可供散步嬉戲。廣州新圖書館于20xx年4月30日初步竣工,并在20xx年5月1日對公眾開放首層。20年12月28日上午九時新館北樓1到7層對公眾開放,除星期三每日有四班免費穿梭巴士"羊城閱讀專線",沿途接載市民往返新舊館區。辦證免押金,每一層將陸續配置自助借還書機,館內還有WIFI覆蓋,一個讀者證可借書15本,書架還有"感應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