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浪嶼導游詞十一篇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1
時隔幾個月,我又再一次來到了鼓浪嶼,這里的景色依舊沒變,陽光,沙灘,藍天,海洋,人還是那么多,還是這么擁擠。我們乘船到的鼓浪嶼,在船上可以看到無邊無際的大海,也可以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
下了船,我看到是另一番的景象:綠數(shù)成蔭,鮮花盛開,人山人海。到處彌漫著花香。鼓浪嶼似乎一切都有美感,一切都與音樂有關,我們走了一段路,我們來到了鼓浪嶼音樂學校大門口,隔著鐵制的大門向里看,橘紅與白的完美結合,更加體現(xiàn)了這所學校的美。穿過一片榕樹林,我們聽到了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于是我們加快了腳步,眼前是一幅詩琴畫意的景色;放眼望去,海水無邊無垠,好想和藍天連結在一起,讓人心曠神怡。金黃色的沙灘,被火辣的太陽曬得滾燙,腳踩在滾燙的沙灘上,在奔向海水,感覺真舒適啊!
不知不覺間,我們走到了一個熱鬧的小食街,才發(fā)現(xiàn)我們口渴了。路邊一框框百香果,新鮮極了。用小刀切開一端,一股酸味彌漫在口中。
漫步在鼓浪嶼,讓我們覺得無比的歡樂。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2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將去游覽菽莊花園,菽莊花園處在我們風光旖旎、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鼓浪嶼島上,他原是中國臺灣富紳林爾嘉為了懷念臺北板橋別墅而修建的私家花園,建于19xx年,于1956年辟為公園,是一座頗有特色的中國近代園林,廈門二十名景中的“菽莊藏海”,藏海,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呢?真的將大海藏在園中嗎?那就隨我一同去游覽一番!我們游覽這個景區(qū)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站在大門口,大家看到的門上的園匾“菽莊”是主人的字“叔藏”的諧音,菽是豆類的總稱,算是農(nóng)作物的一種,當年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fā)家而富甲中國臺灣的,“菽莊”在這兒有歸隱田園的意思。進入大門,一堵高墻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各位來賓,大家回首一下,門楣上高懸著“藏海”匾額,現(xiàn)在大家明白這堵高墻的作用了嗎,這是主人林爾嘉對園林結構的精心設計,那么他到地在這片園林里藏著一片怎么樣的海呢?請各位隨我一起往左拐。
現(xiàn)在,大家是不是有一種海闊天空的感覺呢?看右前方的石壁上刻著“海闊天空”這四個字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的筆跡。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壬秋閣,建于1922年秋,農(nóng)歷為壬戌年,林菽莊引用了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前赤壁賦》的首句“壬戌之秋”簡稱為“壬秋”,它采用的是重檐歇山頂?shù)慕ㄖL格,有趣的是,這“壬秋閣”是一半著陸一半入海的,當然在這面是看不出來的,現(xiàn)在大家不防隨我往著行走,現(xiàn)在大家回過身去看看,壬秋閣的另一半是支在海面上的,是不是別具一格?
我們左邊有一片假山,這是十二洞天,這十二洞天代表十二生肖、十二地支,我們又稱他為“猴洞”因為他就像一個迷宮一樣,洞洞相連,常有小孩像猴一樣在此玩耍。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去鉆鉆,找找自己的生肖,拍拍照,留個紀念。我們面前有一座雕像,這就是我們的園主林爾嘉,他1874年出生于廈門,1880年去中國臺灣,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清廷戰(zhàn)敗后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將中國臺灣割讓給日本,中國臺灣軍民拒絕割讓,推林爾嘉的父親林維源為議長,但主政優(yōu)柔寡斷,兵又多是烏合之眾,難成大事。這時,腐敗的清政府又下令召駐臺的官兵回大陸,林維源等人不敢逆旨,于1895年全家內渡,定居鼓浪嶼。林爾嘉于19xx年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廈門總商會總理,他發(fā)起建設廈門的電話、電燈、自來水等公用事業(yè),19xx年任全國參議院候補議員,19xx年任廈門市政會會長,對廈門的城市建設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接著往前走,前面小橋道路比較窄,請各位朋友一定要小心行走!不要擁擠!前面是園內的四十四橋,也許有朋友想問為什么叫四十四橋呢?其實就是園主在建園時正好四十四歲,為此紀念,故取此名,并不是建了四十四座橋。這座橋下有個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內池、外池三處,每次漲朝時就把閘門打開放海水入池,退潮時便把閘門關上把大海藏了進來!動靜完美的結合!
步入四十四橋,橋中有一亭“渡月亭”,現(xiàn)在我們大家就在這亭中休息一會兒,這座亭子設計成半月形的,亭內還有一楹聯(lián)“長橋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欄”,說的是月明之夜,夜深人靜,海浪輕搖,園主人在此觀海賞月,這種景象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是多么美好!這是園中最佳的觀景賞月之處,當然園主寫的這幅楹聯(lián)也寫出了他懷念故鄉(xiāng)的心情。大家往我們剛才過來的路的前方看看,前方的石壁上刻著“枕流”,何為枕流呢?并不是枕著河流入睡,這枕流原與漱石一起合用,稱為“漱石枕流”,這個典故出自晉代王武子問孫子“流可枕,石可漱乎?”,子答“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林爾嘉引此典故是為了激勵自己,以圖重振山河。
菽莊花園風光萬千,它集中了園林藝術中的最藝術個性的三個特點“藏、借、動靜結合”:“藏”,就是把海藏起來,直到進入月洞門后才能夠看見萬頃碧波的大海;而四十四橋巧妙地把海水引入園內,變成大海、內池、外池,這便是園主對藏字所下的功夫。“借”,就是借景、借聲、借意、借影,化他物為已物,納外景為內景,借日光巖為仰景,借南太武為遠景,借大海為鋪墊,借樓閣為近景,構成了一幅美麗、富有立體感的畫卷。“動靜結合”就是林爾嘉把園內坡那面建成假山,十二洞天洞洞相連,讓孩子們去追玩,顯示出動景,而坡邊則建了小亭小閣,可供休憩觀景,表現(xiàn)出靜謐的環(huán)境;海潮是流動的,長橋是安臥的,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動與靜的交融與和諧,可謂匠心獨具!
好了,現(xiàn)在隨我一同往上走,去參觀一下菽莊花園內的另一種獨特的聲音!這兒是鋼琴博物館,面積XX平方米,展出了鼓浪嶼族居澳大利亞的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畢生收藏的90多臺世界名古鋼琴和60多盞古鋼琴燭燈臺。這里面有稀世珍品鎦金鋼琴,有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鋼琴、最大的立式鋼琴、最老的手搖鋼琴、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8個踏板、4套琴弦的古鋼琴,體現(xiàn)了100多年來世界鋼琴的制造技術和發(fā)展水平,如此多的世界古鋼琴聚于一館,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好了,現(xiàn)在給大家半個小時去參觀這獨特的鋼琴博物館。
各位來賓,一個半小時的游覽結束了,游覽了這獨特的菽莊藏海與鋼琴博物館是不是讓你們有點留連忘返呢?希望這些都能給你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也歡迎各位有機會下次再帶上你們的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謝謝各位。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3
今天,是我在廈門游玩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鼓浪嶼。一早我們就到了鼓浪嶼,上島稍往里走,就看到許多古老的房子,各幢房子風格獨特,匯聚了世界各國的建筑風格,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淑莊花園,淑莊花園里主要是看海景,在里的四十四橋上,讓我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走過四十四,我們到了鋼琴博物館,館內有很多古老的`鋼琴,大部分是英國制造的,其中有一架還是1806年制造的呢。
這些鋼琴讓我看了后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那樣一架鋼琴。游覽完淑莊花園,邊上就是海濱浴場,我和爸爸換上泳褲,第一次投入大海的懷抱,感受著沖浪的快樂。在大海里,我和爸爸一起嬉戲、玩耍,一個個海浪打過來,把我向上推,感覺有點嚇人,又讓人很快樂。在大海里和在游泳池內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有一下,我還喝到了咸咸的海水,覺的很奇怪,海水怎么這么咸啊,我還以為海水和自來水一樣是淡的呢。
一天的行程很快結束了,鼓浪嶼讓我渡過了難忘的一天。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4
各位團友: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01年出生在鼓浪嶼,1929年畢業(yè)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由于成績優(yōu)秀,被留在協(xié)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里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各位團友,游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huán)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筑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里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5
親愛的游客們,大家好!
今天我做你的小導游,帶你去參觀廈門的著名景點:鼓浪嶼的沙灘,法國的軍事監(jiān)獄,英國的教堂。
游客們,鼓浪嶼海灘來了,這是一個神奇的海灘。據(jù)說這里的石頭很奇怪,只要用手敲石頭,石頭就會發(fā)出“撲通”一聲。你知道石頭為什么會發(fā)出“砰砰”的聲音嗎?事實上,這里的石頭是空的,所以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游客們,我們面前的是法國中央監(jiān)獄,它已經(jīng)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法國監(jiān)獄為什么來中國?因為法國政府不同意把軍事監(jiān)獄建在法國,所以建在中國的鼓浪嶼。這座法國監(jiān)獄占地800多平方米,是鼓浪嶼迄今為止最大的建筑。
它長562米,寬315米,高27米。在島上的建筑中,這是一座壯觀的建筑。
英國教堂已經(jīng)到了。讓我們看看為什么所有的教堂都是方形的。廣場教堂是有原因的。我們來看看。英國的標志是正方形,一個叫方陣,中間畫一個點,可以吸引神靈,所以教堂也建成了正方形。你可以坐在美麗的教堂里,感受神圣而浪漫的氣氛!
游客、洶涌的海浪、美麗的海灘、來往的船只、海邊的綠色樹林……美麗而輝煌地裝飾著鼓浪嶼。
鼓浪嶼的美需要大家的認同。謝謝你能來。歡迎再次來到鼓浪嶼,感謝一路旅行,謝謝!再見!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6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01年出生在鼓浪嶼,1929年畢業(yè)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由于成績優(yōu)秀,被留在協(xié)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里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各位團友,游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huán)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筑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里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7
我的家鄉(xiāng)在廈門,又被稱為鷺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這座城市有一個美麗的鼓浪嶼。
坐船坐了十分鐘,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鼓浪嶼。鼓浪嶼是廈門的一個美麗的小島。又被稱為“鋼琴之島”,因為住在鼓浪嶼的家家戶戶基本都有鋼琴。如果你走在鼓浪嶼的小巷子里,你就一定能聽見用鋼琴彈的“鼓浪嶼之波”,像在開一場鋼琴音樂會。鼓浪嶼還被稱為萬國建筑博物館,還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鄭成功雕像等景點。這里很多藝術家、詩人、文學家在鼓浪嶼誕生。
鼓浪嶼是如此的美麗。吸引了不少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吸引游客的不僅是美麗的景點,還有廈門的地道小吃。比如:龍頭魚丸、沙茶面、土筍凍……
鼓浪嶼很小,它只有兩平方公里大。所以鼓浪嶼沒有汽車和自行車,所有人只能步行出入,拉東西只能用板車。所以沒有汽車尾氣污染,空氣很新鮮。
今年,鼓浪嶼還被平尾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它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我們要愛惜和保護它。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8
到廈門旅游,鼓浪嶼是一定要去的。
鼓浪嶼西南方向有許多礁石,漲潮的時候,海浪拍打著礁石,發(fā)出擂鼓的聲音。媽媽告訴我鼓浪嶼這個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我在海濱站著,眺望海面上,船只隨著波浪一上一下,仿佛在舞蹈。海風很大,我覺得有點冷,看見沙灘上還有人在賣紙做的帽子,就讓媽媽買了一個。
日光巖是一座小山,山上是有一塊40多米高的大石頭,這里大概是看日出的地方吧。我們來的時候是下午,太陽已經(jīng)老高了。我站在日光巖上看海,可以看到海上的許多小島,和在海灘上看到的景色完全不同。
皓月園的景色最美麗了,一邊是山一邊是海,山上有綠樹,海上有海鷗,還有許多明代建造的房子宮殿。園中有一座鄭成功的雕像,足足有六層樓那么高,旁邊還有一組浮雕,導游指著浮雕給我們講了許多鄭成功的英雄事跡。我們都在鄭成功的塑像前合影留念,隨著一聲聲“咔嚓”,我們要永遠記住這美好的時刻。。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9
現(xiàn)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它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筑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yè)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沖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fā)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xiàn)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福建旅游景區(qū)“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里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fā)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xiàn)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筑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經(jīng)150多年歷史了。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余人再次進犯廈門,經(jīng)激戰(zhàn),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占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占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里,卻強占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后達20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后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桿,已廢倒。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廈門鼓浪嶼,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很高興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游覽鼓浪嶼,希望我的導游詞講解能讓大家更了解鼓浪嶼,同時也希望在我導游詞的講解下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鼓浪嶼的美景。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鼓浪嶼。鼓浪嶼是著名的風景區(qū),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因此鼓浪嶼享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此島還是音樂的沃土,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xiāng)”。
首先,讓我們走進日光巖。日光巖游覽區(qū)由日光巖和琴園兩部分組成。大家先看日光巖,這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為鼓浪嶼的最高峰。再看那日光巖山門處的巨巖,其峭壁上有著三大崖刻,對日光巖的風光做出了形象的概括。接著,大家來到的是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紀念館是閩臺人民為表達對鄭成功的景仰。這紀念館分為七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讓我們進館去了解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現(xiàn)在,請大家緊隨我的腳步進入百鳥園去聽聽清脆的歌聲吧。百鳥園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園內現(xiàn)有鳥類120多種,20__余只。分為水禽類、攀禽類、涉禽類、鳴禽類、觀賞類和廣場鴿六大類。
今日的游覽已步入尾聲,現(xiàn)在大家自由參觀。希望大家能滿意這次的旅程,各位對我導游詞耐心的聆聽也是我極大的榮幸,祝大家旅途愉快!
廈門鼓浪嶼導游詞 篇11
走進廈門的鼓浪嶼,在我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字:美。美得獨特,美得出奇。
島是美的,一種自然的美。翠綠的樹枝裝扮著浪漫的小島;閃亮的街燈更能調節(jié)出優(yōu)雅的氣氛;滑坡式的道路也有一番體驗,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清新的空氣,給人與眾不同的享受,像是全身的肌肉充滿著朝氣和力量……
房子是美的,是一種和諧的美,各式各樣的別墅坐落有致;不同顏色的屋頂像是花季少女的發(fā)髻。五顏六色的花圈,圍繞在別墅周圍。它的獨特不僅如此,這么溫馨的島嶼上沒有汽車,也沒有紅綠燈,一切都顯得那么和諧。
美麗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尤其是漲潮時,洶涌的海面美得讓人心奮,令許多游客忘我地在海里游泳,沖浪,盡情享受海的美景。
漫游在這樣的島上,我們也不由得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連年過花甲的老人也穿著花裙,披著披肩,漫步于島上。
每當寧靜的夜晚,夜幕上鐘聲響起時,“鼓浪嶼之波”,悠悠的旋律便會縈繞在你身邊,任由你聽濤、看海、逐浪、扶波……鼓浪嶼的美會叫人酣暢淋漓,定會讓你美得痛痛快快,會使你流連忘返,蕩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