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導游詞范文十三篇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1
湖光巖位于湛江市西南20公里,湖光鎮(zhèn)北西4公里,歸湛江霞山區(qū)管轄。湖光巖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湖光巖及其北東面的交椅嶺,東 面的湛江江海洋學校,南面到湛江糖廠,西邊以山狗吼至拱橋村為界,北面到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面積約22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火山口及湖周圍的環(huán)形火山丘地質遺跡為主。
火山口湖近似園形,東西方向最長1.9公里,南北方向最寬1.4公里,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分東西兩湖,東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標高23米,湖底標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1997年3月測)湖水溫度從上到下逐漸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質較好,清澈透明。環(huán)形火山丘呈封閉式圍繞火山口湖,海撥高度在40米到90米之間,主要由火山碎屑巖構成,環(huán)形火山丘在臨湖一側常形成懸崖陡壁,外側則為平緩的山坡。
距今15萬年前湖光巖火山爆發(fā)后,火山口洼地積水成湖。噴發(fā)堆積物保存十分完整,噴發(fā)物的各種流動構造非常明顯,成巖后受斷裂構造破壞,隨處可見,為研究火山成巖作用,新構造運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湖光巖是目前國內發(fā)現(xiàn)的較為典型的“瑪爾湖”,世界上較為罕見,湖光巖瑪爾湖湖底沉積物厚50米,它真實的記錄了地球近代10多萬年以來古氣候、古環(huán)境的變化情況,是我國研究瑪爾式火山噴發(fā)和瑪爾湖形成機理極好的場所。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2
大亞灣地處惠州市東南,瀕臨南海,水域面積近500平方公里,有島嶼和巖礁近百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歷年平均氣溫21.8℃。
位于大亞灣西北隅的惠州(澳頭),三面環(huán)山,口門南海,如同一個大袋子的底部。水下地形平坦,常年風平浪靜,回淤少,可供幾萬噸船舶進出和停泊,是天然避風良港。因水陸交通方便,歷史已是一個通商口岸。1982年,國務院批準它為對外開放口岸,1992年批準為對外籍船舶開放。此外,還是廣東省一等漁港。灣內泥沙底質,浮游動植物種類繁多,魚貝類資源豐富,盛產高級海產品,其中有飲譽港澳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的“水桂尤魚”、“三門龍蝦”。
大亞灣的島嶼和山嶺,大都奇形怪狀,不但饒有趣味,而且還有不少動人的傳說,如“黃魚涌獅子庵”:傳說獅子眼望香港,只有拜過此庵的人,才能在香港“發(fā)達”。
大亞灣景點很多,主要有:大亞灣游樂場、清泉寺、辣甲島、巖前萬年庵、螺嶺、小桂灣、鐵爐峰、老虎洲等。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3
南風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是石灣陶瓷業(yè)繁盛時期生產技術進步的產物,是我國南方陶瓷生產技術承前啟后的里程碑,對石灣陶瓷業(yè)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且延續(xù)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龍窯。鄰側的高灶也是與南風古灶同年代建成的同類龍窯。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認為:“南風古灶及高灶,確實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奇跡”,“對研究陶瓷生產技術和陶瓷發(fā)展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在我國陶瓷文物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為我國陶瓷史留下一份珍貴的遺產。”20__年7月國務院公布南風古灶及高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久,又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被譽為“活的文物”。
近年來,以南風古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經不斷的開發(fā)建設,南風古灶旅游區(qū)的面積已近四百畝。除古窯吐艷主景點外,還有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家廳及古民居群、生態(tài)奇觀古灶榕風、用五千年古陶片鑲嵌的巨型文物壁畫《瑞龍獻寶》、保留石灣古老制陶場景的古寮場、薈萃陶藝精品的藝術長廊公仔街、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旅游區(qū)內的石灣陶塑公園,沐浴在樹木蘢蔥、湖光山色、鳥語花香之中,有世界最大的網式孔雀園、最大型的陶塑人物《陶女》、八座大型陶柱《中華之光》和展示中外名家戶外陶塑作品的陶園等。旅游區(qū)還興辦了石灣陶藝研究院、玩陶玩釉歡樂廳、少兒陶藝培訓基地和國際藝術家村等項目,是集制陶、賞陶、商貿、休閑于一體的陶文化旅游區(qū)。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4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體陳列有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生平事跡展覽和翠亨民居展覽等。該館行政隸屬中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__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南朗鎮(zhèn)翠亨村,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平方米,是孫中山長兄孫眉于1892年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建成的。
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并設有一道圍墻環(huán)繞著庭院。圍墻正門外南側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門南側有宋慶齡手書的“孫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孫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樓房上層各有七個赭紅色裝飾性的拱門。屋檐正中飾有光環(huán)的灰雕,環(huán)下雕繪一只口銜錢環(huán)的飛鷹。樓房內部設計用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形式,中間是正廳,左右分兩個耳房,四壁磚墻呈磚灰色勾出白色間線,窗戶在正梁下對開。該建筑物門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內前后左右均有門通向街外,左旋右轉,均可回到原來的起步點。正門上有一副對聯(lián):“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樓宇落成后孫中山親筆撰寫的。庭院右邊設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圍(約32平方米)是孫中山誕生時的舊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于此。
故居正廳擺設是孫中山親自布置的。1883年,他從檀香山帶兩盞煤油燈回來,放置在條臺上。后座是孫中山母親臥室,正廳南側為孫中山的大哥孫眉與夫人譚氏的臥室。北邊耳房是孫中山與元配夫人盧慕貞的臥室,當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妝臺和凳等仍舊擺放著。1892~1895年和1920__年,孫中山都曾在此住過。二樓南邊,是孫中山的書房,墻上掛著孫中山17歲時的照片。室內有孫中山日常使用過的書桌、臺椅、鐵床。1893年冬,孫中山曾在此書房研讀古今書籍,探索救國救民真理,并曾在這里草擬《上李鴻章書》,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1895年與陸?zhàn)〇|在此書房商討救國方略,還曾在這里為鄉(xiāng)親治病。
故居庭院南邊,栽植一株酸子樹,是孫中山1883年從檀香山帶回來種子親手栽種的,生勢茁壯茂盛,北邊是磚砌的花臺。
在故居周圍還有孫中山青少年時活動過的遺跡。孫中山7至12歲時,常與他姐姐妙茜在金檳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經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孫中山也常在山下蘭溪的溪間捉魚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樹,是他童年時代常常聽參加過太平軍的馮觀爽老人講述太平天國將領反清故事的地方。[2-3]
據悉,孫中山故居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通過對核心景區(qū)孫中山故居的打造,建設一個集現(xiàn)代與歷史的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名鎮(zhèn),計劃在3年至5年內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占地19.8畝,總投資約3932萬元,目前已竣工。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5
中山詹園,又名中山大宅門,坐落于中山市南區(qū)北臺,是目前嶺南最大的私家庭園。中山詹園建于1998年,占地百畝,由詹園主人黃遠新親自設計,并從蘇州征調百名園林能工巧匠歷時五年共同建成的。其建園初衷出于為母親建造一處淡雅精致、頤養(yǎng)天年的靜心居所,特以母親的姓氏命名為詹園,后母親感慰兒子的孝心,更為了讓天下所有的人都來感受其兒子的孝行,建議主人把園區(qū)對外開放。
詹園倚山而建,一水兩岸,繼承了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的傳統(tǒng)之余,更凸顯著嶺南水鄉(xiāng)所獨有的布局脈絡,同時還吸收了西式園林的風格,水體和裝修多呈幾何形式。庭園布局瀟灑,層次分明,建筑注重選址,造型洗練簡潔,色調明朗,樸實素秀,構成一種通透典雅、輕盈暢朗的嶺南格調。園內無論是明清古董、千年盆栽、鐘乳奇石,還是宅門漏窗、匾額屏風、對聯(lián)壁畫,均由園主細心挑選布置,慷慨而陳,可謂精誠之至。
詹園除了宏偉典雅的建筑、瑰麗多姿的花木、精湛雅致的茶藝,尚有多種令人目不暇接的藝術表演。
話劇――根據《二十孝》經典故事,編排古裝、現(xiàn)代、搞笑等不同版本的孝道故事,寓教于樂之中讓您感悟人生哲理。
變臉――中國一絕,變臉王之嫡傳,紅、黃、藍、白、黑于目不交睫時已了然于眼前。
雜技――小演員們出手不凡,柔若無骨、造型優(yōu)美,令人驚心動魄、目駭神迷。
歌舞――各種民間舞蹈讓您賞心悅目,更有古樂器、編鐘樂曲回旋于耳際。在暢暇名園之時,又可
欣賞黃鐘大呂之正范及民樂小調之優(yōu)雅。
詹園位于中山市南區(qū)北臺村,105國道旁,占地百畝,分為詹園祝壽、歧江廊橋、詹府種福三個區(qū)域;詹園以謀求家庭幸福和健康長壽為主題,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營造民間親情友情為宗旨;以給詹家老太拜壽為契機,通過和詹家人物交流、切磋,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揭開幸福、長壽的秘訣;通過親身體驗、感悟,獲得一次情感旅程的升華。
詹園以嶺南特色為基調,綜合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強調嶺南水鄉(xiāng)的布局脈絡,同時吸收了西式園林的風格,水體和裝修多呈幾何形式;庭園瀟灑,層次分明,建筑重視選址,造型洗練簡潔,色調明朗,裝修注重色,樸實素秀,構成一種通透典雅、輕盈暢朗的嶺南格調:材料多為民間古董,經過打磨翻新重煥光彩,一磚一瓦、一門一窗都凝聚著歷史的痕跡。
詹府祝壽區(qū):匯聚古今中外雜耍技藝,營造民間濃濃親情。游客始到,樂鼓齊鳴、歡聲喧天,司儀帶領大家載歌載舞;各路圣賢舉禮進壽,同賀壽典、喜滿詹園;眾多丫鬟同繡壽字,飛針走線,曲不離口,喜上加喜;取來百花精華,蒸于一爐,香氣繚繞,同襲游人;詹老太蒸浴完畢,紅光滿面,喜上眉梢,向游客派發(fā)壽糖,并和大家一起欣賞詹園大戲。
歧江廊橋區(qū):一江連兩岸,廊橋多遺夢。河邊牧童水牛、浣衣紗女、魚鷹竹排、太公垂釣。詹園內外環(huán)水,橋多船多,橋邊廊亭穿插中山特色民俗,與橋下的威水樵夫對歌,熱鬧非凡;歧江內每天上演燈船巡游、花尾渡巡游,游客即可以乘坐游船欣賞歧江風光和詹園風貌;也可蕩起雙槳,劃行在內河,融入詹園美景之中。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6
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廣州的著名景點——越秀公園。我是你們這次的導游,名字叫劉俊樂,大家可以叫我劉導。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越秀公園,這個地方叫仙庭,從這里走上去就可以看見廣州的標志建筑——五羊雕像。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五羊雕像的來歷。五羊雕像建于1959年,是由著名雕像家尹積昌創(chuàng)作的。雕像連基高11米,共用130余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主羊頭部一塊石料,就重達4千余斤。五只羊大小不一,姿態(tài)各異。主羊頭部高高豎起,口中銜穗,探視人間。其余四只,有的在吃草,有的在嬉戲,有的靠著母羊,有的抬頭往天上望,每一只都栩栩如生。
大家肯定會問,為什么這五只羊會來到廣州呢?好,我們一邊走一邊介紹。周朝時代,在廣州地區(qū),連年農業(yè)失收,人們每天都吃不飽。一天,南海天空忽然傳來一陣音樂,天空出現(xiàn)了五位仙人,分別坐在五只仙羊上。仙人身上穿著五彩的衣服,降臨廣州。仙人祝愿這個地方永遠豐收,然后就消失在天邊了。而五仙羊則化身成石羊鎮(zhèn)守在這片土地上。從此,廣州這個地方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大家快看,這個就是五羊雕像了。大家是不是很奇怪為什么少了一只羊?大家去雕像后面看一看!哈哈,對,藏在后面了。
下面的時間可以自由活動,兩小時后請大家到五羊塑像前集合。另外,提醒大家一下,廣州已經實行了垃圾分類,丟垃圾的時候請丟到對應的垃圾桶里,謝謝大家合作!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7
深圳市野生動物園是由企業(yè)投資興辦的市政項目。建于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圳湖畔,占地面積64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人民幣,于1993年9月28日正式開業(yè),從而成為我國集動物園、植物園、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tài)環(huán)境風景區(qū)。
野生動物園的設計、建設跳出了國內城市目前普遍采用的籠養(yǎng)模式,各種動物可以在開闊地帶自由活動,使它們回到原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整個動物園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即食草動物區(qū)、猛獸區(qū)、表演區(qū)(步行區(qū))。其中猛獸區(qū),驚險刺激;水禽湖里波光瀲滟,成群的鳥禽嬉戲追逐;草食動物區(qū)里群獸徜徉;四個動物表演館里都有精彩的演出特別是每天下午40分鐘大型動物廣場歌舞劇《百獸盛會》,更是代表。
中國國寶大熊貓和金絲猴、馬達加斯加國寶環(huán)尾狐猴、泰國國寶亞洲象、南非國寶非洲獅、南非國寶白犀牛、澳大利亞國寶袋鼠、馬來西亞國寶紅毛猩猩、洪都拉斯國寶大食蟻獸、塞浦路斯國寶歐洲盤羊、巴哈馬國寶火烈鳥、秘魯國寶羊駝、印度國鳥藍孔雀、印度國獸虎、澳大利亞國鳥鴯鹋、烏干達國鳥灰冠鶴、巴巴多斯國鳥鵜鶘、多米尼克國鳥金剛鸚鵡、丹麥國鳥疣鼻天鵝、日本國鳥綠雉、伊拉克國鳥石雞、芬蘭國鳥大天鵝、特立尼達國鳥美洲紅鹮、馬來西亞國鳥犀鳥、博茨瓦納國寶斑馬等二十五種以上的國寶動物將齊聚深圳野生動物園參加“國寶動物展”。
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一家放養(yǎng)式動物園, 建于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湖畔, 園內奇異多姿的飛禽走獸,幽雅恬靜的自然環(huán)境 。熊貓是非常可愛的動物,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還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讓人忍不住抱回家去
海豚伴您共舞,百獸與您狂歡!深圳野生動物園在園內投資興建的海洋天地是集大型海洋動物表演、海洋生物展覽、科普教育、休閑娛樂以及自閉癥兒童康復基地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海洋主題公園。深圳海洋天地首期占地10萬平方米,內設海洋劇場、驚險地帶、互動空間、海星廣場、觀景平臺、海洋部落等景觀和商業(yè)網點,向游客展示神秘莫測、變幻萬千、浪漫舒緩、絢麗多彩的海洋風情。
草食動物區(qū)里群獸徜徉,有我們熟悉的亞洲象、羊駝、 巖羊、大羚羊 、野驢、白尾牛羚、河馬、梅花鹿、斑馬、鴕鳥 、馬鹿等。
猛獸谷:猛虎柔情,人獸和諧!虎獅站立,人入虎口,人虎千秋,愛之探戈...群虎群獅表演給你視覺上的震撼!
中型猛獸館:該區(qū)動物成員包括黑豹 、雪豹 、縞鬣狗 、金錢豹。
每天各座表演場館均安排多場精彩的動物表演,特別是每天下午40分大型動物廣場歌舞劇《百獸盛會》,更是代表。
節(jié)目表演時間(信息僅供參考,實際以園內表演時間以當天園區(qū)公布時間為準,請各位來玩游客注意園區(qū)內表演時間公告牌。)
馬戲表演 地址:馬戲館 表演時間:周一至周日12:00、15:00
歡樂的海洋 地址:海洋天地 表演時間:周一至周日:13:00、15:00、17:10
百獸盛會 地址:大型表演廣場 表演時間:周一至周日:16:30
鳥類表演 地址:鳥類表演館 表演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13:30、15:00
虎跳峽 地址:猛獸谷入口 表演時間:周一至周五11:00、14:00(場館維護周三停演) 周六、周日:11:00、13:00、15:00
大象才藝展示 地址:野象谷 表演時間:周一至周五11:00、15:00(場館維護周二停演) 周六、周日:11:00、13:00、15:00
民俗風情互動表演 地址:愛情湖圓形舞臺表演時間:節(jié)假日、周六、周日:13:00、14:00園內放養(yǎng)著300多種,近萬頭(只)野生動物,這些動物來自全球各地,它們當中有不少屬于珍禽名獸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華南虎、金絲猴、東北虎、火烈鳥、麥哲倫企鵝、長頸鹿、斑馬、亞洲象、丹頂鶴、犀牛等,還有動物園自己繁殖十分珍稀的眾多虎獅獸、獅虎獸。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8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三灶島萬人墳位于中國南部的 廣東省 珠海市三灶島,占地約四千平方米,現(xiàn)今是廣東省的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揭示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侵占中國的殘酷史實。
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珠海市計劃重新擴建三灶島萬人墳,并以800萬元經費建造三灶島侵華日軍暴行及罪證陳列館。計劃會令原本萬人墳的范圍,增至逾四萬平方米。館場地包含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兩層樓館﹑紀念碑和紀念公園。陳列館展示內容:主要是日軍侵略三灶島時的暴行,還有華南地區(qū)特別是粵港澳地區(qū)中國人民抗日斗爭歷史。館內陳列的文獻資料﹑日軍侵華罪證和圖文史料,實行愛國主義教育。紀念碑是悼念和奠祭抗日死難同胞的場地,碑文擬向珠海市社會大眾公開征集。紀念公園廣植松樹﹑柏樹和菊花等「君子植物」,令到休閑區(qū)域有著一股莊嚴氣息。
三灶島“萬人墳”地址在三灶鎮(zhèn)竹瀝山。“七·七”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全面的侵華戰(zhàn)爭,1938年1月17日,日軍6000多人在三灶島蓮塘灣登陸,日軍登陸后就在島的南部修建飛機場,設立以藤田中將為首的海、陸、空軍組成的司令部,把三灶作為侵略華南的軍事基地,日軍為其軍事上的需要,在三灶島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是年農歷3月12日,日軍洗劫魚弄村,386人遭槍殺,13日,日軍燒毀了上表、鄧家灣等36座村莊和164艘漁船,他們__婦女、殺戮兒童,在全島施行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14日,日軍又將抓來的男女老少,20__多人分別在草堂沙崗、蓮塘灣沙灘、春園祠堂、石灣關帝廟前、魚林先鋒坑、青灣等地進行集體槍殺,短短三天內,島上北部村落被焚為焦土,尸橫遍野,慘絕人寰。
在淪陷八年中,日軍殺害我三灶同胞2891人,餓死3500人,同時還將從朝鮮、中國臺灣以及萬山、橫琴等地抓來修機場的3000多名民工秘密殺害,日本投降后,逃離的群眾陸續(xù)返島,1948年,他們收拾死難同胞骨骸埋葬于上茅村等,1979年將骨骸遷葬于竹瀝山。1983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1000平方米。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9
南風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0xx年),是石灣陶瓷業(yè)繁盛時期生產技術進步的產物,是我國南方陶瓷生產技術承前啟后的里程碑,對石灣陶瓷業(yè)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且延續(xù)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龍窯。鄰側的高灶也是與南風古灶同年代建成的同類龍窯。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認為:“南風古灶及高灶,確實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奇跡”,“對研究陶瓷生產技術和陶瓷發(fā)展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在我國陶瓷文物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為我國陶瓷史留下一份珍貴的遺產。”20xx年7月國務院公布南風古灶及高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久,又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被譽為“活的文物”。
近年來,以南風古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經不斷的開發(fā)建設,南風古灶旅游區(qū)的面積已近四百畝。除古窯吐艷主景點外,還有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家廳及古民居群、生態(tài)奇觀古灶榕風、用五千年古陶片鑲嵌的巨型文物壁畫《瑞龍獻寶》、保留石灣古老制陶場景的古寮場、薈萃陶藝精品的藝術長廊公仔街、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旅游區(qū)內的石灣陶塑公園,沐浴在樹木蘢蔥、湖光山色、鳥語花香之中,有世界最大的網式孔雀園、最大型的陶塑人物《陶女》、八座大型陶柱《中華之光》和展示中外名家戶外陶塑作品的陶園等。旅游區(qū)還興辦了石灣陶藝研究院、玩陶玩釉歡樂廳、少兒陶藝培訓基地和國際藝術家村等項目,是集制陶、賞陶、商貿、休閑于一體的陶文化旅游區(qū)。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郭雨軒,大家可以叫我小郭。今天,我們將去深圳野生動物園游覽,請注意帶好貴重物品,不要被野生動物“吃掉”哦!
請允許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中國第一家放養(yǎng)式的野生動物園,建于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湖畔,占地60多萬平方米,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神奇地方。在國內都是首創(chuàng)的!曾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中華之最”光榮稱號。
園內放養(yǎng)著300多種,近萬頭(只)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除來自全國各地外,還來自世界各洲,他們當中有不少屬于世界珍禽名獸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華南虎、金絲猴、東北虎、火焰鳥、麥哲倫企鵝、長頸鹿、斑馬、亞洲象、丹頂鶴、犀牛等,還有動物園自己繁殖十分珍稀的眾多虎師獸、獅虎獸。目前,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虎師獸和獅虎獸的動物園。斥資八百萬元打造的全球首個5d影視劇場交互式動物卡通電影《非常獅虎獸》,集休閑娛樂、個人才藝展示為一體,會帶給你們全新的感受。每天上午11點開始的百獸彩車大巡游聲勢浩大振奮人心,而四座表演場館均安排多場精彩的動物表演,每天下午近40分鐘的大型動物廣場藝術《百獸盛會》,更是世界首創(chuàng),獨一無二。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排好隊我們就入園游玩了。看!這里有蓑羽鶴和戴冕鶴,它們的羽毛多美麗!那邊的是節(jié)尾狐猴,它們多可愛,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正熱烈的等著你們的到來呢。請大家慢慢欣賞,和小動物們互動吧。希望大家在動物園度過開心愉快的一天!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11
概況:越秀公園是廣州最早的公園,也是一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早在西漢南越國時,越秀山便是古人登臨的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但未能如愿。如今,新建的園道四通八在連接各個景點,讓中山先生如愿以償。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東西綿延約3公里,海拔70余米,歷史上又名粵秀山、南越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為觀音山。
越秀公園東連登峰路、南接應元路、北鄰環(huán)市路、西臨解放北路;可從正門、東門、南門和北門等7個門進園,全園總面積92.8萬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殼崗、長腰崗、鮑魚頭崗、桂花崗等7個山崗及北秀、南秀、東秀3個人工湖;園內還有亭、臺、館、榭以及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勝古跡;并兼有大型體育運動場、游泳場、美術館等,兼有金印游樂場、韓國園、成語寓言園等休閑場所。這座綠樹參天的城市中心公園,歷代均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粵臺秋月”,明代有“粵秀松濤”,清代有“鎮(zhèn)海層樓”,和“粵秀連峰”,近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近代有“越秀新暉”之稱。
越秀山是廣州的一張精美名片,第一次來廣州旅游的人不能不來越秀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過廣州。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12
東澳島東澳島位于萬山群島中部,面積4.62平方公里,東澳島四周海域水質清澈,毫無污染。沖浪,潛水,風帆等是這里的主要旅游項目。島上有住宿服務,海鮮更是這里的最佳美食。島的東部有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古堡銃城,密林中隱著“萬海平波”等石刻,中部有漢白玉送子觀音像及送子仙泉;南部有水清沙幼的南沙灘;沿通天古道直上斧擔山頂,可觀日月海,相映生輝。
在萬山群島眾多島嶼中,東澳島最迷人。正在建設中的東澳島林木蔥郁,有的地方古樹參天。踏上東澳,蔚藍色的海水,綠色的`山野,裊裊的漁村炊煙,岸邊停泊的艘艘的漁船、舢板,使你頓有走進世外桃源的感覺,拋卻久居都市的喧囂與煩擾。
在東澳島,最吸引的要數(shù)沙灘。東澳島有南沙灣、大竹灣、小竹灣三個沙灘,尤以南沙灣為好,享有"鉆石沙灘"美譽。這是在珠海市區(qū)或附近海島難得一見的沙灘。沙質潔白細膩,海水清澈見底,沙灘平緩寬闊,海浪多而不大。不愧為沖浪、海浴的好去處。
據介紹,東澳島在明清時期曾是萬山群島中最為繁華的海島。島上有3000多居民,農、牧、漁、商各業(yè)兼有,只是由于戰(zhàn)亂頻頻,人口內遷,才逐漸失去往日的光彩,現(xiàn)在島上還留有明末守島軍民抵御外侮而構筑的鐵城、烽火臺等,此外,還有日軍侵華時日軍飛機場舊址等及一些廢棄的軍事坑道等。交通線路:由香洲北堤客運站乘船。
廣東導游詞范文 篇13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我們就到了目的地——南風古灶。這里到處都是陶瓷裝飾,雍容華麗,令人目不暇接。站在景點門口,導游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南風古灶的概況:南風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間,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國陶瓷史上的奇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譽為"活的文物,移不動的國寶"。近年來,以南風古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經不斷的開發(fā)建設,南風古灶旅游區(qū)的面積已近四百畝。除古窯吐艷主景點外,還有保留石灣古老制陶場景的古寮場、薈萃陶藝精品的藝術長廊、公仔街、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陶塑公園、世界最大的網式孔雀園,是集制陶、賞陶、商貿休閑于一體的陶文化旅游區(qū)。
導游帶著我們去參觀大師表演做陶瓷的藝術節(jié)目。人都來齊了。兩位大師分工合作,其中一個用腳推動泥模,老師傅開始大顯身手,用手沾了點水,把泥坯弄成圓形駐,接著輕輕用手指頭插進中間,挖個洞,可一定要保持手的濕度,這樣一來就不會把泥巴捏散或變形。看完大師的精彩表演后,臺下響起了一片震耳欲聾的掌聲,我覺得做這東西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有些難度,還鬧出了不少笑話。
和大師告別后,導游就帶我們去參觀高灶。傳說高灶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高灶五百年煙火不斷,同行的外國游客連連嘖嘖稱贊,我不由地對我國的悠久文化感到驕傲!這里的古窯長34.4米,寬30.87米,窯面有火眼28排,每排有五個孔。燒窯以木柴為燃料,溫度由人工操控,延續(xù)至今。
接著我們有來到了林家廳,這里可真寬闊,到處都擺放著精致的陶瓷品,我迫不得已地跑了過去,看了看品種,就問導游:“這都是些啥動物,表情可真嚴肅,可真希奇!”導游便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有仙鶴、信鴿和一些氣勢風范的古代老將,這里也算得上是陶瓷的世界。時間過得很快,當我門正流連于這林家廳的美景時,大隊已發(fā)出參觀下一站的指令,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林家廳。
下一個參觀的景點讓我倍感詫異,這是聞名的“古灶榕風”,這兒生長著一棵將近500歲的老榕樹,這棵古榕枝體粗大,樹葉呈翠綠色,也算得上是一棵“神樹”,導游說:“傳說‘摸摸榕樹頭,一世無憂愁’,大家去摸摸它,學習成績定會好。”我聽了一個箭步沖了過來,撫摸著這老榕樹久久不肯放手,這可是可以讓自己實現(xiàn)學習成績優(yōu)秀這一愿望的“神樹”啊!其他同學也相繼跑了過來,按照導游的說法摸了摸這“神樹”。樹看完了,該去的地方也去過了,大家正絞盡腦汁在思考下一個去處,陳晨姐姐終于作出決定:一起到玩陶的地方休息。
大家來到了最后一個終點站——玩陶區(qū),我交了費用,就和一個陌生的小同學一起玩了起來,原來這陶瓷可真難應付,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啊!我一邊做一邊回想著剛才大師是怎樣做的,可是不是忘了沾些水,就是太大力把泥弄散了,最后做得一塌糊涂。時間在彈指間飛逝,我們的作品終于完工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啊!簡直就是“四不像”!但我依然對自己第一次親手制作出來的陶瓷感到由衷的滿意。看著自己渾身泥漿,活象一只大花貓的狼狽樣子,禁不住啞然失笑。
這次旅游真是開心,嘗試了做陶瓷,收獲了滿肚子的笑話。這次外出,還使我懂得了:古時做陶人的堅強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我告誡自己,以后不管是學習還是做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須要像做陶瓷那樣一絲不茍、專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