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通用7篇)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本次帶大家參觀紀念堂的導游。今天,我們就來參觀參觀這里吧!
現在,我們身至于紀念堂外面,看見了嗎?紀念堂外面簡直像座城堡!這里還有四只石獅子和兩棵榕樹。這四只石獅子好像紀念堂的守護獅子一樣,不分晝夜地守護著紀念堂。石獅子中間還種著兩棵榕樹,好大好大,好粗好粗,五人才能勉強把它們其中一棵圍住。兩棵榕樹的年齡加起來少說也有兩百歲了呢!還有大門,大門豎著看是一個中字,橫著看是一個山字。是不是很神奇呀?這就是中山兩個字,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兩個字。
現在我們來到了紀念堂里,你們是不是第一眼就看見了孫中山先生的金雕呀?孫中山金雕在盤著瑰寶腿,就像看見了孫中山先生坐在那里,眺望遠方,在思索著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現在呢,我們站在偉人足跡里了。里面有著好多好多的從抗戰時留下的文物呢!雖然所有的東西東西都銹了,但是還可以知道是什么。這兒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女士的銅像了。要知道他倆可是夫妻呢。這兒也有很多從抗戰時期留下的文物,也全銹了,但是也還可以知道這是什么。還有介紹呢。
從左邊的樓梯上到樓頂,呈現在眼前的到處都是“國之瑰寶”四個字。沒錯,“國之瑰寶”就是宋慶齡女士。看見了吧,這里到處都是宋慶齡女士的照片和宋慶齡的.歷史呢。
好了,我們已經游完紀念堂了,下次見!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我是您們的導游小王,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廣州中山紀念堂
紀念堂前面的廣場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廣場各有一根旗桿和一個云鶴華表,它們是以紀念堂的南北中軸線為軸心分別對稱的。這個廣場內種著木棉、白蘭、桂花、合笑等共70多種花草樹木,它們開花的季節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這幾棵就是木棉樹,也叫英雄樹。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在廣場的北門,有一棵已有300年歷史的木棉樹,是廣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著孫中山紀念銅像。在1945年以前,紀念堂只建有這個底座而沒有銅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學把校內的孫中山銅像借給紀念堂安放在這里。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積昌等人創作了孫中山的全身銅像放在這里,原來的銅像才送還給中山大學。尹積昌所造的孫中山銅像一共有4個,其中3個在廣東。除了這一個之外,一個在黃埔軍校,一個在中山醫科大學,另一個在南京的中山陵。這個銅像的造型是有講究的——孫中山的左手用三只手指叉腰,代表著“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右手用五只手指拄著拐杖,代表著五權憲法。銅像寓意深刻,可見創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細密的。上面寫有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和建黨程序的具體內容。
紀念堂的主體建筑是一座八角開宮殿式建筑,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它的堂頂是八角形的,鋪著寶藍色的琉璃瓦,分為高低4層。大堂正面懸掛著孫中山手寫的金字牌匾——“天下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階梯都是花崗石,既莊重又典雅。從整個建筑來看,富有很濃的民族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特色,不愧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經典之作。
紀念堂的建筑結構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為紀念堂是全木結構,其實,它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地面到堂頂高58米,南北各寬71米。觀眾席分樓上樓下兩層,有8座樓梯,11個進出口,共有5000個座位。那么各位可能很驚訝,這么大的大堂,怎么會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頂蓋呢?原來這里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圍的內墻里,支撐著頂蓋的8個角。這頂蓋分3層,上層是一個乳黃色的弧形圓頂,中層開了玻璃天窗,下層是裝飾用的云紋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們現在沒有開燈,但整個紀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線就是通過玻璃天窗射入堂內,使整個會堂不用亮燈也光線充足。由于柱子都藏在墻里,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觀看舞臺的視線都不會受阻;而且堂內沒有回音,即使你坐在最遠的角落,都能清晰地聽到舞臺的音響,這些都是紀念堂設計巧妙之處。
堂內舞臺寬19米,深15米。這塊便是著名的“總理遺囑”,是由汪精衛所寫。遺囑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興建這個中山紀念堂,加上越秀山頂的那個孫中山紀念碑,各項費用總造價超過300萬銀元。也許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對銀元的價值了解不多,但是在當時,一個銀元就可以買到40斤大米,而我們現在買40斤大米大約需要60塊錢人民幣,換算一下,一個銀元等于60元人民幣,那300萬銀元就是1.8億元人民幣。可見,這在當時也是很高的造價。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3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哥哥、爸爸一起去中山紀念堂玩。
一進中山紀念堂的大門,一股廣府的氣息撲鼻而來,遠遠望去,“孫中山”一手拿著拐杖,一手叉著腰,筆直地站在那,看起來很有精神。
我們先去看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木棉樹和兩棵廣州最大的白蘭花樹,如果你仔細看那些樹,上面卻有一些被人刻過字的痕跡,我曾看過一個叫《小銀杏》(好像不是叫這個名字)的故事,上面說小鳥從一棵老樹知道小銀杏是一個很有名的樹,小鳥馬上把消息傳遍了整個森林,許多小動物在小銀杏的身上刻字,掛上牌子,幾天后,小銀杏從一個活潑的小樹變成了枯樹(內容有點不完整)。刻字的人們,你們難道不感到羞愧嗎?難道你們真想讓這三棵有名的樹從此從世界上消失嗎?算了,不說這個了,我們又走向了中山紀念堂里。
聽導游說紀念堂的每一個材料都是很珍貴的,而且沒有一個螺絲釘,我找了找,果然一個螺絲釘都沒有,進了禮堂,舞臺上有一個紀念碑,上面刻有孫中山浮雕頭像和總理遺囑的內容。據介紹,“曹全碑體”的總理遺囑碑刻是吳子復的手跡,由廣東端州的梁俊生先生鐫刻。
看完這些景物,時間也不早了,我和哥哥、爸爸,坐上了公交車回家了。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4
中山紀念堂位于東風中路北側。原是1920___年非常大總統府所在地。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___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6600平房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紀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國傳統建筑的優秀元素,整體呈現恢宏壯美、金碧輝煌的特色。從屋頭檐角的細部裝飾處,均體現這一特質。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
由來
中山紀念堂是全國及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由我國著名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1920___年動工,1931完成。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筑力學的結構原理,采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筑空間內不設一柱,更顯氣勢恢宏。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___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6600平房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
經歷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煙大游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里簽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里舉行,如教育基金百萬行、廣州國際集體婚禮、紀念紅軍長征60周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等等。
現狀
現在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筑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檐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檐下,內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青銅大吊燈,懸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著鏤花丹門,襯托得殿堂越發的富麗堂皇,古色古香。
紀念堂總體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紀念堂的主體建筑為大禮堂,高49米,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宮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攢尖重詹歇山頂。紅柱黃磚襯著寶藍鈀琉璃瓦蓋,富麗堂皇顯得莊嚴肅穆。梁柱周圍裝飾著世族風格的彩畫圖案,金碧輝煌。大禮堂正門上方,掛有“天下為公”四字橫匾,是孫中山所書。大禮堂的建筑充分顯示了我國高度的建筑水平,禮堂內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大屋頂的8根柱子隱藏在壁內,給人一種新穎、寬敞、明亮的感覺。禮堂的座席有上下兩層,可容納5000人。
中山紀念碑
孫中山紀念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修建物紀念性建筑之一,位于越秀山山頂,與中山紀念堂處于同一軸線上。紀念碑占地30多平方米,是一由花崗巖石徹成的方錐形建筑物,因其下大上小且四坡尖頂、挺拔向上,頗有沖天之勢。從紀念碑往下約百米,越秀山的山腰上,另有一座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建筑物,即孫讀書治事處。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5
今天,我去了中山紀念堂,那里的建筑物雄偉壯觀,園內綠草如茵。
聽媽媽介紹,中山紀念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但很多人不知道,這里原先是清代的的督練功所,孫中山逝世后,廣東革命政府決定在此建立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紀念孫中山。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正面檐懸掛著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金字匾,大堂中間是30米跨度的鋼架,內部沒有柱子,整個建筑富有民族風格。紀念堂的整個建筑物的屋頂全部采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現在,這里已經成為廣州市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的場所。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曾7次撥巨款對中山紀念堂堂體進行修繕和進行周圍環境的維護,使這里變得更為幽靜、舒適,是中外人士游覽之勝地。
中山紀念堂不僅有廣州最老的木棉王,它還有廣州最大的兩棵白蘭樹。它們是紀念堂奠基、竣工時栽下的,它們與紀念堂一起度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坎坷歲月,終年常綠、亭亭如蓋的碧綠樹冠可蔭地數百平方,如同兩個高大忠勇的衛士守衛著紀念堂。每年的初夏和深秋,濃香四溢、潔白無瑕的小花掛滿枝頭,香飄數里,象征著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萬古流芳。
走出中山紀念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為自己能生活在廣州感到無比的榮幸。羊城真的有太多的歷史故事,讓我們感動和自豪。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6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去廣州旅游,中山紀念堂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11月建成。它是一座八角形的宮殿式建筑,外形莊嚴宏偉,屋頂全部采用的藍色琉璃瓦,富麗堂皇,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主體建筑大會堂呈圓形,直徑達71米,而且不設一根柱子,視野遼闊,它共有4700多個座位,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
大會堂四周墻壁上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特別是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天下為公”字匾,金光閃閃,更是引人注目。
中山紀念堂四周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廣場正中央矗立著高大的紀念堂,氣勢恢宏,在它的前方不遠處,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他深沉的目光,炯炯有神,凝視著遠方,他在盼望著理想的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
站在中山先生像前,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孫中山先生是革命先驅者,為實現理想矢志不移、終身奮斗。他帶領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他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一心為公的思想,現在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將來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貢獻力量。
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篇7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山紀念堂旅游!我是你們的龐導游。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高大挺拔的大葉榕,有人說這里是游龍休息的地方。接下來來到的是雄偉的云鶴華表。云鶴華表上刻著許多奇怪的條紋,形狀有點像龍。大家看,上面有許多鶴飛來飛去,這就是起這個名字的原因。
看完云鶴華表,我們就去到孫中山雕像。看,孫中山雕像多么栩栩如生,神態嚴肅,他手拄拐杖,挺直腰,穩穩地站在石碑上,雕這個雕像的人真是巧奪天工啊!
請大家往左右看,這些都是古老的木棉樹,被稱為木棉王。每當春天來到,這些樹都會長出美麗的木棉花,也就是廣州的市花,那些顏色非常鮮艷,紅得好像以前打仗犧牲的戰士的沸騰熱血,所以也叫英雄樹。
已經去了四個地點了,現在去的就是中山紀念堂。中山紀念堂是由我國著名的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的,動工,1931年完成,是用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堂是由前后左右的四個宮殿組成的,像四層卷疊的龍背。看,上面有孫中山先生親筆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紀念堂的屋頂是由寶藍色的琉璃瓦和大紅的柱子建成的,壯嚴肅立,占地面積約有6.2公頃,請大家跟我進去參觀一下。紀念堂分為兩層,空間非常大,跨度約有 30米,有5000多個座位,而且內無一柱。大家向前看,就是表演臺,那里有廣州最大的屏幕。這里常常表演不同的節目,有時候看電影,有時候表演木偶劇、話劇……呂彥直先生設計得非常環保節約,如果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白天,只需要用外面的陽光就能使這個紀念堂明亮起來。
今天的瀏覽到此為止,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謝謝你們的配合,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