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遞宏村導游詞(精選6篇)
西遞宏村導游詞 篇1
西遞宏村,悠悠古鎮,處處詩情畫意.去年三月,我們一家趁著春季的黃金旅游時間來到了典雅亮麗的安徽名鎮西遞宏村.
淡淡的霞光倒映在水面,把清清的河水染成了紅,黃,橘黃……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彩帶靜靜地圍繞著小鎮.河面上的一座石拱橋坐落在小鎮的`中心.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小橋下停留著許多小船,那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腦袋,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娃娃.瞧!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劃破美麗的”絲綢”.像玩捉迷藏的孩子似的從半月形的橋洞里悄悄地鉆出來,又從河上輕輕飄過.
走過石板小路,清風柔和地拂過臉龐,閉上眼,如同在夢里一般.走進了”小橋流水人家”,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繞著小鎮.河邊楊柳婀娜多姿,垂入水中;河里的一只只木船上的阿婆唱著質樸的歌兒.小木船枕著河的夢永遠是清涼的,輕盈的.船很輕不,是小河很美.
鴨兒幽閑自得,換了一個角度,一個景色.這讓人想起了小橋流水這首歌:小橋流水,浸滿我的歌兒……
在石板小路旁是一個個小店,小店不賣什么別的,賣水墨畫,金銀首飾,小鎮的刺繡……小姐,姑娘們滿心歡喜的在店里挑選著一件件古色古香的商品.小吃店里生意也很好,糕點,雞鴨,令人垂涎欲滴.筆墨店里,高手們唰唰唰幾筆,西遞宏村特有的景致就展現在人們面前.
欣賞著這丹青妙筆,誰能不贊嘆呢。
西遞宏村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蔡導,請跟隨我的腳步來游玩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宏村,是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大家知道宏村的歷史嗎?對,宏村是從明清時期發展出來的,至今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看呀,我們只要一進入村里,走在像迷宮一樣的石板路上,就可以發現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股清澈的河水流過,隨處可見人們淘米洗菜的身影。在現代,建造這樣的水利工程十分容易,但在古代水利工程并不發達,可居然把宏村的水流系統設計得天衣無縫,科學合理,沒有一滴水流出外界,都得到了合理的應用,這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嗎?大家再抬頭看一下,這里的建筑白墻黑瓦,是具有特色的明清建筑,有的是木頭作為建筑材料,高大堅固,任憑風吹雨打,始終屹立在自己的土地上,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啊!
游完了宏村,接下來我將會帶你們去一個風景優美,年代悠久的一座規模更大的另一個古村路,就是—西遞。
西遞是照著一頭牛來建造的,看啊,這是日月湖,雖然面積不太大,卻是完完全全模仿西湖建造的,湖中種著荷花,荷花已經長出了蓮蓬,猶如湖中央有一個綠色島;四周種著柳樹,仿佛為日月湖戴上了一層薄薄的碧綠紗巾,讓大家會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感覺。還有,因為日月湖是模仿西湖建造的.,所以有著“黃山腳下的西湖”的美譽,這也是一整頭牛的“牛肚”。走過湖就是房屋,高高低低的房屋組成了豐滿的牛肚和強健有力的牛蹄。可以發現這些房屋雖然大部分都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可還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堅固,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木頭建成的。望前面,大家看到了什么?對,是兩株年邁的古木,已經有一千多歲了,它們是作為牛角。望后看一下,知道牛尾巴是什么嗎?猜不出來嗎?就是你們看到的雖然沒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氣勢,但卻挺拔俊秀,別有一番情趣的雷岡山呀!
現在是自由游覽時間,請注意除了美好的品德什么也別留下,也希望西遞宏村的美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
西遞宏村導游詞 篇3
久聞江南風景別具一格,有時侯,總會不經意間想起她,現在已經深深的愛上她!在江南的安徽省,有一個叫作“宏村”的村子,聽說不亞于周莊,還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看后感觸很深,才感覺到那種美,并非是我能夠描繪的,起碼現在不能,以后不知道,那可以形容她美麗的詞語幾乎在我腦海里找不到!
我與父親結伴而去,但是我們的目的倒是不同,父親是為了去看看那里的風水,我僅是為了長長見識,在上升一點就是寫幾篇好的文章當然要先有好的題材!在去“宏村”之前,我對此早有所聞:具說,此村落乃是一“牛形村”,村西石碣頭為牛頭,東山龍排道觀的旗桿為牛尾,為牛胃,南湖為牛腹,二房碓為牛肺,西溪上的四條木橋為牛腿。當我聽完本地人的闡訴,聽到那一連串的地名,與那一連串的牛部位,我不禁對此頗為驚奇,我想這就是父親要去看的風水。
在剛進入景區時,眼前的景象,頓時讓人心曠神怡,參天的古木排列在古道的.兩旁那些古木多則有五百年之久,少的也有數十年之久,而在古木之下大多坐著一些手持畫筆與畫紙的前來寫生的學生,而且不在少數。再往前走,眼前豁然出現了一片碧水清荷的景象,這里就是“南湖”,在湖水中的荷花成片成片,把湖水蓋地密不透風,而在湖的中間有一條連接彼岸的長堤,游人們順著長堤前往彼岸,往彼岸望去,一片黑瓦白墻的古建筑之間的小巷,似乎又窄得只能容下一人走過。順著一條又一條相交,轉折,有點零亂的小巷,穿梭在只能容下一人的小巷中,能夠感受的到一種古老的氣息,那被磨損光滑的石板路,與那石板路上的縫隙中新生的青苔,我感受到自古游客對此地不變的愛戀。陽光慵懶地停留在黑瓦白墻與黑瓦白墻之間的罅隙。
這里時間是凝結的,時間是靜止的,像那南湖中的水一樣靜止,老人們坐在自家門前的臺階上,抽著煙,看著眼前的人流中和自己一樣或不一樣的人,享受著這夏日中的一切!沿途經過一座又一座的明清建筑,當走到巷子的盡頭時,眼前出現了一個半月塘,比南湖略小,景色卻好不遜色,四面皆是古建筑,塘水如明鏡,將四面建筑的黑瓦白墻,倒映在水中,那池中的水緩慢地流動著,洗滌著每一個游人心中的塵囂與陰霾。
而后到了有“民間故宮”之稱的承志堂,此屋建得十分氣派,有99間房間,但是要進去到是不容易,里面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由于太多人了,前后左右的東西都無法欣賞的到,我也就只能抬頭去欣賞那房子的天花,橫粱,和其他一些在頭頂上的東西,還好,這里好看的也就大多是房子的橫梁和柱子上的雕刻,橫梁,柱子上雕龍畫鳳,自然,也不只我一人有這想法,大多數人也跟我一樣,抬著頭,憑著感覺向前走,偶爾幾個臃腫的身體擋住了所有游人的前進,然后所有的游人都撞成一團,可以說這是整個村子里唯一不平靜的地方。具說此屋的主人是當是有名的商人,腰纏萬貫,他單為建造此屋花去60萬兩白銀,還用100兩黃金制成金鉑鑲在木雕之上,如今看上去仍是金碧輝煌。
最后,無奈迷了路,無緣無故到了村口,在村口那里又有兩棵古木,兩棵一左一右地排列,左邊為銀杏樹,右邊為紅楊樹,具當的民俗,出嫁時,花轎圍著紅楊樹轉三圈;出殯時,棺材要圍著銀杏樹轉三圈,這風俗雖有些古怪,但是倒是好解釋,銀杏樹又名白果樹,白色當然代表喪事了,而紅楊樹中名字帶一個紅字,那自然是喜事了!
看了“宏村”,又看到了另一個江南!又開始更強烈地愛上了江南!江南宛若是一件前朝的古董,靜靜地聽著人們的贊賞,然后安詳睡著,做著一個又一個典雅的夢。
西遞宏村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黟縣的西遞參觀、游覽。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興擔任大家今天的導游。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西遞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歷史了。整個村落呈船型,四面環山,三條溪流穿村而過。矗立在村頭的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萬歷六年,高12。3米,寬9。8米,四柱五樓,結構精巧,崢嶸巍峨。西遞村中,各家各戶的宅院都很富麗雅致。如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書香四溢,廳堂中的對聯寫到:“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都彰顯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臨街懸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瓏的亭閣式建筑,飛檐翹角,典雅別致。原本用于觀景,現為拋繡球的繡樓了。桃李園建于清咸豐年間,分為前中后三進。第三進相當高雅,門額上有“桃花園里人家”石刻,廂房上有草書《醉翁亭記》的木雕,墻上漏窗雕有冰梅圖,處處顯現儒雅之風。
離開西遞,我們又來到了宏村。它始建于南宋年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觀。村北的雷崗山為牛的頭,村口的2棵古樹是牛角,錯落有致的民居為牛身,人工水圳為牛腸,月沼為牛胃,南湖為牛肚,村旁的'四座橋為牛腿,整個村落就像一頭水牛,靜臥在青山綠水之間。
履福堂是清代大收藏家胡積堂的故居,為三層樓房,履福堂中左邊的陳設,懸掛回壁的楹聯,畫軸,給整個民居增添上一個古老,典雅的光環。進入后堂,有一用于扇風的板扇懸于半空,一扯動繩子,板扇即輕輕來回擺動,可以想象,當時主人是何等悠閑自在!再看天井兩旁各有十二扇門,雕刻了花草、飛禽、走獸,在每扇門中段各雕了一則孝義故事,合起來是一幅《二十四孝圖》。
西遞宏村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黟縣的西遞參觀、游覽。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興擔任大家今天的導游。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西遞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歷史了。整個村落呈船型,四面環山,三條溪流穿村而過。矗立在村頭的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萬歷六年,高12。3米,寬9。8米,四柱五樓,結構精巧,崢嶸巍峨。西遞村中,各家各戶的宅院都很富麗雅致。如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書香四溢,廳堂中的對聯寫到:“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都彰顯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臨街懸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瓏的亭閣式建筑,飛檐翹角,典雅別致。原本用于觀景,現為拋繡球的繡樓了。桃李園建于清咸豐年間,分為前中后三進。第三進相當高雅,門額上有“桃花園里人家”石刻,廂房上有草書《醉翁亭記》的木雕,墻上漏窗雕有冰梅圖,處處顯現儒雅之風。
西遞宏村導游詞 篇6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皖之旅旅行組織的西遞、宏村兩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邊正開在車的師傅姓陳,陳師傅已有15年的駕齡了,由他行車大家盡可以放心,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幸與大家相識,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覽,希望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大家能通過我走進西遞,了解宏村。在行車途中,為了避免意外發生,請大家不要把您的頭、手、伸到車窗外,在游覽途中旅游車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請大家注意保持車上的衛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訴我,我將會盡力為您服務。大家注意一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金龍車,請大家在上下車時注意識別。
都說,想了解中國古代帝王生活,請到北京來,想了解中國古代明清平民生活,請到黟縣去,此次旅行我們所要游覽的西遞、宏村正是座落于黟縣,黟縣位于黃山南麓,黃山古稱黟山,黟縣因山而得名。黟縣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歷史,黟縣境內分布有數百個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較為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時期建造的古名居3700余幢,在一個有限的地域內能完整的保存如此眾多的古名居,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罕見的奇跡這些古民居仿佛是飛速發展的人類文明無意間遺落下的迷人長卷,置身于這些古村落中,如同徘徊在久遠的中國歷史長廊,西遞、宏村正是這些古村落中的'杰出代表。西遞、宏村20xx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我們此次旅行的第一個目的地———被專家、學者稱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的西遞。現在距離西遞還有20分鐘的車程,請大家按奈住激動的心情,聽我簡單的介紹西遞的概況。
西遞位于黟縣縣城東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是一處典型的、以宗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經數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遞,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高出俯瞰,鱗次節比的古民居建筑群體似一船形。據考證:西遞人本不姓胡,縣志中有記載,西川胡族(歷史曾稱西遞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曄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溫難,育于婺源胡氏,遂從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