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寺導游詞(精選4篇)
報國寺導游詞 篇1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小李,導游。今天我們要去參觀峨眉山,它在國內外都很有名。
還有一個關于峨眉山的傳說:從前,峨眉縣西門外有一座西坡廟。有一年,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畫家來了,他和廟里的一個和尚交情很好。后來老畫師和和尚告別,走的時候給了和尚四幅畫,叫和尚放在一個盒子里,拿出來掛起來要7749天。但是和尚覺得把這么好的畫放在盒子里很可惜,就把四幅畫掛了。有一天,他出門回來,看到四個女孩,看著眼熟。后來發現那些女孩是墻上的畫。
他立即去追她,因為她的姐妹們跑得很快,他只抓到了第四個姐妹。見四姐脫不開身,她大叫:“大姐,二姐,三姐,快來救我!”三姐妹見四姐被和尚拽著,就罵:“這和尚真不害羞!”因為四姐離得遠,只聽到“不害羞”幾個字,以為姐姐們在罵她,臉紅了,慚愧了,立馬變成了一座山峰。和尚突然不見了女孩,但一座山出現在他面前,心里想,你變成山我就等著你,反正我放不下你。三姐妹見四姐成了山,也成了三座山等著她。后來和尚死在了山邊,成了瓷羅漢,還在守護著山。人們在那里建了一座寺廟,叫做“瓷佛寺”。四姐妹變成四座山峰,每一座都比另一座更美。后來人們把切片里的“E”字改寫成山邊的“E”字。姐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姐叫四峨山。到現在,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還肩并肩,只有四個峨山相隔一定距離。
峨眉山風景很美。有多少文人墨客來訪,留下的詩文和痕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數不勝數。唐代詩人李白說:“蜀中仙山多,峨眉難敵。”明代詩人周洪稱贊說:“三僧之美,天下第一。為什么要下海找蓬萊?”當代作家郭沫若寫峨眉山是“世界名山”;峨眉山也被稱為“美麗的峨眉”。古往今來,峨眉山一直是拜佛、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幾千年來,峨眉山香火繚繞,游人不絕,韻味無窮。
游客們,峨眉山到了。請帶上您的行李,我們將出發去觀光。旅游期間,請不要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保護環境,享受仙境般的峨眉山。
報國寺導游詞 篇2
峨眉山報國寺位于峨眉山麓,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眾多寺廟里,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是游峨眉山的起點。
報國寺四周楠樹蔽空,紅墻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裊裊,磬聲頻傳。此寺坐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后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只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
報國寺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剎。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鳳凰展翅朝金闕,鐘磬頻聞落玉階。”就是對報國寺這只“金鳳凰”周圍景物的生動描寫。橫匾“普照禪林”和“普放光明”,同是一個意思:佛教稱峨眉山為“大光明山”,晝有神奇的佛光出現,夜有萬盞圣燈來朝,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右邊“鶴駐云歸”,意為鶴停下了,云歸山岫,喻指清涼靜地,含有道家韻味。大門上的聯語:“獨思喻道,敷坐說經。”前者是說靠自己的思維明白佛經的道理,就是佛學講的“獨覺”境界。后句是說高僧大德鋪設好法座向弟子講經說法。
夏季的報國寺尤為清幽,沒有人強行讓你上香、捐款,有的只是那些布滿青苔的小路和煙霧繚繞的香爐,隨著一聲聲鐘聲敲擊,峨眉山的清凈在這里完全體現。
報國寺導游詞 篇3
報國寺四周楠樹蔽空,紅墻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裊裊,磬聲頻傳。此寺坐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后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只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剎。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鳳凰展翅朝金闕,鐘磬頻聞落玉階。”就是對報國寺這只“金鳳凰”周圍景物的生動描寫。
橫匾“普照禪林”和“普放光明”,同是一個意思:佛教稱峨眉山為“大光明山”,晝有神奇的佛光出現,夜有萬盞圣燈來朝,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右邊“鶴駐云歸”,意為鶴停下了,云歸山岫,喻指清涼靜地,含有道家韻味。大門上的聯語:“獨思喻道,敷坐說經。”前者是說靠自己的思維明白佛經的道理,就是佛學講的“獨覺”境界。后句是說高僧大德鋪設好法座向弟子講經說法。
整個寺廟系典型的庭院建筑,占地60余畝,一院一景,層層深入,蔚為壯觀。佛教協會的許多大型法會都在這里舉行。這里接待過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名人、佛教團體。報國寺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寺內正殿有四重,依山而建,一重比一重高,顯雄偉自然。寺內藏經樓下,有一座明代的瓷佛像,形態生動大方,是件珍貴文物。前殿有一座7米,14層的紫銅塔,塔身鑄有4700多個佛像,還刻有《華嚴經》全文,故名“華嚴塔”,也是一件貴重文物。報國寺門口,新建一亭,掛有明嘉靖年間圣積寺所鑄的一口大鐘。鐘高2.3米,重10余噸,敲鐘時聲聞30余里,當時因在晚上敲,故名“圣積晚鐘”。
報國寺還設有峨眉山文物管理所,收藏各種陶瓷玉石、文獻字畫、金屬器皿和戰國時代出土的兵器、工器等。
報國寺導游詞 篇4
報國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陀菩薩、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十八羅漢等諸佛菩薩像及思摩、本空、離欲等祖師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動莊嚴。其中,有從緬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達四米,重十余噸,實為珍稀文物。目前,在國內寺院中,擁有緬玉佛像數量之多,佛像之大,尚屬罕見。 中興本寺的住持、百歲高僧離欲上人,為禪門宗匠。
鑒于末法時期,凈土法門更為契時契機,四十年代在成都弘法,即興建“離欲念佛堂”,廣度有緣。并以持戒修行,凈化身心;以慈悲濟世,培植福德(離欲上人遺方)。修福修慧,自行化他,樹立優良道風。現任住持昌臻法師繼承上人遺愿,興建能容納二百人念佛的“離欲念佛堂”,每年定期舉行佛七。興建面積二千余平方米的教學大樓一座,每年舉辦“凈宗弘法人才培訓班”,面向全國四眾弟子,專修凈宗經論(昌臻法師文集),培養了一批弘法人才。為滿足居士們的要求,先開辦“念佛安養院”,繼興建“離欲念佛苑”,為居士們提供安度晚年、清凈念佛和臨終助念的道場。
同時,本寺一直堅持以多種形式開展弘法利生活動。如:舉行佛法通俗講座,與兄弟寺院協同舉辦“禪凈共修營”、“佛法與人生研討會”,出版佛學書刊等。并長期舉辦助學、扶貧、救災、放生、修路等活動。1995年被評為“四川省宗教界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的先進集體”。現在,報國寺已成為道風樸實淳良,專修專弘凈土宗的清凈道場,被譽為遠近聞名的“蜀中凈土”和朝拜觀光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