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苑導游詞(精選5篇)
玉佛苑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歡迎來到著名的玉佛苑景區觀光游覽!
玉佛苑,是國家首批AAAA級風景區,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三面環上,一面臨水,以玉佛閣為主體,由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方丈樓等組成,融宮殿、廟宇、園林建筑風格于一體,古樸典雅、氣勢恢宏。
玉,生成于18億年前,人類使用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萬-3萬年前,人們視玉為神奇,玉也漸漸成為人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玉佛苑融玉文化和佛文化于一身,博大精深,舉世無雙。
天王殿是進入山門后的第一重殿,重檐歇山式頂,殿中供奉彌勒佛、韋陀菩薩和四大法王,全部以整體岫玉雕刻而成。
往前走就是玉佛苑的山門廣場,廣場正前方兩側矗立著鐘、鼓二樓,局左側的為鐘樓,高15米,由方形觀光臺和八密重檐式上層結構組成。1999年,為迎接新世界的到來,玉佛苑設計鑄造了重5噸的青銅大鐘,稱“世紀鐘”。鼓樓的建制與鐘樓保持一致,內置2.8米的大鼓,為東北之最。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玉佛苑三洞式山門,山門由城墻和閣樓組成。中間的是空門,是修行的人走的門;左面的是“無作門”,是許愿時走的門;右面是“無相門”,是還愿時走的門。
請大家抬頭看,山門上方懸掛著九龍金匾“玉佛苑”三個字,并且在山門城墻的四面有240組雙面浮雕漢白玉雕花欄板。再看門前的一對漢白玉石獅子,姿態威武昂首立于山門前,日夜守護著玉佛苑。
請大家隨我往前走,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御路。御路是古代宮廷中特有的路,每逢皇帝上殿時,都要坐在轎子里,由眾人抬著通過這條專用通道,故稱御路。玉佛苑內共有三條御路,另兩條在玉佛閣前后,每條御路有3條龍,3條御路共9條龍,有“九龍捧圣”的含義。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玉佛苑的主體建筑玉佛閣,也叫大雄寶殿。在佛教中,“大雄”是稱贊釋迦摩尼功德無量的意思,玉佛閣高33米,有佛教33天之意,內部結構分為三層:一樓為禮佛區,是游人瞻仰和禮拜玉佛的地方;二樓為觀佛臺,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玉佛;三樓為觀光長廊,可憑欄遠眺鞍山市內景色。
進入大雄寶殿,我們看到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玉佛。這尊玉佛是重達260.76噸的巨型玉石,由120名工匠,歷經18個月雕刻而成。大家請看佛祖右肩膀上的白色花紋,可以看出是漢子“法”,我們由此聯想起了佛法無邊,這個奇觀是自然形成的而非人工添加。
玉石王背面雕刻的是渡海觀音,觀音腳下踩著的動物是龍頭魚尾的鰲,相傳鰲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其在海中興風作浪,擾亂百姓生活,被觀音制服后踩在腳下,成為渡海觀音的工具。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觀音菩薩手中拿著的凈水瓶也是由三種顏色構成的:瓶口是黃色,瓶頸是淺綠色,瓶底大部分是深綠色,這三種顏色的搭配,就像瓶中裝有圣水,彷佛觀音菩薩隨時要向我們播撒甘露。
玉佛四周懸掛4盞七彩蓮花寶燈,比喻釋迦摩尼現身的說法,燈高8米,直徑1.8米,由三層蓮花組成,在每一盞燈的最上方有“佛光普照,國泰民安”的鎏金大字,并且燈上裝有上萬顆天然水晶珠,總價值六十余萬。
在大殿的上方還懸掛有各種佛教用品,將整座玉佛閣裝點的古樸典雅,四壁上繪有釋迦摩尼出生、出家、修行、成佛、講法、涅槃的大型壁畫。
各位嘉賓,玉佛苑的講解到此結束了,感謝您的光臨,同時還請把玉佛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希望您有機會再來!
玉佛苑導游詞 篇2
玉佛苑光景區,位于遼寧省鞍山市市區東部。它占地四萬仄方米,三面環山,一壁臨水,背倚體面秀麗的東山光景區,與天然彌勒大佛一唱一以及,是”"今世中國”"旅游史上的一大偶觀。由玉佛閣、玉帶橋、三洞式山門、荷花池、花果島等各具特色、作風迥異的修建組成,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三塊御路雕有9條龍,云南導游詞,含有“九龍捧圣”之意。
玉在中華之珍貴猶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偶以及極具象征的制作之寶。將沉睡32年的玉石王用時八天八夜、行程172千米請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師用時17個月精雕細琢成全球俯慕的玉佛,其原身等于一項壯舉。而以制作之體――玉,在雕琢進程中所呈現的“佛面天成”的佛緣、“宏大悟偽“的佛法、“龍鳳飛舞”顯現于佛前、“普陀圣境”隱現于佛后等諸多事業,都出自于玉”"文化”"以及佛文化的淵源融會。在這尊神偶的玉佛上,細致的人們會依靠歉富的想象收現許多神偶的、美好的”"傳說”"。嫦娥奔月、唐僧與利劍龍馬、濟公以及尚、全天大圣、鰲魚擺尾……,令人蔚為大觀、樂不思蜀。
玉佛苑導游詞 篇3
坐落在玉佛閣內亂爭的玉佛是由一九六O年收現于中國玉城——鞍山岫巖縣的高7.95米、嚴6.88米、薄4.1米、重達260.765噸的“玉石王”雕刻而成,正面為釋迦牟尼佛,反面為渡海觀世音菩薩。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玉佛以其規模宏大、色彩斑斕、潤澤亮麗而榮膺“全國兇尼斯之最”,堪稱以稀世珍寶造制的但世間事業。
鞍山玉佛苑圖冊(2)玉在中華之珍貴猶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偶以及極具象征的制作之寶。將沉睡32年的玉石王用時八天八夜、行程172千米請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師用時17個月精雕細琢成全球俯慕的玉佛,其原身等于一項壯舉。而以制作之體——玉,在雕琢進程中所呈現的“佛面天成”的佛緣、“宏大悟偽“的佛法、“龍鳳飛舞”顯現于佛前、“普陀圣境”隱現于佛后等諸多事業,都出自于玉文化以及佛文化的淵源融會。在這尊神偶的玉佛上,細致的人們會依靠歉富的想象收現許多神偶的、美好的傳說。嫦娥奔月、唐僧與利劍龍馬、濟公以及尚、全天大圣、鰲魚擺尾……,令人蔚為大觀、樂不思蜀。
玉佛苑光景區自修成以去,每年接待旅游者達63.2萬人次。黨以及國家的多位領導人曾前后前去視察,對玉佛的巧奪天工贊嘆沒有已。香港永惺法師、卻西活佛、德建禪師、泰國王姐、孫中山之兒等出名人士亦慕名前去朝拜、參觀。
佛法臨朝域幾經風雨偉哉清凈佛寺到但世間瑰寶出深山飽經風霜堪贊一片亮光去盛世拋合都市的喧鬧,感受世外的仄以及,以一種感悟領略人生的偽諦。
玉佛苑導游詞 篇4
玉佛苑風景區,位于遼寧省鞍山市市區東部。它占地四萬平方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背倚風光秀麗的東山風景區,與天然彌勒大佛遙相呼應,是當代中國旅游史上的一大奇觀。由玉佛閣、玉帶橋、三洞式山門、荷花池、花果島等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建筑組成,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三塊御路雕有9條龍,含有“九龍捧圣”之意。
玉在中華之珍貴猶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極具象征的自然之寶。將沉睡32年的玉石王歷時八天八夜、行程172公里請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師歷時17個月精雕細琢成舉世仰慕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項壯舉。而以自然之體――玉,在雕琢過程中所出現的“佛面天成”的佛緣、“宏大悟真“的佛法、“龍鳳飛舞”顯現于佛前、“普陀圣境”隱現于佛后等諸多奇跡,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淵源交融。在這尊神奇的玉佛上,細心的人們會憑借豐富的想象發現許多神奇的、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唐僧與白龍馬、濟公和尚、齊天大圣、鰲魚擺尾……,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玉佛苑導游詞 篇5
坐落在玉佛閣內的玉佛是由一九六O年發現于中國玉鄉——鞍山岫巖縣的高7.95米、寬6.88米、厚4.1米、重達260.765噸的“玉石王”雕刻而成,正面為釋迦牟尼佛,背面為渡海觀世音菩薩。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玉佛以其規模宏大、色彩斑斕、潤澤明麗而榮膺“世界吉尼斯之最”,堪稱以稀世珍寶創造的人間奇跡。
鞍山玉佛苑圖冊(2)玉在中華之珍貴猶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極具象征的自然之寶。將沉睡32年的玉石王歷時八天八夜、行程172公里請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師歷時17個月精雕細琢成舉世仰慕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項壯舉。而以自然之體——玉,在雕琢過程中所出現的“佛面天成”的佛緣、“宏大悟真“的佛法、“龍鳳飛舞”顯現于佛前、“普陀圣境”隱現于佛后等諸多奇跡,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淵源交融。在這尊神奇的玉佛上,細心的人們會憑借豐富的想象發現許多神奇的、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唐僧與白龍馬、濟公和尚、齊天大圣、鰲魚擺尾……,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玉佛苑風景區自建成以來,每年接待旅游者達63.2萬人次。黨和國家的多位領導人曾先后前來視察,對玉佛的巧奪天工贊嘆不已。香港永惺法師、卻西活佛、德修禪師、泰國王姐、孫中山之女等知名人士亦慕名前來朝拜、觀光。
佛法臨朝域幾經風雨偉哉清凈梵宇到人間瑰寶出深山歷盡滄桑堪贊一片光明來盛世拋開都市的喧鬧,感受世外的平和,以一種感悟領略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