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導游詞4年級400字(精選3篇)
泰山導游詞4年級400字 篇1
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是大家的導游任婧然,大家叫我小任就好。
今天我帶大家去的地方是五岳之首___泰山。
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譽。
泰山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你們會想:為什么要在泰山祭天,為什么不在別的地方祭天,泰山也不是最高的山?因為泰山在東方,太陽也在東方升起。還有人說是盤古開天地,倒下后,頭變成了東岳泰山,腹變成了中岳嵩山,左臂變成了南岳恒山,右臂變成了北岳衡山,兩腳變成了西岳華山。這種種說法證實了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就在泰山祭天。
過正陽門到南天門是登泰山的必經之路。途徑十八盤。十八盤山路彎曲,山陡路險。走過十八盤,就到了南天門。過南天門后,諸多美景映入眼簾。
我們可以看到碧霞祠。碧霞祠供奉碧霞元君。在古代,人們有困難,就來碧霞祠求碧霞元君,碧霞元君一定會去幫助他。
游客們,再往上走就走到了玉皇頂,玉皇頂乃泰山之巔,登頂似在云里霧里。抬眼望碧日晴空,腳下一片翻騰云海。游客如處仙境。登頂后,你可以看見正中間有一塊石頭,石頭上面刻著泰山的標志。一個鐵欄桿圍著它。欄桿上掛著許多鎖,鎖上刻著許多人的名字。人們說要是在鎖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并掛在鐵欄桿上,泰山山神會保佑他一生平安。
從玉皇頂往下俯瞰,諸多美景盡收眼底,不愧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和登泰山而曉天下。
游客們,小任的導游到此結束,希望大家在游玩的時候把垃圾放到指定的位置,不要在石壁上亂刻亂畫,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謝謝您的合作!
泰山導游詞4年級400字 篇2
大觀峰位于玉皇頂前、平頂峰下的大觀峰,峰上最著名的是刻著唐玄宗《紀泰山銘》。 《紀泰山銘》又叫唐摩崖碑,高13.3米,寬5.7米,刻序言、銘文及額款共1008個字,是唐玄宗東封禪泰山的紀事碑。整個碑“文詞雅訓,隸書遒逸,碑刻體偉幅巨,金光奪目”。有明代王世貞評說:“穹崖造天銘書,若鸞飛鳳舞于煙云之表,為之色飛。”原來有唐玄宗從封大臣題名,又有唐高宗封泰山時的《封禪朝覲頌》在西側,后來均毀。再往西是云峰,常有云霧籠罩而得名。今云峰上有康熙帝題“云峰”,其下有乾隆帝詩刻《夜宿岱頂作》。
大觀峰和云峰上題刻遍布,重重疊疊,能認出來的80多處。“天日蒼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漢”、“青碧丹崖”等大字與《紀泰山銘》輝映;唐劉仁愿、宋趙明誠、元徐世隆、明朱衡、清阮元及施閏章等歷代名流題刻歷歷在目。
峰東南有宋代摩崖碑,上原有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御制功德銘》,后明人翟濤在其上大書“德星巖”,將其鏟毀。今僅剩篆額“登泰山謝天書述二圣功德銘”。崖上有“泰山喬岳”、“俯仰乾坤”、“天柱東維”、“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等大字題刻。西南盤路旁有柱石突兀,南刻“一拳石”,北書“聰明正直”,清代孔貞所謂“真泰山取五岳真形之義”。
泰山導游詞4年級400字 篇3
游客們:
傳說,司馬遷游過泰山后留了一句話給泰山,那句話就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啊!這句話實在太有意義了!相信在場的游客們也是這么認為吧!呀!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到泰山了,好!現在我們上山吧!嗚嗚……終于到了!現在大家累了吧!都坐下吃點東西吧!說到泰山,我記得杜甫也為泰山做過一首詩,應該是:“岱宗夫如何,齊魯情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呲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幾句真是太精深了!
看大家都吃完了,還是原地休息一會,我給大家講講泰山吧!泰山不止一座,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大的、小的、不計其數。泰山最高1524米,最低600米,寬延綿上百公里,窄幾百米,泰山上有許多名貴藥材。如:靈芝、黃連、人參。泰山上有20多處建筑,好了!我們現在看四周,是不是云霧籠罩,若隱若現呀!我們現在也該出發了,登上快車,不一會,我們已經到了泰山索道,大家看!是不是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呀!好!我們繼續走,呀!到了南天門了!大家快下車,只見南天門氣勢磅礴,上面鑲著三個大字:南天門,左右一幅藍底金對聯,下面石階是十八盆,登山最險的一段,從下往上看像一條陡直的天梯。還有泰山巨石、鐘樓、玉皇頂我們沒有去過,現在我們就去吧!我們到了泰山巨石前,那風景是不是景氣影影綽綽,猶如仙境一般,使人流連忘返呀!我們再登上快車去鐘樓吧,到了!只見一個無比巨大的鐘那就是那個鐘樓上的鐘,據說:有一個富人在這里愿望成真了,無比高興,所以他在這建了一座鐘樓,我們接下來就是最后一個地方——玉皇頂了!大家出發吧!我們已經到了玉皇頂,只見有一個玉廟,廟前五岳獨尊的石頭,字是紅的,深刻有力,給人一種豪邁的感覺。
好了!我們的泰山一天游結束了!希望大家這一天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