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dǎo)游詞 > 導(dǎo)游詞范文 > 海口導(dǎo)游詞(通用16篇)

海口導(dǎo)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2-07-13

海口導(dǎo)游詞(通用16篇)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美麗的海口市,海口市是一個掩映在茂盛的椰林叢中的美麗城市。海口是海南省的省會。它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隔18海里與廣東省海安鎮(zhèn)相望;全市土地面積2304.84平方公里。人口160萬人,海口因地處南渡江出海口而得“海口”之名。因滿城婆裟起舞的椰樹又稱椰城,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jīng)濟、交通中心, 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同時又是一座具有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外向型、國際性的旅游城市。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海口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征,他既能敞開胸懷擁抱各個朝代落難的大陸移民,也能欣然接受海外異族文化,還能滿懷希望地送出無數(shù)子弟飄洋過海。海口是我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 現(xiàn)在我們就讓我們來領(lǐng)略這美麗城市的無限風光,享受椰風海韻 海口古稱“白沙津”、“ 海口浦”、“瓊州”,雖然它成為城市的歷史只能上溯到一百年前,可是海口的文明歷史卻悠久而獨特。在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征服百越,在海南設(shè)置了珠崖、儋耳兩郡;南宋時期朝廷在這里設(shè)置了海口浦,海口自此得名。此后,海口逐漸發(fā)展成為我國南北貿(mào)易和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并且于開始設(shè)市。1858年《天津條約》后,海口被辟為商埠,先后有美、日、英、法等十個國家在這里設(shè)立領(lǐng)事館。老城區(qū)的中山路、博愛路一帶至今還保留著成片的法式巴羅克風格的建筑,那是當時外國領(lǐng)事和商貿(mào)機構(gòu)集中之地。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此后成為海南行政區(qū)公署的所在地,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了設(shè)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的決定和決議,海口從此成為海南省的省會和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的面貌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20xx年,海口、瓊山合并,規(guī)模明顯擴大。

  海口市有美蘭、秀英、龍華、瓊山四個市轄區(qū),一個保稅區(qū)。海南建省辦特區(qū)以來,海口市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第三產(chǎn)業(yè)和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都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市政建設(shè)和交通、通訊事業(yè)走在全國前列。市內(nèi)道路寬敞潔凈,花壇綠地隨處可見。海口美蘭機場是全國十大航空港之一,有63條國際國內(nèi)航線。海口港年吞吐量達1100萬噸,貨運直達全國各港口,并有客輪直達廣州、深圳、北海、湛江和海安。海口市的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人均占有住房面積、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都位居全國各省會城市前列。海口市的主要街道有:海府大道,集中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和辦公機構(gòu);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之一,有DC城廣場、第一百貨商場和明珠商廈等大型購物商場;解放西路,以服裝、鐘表、皮具、珠寶和音像制品、電器為主的購物一條街;博愛南路,海口的小商品市場一條街;龍昆南路,以海鮮酒家和娛樂城為特色;濱海大道,富于海濱特色,有眾多的酒店及生生百貨商場、海口市體育館、萬綠園、濱海公園等。有人說海口是"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規(guī)模和大城市的氣派",這一說法概括了海口在較低起點上向著較高目標起飛的奮斗方向。 海口世紀大橋宛如一條臥龍橫亙于海甸河上,因其功能齊全、造型新穎而成為海口一個重要的旅游景觀和城市標志性建筑。 世紀大橋的建設(shè)是城市規(guī)模擴大和城市交通網(wǎng)絡(luò)發(fā)展的需要。20xx年11月25日:粵海鐵一號正式靠泊粵海鐵路海口南港碼頭,完成了與海南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20xx年12月18日:粵海鐵一號滿載火車、汽車與碼頭棧橋的對接取得成功,具備了正式投入運營的條件。 有人說海上看海口最美麗,那是一輪真正的日出。有人說天上看海口最美麗,因為美麗穿透了天空。也有人說有人眼里的海口最美麗,那是一副新版清明上河圖。還有人說百歲老人眼里的海口最美麗,因為滄桑與美麗互動。她那迷人的風光、宜人的氣候、滄桑的昨日、繁榮的今天,都值得我們探尋追求、駐足流連。讓我們一起來祝福她--海口明天會更好!

海口導(dǎo)游詞 篇2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__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海口騎樓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qū)。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筑近六百棟。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筑風格所建。騎樓大多布滿優(yōu)雅細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騎樓樓層都不太高,兩三層的居多,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騎樓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紀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歷史。20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yè)572家商鋪,如“梁安記”、“云旭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有“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里,展開不見硝煙的經(jīng)營大戰(zhàn)。

  1931年,得勝沙街上的“海口大廈”(俗稱“五層樓”)建成,那是建國前海口市最高的樓房。“騎樓林立,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盡管已過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賞到街邊建筑的美。騎樓沿街道兩側(cè)臨街而建,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過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樓層部分跨建在人行過道之上,每棟高二至四層,進深二三開間,在建筑美學(xué)上,樓的寬和高符合審美比例。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體現(xiàn)了獨特的風韻,墻體上的彩瓷花卉圖案、女兒墻、騎樓、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風格,具有歐亞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頂覆蓋青瓦,上面安放著吉祥物。建筑結(jié)構(gòu)上,有中國古代傳統(tǒng)式、西方建筑模式,還有南洋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響;騎樓下的長廊貫通成排,行人逛街時可躲避風雨烈日,一邊悠閑散步,一邊從容地看貨購物。

  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qū)(以下簡稱騎樓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長堤路以南,龍華路以東,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處舊城區(qū)中心地帶,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發(fā)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歷史記載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貿(mào)易的興起,為防海盜襲擾,明代建起了方圓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內(nèi)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四牌樓街、振龍街和龍牙巷等多條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則形成了振東街、水巷口街、得勝沙街、義興街等街道。隨著貿(mào)易和海運的逐漸開辟后,海口被辟為國內(nèi)外的貿(mào)易口岸。“帆檣之聚,森如立竹”,正是當年海口開埠后港口熱鬧景象的真實描述。

  1924年,海口拆墻擴城,城區(qū)面積由原來所城內(nèi)的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了許多。第二年,拆城墻的石頭被用來筑成長堤,這就是如今的長堤路。當時的政府擴建原來天妃廟前的廟前大街,并改名為中山路,長388米,原西門外順城墻位置的街道被擴成今天的新華北路和新華南路。原所城內(nèi)的南北大街被拓為博愛路,東西方向則被拓為新民東西路。“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城市馬路的形成、沿海貿(mào)易業(yè)的繁榮、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使這一帶成為海口的鬧市區(qū)。

  如今,以前賣米賣鹽賣油的得勝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條商業(yè)步行街,以賣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為五金燈飾一條街;新華路、博愛路也都分別成了家電、小商品及紡織面料一條街。沿著五條街漫步踱溜,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這些地方白色騎樓建筑雖然十分歐化,可墻面上細致雕刻全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吉祥圖案,形成一座騎樓就是一副風景畫,一條街就是一個文化景區(qū)。

  騎樓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筑藝術(shù),是源遠流長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經(jīng)典建筑古希臘的“帕忒儂神廟”、中國的孔廟和書院建筑。

  由于海南獨特的強曬多雨氣候條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帶(即現(xiàn)在的博愛路,得勝沙路)建造市場街時,已出現(xiàn)了能遮雨防曬的長廊式“排店屋”。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在異鄉(xiāng)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攜帶著畢生血汗錢回鄉(xiāng)建屋,安老終生。祖輩們在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海南也由此出現(xiàn)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那時,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qū),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huán)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yè)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騎樓,成為了當時的商業(yè)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騎樓建于1849年,地點在四牌樓街又叫城內(nèi)街,就是現(xiàn)在的博愛北街。據(jù)統(tǒng)計,海口的騎樓式建筑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解放路等五條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較為完整的騎樓式建筑最多,約39座。

  這些騎樓建筑具有濃郁的歐亞混交化特征,建筑風格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風格,又有對西方建筑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建筑風格多姿多彩,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都體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風韻,尤其在外墻體上浮雕的花紋上有著精美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臘梅花等中國傳統(tǒng)雕刻藝術(shù)。

  至今這些建筑仍然發(fā)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yè)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發(fā)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xiàn)了海口城市區(qū)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里開設(shè)了領(lǐng)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產(chǎn)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xiāng)的華僑富商為家鄉(xiāng)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如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樓——“五層樓”,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xiāng)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海口最大最豪華的旅館,它一度是海口的標志性建筑,并經(jīng)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

  得勝沙路

  舊時的得勝沙路是洋行、茶樓、旅館、貨棧、戲院的聚集地。在那個年代,相當之繁華。街上還有間冼太夫人紀念館(俗稱“冼夫人廟”),為紀念在南北朝時期對治理海南有卓越貢獻、為安定團結(jié)統(tǒng)一開創(chuàng)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現(xiàn)在得勝沙逐漸形成了海南最大的服裝批發(fā)市場。

  新華南路

  傳統(tǒng)的裁縫店、各類平民服裝鞋店、茶樓、小食店,一家家生意興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格的“解放電影院”,仍以毛筆楷體寫宣傳板招攬顧客。

  中山路

  中山路是五金燈飾一條街,騎樓與鱗次櫛比的霓虹廣告輝映,現(xiàn)在主要為溫州人的商業(yè)街。

  博愛路

  街邊小店銷售家電、小商品、服裝、鮮花、禮品等,生活氣息濃郁。貫穿博愛路的是東、西門市場。東門為海鮮干貨市場,西門則是古玩一條街,大大小小古玩攤檔沿街而擺。\

  騎樓建筑最早見于20__多年前的古希臘,近代才流行于南歐及地中海一帶,并傳至東南亞。海口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兩側(cè)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紀末的南洋風格柱廊式騎樓。編號:011的“海口市騎樓街(區(qū))”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濃郁的歐亞混交化特征,至今還發(fā)揮著情感價值。許多馬來西亞等地的老華僑們在每年回國祭祖的時候,總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轉(zhuǎn)轉(zhuǎn),給身邊的孫子講講這里當年的故事。

  然而,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南洋街上擁有歷史記憶的騎樓在逐漸消失。中共海口市委宣傳部、海口市文物局以及海口旅游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正致力于“海口騎樓建筑保護和綜合整治項目”,評選首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進而申請世界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把海口的騎樓老街納入到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shè)中來。

海口導(dǎo)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__。

  海口騎樓老街位于東經(jīng)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qū)。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__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海口騎樓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qū)。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筑近六百棟。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筑風格所建。騎樓大多布滿優(yōu)雅細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騎樓樓層都不太高,兩三層的居多,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騎樓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紀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歷史。20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yè)572家商鋪,如“梁安記”、“云旭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有“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里,展開不見硝煙的經(jīng)營大戰(zhàn)。

  1931年,得勝沙街上的“海口大廈”(俗稱“五層樓”)建成,那是建國前海口市最高的樓房。“騎樓林立,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盡管已過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賞到街邊建筑的美。騎樓沿街道兩側(cè)臨街而建,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過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樓層部分跨建在人行過道之上,每棟高二至四層,進深二三開間,在建筑美學(xué)上,樓的寬和高符合審美比例。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體現(xiàn)了獨特的風韻,墻體上的彩瓷花卉圖案、女兒墻、騎樓、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風格,具有歐亞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頂覆蓋青瓦,上面安放著吉祥物。建筑結(jié)構(gòu)上,有中國古代傳統(tǒng)式、西方建筑模式,還有南洋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響;騎樓下的長廊貫通成排,行人逛街時可躲避風雨烈日,一邊悠閑散步,一邊從容地看貨購物。

  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qū)(以下簡稱騎樓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長堤路以南,龍華路以東,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處舊城區(qū)中心地帶,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發(fā)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歷史記載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貿(mào)易的興起,為防海盜襲擾,明代建起了方圓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內(nèi)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四牌樓街、振龍街和龍牙巷等多條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則形成了振東街、水巷口街、得勝沙街、義興街等街道。隨著貿(mào)易和海運的逐漸開辟后,海口被辟為國內(nèi)外的貿(mào)易口岸。“帆檣之聚,森如立竹”,正是當年海口開埠后港口熱鬧景象的真實描述。

  1920__年,海口拆墻擴城,城區(qū)面積由原來所城內(nèi)的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了許多。第二年,拆城墻的石頭被用來筑成長堤,這就是如今的長堤路。當時的政府擴建原來天妃廟前的廟前大街,并改名為中山路,長388米,原西門外順城墻位置的街道被擴成今天的新華北路和新華南路。原所城內(nèi)的南北大街被拓為博愛路,東西方向則被拓為新民東西路。“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城市馬路的形成、沿海貿(mào)易業(yè)的繁榮、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使這一帶成為海口的鬧市區(qū)。

  如今,以前賣米賣鹽賣油的得勝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條商業(yè)步行街,以賣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為五金燈飾一條街;新華路、博愛路也都分別成了家電、小商品及紡織面料一條街。沿著五條街漫步踱溜,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這些地方白色騎樓建筑雖然十分歐化,可墻面上細致雕刻全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吉祥圖案,形成一座騎樓就是一副風景畫,一條街就是一個文化景區(qū)。

  騎樓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筑藝術(shù),是源遠流長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20__年前的世界經(jīng)典建筑古希臘的“帕忒儂神廟”、中國的孔廟和書院建筑。

  由于海南獨特的強曬多雨氣候條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帶(即現(xiàn)在的博愛路,得勝沙路)建造市場街時,已出現(xiàn)了能遮雨防曬的長廊式“排店屋”。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在異鄉(xiāng)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攜帶著畢生血汗錢回鄉(xiāng)建屋,安老終生。祖輩們在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海南也由此出現(xiàn)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那時,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qū),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huán)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yè)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騎樓,成為了當時的商業(yè)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騎樓建于1849年,地點在四牌樓街又叫城內(nèi)街,就是現(xiàn)在的博愛北街。據(jù)統(tǒng)計,海口的騎樓式建筑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解放路等五條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較為完整的騎樓式建筑最多,約39座。

  這些騎樓建筑具有濃郁的歐亞混交化特征,建筑風格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風格,又有對西方建筑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建筑風格多姿多彩,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都體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風韻,尤其在外墻體上浮雕的花紋上有著精美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臘梅花等中國傳統(tǒng)雕刻藝術(shù)。

  至今這些建筑仍然發(fā)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yè)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發(fā)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xiàn)了海口城市區(qū)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里開設(shè)了領(lǐng)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產(chǎn)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xiāng)的華僑富商為家鄉(xiāng)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如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樓——“五層樓”,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xiāng)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海口最大最豪華的旅館,它一度是海口的標志性建筑,并經(jīng)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

海口導(dǎo)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__。

  海口市地處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于1920__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20__年,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海口市的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今日的海口已逐漸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

  海口市位于北緯19°57′04〃-20°05′11〃,東經(jīng)110°10′18〃-110°23′05〃。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由于它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cè),正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海口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美蘭機場、秀英港、新港把海口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市內(nèi)公共汽車、私營中巴和出租車,可以把游客帶到想去的地方。這里地下水和海水的水質(zhì)、大氣環(huán)境遺跡生態(tài)環(huán)境質(zhì)量均為國內(nèi)外一流水準。陽光、沙灘、海水、綠色、空氣、現(xiàn)代旅游的五要素一應(yīng)俱全。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景觀:藍天、碧波、陽光、沙灘、椰林,熱帶情調(diào)。海口市旅游資源是以熱帶海濱為其主要特色,并集自然風光、熱帶作物、文化古跡和民族風情于一體的獨具體特色的熱帶海島資源、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和社會旅游資源。主要景點有西海岸帶狀公園、熱帶海洋世界、五公祠、西天廟、海瑞墓、邱浚墓、蘇公祠及秀英炮臺、人民公園、金牛嶺公園、動物園、濱海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西秀河灘、白沙門海灘等。

  【行政區(qū)劃】

  海口市分設(shè)秀、龍英華、瓊山、美蘭4個區(qū),共轄23個鎮(zhèn)(長流鎮(zhèn)、城西鎮(zhèn)、西秀鎮(zhèn)、海秀鎮(zhèn)、靈山鎮(zhèn)、演豐鎮(zhèn)、大致坡鎮(zhèn)、甲子鎮(zhèn)、三門坡鎮(zhèn)、龍泉鎮(zhèn)、龍橋鎮(zhèn)、三江鎮(zhèn)、云龍鎮(zhèn)、紅旗鎮(zhèn)、大坡鎮(zhèn)、舊州鎮(zhèn)、龍?zhí)伶?zhèn)、新坡鎮(zhèn)、永興鎮(zhèn)、遵譚鎮(zhèn)、東山鎮(zhèn)、石山鎮(zhèn)、府城鎮(zhèn))和18個街道辦事處(博愛街道、白龍街道、國興街道、藍天街道、海府街道、白沙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街道、和平南街道、中山街道、大同街道、金貿(mào)街道、海墾街道、濱海街道、金宇街道、秀英街道、海秀街道、新埠街道),150個社區(qū)居委會、249個村民委員會、2504個經(jīng)濟社(村民小組)、4個農(nóng)墾農(nóng)場、2個省屬農(nóng)場。

  秀英區(qū)轄秀英、海秀2個街道辦事處,長流、西秀、海秀、石山、永興、東山6個鎮(zhèn),共16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70個村民委員會。

  龍華區(qū)轄中山、濱海、大同、金貿(mào)、金宇、海墾6個街道辦事處,城西、龍橋、龍泉、新坡、遵譚5個鎮(zhèn),東昌1個農(nóng)場,共64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54個村民委員會。

  瓊山區(qū)轄國興街道辦事處,府城、龍?zhí)痢⒃讫垺⒓t旗、舊州、三門坡、甲子、大坡8個鎮(zhèn),紅明、大坡、東昌、嶺腳4個農(nóng)場和長昌煤礦,共18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72個村民委員會。

  美蘭區(qū)轄白龍、白沙、博愛、海甸、藍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個街道辦事處,靈山、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zhèn),桂林洋、羅牛山、三江3個農(nóng)場,共52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53個村民委員會。

  海口市人口總量繼續(xù)增長。20__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4.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4萬人。20__年該市城鎮(zhèn)化率為75.48%,比上年提高0.45個百分點。全市戶籍人口161.59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64.47萬人,占39.9%,非農(nóng)業(yè)人口97.12萬人,占60.1%。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2.52‰,死亡率為4.34‰,自然增長率為8.18‰。

  【歷史沿革】

  海口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曾設(shè)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瓊州口,民國初期的海口鎮(zhèn)。

  從漢代起,海口地屬廣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劃歸廣東。唐代620__年,海口始隸屬于瓊山縣。

  1920__年12月,海口從瓊山縣劃出,獨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國務(wù)院將海口市劃為廣東省的地級直轄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guān)于設(shè)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的決議,海南建省,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

  20__年10月16日,國務(wù)院批復(fù)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海口導(dǎo)游詞 篇5

  來到八仙過海景區(qū),我?guī)缀跻蚬妨耍驗樵谇皟蓚景區(qū)里,我沒玩夠呢!可就木有時間了,所以我對這個景區(qū)幾乎就不抱什么希望,可是當我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后,我便對這里改變看法,對旅游團改變看法了。

  我們來到了景區(qū)的里面,聽導(dǎo)游講解,傳說這里是由鐵拐李的酒葫蘆而演變成的景區(qū)呢!我在四處找到了一個旅游全景圖,我仔細一看,還真的有些像一個葫蘆的樣子呢!我們開始往里面走,走到一個水池邊,我不經(jīng)意的往水里看了看,這一看,讓我激動了不少,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小海獅正在水池邊休息呢!我立刻便停下來觀看,小海獅真可愛呀,如果我有錢的話,我就一定要去買一份飼料去喂喂小海獅,和它共同度過一會兒快樂的時光,可惜我不能不跟著旅游團,但是媽媽還是給小海獅照了張相片,我看著小海獅,小海獅好像在看著媽媽的手機,好像在說:“咦?這是什么,我要把它拿過來看看。”

  我們又往八仙渡海口景區(qū)去游覽了,那里可真是好空啊!幾乎什么也沒有,就只有一個八仙過海的圖和一個石雕,接著,我們便繼續(xù)去看海市蜃樓的記錄,可是接下來的事情,讓我們大驚失色,原來還好好的人,竟然一個也不見了,我們只好慢慢的自己游蕩著。

  過了一會兒,導(dǎo)游來了電話,可是什么也沒說,所以我們便急著出去,等出去了之后,導(dǎo)游才說她們正在沖浪艇那里,我們十分生氣,所以就不能再去了,本來說好是3點30分集合的,現(xiàn)在竟然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沒辦法了,我們只好在那里干等,等到最后才前往下一個地區(qū):海洋研究所——海研。

海口導(dǎo)游詞 篇6

  今天我們一家去蓬萊八仙渡海口景區(qū)游覽,從外形上看景區(qū)就是一個寶葫蘆的形狀,傳說這是八仙過海的起點,過東海時鐵拐李把自己的寶葫蘆扔入海中,溢出的仙氣變成了這個景區(qū)。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園林、最大的海上奇石、最長的海上長廊、最高的海上樓閣,是國家級aaa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qū)。

  到了八仙渡海口景區(qū),只見一座雄偉的石門拔地而起,左右兩根柱子上纏繞著兩條龍,頂端還有一塊寫著“八仙過海口”的匾額。我心想:門都這么有氣勢,里面肯定更好。于是我加快了腳步往前走,前面又有一道石門,上面寫著“得道成仙”四個字。我調(diào)皮地說:“我們也當了一回神仙”。過了石門,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最高的海上樓閣—會仙閣,里面供奉著大大小小72位神仙,樓層越低,官職越小,樓層越高,官職越高。他們的模樣很怪,有的玉樹臨風,有的丑陋無比,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兇神惡煞,讓人百看不厭。它的配殿是龍王殿和媽祖殿,左側(cè)是龍王殿,右側(cè)是媽祖殿。龍王掌控著世界上所有的水源,是萬能的水神;媽祖是專門救海上遇難的漁民,是一個慈善的神。

  我們來到八仙石像的小廣場上,第一位韓湘子,是八仙中最帥的一個,寶器為玉簫;第二位漢鐘離,他法力高超,寶器是芭蕉扇;第三位鐵拐李,他模樣雖丑可道行是最高的,寶器是寶葫蘆;第四位曹國舅,他是成仙最晚的一個,寶器是玉笏板;第五位呂洞賓,他是八仙之首,寶器是陰陽八卦劍;第六位張果老,他總愛倒騎毛驢,寶器漁鼓;第七位藍采和,她喜歡采花,寶器是花籃;第八位何仙姑,她喜歡一層不染的蓮花,寶器是蓮花。八位仙家旁邊分別擺放有它們的寶器,每一件都聚集了天地之靈氣,好看極了。

  該輪到我最喜歡的項目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上快艇,快艇箭一般駛離了碼頭,呼呼的海風響在耳畔,媽媽的頭發(fā)都立起來了,游艇在黃渤海分界線上停留了片刻,遠處劉公島上高高的燈塔聳入云霄,海岸邊怪石嶙峋,海浪拍打著奇形怪狀的巖石,激起幾尺高的浪花,懸崖上的古棧道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它們在眺望著遠處蔚藍的海水,橫跨在海岸上空的空中纜車上的兩個游客正害怕的閉上了眼睛。我們仿佛告別了凡間,飛到了仙境,我們都成為了神仙。

  結(jié)束了一天愉快的旅行,我們又坐著車回到了愜意的賓館,晚上躺在床上,夢見我成為了八仙過海口的第九位神仙。

海口導(dǎo)游詞 篇7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上了東線高速公路,和大陸不一樣,海南沒有明顯的城鄉(xiāng)結(jié)合帶,一出城就是廣闊的原野。無論你把目光轉(zhuǎn)向何方,這里到處都是綠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小草和樹木綠油油的,向你表達它們快樂的心情,來旅游的朋友不僅眼睛綠了,心也綠的。

  朋友們,海南島森林覆蓋率高達51.6%,遠遠超出全國的平均值13%,被稱為“綠色明珠”,來海南旅游的朋友感覺最舒服的便是我們的眼睛和鼻子,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綠色和藍色,鼻子呼吸到的都是清新的空氣。這里的山水之美,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需要我們大家自己用心去體會:椰樹是高大挺拔的美、珊瑚是柔軟五光十色的美、南山觀世音是慈愛富態(tài)的美、黎村是原始古樸的美、蛋民是勞動頑強的美,泰國紅藝人是身材藝術(shù)的美,朋友們,海南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

  說到美我就想起了蘇東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蘇東坡喜歡和佛印和尚辯論,卻總也辯不贏。有一次他們下棋的時候,蘇東坡突然說了一句:“大師,你在我的眼里象一堆狗屎!”誰知佛印和尚并不生氣,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道了聲“阿彌陀佛,施主,您在我的眼里卻是一尊金佛。”蘇東坡非常得意回家告訴了他妹妹蘇小妹,蘇小妹也是一個才女,她想了想說:“哥哥,你又輸了,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那是因為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堆狗屎,說明你的心就是一堆狗屎!”朋友們,由此可見“美由心生”,如果您用良好的心態(tài)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美好的、光明的;如果您用惡劣的心態(tài)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黑暗的,丑陋的,無精打采的。

  海南最美的是南山,最著名的是天涯海角、最古老的是大小洞天、最開心的是西島、最刺激的是潛水、最神秘的是興隆、最好吃的是海鮮,最有趣的是南灣猴島,最有鄉(xiāng)野氣息的就是萬泉河瓢流。

  朋友們,往兩邊一看我們就能感覺到海南真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小島,這里有充足的陽光和豐沛的降水,除了種植水稻、橡膠之外,還有很多的水果:椰子、芒果、荔枝、龍眼、菠蘿、菠蘿蜜、榴蓮、桃楊、木瓜、香瓜、火龍果、人心果、雞蛋果等等等等,美不勝收,簡直就是“上帝的水果籃”!告訴大家,椰子一年四季都有,分青椰、紅椰、金椰、銀椰等品種,其中青椰最多最便宜,一般2-3塊錢一個,一個椰子可供2個人喝,太老椰子有點澀,太嫩椰子的口味淡,最好吃的是十八九歲的椰子。其它的水果現(xiàn)在正是上市季節(jié),價格也不貴。

  朋友們,再看看我們海南的高速公路,就像綠色大海當中穿梭的一條銀色的綢緞,它全長300多公里,接連7個市縣,漂亮吧,對比一下你們的高速路,大家感覺有什么不同呢?很多朋友都說車少,不擁擠,是的,這是現(xiàn)在,然而海南的汽車曾經(jīng)多得讓世界嚇了一大跳。這是怎么回事呢?80年代中后期美國的衛(wèi)星顯示海南島上到處都是亮閃閃的,這些亮點連成一片不斷地在移動,美國政府大吃一驚,以為中國正在進行新的戰(zhàn)略布置,在海南島上增派兵力,后來才知道這是汽車走私,大量的外國汽車涌上來,陽光照在車項上不就亮閃閃的一片。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關(guān)注。事實上海南的走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和過去比現(xiàn)在更加隱蔽,更加小心,你想想看,四周都是海水,海岸線又長達1600多公里,海關(guān)的工作總是防不勝防。

  現(xiàn)在一些路邊經(jīng)常放著幾個臟乎乎的雪碧瓶子,里面真的是汽水嗎?不是,是走私汽油。海南走私的物品種類非常多:汽車汽油、家電服裝等等,一輛進口小汽車二三萬塊錢就能買到,至于珠寶玉石,一旦被海關(guān)查到了,送到海南省地質(zhì)博物館統(tǒng)一出售,由于沒有關(guān)稅,價格也非常便宜。另外,剛才有朋友說這條路上沒有收費站,“一腳油門踩到底”,這是一個重要的區(qū)別,這是因為海南在全國首家實行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將過路費、過橋費、養(yǎng)路費等費用打在汽油里面,以方便管理,因此海南的油價比大陸大約要貴40%左右。路上沒有收費站,游客們覺得方便了,然而海南人民負擔卻重了,大多數(shù)家庭的摩托車也許從來就沒有上過高速路,但一樣買高價油,這應(yīng)該是海南人民對游客的默默奉獻吧。好的朋友們,高速路不能隨便停車,因此要上洗手間的朋友一定要提前打招呼,香港人把解手說成“唱歌”,我們允許大家獨唱,也可以合唱,甚至可以唱山歌,但就是不能對唱。

  朋友們,海南前些年汽車走私、洋浦開發(fā)和房地產(chǎn)熱等事件震驚海內(nèi)外,這兩年同樣也有兩大事件讓海南再次引起國際廣泛關(guān)注,一是博鰲亞洲論壇會議召開,二是陵水的飛機相撞事件。博鰲位于萬泉河的入海口,景色秀美,用一位德國旅游專家的話來說:博鰲有山巒、有小島、有河流、有大海等眾多旅游資源,如果拆開來看它們不是最美的,但組合在一起卻構(gòu)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一副風光畫卷。入海口處有一條上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玉帶灘,它長達8.5公里,地形地貌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非常相似,從空中看仿佛是仙女飄落在大海里的一根白色的紗巾。玉帶灘的兩側(cè)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美:一邊是萬泉河水在靜靜的流淌,一邊是大海在不停地咆哮,這一動一靜、一藍一綠的組合讓人感覺大自然的安排是那樣的和諧完美。

  入海口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原始的河流入海口,也正因為如此,亞洲論壇組織才在這里成立。對于游客來說如果能在萬泉河上坐船慢慢地游玩、再上玉帶灘上瘋上一把將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所“吹吹海風,渾身輕松;聽聽海韻,心中高興”。還記得那首歌嗎: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朋友們,唱得不好讓大家見笑了,我呢雖然五音不全,但還是比較喜歡唱歌,從小到大向不同的老師請教過,有一位老師現(xiàn)在住在興隆,有點與眾不同,她過去是個非常英俊的小伙子,由于思想有點故障,結(jié)果一個人跑到北京醫(yī)院,在手術(shù)臺上“咔嚓”一聲,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亭亭玉立大姑娘。現(xiàn)在的她非常的溫柔,但你也可以看出一絲粗獷的影子。她的歌唱得非常好,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男女聲對唱,這是我學(xué)不來的,有的游客喜歡她的男聲,有的喜歡她的女聲,到底是男聲好聽還是女聲好聽,到現(xiàn)在我也說不準。到了興隆之后您自己去辨別吧。

  (進入瓊海市)好的,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要到達的是瓊海市,瓊海市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xiāng),也是萬泉河的主要流行地。古時候海南島分為兩個郡,東邊的叫珠崖郡(大海邊上產(chǎn)珍珠),西邊的叫儋耳郡(指黎族人耳朵大),瓊海市便處于東邊的珠崖郡郡內(nèi)。瓊海市并不大,1700平方公里,說它是市呢也就是一個縣級市,93年才撤縣建市,今年剛好是建市10周年。海南島只有兩個地級市(海口市和三亞市),其它的市都是縣級市。瓊海市靠著海南島的東海岸,被稱作為“臺風走廊”,73年一場特大臺風把整個城市夷為平地,所以你在瓊海市看不到舊的樓房,幾乎都是新的樓房。

  風浪沖走了一切,許多人出生證明、學(xué)歷證明都找不到了,瓊海市也是海南的一個華僑之鄉(xiāng),因此您看到的建筑許多都具有明顯的南洋風格。和大陸不一樣的是,在海南辦理出入境手續(xù)的,許多都是一身農(nóng)民打扮,這些農(nóng)民也許一輩子沒出過省,但卻出了好幾國,出去探親訪友,這就是僑鄉(xiāng)的特點,因此當?shù)卣埠茏⒅卮騼S牌。瓊海市的鈦礦儲量居全國第一,鈦是一種比黃金還要稀有昂貴的金屬,是制造飛機等設(shè)備的主要原材料。曾經(jīng)有日本商人搞旅游開發(fā),一年下來不見動靜,只見他們一車一車地拉沙子,原來開發(fā)是假,采礦是真,當?shù)卣皶r地解除了合約并要求賠償。

  好的,朋友們,現(xiàn)在大家適當休息一下,看一看這里非常典型的海南鄉(xiāng)村的田園風光,海南的水稻一年產(chǎn)三季,海南的農(nóng)民也就特別辛苦。  (到博鰲臨下車前)

  朋友們,來到博鰲我們將第一次看見美麗的南中國海,到了玉帶灘之后,大家只能濕腳但不能濕身,據(jù)說海南的海水對治療“香港腳”特別有效。同時大家還要多做深呼吸,連外國朋友都說海南島的空氣每呼吸一下值兩美分,

  博鰲是一個新的景點,人比較擁擠,下車之后大家動作快一點,要跟上隊伍,小攤旁邊人多手雜,注意看好自己的行李。

  (在船上)給游客指點“一口飲三江”

  (出博鰲)

  好的,朋友們,感受到海南的天氣了吧,驕陽似火,有人說海南真熱,海南是我國唯一的一個熱帶海島省份,被稱為“熱島”,它要不熱就不叫海南島了。這個地方秋去春來,長夏長冬,連古人都說“四季皆為夏,一雨便成秋”。太陽一年兩次從頭頂走過,紫外線非常強烈,對皮膚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不主張大家進行陽光浴、沙灘浴、海水浴。要是你不小心被曬黑了也不要緊,和當?shù)厝艘粯映蔀楹谡渲榱耍诹梁诹恋模蔀檎渲橹械臉O品。不過海南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受海洋的影響很大,加上森林的調(diào)節(jié),所以本地并不是酷熱難耐,很多時候也非常的涼爽。

  好的,朋友們,相關(guān)的情況先介紹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問題沒有?沒有問題,那我就要問大家一個問題:海南被叫做長壽島,為什么?對此,許多外地的朋友都不能理解,熱帶物種應(yīng)該成熟快、壽命短,例如海南的水稻就是一年三熟,同緯度的非洲、印度居民壽命也不長,海南為什么會叫做長壽島?要想成為長壽地區(qū),不是瞎說的,國家是有標準的:每10萬個人當中百歲老人要有3個,按照這個標準我國大陸(四川、湖北、廣西、新疆、江蘇、遼寧,可略去)有6個地方被列為長壽之鄉(xiāng),而海南每10萬個人當中百歲老人達到4.7個,按著這個比例三亞市南山村的百歲老人至少有250人,完全可以申請“世界長壽之鄉(xiāng)”的稱號了,真所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海南之所以有這么多的長壽老人,這是因為海南有一個美麗純凈的自然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海南人的飲食結(jié)構(gòu)非常合理,長年吃海產(chǎn)品,海魚、海蝦、海呀,這些都是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的食品,既滋補身體又不會長胖,第三就是海南人有喝茶的傳統(tǒng),特別是長在五指山上的野生苦丁茶,這種茶樹和板藍根一樣屬于大葉冬青科植物,既是茶也是藥,對身體有保健作用。不過市面上有很多都是人工茶葉在冒充。第四呢,就是因為海南人性格比較柔緩,不太沖動。

  “人到七十古來稀”在海南真的快成了一句古話了。很多家庭都以家里有百歲老人為榮,子女們也很孝順,即使家里再不富麗,也要把電視機、電風扇等物品放進老人房間,讓老人過得舒服一點,家里還經(jīng)常煲點骨頭湯給老人喝,以補充營養(yǎng)。在海南的黎族有這樣一個風俗:子女結(jié)婚的時候都要送給父母一對玳瑁手鐲,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同時也祝愿父母健康長壽,因為玳瑁能活千年,是長壽的象征,同時也是活血去風濕的。而等到子女生了小孩,小孩子滿月的時候,長輩就要給小孩脖胞前戴上一個玳瑁的平安扣,起到鎮(zhèn)驚的作用。黎族是一個非常有靈氣的民族,他們沒有宗教,信奉祖先和神靈(鰲神),有關(guān)這個民族的情況明天我將會做詳細的介紹。

  介紹紅色娘子軍時再介紹一下海島女民兵,是海南婦女的另外一面旗幟。毛主席的那首詩:

  颯爽英姿態(tài)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海口導(dǎo)游詞 篇8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美麗的海口市,海口市是一個掩映在茂盛的椰林叢中的美麗城市。海口是海南省的省會。它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隔18海里與廣東省海安鎮(zhèn)相望;全市土地面積2304.84平方公里。人口160萬人,海口因地處南渡江出海口而得“海口”之名。因滿城婆裟起舞的椰樹又稱椰城,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jīng)濟、交通中心,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同時又是一座具有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外向型、國際性的旅游城市。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海口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征,他既能敞開胸懷擁抱各個朝代落難的大陸移民,也能欣然接受海外異族文化,還能滿懷希望地送出無數(shù)子弟飄洋過海。海口是我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現(xiàn)在我們就讓我們來領(lǐng)略這美麗城市的無限風光,享受椰風海韻 海口古稱“白沙津”、“海口浦”、“瓊州”,雖然它成為城市的歷史只能上溯到一百年前,可是海口的文明歷史卻悠久而獨特。在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征服百越,在海南設(shè)置了珠崖、儋耳兩郡;南宋時期朝廷在這里設(shè)置了海口浦,海口自此得名。此后,海口逐漸發(fā)展成為我國南北貿(mào)易和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并且于1926年開始設(shè)市。1858年《天津條約》后,海口被辟為商埠,先后有美、日、英、法等十個國家在這里設(shè)立領(lǐng)事館。老城區(qū)的中山路、博愛路一帶至今還保留著成片的法式巴羅克風格的建筑,那是當時外國領(lǐng)事和商貿(mào)機構(gòu)集中之地。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此后成為海南行政區(qū)公署的所在地,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了設(shè)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的決定和決議,海口從此成為海南省的省會和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的面貌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20__年,海口、瓊山合并,規(guī)模明顯擴大。

  海口市有美蘭、秀英、龍華、瓊山四個市轄區(qū),一個保稅區(qū)。海南建省辦特區(qū)以來,海口市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第三產(chǎn)業(yè)和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都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市政建設(shè)和交通、通訊事業(yè)走在全國前列。市內(nèi)道路寬敞潔凈,花壇綠地隨處可見。海口美蘭機場是全國十大航空港之一,有63條國際國內(nèi)航線。海口港年吞吐量達1100萬噸,貨運直達全國各港口,并有客輪直達廣州、深圳、北海、湛江和海安。海口市的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人均占有住房面積、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都位居全國各省會城市前列。海口市的主要街道有:海府大道,集中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和辦公機構(gòu);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之一,有DC城廣場、第一百貨商場和明珠商廈等大型購物商場;解放西路,以服裝、鐘表、皮具、珠寶和音像制品、電器為主的購物一條街;博愛南路,海口的小商品市場一條街;龍昆南路,以海鮮酒家和娛樂城為特色;濱海大道,富于海濱特色,有眾多的酒店及生生百貨商場、海口市體育館、萬綠園、濱海公園等。有人說海口是"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規(guī)模和大城市的氣派",這一說法概括了海口在較低起點上向著較高目標起飛的奮斗方向。海口世紀大橋宛如一條臥龍橫亙于海甸河上,因其功能齊全、造型新穎而成為海口一個重要的旅游景觀和城市標志性建筑。世紀大橋的建設(shè)是城市規(guī)模擴大和城市交通網(wǎng)絡(luò)發(fā)展的需要。20__年11月25日:粵海鐵一號正式靠泊粵海鐵路海口南港碼頭,完成了與海南的第一次親密接觸;·20__年12月18日:粵海鐵一號滿載火車、汽車與碼頭棧橋的對接取得成功,具備了正式投入運營的條件。有人說海上看海口最美麗,那是一輪真正的日出。有人說天上看海口最美麗,因為美麗穿透了天空。也有人說有人眼里的海口最美麗,那是一副新版清明上河圖。還有人說百歲老人眼里的海口最美麗,因為滄桑與美麗互動。她那迷人的風光、宜人的氣候、滄桑的昨日、繁榮的今天,都值得我們探尋追求、駐足流連。讓我們一起來祝福她--海口明天會更好!

海口導(dǎo)游詞 篇9

  位于海水浴場東側(cè)海中,西與蓬萊遙遙相望的八仙渡海口,是根據(jù)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填海新建的景區(qū),填海面積3.3萬平方米,如果從空中俯視恰似丫腰葫蘆一般。游龍起伏脊的南部外墻,龍首位于正門兩側(cè),墻體內(nèi)側(cè)嵌有諸神如甲子神、日游神、夜游神及生肖圖案等漢白玉浮雕70余方。景區(qū)內(nèi)建有民族風格古典式建筑的大型八仙過海漢白玉照壁、流軒、挹清軒、八仙祠、三星殿、財神殿、放鶴亭、環(huán)形步廊等,樹立各種雕塑20余尊,道教神仙100余尊奉伺在此。景區(qū)內(nèi)還有2處人工池,分別注入海水和淡水,名曰"北海"、"南湖"。

  長400余米的環(huán)步廊景區(qū)北部,聯(lián)結(jié)著九處憩息涼亭,步廊梁架間有彩繪174幅,形象地展示了八仙得道成仙的神話傳說,真是一步一景,引人入勝。大凡來到八仙渡的游客,都想在這里滿足一下崇仙情懷,謁仙閣,拜仙人,沾仙氣,求好運。

  而我卻被這里的山水所迷戀。也許有人會說,這里的山水都是人造的,與自然山水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的,因為這是一座人工制做的園林,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里的山水只是一種藝術(shù)品。然而,作為藝術(shù)品的山水,不但會給人留下美感,還提供了寬闊的想像空間,讓人們感受和領(lǐng)悟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先說這山,八仙渡的山是用太湖石、靈璧石、臨朐石組合堆疊而成的,卻匠心獨運,充滿了生機。人說名園必有名石,透過這些玲瓏剔透的假山石,不但可以領(lǐng)略到真山的神韻,而且會被一種大自然的造化所震撼。因為它的每一孔蝕洞都寫滿了歲月,每一條斑痕都印證著滄桑。單憑它的閱歷,就足以令人敬畏的了。再說這水,八仙渡是一處海上景觀,可謂"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了,然而,這里卻并沒忽略水景的設(shè)

  八仙渡海口 風景圖置。"山是園之骨,水是園之脈",水隨山轉(zhuǎn),山因水活,這也是造園的規(guī)則。寶葫蘆狀的景區(qū),分別營造了兩個龐大的人工湖,形成了海中之海。兩海中又分別矗立著望瀛樓和會仙閣兩座標志性建筑,形成了海中瓊樓玉宇,相映仙氣繚繞的空靈意境。如果從會仙閣頂端憑欄俯瞰整個景區(qū),海中之景,景中之海,內(nèi)外相連,景象迥異的海上大觀,別有一番情趣。

  人們常用山高水長來形容自然山水,八仙渡的景觀山水與之相比,簡直袖珍得很,卻充滿了詩情畫意,十分耐人尋味。這里的山,同樣會歷經(jīng)寒來暑往,閱盡人間春色;這里的水,也同樣會懷星攬月,潮起潮落。所謂海枯石爛,是一種夸張的比喻,卻蘊含著對地久天長的期冀。

  正因如此,一對對情侶在這里拴上了連心鎖,希望鎖住他們的情緣和海誓山盟。他們相信,這里的海不會枯,石不會爛,他們的緣份也永遠不會風化成一個陳舊的故事。藝術(shù)園林是自然山水的縮影,八仙渡園林是坐落在大海之上的,所以它格外富有魅力。站在大海之濱眺望,它就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凌波仙子,"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向世人展示著萬種風情。如果站在園林中觀看大海,那茫茫無垠的碧波,的確可以洗肺腸,滌俗濾,令人心胸為之豁然。樂山樂水者,不妨到這八仙渡走一走。八仙渡海口八仙渡海口景區(qū)中分五個層次可觀可覽可娛可游。

  海岸區(qū)新建兩座牌坊,以花崗巖為材料,三神山為主要故事,雕鑿成八仙渡標志性入口建筑。同時,新建兩個廣場,以供停車,導(dǎo)游,環(huán)保小火車站之用。通往景區(qū)的八仙橋為十一孔仿古建筑,是唯一入景通道。前景區(qū)主景建筑為建在水池中的三層望海樓,水下一層為可容納1000人同時就餐的大型旅游餐廳。墻面為透明玻璃建筑,可觀賞水中海豹、海豚、海獅等海洋動物及樓上人造瀑布景色。八仙祠、內(nèi)院、廂房,是人們上香抽簽、祈福的地方。后景區(qū)由八仙閣、八仙臺、水浪池、環(huán)廊、小亭、八仙渡海處等組成。八仙臺為八層梯形建筑,臺上建有30米高的八仙閣,八仙臺里以九宮八卦陣設(shè)立迷宮,內(nèi)里修建八仙洞、塑八仙雕家,展示八仙過海的神奇故事,游人進八臺入仙迷宮陣,非超人智慧者,必須由導(dǎo)游引路方可進出。八仙池下大型水池1.2萬平方米,水深4米,與外部海水相接,隨潮漲潮落。

  采用現(xiàn)代技術(shù)凈化海水,使池中海水碧藍清澈透底,池中放養(yǎng)魚、蝦、貝類、藻類海洋生物,放置珊湖礁石、假山,設(shè)置最先進安全的潛水工具,可供游人下池與魚同游,享受人與海洋生物親密無間,回歸自然的無限妙趣。八仙渡海口為景區(qū)通往大海的出口,也是八仙渡海處出口。建有碑記,設(shè)置旅游艇,可供游人攝影,海上旅游觀光,直通蓬萊閣。附屬景區(qū)為園林建設(shè),環(huán)景區(qū)設(shè)置奇石林,珍稀綠化美化植物,以及為之配套的服務(wù)設(shè)施。來此旅游,必引你漸入到"火樹銀花不夜天,絲竹笙歌舞蹁躚"的瓊花瑤池境界。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海口市地處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于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20xx年,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海口市的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今日的海口已逐漸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

  海口市位于北緯19°57′04〃-20°05′11〃,東經(jīng)110°10′18〃-110°23′05〃。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由于它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cè),正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 海口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美蘭機場、秀英港、新港把海口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市內(nèi)公共汽車、私營中巴和出租車,可以把游客帶到想去的地方。這里地下水和海水的水質(zhì)、大氣環(huán)境遺跡生態(tài)環(huán)境質(zhì)量均為國內(nèi)外一流水準。陽光、沙灘、海水、綠色、空氣、現(xiàn)代旅游的五要素一應(yīng)俱全。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 景觀:藍天、碧波、陽光、沙灘、椰林,熱帶情調(diào)。海口市旅游資源是以熱帶海濱為其主要特色,并集自然風光、熱帶作物、文化古跡和民族風情于一體的獨具體特色的熱帶海島資源、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和社會旅游資源。主要景點有西海岸帶狀公園、熱帶海洋世界、五公祠、西天廟、海瑞墓、邱浚墓、蘇公祠及秀英炮臺、人民公園、金牛嶺公園、動物園、濱海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西秀河灘、白沙門海灘等。

  【行政區(qū)劃】

  海口市分設(shè)秀、龍英華、瓊山、美蘭4個區(qū),共轄23個鎮(zhèn)(長流鎮(zhèn)、城西鎮(zhèn)、西秀鎮(zhèn)、海秀鎮(zhèn)、靈山鎮(zhèn)、演豐鎮(zhèn)、大致坡鎮(zhèn)、甲子鎮(zhèn)、三門坡鎮(zhèn)、龍泉鎮(zhèn)、龍橋鎮(zhèn)、三江鎮(zhèn)、云龍鎮(zhèn)、紅旗鎮(zhèn)、大坡鎮(zhèn)、舊州鎮(zhèn)、龍?zhí)伶?zhèn)、新坡鎮(zhèn)、永興鎮(zhèn)、遵譚鎮(zhèn)、東山鎮(zhèn)、石山鎮(zhèn)、府城鎮(zhèn))和18個街道辦事處(博愛街道、白龍街道、國興街道、藍天街道、海府街道、白沙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街道、和平南街道、中山街道、大同街道、金貿(mào)街道、海墾街道、濱海街道、金宇街道、秀英街道、海秀街道、新埠街道),150個社區(qū)居委會、249個村民委員會、2504個經(jīng)濟社(村民小組)、4個農(nóng)墾農(nóng)場、2個省屬農(nóng)場。

  秀英區(qū)轄秀英、海秀2個街道辦事處,長流、西秀、海秀、石山、永興、東山6個鎮(zhèn),共16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70個村民委員會。

  龍華區(qū)轄中山、濱海、大同、金貿(mào)、金宇、海墾6個街道辦事處,城西、龍橋、龍泉、新坡、遵譚5個鎮(zhèn),東昌1個農(nóng)場,共64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54個村民委員會。

  瓊山區(qū)轄國興街道辦事處,府城、龍?zhí)痢⒃讫垺⒓t旗、舊州、三門坡、甲子、大坡8個鎮(zhèn),紅明、大坡、東昌、嶺腳4個農(nóng)場和長昌煤礦,共18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72個村民委員會。

  美蘭區(qū)轄白龍、白沙、博愛、海甸、藍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個街道辦事處,靈山、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zhèn),桂林洋、羅牛山、三江3個農(nóng)場,共52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53個村民委員會。

  海口市人口總量繼續(xù)增長。20xx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4.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4萬人。20xx年該市城鎮(zhèn)化率為75.48%,比上年提高0.45個百分點。全市戶籍人口161.59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64.47萬人,占39.9%,非農(nóng)業(yè)人口97.12萬人,占60.1%。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2.52‰,死亡率為4.34‰,自然增長率為8.18‰。

  【歷史沿革】

  海口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曾設(shè)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瓊州口,民國初期的海口鎮(zhèn)。

  從漢代起,海口地屬廣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劃歸廣東。唐代620xx年,海口始隸屬于瓊山縣。

  12月,海口從瓊山縣劃出,獨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國務(wù)院將海口市劃為廣東省的地級直轄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guān)于設(shè)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的決議,海南建省,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

  20xx年10月16日,國務(wù)院批復(fù)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1

  好的,朋友們,東西帶齊了沒有,現(xiàn)在我們就要準備出發(fā)了。早晨起來大家感覺空氣是多么清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愉快的旅程也就要開始了,今天的天氣是,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海南是一個沒有冬天的海島,一年四季太陽都是火辣辣的,下車之后大家要注意防曬,戴上帽子、打上傘、擦防曬油。好,下面介紹今天的行程安排。

  海口的得名是怎么來的呢?是因為有南渡江在這里入海,所以叫做海口,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別稱叫椰城,另外三亞又叫鹿城,興隆又叫華僑城,妖城,妖氣沖天。

  海口市是本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剛剛和瓊山市合并,全市面積增長10倍,達到2300平方公里,人口也多了1倍,達到150萬,海口市有四個區(qū):秀英區(qū)、龍華區(qū)、瓊山區(qū)和美蘭區(qū)。要概況海口市的現(xiàn)狀有一句話比較準確: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規(guī)模,大城市的氣魄。88年建省的時候"十萬人才下海南"掀起了一股移民的熱潮,移民使一個城市充滿著青春與活力,但也帶來一些不穩(wěn)定的因素。

  朋友們,和大陸相比,海口是一個非常悠閑浪漫的城市,人們生活節(jié)奏比較慢,不僅海口整個海南島都是這樣。為什么呢?首先是因為海南歷史上處于政治的邊緣,沒有爆發(fā)大的戰(zhàn)爭,其次這里氣候溫暖、物產(chǎn)豐富,地里長莊稼海里有魚,餓不死也凍不死;第三呢是人口少,居住環(huán)境比較寬松;第四呢就是因為海南還是一個農(nóng)業(yè)省,沒有形成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的應(yīng)有的快節(jié)奏。

  海口有一段時間在全國非常出名,這就是90年代初期的房地產(chǎn)熱潮,那時候大量的資金涌入海口、三亞等城市,大家忙著炒地皮、炒房產(chǎn),你賣給我,我賣給他,許多人一夜暴富,當時市面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從外地來海口打工的農(nóng)民,因為身無分文每晚只能睡在大街上。有天早晨他醒來一看,嚇了一跳,只見身后排著長長的一溜人,原來他睡在一家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售樓部的門口,這些人都是來買房的。當這個民工準備離開時,從隊伍后面跑出來幾個人,請求購買他的位置,最后,這個民工拿到了"從天上掉下來的"7萬塊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然而從94年起國家就開始宏觀調(diào)控、銀根緊縮了,很多項目都停了下來,成為爛尾樓、空置樓。一些老板的錢幾百萬上千萬的就被套在那兒,甚至到最后開著奔馳車沒有加油的錢。

  多年來爛尾樓一直是海南政府心中的傷痛,它不僅僅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還發(fā)展為政治問題、治安問題:搞傳銷的,搞地下加工廠的、撿垃圾的、吸毒的等等人員在這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間。傳銷人員經(jīng)常激勵自己:"今天我們睡地鋪就是為了明天住別墅,今天我們吃南瓜就是為了明天吃王八"。地下加工廠更是肆無忌憚,生產(chǎn)劣質(zhì)食品和潲水油,擾亂市場,十塊錢買十幾包椰子糖,我?guī)F不能讓你們吃,吃出甲肝乙肝怎么辦?吃出口蹄疫來怎么辦?不過這些人也高興不了多久了,因為海口市、三亞市政府已經(jīng)在著手解決爛尾樓問題了,能拆的就拆,能續(xù)建的就續(xù)建,所以想在海南買房的朋友現(xiàn)在正是時候,現(xiàn)在房價一平米才一千二三,很多游客第一次來旅游,第二次來度假,第三次就買房了。現(xiàn)在海南的房60%就是外地人買的。

  (過五公祠)朋友們,這是海南一處人文景觀--五公祠,紀念唐宋時期被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歷史名臣(略),有人說來海南是看海玩海聽海吃海,我們就沒必要進去參觀了。說句實在話,海南的人文歷史景觀是比較少,但是不是就說說海南是個文化沙漠呢?并非如此,海南文化是非常深厚的,它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①開拓進取精神,例如說過去華僑孤身一人出外闖海,需要多大的勇氣;

  ②海南文化包容性大,從古代被貶的官員到建省"十萬人才下海南",當?shù)厝藦牟慌磐猓砸活w寬容平靜的心來對待;

  ③海南人韌勁足,不向命運低頭。本島生活條件最差的要屬生活在五指山區(qū)的黎族人和生活在海面上的蛋民,可他們一副樂天知命的樣子,很少抱怨過。我親眼看到一個斷了雙腿蛋家人在水下捕魚,動作非常靈活,一點都看不出殘疾的樣子。還有許多黎族的阿婆已經(jīng)90多歲了還經(jīng)常在地里勞動,非常令人尊敬!蛋民是海南一道特殊的風景,南灣猴島的海面上有我國最大的一片海上漁民生活區(qū),有關(guān)他們的情況在去的路上我將做詳細的介紹。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2

  海口騎樓老街位于東經(jīng)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qū)。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__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海口騎樓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qū)。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筑近六百棟。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筑風格所建。騎樓大多布滿優(yōu)雅細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騎樓樓層都不太高,兩三層的居多,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騎樓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紀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歷史。20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yè)572家商鋪,如“梁安記”、“云旭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有“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里,展開不見硝煙的經(jīng)營大戰(zhàn)。

  1931年,得勝沙街上的“海口大廈”(俗稱“五層樓”)建成,那是建國前海口市最高的樓房。“騎樓林立,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盡管已過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賞到街邊建筑的美。騎樓沿街道兩側(cè)臨街而建,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過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樓層部分跨建在人行過道之上,每棟高二至四層,進深二三開間,在建筑美學(xué)上,樓的寬和高符合審美比例。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體現(xiàn)了獨特的風韻,墻體上的彩瓷花卉圖案、女兒墻、騎樓、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風格,具有歐亞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頂覆蓋青瓦,上面安放著吉祥物。建筑結(jié)構(gòu)上,有中國古代傳統(tǒng)式、西方建筑模式,還有南洋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響;騎樓下的長廊貫通成排,行人逛街時可躲避風雨烈日,一邊悠閑散步,一邊從容地看貨購物。

  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qū)(以下簡稱騎樓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長堤路以南,龍華路以東,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處舊城區(qū)中心地帶,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發(fā)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歷史記載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貿(mào)易的興起,為防海盜襲擾,明代建起了方圓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內(nèi)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四牌樓街、振龍街和龍牙巷等多條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則形成了振東街、水巷口街、得勝沙街、義興街等街道。隨著貿(mào)易和海運的逐漸開辟后,海口被辟為國內(nèi)外的貿(mào)易口岸。“帆檣之聚,森如立竹”,正是當年海口開埠后港口熱鬧景象的真實描述。

  1924年,海口拆墻擴城,城區(qū)面積由原來所城內(nèi)的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了許多。第二年,拆城墻的石頭被用來筑成長堤,這就是如今的長堤路。當時的政府擴建原來天妃廟前的廟前大街,并改名為中山路,長388米,原西門外順城墻位置的街道被擴成今天的新華北路和新華南路。原所城內(nèi)的南北大街被拓為博愛路,東西方向則被拓為新民東西路。“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城市馬路的形成、沿海貿(mào)易業(yè)的繁榮、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使這一帶成為海口的鬧市區(qū)。

  如今,以前賣米賣鹽賣油的得勝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條商業(yè)步行街,以賣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為五金燈飾一條街;新華路、博愛路也都分別成了家電、小商品及紡織面料一條街。沿著五條街漫步踱溜,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這些地方白色騎樓建筑雖然十分歐化,可墻面上細致雕刻全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吉祥圖案,形成一座騎樓就是一副風景畫,一條街就是一個文化景區(qū)。

  騎樓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筑藝術(shù),是源遠流長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經(jīng)典建筑古希臘的“帕忒儂神廟”、中國的孔廟和書院建筑。

  由于海南獨特的強曬多雨氣候條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帶(即現(xiàn)在的博愛路,得勝沙路)建造市場街時,已出現(xiàn)了能遮雨防曬的長廊式“排店屋”。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在異鄉(xiāng)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攜帶著畢生血汗錢回鄉(xiāng)建屋,安老終生。祖輩們在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海南也由此出現(xiàn)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那時,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qū),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huán)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yè)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騎樓,成為了當時的商業(yè)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騎樓建于1849年,地點在四牌樓街又叫城內(nèi)街,就是現(xiàn)在的博愛北街。據(jù)統(tǒng)計,海口的騎樓式建筑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解放路等五條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較為完整的騎樓式建筑最多,約39座。

  這些騎樓建筑具有濃郁的歐亞混交化特征,建筑風格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風格,又有對西方建筑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建筑風格多姿多彩,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都體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風韻,尤其在外墻體上浮雕的花紋上有著精美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臘梅花等中國傳統(tǒng)雕刻藝術(shù)。

  至今這些建筑仍然發(fā)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yè)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發(fā)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xiàn)了海口城市區(qū)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里開設(shè)了領(lǐng)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產(chǎn)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xiāng)的華僑富商為家鄉(xiāng)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如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樓——“五層樓”,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xiāng)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海口最大最豪華的旅館,它一度是海口的標志性建筑,并經(jīng)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海口騎樓老街位于東經(jīng)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qū)。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xx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海口騎樓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qū)。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筑近六百棟。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筑風格所建。騎樓大多布滿優(yōu)雅細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騎樓樓層都不太高,兩三層的居多,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騎樓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紀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歷史。20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yè)572家商鋪,如“梁安記”、“云旭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有“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里,展開不見硝煙的經(jīng)營大戰(zhàn)。

  1931年,得勝沙街上的“海口大廈”(俗稱“五層樓”)建成,那是建國前海口市最高的樓房。“騎樓林立,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盡管已過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賞到街邊建筑的美。騎樓沿街道兩側(cè)臨街而建,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過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樓層部分跨建在人行過道之上,每棟高二至四層,進深二三開間,在建筑美學(xué)上,樓的寬和高符合審美比例。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體現(xiàn)了獨特的風韻,墻體上的彩瓷花卉圖案、女兒墻、騎樓、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風格,具有歐亞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頂覆蓋青瓦,上面安放著吉祥物。建筑結(jié)構(gòu)上,有中國古代傳統(tǒng)式、西方建筑模式,還有南洋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響;騎樓下的長廊貫通成排,行人逛街時可躲避風雨烈日,一邊悠閑散步,一邊從容地看貨購物。

  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qū)(以下簡稱騎樓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長堤路以南,龍華路以東,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處舊城區(qū)中心地帶,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發(fā)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歷史記載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貿(mào)易的興起,為防海盜襲擾,明代建起了方圓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內(nèi)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四牌樓街、振龍街和龍牙巷等多條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則形成了振東街、水巷口街、得勝沙街、義興街等街道。隨著貿(mào)易和海運的逐漸開辟后,海口被辟為國內(nèi)外的貿(mào)易口岸。 “帆檣之聚,森如立竹”,正是當年海口開埠后港口熱鬧景象的真實描述。

  ,海口拆墻擴城,城區(qū)面積由原來所城內(nèi)的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了許多。第二年,拆城墻的石頭被用來筑成長堤,這就是如今的長堤路。當時的政府擴建原來天妃廟前的廟前大街,并改名為中山路,長388米,原西門外順城墻位置的街道被擴成今天的新華北路和新華南路。原所城內(nèi)的南北大街被拓為博愛路,東西方向則被拓為新民東西路。“商賈絡(luò)繹、煙火稠密“,城市馬路的形成、沿海貿(mào)易業(yè)的繁榮、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使這一帶成為海口的鬧市區(qū)。

  如今,以前賣米賣鹽賣油的得勝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條商業(yè)步行街,以賣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為五金燈飾一條街;新華路、博愛路也都分別成了家電、小商品及紡織面料一條街。沿著五條街漫步踱溜,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這些地方白色騎樓建筑雖然十分歐化,可墻面上細致雕刻全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吉祥圖案,形成一座騎樓就是一副風景畫,一條街就是一個文化景區(qū)。

  騎樓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筑藝術(shù),是源遠流長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20xx年前的世界經(jīng)典建筑古希臘的“帕忒儂神廟”、中國的孔廟和書院建筑。

  由于海南獨特的強曬多雨氣候條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帶(即現(xiàn)在的博愛路,得勝沙路)建造市場街時,已出現(xiàn)了能遮雨防曬的長廊式“排店屋”。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在異鄉(xiāng)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攜帶著畢生血汗錢回鄉(xiāng)建屋,安老終生。祖輩們在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海南也由此出現(xiàn)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那時,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qū),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huán)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yè)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騎樓,成為了當時的商業(yè)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騎樓建于1849年,地點在四牌樓街又叫城內(nèi)街,就是現(xiàn)在的博愛北街。據(jù)統(tǒng)計,海口的騎樓式建筑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解放路等五條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較為完整的騎樓式建筑最多,約39座。

  這些騎樓建筑具有濃郁的歐亞混交化特征,建筑風格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風格,又有對西方建筑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建筑風格多姿多彩,騎樓的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都體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風韻,尤其在外墻體上浮雕的花紋上有著精美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臘梅花等中國傳統(tǒng)雕刻藝術(shù)。

  至今這些建筑仍然發(fā)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yè)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發(fā)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xiàn)了海口城市區(qū)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里開設(shè)了領(lǐng)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產(chǎn)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xiāng)的華僑富商為家鄉(xiāng)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如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樓——“五層樓”,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xiāng)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海口最大最豪華的旅館,它一度是海口的標志性建筑,并經(jīng)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4

  海南省省會,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jīng)濟、交通中心,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由于它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cè),地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總面積218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余萬。轄2鎮(zhèn)、6鄉(xiāng)。市區(qū)范圍內(nèi)設(shè)振東區(qū)、新華區(qū)和秀英區(qū)等3個區(qū)。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屬平原--臺地地帶,地形起伏。市區(qū)北部多屬一級臺地,為洪積、沖擊的海蝕階地和南渡江高漫灘階地,地勢低洼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市區(qū)南部多為三、四級臺地,系平原丘陵地,境內(nèi)無高山峻嶺,南部浮陵水一帶,海拔69.8米為全市最高點。

  這里年平均氣溫23.8C,1月份平均氣溫17.2C,極端最低氣溫為2.8C。7月份平均氣溫28.4C,極端最高氣溫為38.9C。年平均降雨量1691.7毫米,平均年雨日為150天左右,5~10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78.1%;9月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達30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7.8%;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最大年雨量為1920__年的2480毫米,最小年雨量為1936年的702毫米。

  全年以東北風為主導(dǎo)風向,其次為東風和東南風,正常風力為4級以下。秋夏季常受8級以上的強臺風襲擊,年平均8級大風有12天,年平均12級以上臺風有2~4次。

  據(jù)考古資料證明,遠古時代,海南島與中原大陸原連一體,有如瓜架下的一個葫蘆。由于地殼斷裂陷落,狹長地帶下沉消失,形成瓊州海峽,海南島便與大陸分離,孤懸海外,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其時,海口只是一片淺灘,據(jù)傳說市中心的廣場、東西湖是個無底潭洞,有五條小龍在潭中練身修道。千年之后,五小龍身健道成,自覺潭小容身受束,于夏秋交接之日,掀潭水飛天,聚成五朵彩云,五龍騰云出潭,隨彩云升空,俯瞰尋覓容身之所。

  見神州大地日出處水面廣闊無邊之東、西、南、北海,加之長江、黃河流水滔滔,便知此乃天賜永久容身之理想水境。五龍一斟酌,便降云入水,四龍分赴東西南北四海、一龍游向長江、黃河。自此神州水境便有五龍鎮(zhèn)據(jù)。

  古人美稱海口為“五龍入穴之地”大概由此傳說所起。龍去潭空,按此海口當是水域。但天地造物自有精心,源于五指山區(qū)之滔滔南渡江并諸多溪流,年年將泥沙填入潭中,千年萬代,從不停歇,直到填成現(xiàn)海口市這片地面。古人說的“滄海桑田”,海口即是一例證,時有地理老先生斷言,海口之形成,系聚百流之水,集八方軋之土,龍脈集結(jié)。地闊水甜,必造人聰慧坦誠,福地長盛不衰。

  在古文獻中,自漢至唐代,南渡江入海地方未有“海口”地名記載。在漢代,現(xiàn)海口地面屬珠崖郡玳瑁縣(現(xiàn)瓊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后劃為瓊山縣地。到唐代,這里設(shè)白沙津(現(xiàn)海口市白沙門地方),為瓊州城(今府城)的外灘,設(shè)有古渡驛站,是當時瓊州與雷州海渡和貿(mào)易的港口。

  南宋時,這里設(shè)海口浦,范圍包括今天的海甸與海口市區(qū)。浦,義為水邊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于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漸代替白沙津,成為海南渡海和物資進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0__年(1395年)開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為所,稱“海口所”或“海口區(qū)”。

  相傳在今海口市的得勝沙路一帶,古稱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區(qū)軍民予以反擊,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最后得勝海賊于外沙,故得名“得勝沙”。清咸豐年間據(jù)《天津條約》海口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成為南洋群島和大陸對外交通的道口。

  清光緒元年,(1875年)設(shè)置海口海關(guān),并在白沙門建港,對外貿(mào)易更形成發(fā)展。由于僑民日增,商賈云集,海口日見繁盛。民國初期的1920__年起,海口所改稱海口鎮(zhèn)。1920__年脫離瓊山縣,開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設(shè)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為省會市,升格為地級市。

  公路交通運輸有海榆東線、海榆中線、海榆西線公路和環(huán)島東線高速公路直達島南端的三亞市,每日有班車通達全島各縣市。

  水陸聯(lián)運交通,可乘瓊州海峽渡輪在海安港轉(zhuǎn)乘長途汽車通往廣東、廣西各地。海口港和秀英港每日有客輪航行廣州、湛江、北海等港口,有定期班輪直達香港。海口機場國內(nèi)航線直飛廣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陽、武漢、貴陽和香港等三十多個城市。

  國際航線有直飛新加坡、曼谷等。正在建設(shè)中的美蘭國際機場為雙跑道國際空港。流經(jīng)境內(nèi)的主要河流有: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美涯水、那卜水和那甲水,總廠56.36公里。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主流經(jīng)市境東側(cè)注入瓊州海峽,支流穿過市區(qū),平均流量為227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為1.3米。

  境內(nèi)海岸線長27.25公里,主要港灣為海口港,港內(nèi)有秀英港和海口新港。秀英港為對外開放港口,有5000噸級泊位2個,3000噸級以下泊位11個,航線8條。海口新港現(xiàn)有泊位12個,航線11條,為全島目前最大的貿(mào)易港口。

  海口風光秀麗,名勝古跡多,加之近年新開發(fā)了不少旅游區(qū)和景點,游覽內(nèi)容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秀英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游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海口體育館等景點,雖格局不太大,但也各具一定特色,且位于市內(nèi),交通方便,游人可參看《海口市旅游示意圖》尋蹤游覽。

  并且海口、瓊山地域相接,旅游景點參錯一體,游人可參看兩市旅游示意圖,隨趣選擇多種旅游路線,以足游興。海口的土特產(chǎn)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熱帶水果。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5

  海南省省會,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jīng)濟、交通中心,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由于它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cè),地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總面積218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余萬。轄2鎮(zhèn)、6鄉(xiāng)。市區(qū)范圍內(nèi)設(shè)振東區(qū)、新華區(qū)和秀英區(qū)等3個區(qū)。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屬平原--臺地地帶,地形起伏。市區(qū)北部多屬一級臺地,為洪積、沖擊的海蝕階地和南渡江高漫灘階地,地勢低洼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市區(qū)南部多為三、四級臺地,系平原丘陵地,境內(nèi)無高山峻嶺,南部浮陵水一帶,海拔69.8米為全市最高點。

  這里年平均氣溫23.8C,1月份平均氣溫17.2C,極端最低氣溫為2.8C。7月份平均氣溫28.4C,極端最高氣溫為38.9C。年平均降雨量1691.7毫米,平均年雨日為150天左右,5~10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78.1%;9月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達30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7.8%;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最大年雨量為2480毫米,最小年雨量為1936年的702毫米。

  全年以東北風為主導(dǎo)風向,其次為東風和東南風,正常風力為4級以下。秋夏季常受8級以上的強臺風襲擊,年平均8級大風有12天,年平均12級以上臺風有2~4次。

  據(jù)考古資料證明,遠古時代,海南島與中原大陸原連一體,有如瓜架下的一個葫蘆。由于地殼斷裂陷落,狹長地帶下沉消失,形成瓊州海峽,海南島便與大陸分離,孤懸海外,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其時,海口只是一片淺灘,據(jù)傳說市中心的廣場、東西湖是個無底潭洞,有五條小龍在潭中練身修道。千年之后,五小龍身健道成,自覺潭小容身受束,于夏秋交接之日,掀潭水飛天,聚成五朵彩云,五龍騰云出潭,隨彩云升空,俯瞰尋覓容身之所。

  見神州大地日出處水面廣闊無邊之東、西、南、北海,加之長江、黃河流水滔滔,便知此乃天賜永久容身之理想水境。五龍一斟酌,便降云入水,四龍分赴東西南北四海、一龍游向長江、黃河。自此神州水境便有五龍鎮(zhèn)據(jù)。

  古人美稱海口為“五龍入穴之地”大概由此傳說所起。龍去潭空,按此海口當是水域。但天地造物自有精心,源于五指山區(qū)之滔滔南渡江并諸多溪流,年年將泥沙填入潭中,千年萬代,從不停歇,直到填成現(xiàn)海口市這片地面。古人說的“滄海桑田”,海口即是一例證,時有地理老先生斷言,海口之形成,系聚百流之水,集八方軋之土,龍脈集結(jié)。地闊水甜,必造人聰慧坦誠,福地長盛不衰。

  在古文獻中,自漢至唐代,南渡江入海地方未有“海口”地名記載。在漢代,現(xiàn)海口地面屬珠崖郡玳瑁縣(現(xiàn)瓊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后劃為瓊山縣地。到唐代,這里設(shè)白沙津(現(xiàn)海口市白沙門地方),為瓊州城(今府城)的外灘,設(shè)有古渡驛站,是當時瓊州與雷州海渡和貿(mào)易的港口。

  南宋時,這里設(shè)海口浦,范圍包括今天的海甸與海口市區(qū)。浦,義為水邊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于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漸代替白沙津,成為海南渡海和物資進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0xx年(1395年)開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為所,稱“海口所”或“海口區(qū)”。

  相傳在今海口市的得勝沙路一帶,古稱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區(qū)軍民予以反擊,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最后得勝海賊于外沙,故得名“得勝沙”。清咸豐年間據(jù)《天津條約》海口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成為南洋群島和大陸對外交通的道口。

  清光緒元年,(1875年)設(shè)置海口海關(guān),并在白沙門建港,對外貿(mào)易更形成發(fā)展。由于僑民日增,商賈云集,海口日見繁盛。民國初期的起,海口所改稱海口鎮(zhèn)。脫離瓊山縣,開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設(shè)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為省會市,升格為地級市。

  公路交通運輸有海榆東線、海榆中線、海榆西線公路和環(huán)島東線高速公路直達島南端的三亞市,每日有班車通達全島各縣市。

  水陸聯(lián)運交通,可乘瓊州海峽渡輪在海安港轉(zhuǎn)乘長途汽車通往廣東、廣西各地。海口港和秀英港每日有客輪航行廣州、湛江、北海等港口,有定期班輪直達香港。海口機場國內(nèi)航線直飛廣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陽、武漢、貴陽和香港等三十多個城市。

  國際航線有直飛新加坡、曼谷等。正在建設(shè)中的美蘭國際機場為雙跑道國際空港。流經(jīng)境內(nèi)的主要河流有: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美涯水、那卜水和那甲水,總廠56.36公里。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主流經(jīng)市境東側(cè)注入瓊州海峽,支流穿過市區(qū),平均流量為227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為1.3米。

  境內(nèi)海岸線長27.25公里,主要港灣為海口港,港內(nèi)有秀英港和海口新港。秀英港為對外開放港口,有5000噸級泊位2個,3000噸級以下泊位11個,航線8條。海口新港現(xiàn)有泊位12個,航線11條,為全島目前最大的貿(mào)易港口。

  海口風光秀麗,名勝古跡多,加之近年新開發(fā)了不少旅游區(qū)和景點,游覽內(nèi)容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秀英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游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海口體育館等景點,雖格局不太大,但也各具一定特色,且位于市內(nèi),交通方便,游人可參看《海口市旅游示意圖》尋蹤游覽。

  并且海口、瓊山地域相接,旅游景點參錯一體,游人可參看兩市旅游示意圖,隨趣選擇多種旅游路線,以足游興。海口的土特產(chǎn)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熱帶水果。

海口導(dǎo)游詞 篇16

  海口市處于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海口從發(fā)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著海南的發(fā)展而形成相應(yīng)的規(guī)模。在歷史的長河中,海口市融匯在祖國歷史的激流中,伴隨著中華民族歷史脈搏搏動而涌動。海口于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郵電樞紐。20xx年,海口、瓊山合并,海口市規(guī)模明顯擴大.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0xx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fā)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海口導(dǎo)游詞(通用16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海口導(dǎo)游詞(精選9篇)

    來到八仙過海景區(qū),我?guī)缀跻蚬妨耍驗樵谇皟蓚景區(qū)里,我沒玩夠呢!可就木有時間了,所以我對這個景區(qū)幾乎就不抱什么希望,可是當我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后,我便對這里改變看法,對旅游團改變看法了。...

  • 海口導(dǎo)游詞(通用13篇)

    海口騎樓老街位于東經(jīng)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qū)。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

  • 最新的海南海口導(dǎo)游詞范文(通用7篇)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海口騎樓老街位于東經(jīng)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qū)。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

  • 海南海口旅游導(dǎo)游詞(通用8篇)

    海口市處于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海口從發(fā)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著海南的發(fā)展而形成相應(yīng)的規(guī)模。...

  • 最新的海南海口導(dǎo)游詞范文(通用8篇)

    好的,朋友們,東西帶齊了沒有,現(xiàn)在我們就要準備出發(fā)了。早晨起來大家感覺空氣是多么清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愉快的旅程也就要開始了,今天的天氣是,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 導(dǎo)游詞介紹海口(精選4篇)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上了東線高速公路,和大陸不一樣,海南沒有明顯的城鄉(xiāng)結(jié)合帶,一出城就是廣闊的原野。無論你把目光轉(zhuǎn)向何方,這里到處都是綠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小草和樹木綠油油的,向你表達它們快樂的心情,來旅游的朋友不...

  • 海南海口導(dǎo)游詞講解(精選8篇)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__。海口騎樓老街位于東經(jīng)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qū)。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

  • 八仙渡海口導(dǎo)游詞(精選3篇)

    位于海水浴場東側(cè)海中,西與蓬萊遙遙相望的八仙渡海口,是根據(jù)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填海新建的景區(qū),填海面積3.3萬平方米,如果從空中俯視恰似丫腰葫蘆一般。...

  • 最新的海南海口導(dǎo)游詞范文(精選12篇)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美麗的海口市,海口市是一個掩映在茂盛的椰林叢中的美麗城市。海口是海南省的省會。它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隔18海里與廣東省海安鎮(zhèn)相望;全市土地面積2304.84平方公里。...

  • 導(dǎo)游詞介紹海口(精選5篇)

    海口市處于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海口從發(fā)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著海南的發(fā)展而形成相應(yīng)的規(guī)模。...

  • 最新的海南海口導(dǎo)游詞范文(通用13篇)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上了東線高速公路,和大陸不一樣,海南沒有明顯的城鄉(xiāng)結(jié)合帶,一出城就是廣闊的原野。無論你把目光轉(zhuǎn)向何方,這里到處都是綠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小草和樹木綠油油的,向你表達它們快樂的心情,來旅游的朋友不...

  • 導(dǎo)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 日韩—二三区免费观看av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字幕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gav成人网免费免播放器播放 | 玩偶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四区18 | 一级毛片短视频 | 美女不带套日出白浆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 宅男噜噜噜66国产精品86 | 中国一级伦理片 |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 男人的天堂久久久 | 好吊妞视频在线新观看 | 婷婷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 |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吗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p | 亚洲精品无码AV专区最新 | 性欧美亚洲xxxx乳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本的免费高清视频 | 老司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黑人成人网 |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级片 | 西欧free性满足hd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一区二区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色妞网 | 亚洲丁香久久 | 国产精品视频合集 | 免费观看成人欧美WWW色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美女黄的视频全免费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