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白云洞導游詞(通用8篇)

白云洞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2-09-07

白云洞導游詞(通用8篇)

白云洞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龍宮”的門前,這里是崆山白云洞五個洞廳中最新、最奇、最險、最幽的洞廳。龍宮游程約一華里,上下落差50米,洞道曲折多變,如一條游龍。洞底還有多處水池,比較潮濕,以小型鈣華沉積造型為主,小巧玲瓏,精妙絕倫,已命名的景觀有50余處。現在讓我們做一次龍王爺的特邀佳賓,做一次龍宮探奇吧!

  瞧,映人我們眼簾的是一座“海底仙山”,這些酷似海珊瑚的景觀,是毛細管水沉積析出的石針和石花。那只象大海螺,取名為“海螺王”,那只象造型優美的“大金魚”,因害羞,只露出了個大尾巴。

  這個洞目前還沒有開發,洞內主要有(照片上的)“玉葉托塔”、“金墩玉柱”等十分奇特、罕見的景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組景觀叫“玉潔冰清”。有的鈣華含雜質少,潔白如玉,有的含有一些鐵質, 微微發紅,在彩燈的照射下,真是斑瀾多姿,富麗堂皇。

  這里是個珊瑚洞,請大家欣賞。

  各位朋友,這里是一處典型的石瀑布。它是洞壁后的裂隙水流,

  向外滲流時,在這里形成的石瀑布。石瀑布潔白無瑕,燈光一照,如亭臺樓閣,好象蓬萊仙島的“海市蜃樓”。請向后上方看,這個石柱,如冰似玉,光潔透明,堪稱龍宮一寶。

  這組景觀叫“玉龍潛臥”,看那一簇簇不同于周圍顏色的石針、石花沿著洞壁裂隙叢生伸延,宛如一條白龍潛臥于洞中。

  這個景觀叫“雙塔爭雄”。請看,右邊那個已成了石柱,它生長的比較快,它是勝利者。

  各位游客,過了這兩座石塔,我們將沿著石梯下到龍宮最低處,要注意安全,小心路滑。

  我們現在已來到整個崆山白云洞的最低層,其高度大約比洞外的公路面還要低一些。這里下面是一個水潭,大約與現代地下潛水面一致,已接地下泉水,至于這個支洞還有多深多長,有待我們繼續探明開發。

  請看,這對怪石很象一對海龜在談情說愛,所以叫“二龜對吻”。這個巨石上圓形的空洞,在地質學上叫“海眼”,是地下漩渦水流溶蝕而成,這類洞穴穿通了巖石,叫穿洞。這里洞底已和地下水相通,狹深的洞道仍積著水,原先游客需乘船通過,為了節約時間,現架了石板橋。

  請看,這組景觀叫“海底森林”,有不少石鐘乳懸垂于洞壁,有兩根已接天立地,成了石柱。這是我們白云洞中所看到最低處發育的鈣華沉積物。

  這是海底狹谷,陡峭狹窄,幽深難測。請朋友們小心,拾級而上。

  請大家在此稍事停留,這一汪池水,傳說是龍女淋浴之處,這里還有段烏賊偷看龍女洗澡的有趣傳說。傳說不足為奇,真正稱奇的是這里有好多根線型石管,它們上下精細一致,比較均勻,并且是空心的,在其它洞穴中是不多見的,這是喀斯特溶洞中地下水的一大杰作。它的形成是這樣的,洞頂巖體中的溶孔或溶隙的滲流至洞頂板,形成小水珠,由水珠表面張力的作用,使其迅速釋放出二氧化碳,出現碳酸鈣(鈣華)薄膜沉積,中間空心,不斷地滲流滴水,沉積物延長,形成長長的石管。我們在迷宮洞前看到的那根“朝天一柱香’’也是這種石管。

  這里是龍宮“珍寶谷”,里邊藏著無數的奇珍異寶。這是龍王為迎接我們擺下的“桃源盛宴”。

  請看這邊,又是龍宮洞中精美景觀之一,巖壁上有無數毛細管水滲出,結晶了無數個晶瑩的石花、石針、石珍珠等微型景觀,它們又簇擁在這塊圓型的洞壁上,好象是龍女刺銹的銹花盤,這是龍宮洞的又一藝術珍品,我們取名為“龍女刺繡”。

  這里是葡萄灣。請登天梯。

  這里是龍宮最大的洞廳,八面石壁,巖紋縱橫,似蛟龍盤踞,因此我們叫它“群龍聚會”,實際上它是距今五億年前在海底沉積的鱗片狀灰巖地層,在毛細水流作用下形成的龍狀石紋。仔細看,你會看到老龍王、土龍、玉龍、還有黃龍、蒼龍、變色龍等各種造型。

  朋友們,請向右看,這里的石幔和一些微型鈣華景觀,好像錦繡玉帛,我們叫“龍女仙閣”。

  請看左上方的“龍子紗帳”,實際是一個典型的大石幕。

  這個洞穴,是龍宮中無數個小支洞之一,有人說這是龍宮中的“冷宮”,囚禁犯法的蝦兵蟹將之處。我們要登第二道天梯了,共18級,一是取一路平安,8是步步發財之意。朋友們,現在我們走到了龍宮的絕佳境地——仙山瓊閣。這里集人間、天堂、地府景觀之大成,是白云洞的絕中絕,奇中奇,是溶洞之精華。這里景觀密集,一步數景,步換景移,滿目是景,這是白云洞區別于其它溶洞的顯著特點。請看,這里的石花、石筍、石管、石鐘乳、石帷幕、石瀑布、彩色石幔等應有盡有。它們千姿百態,標新,立異,其豐度、密度、變化度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被專家們稱為我國北方難得的巖溶造型博物館和地下迷宮。

  你再看這滿壁的針狀石花,生得多么精致,多么優美。瞧那細細的針狀造型,是花瓣,又是花蕊,你說它們中間哪一枝更美呢?這奇特的針狀石花是怎么形成的呢?據專家考證,毛細水在苯發過程中發生一種特殊現象,稱為毛細現象,巖溶滴水受毛細現象的影響,不斷發育成長,形成這一簇簇石花,這種石花在其它溶洞比較罕見,有的也不如這里的精美。因此,針狀石花是我們崆山白云洞的第六絕。

  請看,這邊一組景觀,我們叫它“竹林屏障”。這一根一根石柱,不僅有粗有細,而且每一根石柱象竹子一樣長著“竹節”,這是怎么形成的呢?顯然由于上邊頂板和下邊底板受力不均,如下底板下移,石柱斷裂開口,后又被鈣華所充填堵塞,于是形成了竹節狀遺跡,一個遺跡就是斷裂過一次的證據。由此可見,只有經過曲折坎坷的歷程,才能塑造出奇麗絕世的景觀。宇宙萬物如此,人生的道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看,那邊一簇簇的石針層層疊疊,宛如仙人掌一般,我們稱其為 “千年仙掌”,這是龍宮最后一個景觀,仙掌好象舉手告別,歡迎再來龍宮一游。

  我們登上龍門天梯,躍出龍門,又重新回到人間了。

  朋友們,“天堂”太虛幻,“地府”太陰森,“龍宮”太寒冷,以我看還是人間好,您說是不是?你看,“雄雞”已經報曉,東方已經發亮,穿過 “夾背石”,我們就重回人間了。請看那邊“萬家燈光”,通霄達旦;那邊“五谷豐登”,“果實”累累,上邊還有一枝“白色辣椒”呢!屋頂上的“孔雀”已經開屏,正在歡送大家呢。

  請大家看,這只“甩鼻小象”在同這“寶塔”比高,它那天真可愛的樣子,多自信!旁邊,這只雪白的“波斯貓”,轉動著一雙明亮的眼睛,望著高塔,大概是為它們這一比賽仲裁吧?這一景觀我們叫“靈貓望塔”,這是我們崆山白云洞的代表作。

  朋友們,如果您有興趣,請在“靈貓望塔”前留影紀念。

  我們臨城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游完溶洞后,向西三公里,還有千畝水面的歧山湖,湖光山色,美景如畫。湖上還有游船、大型水上游戲機——“激流永進”等游玩項目(指照片)。從溶洞向西北8公里有丹霞地貌、挺拔秀麗的天臺山,五百畝柏林遮天蔽日,登上五百階天梯,可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大家既然已來到臨城,看了溶洞,再爬爬山,看看水,才不枉此行。

  您瞧,那邊帷幕已經落下,標志著這次白云洞游覽到此結束,我衷心希望這次白云洞游覽會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朋友們,再見!

白云洞導游詞 篇2

  我們進入迷宮洞有什么感覺呢?一是洞道比較狹窄;二是比較潮濕;三是道路曲折回環。這種狹窄的洞道,在溶洞地貌中稱“廊道”。迷宮洞主要由彎彎曲曲的廊道組成,沒有很大的“廳堂”。廊道都是沿節理破碎帶發育的,迷宮洞主要沿東西向節理發育,最大特點是:大洞套小洞,洞套洞,洞連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洞相連,好象迷魂陣。

  這個景觀叫“雄鷹展翅”。現在我們走到了“福祿關”前。從右邊路過,可以福如東海,從左邊路過,能夠官運亨通。

  朋友們,你看那洞壁上片狀細小流水,沉淀的一朵朵小型石幔,多么像一條條巨龍,所以我們叫它“九龍騰飛”,大家可以認真數一數。請看,那象不象半朵倒掛的“蓮花”?這組景觀叫“月宮玉柱”,上面的小型石鐘乳與下面的小石筍一一對接了。由于洞壁上滴水量有別,下邊的石筍長短也不一樣。請看這些石鐘乳,好象冰錐、冰柱一樣,晶瑩透明,說明鈣華晶體比較純,含其他雜質少。

  請大家回頭看,這兩個小石柱,一個潔白如玉,一個微微發紅,雖然近在咫尺,顏色卻明顯不同,我們給它取名叫“陰陽柱”。據說一個頂的是陰曹地府,一個頂的是陽世三間。那個微微發紅的石柱除含方解石晶體外,還含有少許的鐵質;這個潔白的就比較純。這個景觀叫“仙人玉指”;這個景觀叫“包公鍘”,那里是“多彩石幔”,這里還有一個“星象圖”,大家可以找一找自己的星座。

  現在我們來到了迷宮洞的最大洞廳“珍珠宮”。你瞧,四壁上、宮頂上到處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石珍珠,你看一簇簇、一片片琳瑯滿目,晶瑩剔透。這種疙瘩狀的鈣華沉積是由霧狀、珠狀水飛濺到巖壁表面,產生了這種“疙瘩狀”的鈣華。地質學上叫飛濺水流沉積。請看這里到處布滿了細如針刺的石絨花,似乎還在微微顫動呢。這在其它溶洞中是十分罕見的,這是毛細管水形成的針狀沉積物。

  走過前邊的“仙人徑”,我們可以看到一只碩大無比的萬年神龜。這只神龜已修成正果,二洞中那只翹首神龜正在偷聽如來佛講經布道,精心修煉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第四個洞廳也叫“地府洞廳”。我們會發現,這個洞廳,一是面積比第一、第二洞廳都小,二是洞體比較干燥,以石灰巖被沖刷溶蝕后殘留的怪石、小洞穴、洞頂的鍋穴等沖刷溶蝕地貌為主,所以色彩灰暗,格調低沉,氣氛陰森恐怖,因此我們為其命名為“地府”。

  請看那塊石頭象閻羅王騎的“獨眼怪獸”,上面那個怪石象是陰曹地府的“閻羅王”。右面那個奇石造型好象是“判官”;上邊石壁上這條白色鈣華沉淀物,下邊象筆頭,有人說,這是判官用的筆。

  對面那個石塔叫“森羅塔”,是這個洞廳中發育最典型的石塔狀、鈣華沉積。說明,地府洞頂也有裂隙,有富含重碳酸鈣的水滴下。 一個塔由七節組成,而且下面是空心的。據說在人間干了好事可以升天成仙,干了壞事就要壓在此塔下永世不得轉生。

  這塊石頭象“牛頭”,“馬面’’到那里去了呢?請大家找一找,如找不到,下次再來找。其實,這些都是人們在地府洞廳給面目崢獰的石頭起的一個名稱罷了。

  請大家看,地府中洞壁上到處都有當年洞中流水或漩渦水流在強大的承壓下形成的一個個溶蝕的鍋穴和一些小圓坑狀痕跡。

  請看,那個小石筍,好象地府中的“鬼燈”,那一個象“禿鳩”,那是 “招魂旗”,這兩個象.是偷懶的小鬼!

  地府洞廳陰森可怕,不是久留之地,我們還是趕快離開這里,快到東海龍宮探奇尋寶吧。

白云洞導游詞 篇3

  請看這一對石鐘乳和石筍,按照剛才講的形成原理,兩者對應生長,

  相接成石柱,而這一對下邊的石筍可能由于地震,基座發生過位移,形成了這個違背常規的奇特景觀,專家取名叫“陰差陽錯”。這一錯,就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世界——第二個洞廳,也叫“天堂”上來了。

  從“人間”到“天堂”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經過艱苦的“攀登”。我們現在走的這個洞道,是溝通“人間”洞廳和“天堂”洞廳之間現在,我們正在通過“南天門”,上邊高掛的一片一片的叫石幕它是山上酸水沿洞壁裂隙滲出后形成的片狀沉積,如同帷幕一樣展開,故名石藻。看那個象懸掛的鍘刀,叫“懸天鍘”。

  看,右邊這個石鐘乳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石鐘乳頂端的毛細水流遇到了阻礙,分成了三小股,三個支叉上又長出了三個小石鐘乳,我們叫它“三叉神箭”,三個小叉不一樣長,說明它們生長速度不同。

  過了南天門之后這里比較潮濕,洞壁的滴水也多了,在特定條件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鈣華沉淀造型,人們給它形象的命名。看,那個耳朵還露在外邊的叫“天蓬元帥”;這個石柱芘喻為“擎天玉柱”;那叫“仙鶴欲飛”;這個象小鹿,請看還長著5條腿呢,我們叫它“五腿神鹿”。

  這里是“銀河天降”。請您注意它的光澤,白云洞中的鈣化物有各種各樣的光澤,赤橙黃綠青藍紫,象瑪瑙,象玻璃,象瓷器,而這面粉狀的鈣化層是在較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在地質學上稱為“月奶石”,在我國并不多見,它對地質和古氣候的研究有很大的科學價值。看來,我們的溶洞不僅是游覽者的勝地,也是科學家的殿堂。

  這個叫“仙人橋”,它是大洞穴分支管道發生塌陷后殘留的橋形巖體。我們都是“凡胎肉體”,無法通過那里,還是讓我們沿著人造橋向前走吧!

  這個叫“梳妝鏡”,進入天堂前大概要精心打扮一番,請大家照一照。

  這叫“洗心池”,實際上是一個溶蝕的凹坑積水。上邊垂下來的小石幕,取名叫“革面巾”。大凡正式進入天堂以前要“洗心革面”吧。

  請看,對面這一組景觀叫“極樂世界”。這里是天堂大廳中發育的一個小型洞廳,由于后期洞頂石塊崩落,滴水在崩石上又沉淀了一層白色的鈣華,又有幾個造型逼真的石筍,加上比較幽靜,故叫“極樂世界”。這個象千年仙蘑,據說,它有特異功能,看一眼可以長壽,因此歡迎大家多來看幾次,祝大家延年益壽。這個象“王母蟠桃”,那個象“萬年靈芝”,旁邊還有“仙翁”、“仙童”看守呢。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妙無比!

  請看,這里還有一對“藏頭鴛鴦”,那是“竹節玉柱”。

  這里洞壁上懸掛的形如牛肺狀的石幔,叫“石百葉”,如果用手指輕輕扣擊,就會發出悅耳的響聲,因此,又叫“石琴”。這是洞壁裂隙中的水流滲出時,形成各種幔狀鈣華,由于上面水量較大,分成許多小股水流,沿石幔邊緣向下發育成長,形成上密下疏,半透明狀的百葉狀,這樣典型的百葉石比較罕見,這是白云洞的第二絕景。那里還有一盞“寶蓮燈”呢。你瞧,帷幕已經拉開,宮燈已經點亮,歡迎大家到“天堂”內宮游覽。這個石筍象不象“太白金星”。

  這塊巨石的上邊很平,取名叫“點將臺”。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景臺”上,這是“天堂”洞廳的最高點。站在這里,整個大廳的美景一覽無余。這個洞廳是5個洞廳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南北長重20米,東西寬65米,高20米。其特點:一是洞內濕度比第一洞廳要大;二是鈣華沉積類型比較齊全,有鐘乳、石筍、石幕、石幔、石百葉、月奶石和一些石針、石花等;三是有的還在滴水發育,絕景多。這個洞廳與第一洞廳一樣,也是發育在南北向斷裂破碎帶上。請看,這個景觀叫“玉龍鉆天”,這是一個典型的石幔鈣華沉積造型,是裂隙水流順著龍背鈣華沉積的。它昂首擺尾直沖霄漢的雄姿,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振興騰飛的象征嗎?

  看,好一掛飛天瀑布!它高8.5米,寬6米,是整個溶洞中最大的石瀑布,這不由使人想起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石瀑布,當年真是一個水瀑布,當大管道水流從高處呈地下瀑布或跌水落人下邊的洞穴時,就與地表瀑布一樣,產生瀑布狀的鈣華沉積。

  這個透明的小石筍,稱為“吉祥石”,它晶瑩剔透,光潔如玉,說明碳酸鈣晶體比較純,如含不同的雜質,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大家摸一摸,可以吉祥如意。

  這個景觀叫“雪壓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您知道這是誰的詩句嗎?(陳毅)

  各位朋友,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叫“萬壽臺”。這邊有一個石筍高高在上,好象如來佛在講經。看下邊這群粗短不一的石筍,頂部光滑渾圓,恰如一群羅漢在朝拜如來,有人叫這組景觀“靈山仙境”,更象 “五百羅漢朝如來”。

  這個景觀叫“玉簪對凈瓶”。這邊這個玉簪是一個大型的石鐘乳,后來洞中一些霧狀、珠狀水附在這個石鐘乳上,析出鈣質晶體,形成了一簇簇潔白的石針、石花,造型有的象金龍戲珠,有的如玉鳳展翅,很象古代婦女頭上插的玉簪。下邊這個則是大型石筍,形如觀音菩薩用的凈瓶。上、下快要接觸了,因此叫“玉簪對凈瓶”。這組景觀,美學觀賞價值很大,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這在其它溶洞中極為罕見,這是我們白云洞的第三絕景。這些形態奇異,琳瑯滿目的精巧造型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在洞壁上的鈣化沉積物中,有很多細小的孔洞,毛細水滲出后,由于表面張力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便在毛細管外圍形成毛狀、針狀的微小晶體沉積下來。由于洞中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晶體間孔隙方位不斷變化,使這些石針、石毛形成彎彎曲曲、千變萬化的石花。那里象是“靈宵寶殿”,有“玉皇大帝”、“文武大臣”。

  請看這里,有一水池,水清如鏡,常年不枯,水面上盛開著朵朵潔白的蓮花,人們說那是天堂中的“蓮花池”。池邊還有一群小怪獸,似海獅,象海豹,濕淋淋的,象剛游完水上岸。請看洞壁上布滿潔白的鈣華沉積,形態千姿百態,故取名叫“滿壁生花”。

  前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仙人之路,一條是人間的路,愿走哪條,任你自己選擇。這個造型像一只大水母,好象靜臥在海邊。這里象是太上老君府前,有“銀毛獅子”、“吠天犬”、“紫金冠”等。

  請向上看,最使人驚奇的是這個“橫天一枝”景觀,又叫“節外生 枝”。在石鐘乳上橫向長出一個形似樹枝的卷曲石,這在其它溶洞目前尚未發現,我們稱它是白云洞第四絕。 傳說這是喜鵲為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搭橋時銜來的樹枝,王母娘娘一時怒起用玉簪投去,玉簪飛到了那里(指玉簪),樹枝落在了這里。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還沒有權威定論。有些專家說,這是細小水流下滴過程中遇到障礙,比如石鐘乳頭部粘附住其它雜質異物時,細小水滴就會偏離垂直方向滲出,逐漸沿異物向前發育增長,就長出了橫生石枝,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還是個謎。

  這個石礅象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那個叫“度仙橋”。這里到處是石花、石葡萄、小石柱。瞧!那只“翹首神龜”,正偷聽“如來佛”講經布道呢。

  請向上看,那個鉤子狀的奇石叫“金鉤倒掛”,它是當年洞中流水溶蝕而成,松軟部分沖走,留下了堅硬的石埂。再向上看,這象不象一只虎頭,耳朵、嘴、非常形象。

  請看那邊那個粗短的石筍,我們好像見過它,從背面看,就是那個“萬年仙蘑”,從這個角度看,卻象一顆人頭像,眼、鼻子清清楚楚,形態逼真,既象個金發女郎,又象個新疆多辮少女。這種以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形態的景觀,在美學上叫變幻造型景觀。

  我們已下到天堂洞廳的最低處,“迷宮洞”前。

  請看這個小小石柱,它有什么與眾不同呢?雖然彎彎曲曲,但還是十分勉強地湊合到一起了。沒有發生“陰差陽錯”,我們叫它“委屈求全”。追其原因可能是地震或其它原因造成位移,但下邊石筍位移幅度較小,沒有折斷又勉強對接起來了。

  請看,這叫“竹節玉柱”。這一個個竹節是由于上、下頂板受力不均發生斷裂而開口,后來又被鈣化物填充堵塞,就鼓出竹節般的痕跡來了。

  那個叫“朝天一柱香”別看他那么細,還是空心的呢!它是一種線型“石管”。原來這個石管是從頂壁上長下來的,與下面石面相接。有人不小心把石管上半截碰斷了,留下了下半截,成為“朝天一柱香”。人間的香越燃越短,而大自然造就的這柱香卻越燃越長,這是白云洞的第五絕。

  下面就進入第三個洞廳——迷宮洞。

白云洞導游詞 篇4

  現在初步探明并對游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游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恒溫170C。根據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您一定對這些名稱感興趣吧?就讓我們一起做一次科學的探索,做一次美的享受吧!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第一個洞廳。因洞內比較寬敞明亮,又有“小西湖”、“萬家燈火”等美景,所以我們又叫它“人間洞廳”。洞廳南北長70米,寬35米,高18米。是誰用無窮的魔力掏空了這么大的一個洞廳呢?請抬頭向上看,洞頂這條南北向斷裂破碎帶十分明顯,千百萬年前,這里處在地下潛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著這個斷裂破碎帶溶蝕,天長日久,就溶蝕成這么大的“空間”。地殼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廳。

  洞廳形成以后,洞頂含碳酸鈣的滴水,發生鈣華結晶沉淀,形成眾多奇妙的造型景觀,裝飾了洞廳。

  請看,這叫石筍,如果超過三米就叫石塔。上面下垂的叫石鐘乳。上面的石鐘乳與下邊的石筍對應著生長,聯成一體,就叫石柱。這是洞中最多最常見的溶洞景觀。山上的水,從洞頂裂隙中滴出,由于水中二氧化碳釋放,產生鈣華沉淀,掛在洞頂的就成了乳頭狀的石鐘乳,滴下來的含鈣的水珠沉淀,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石筍。你看那個石筍很象古代打仗用的鞭,我們就引用楚漢戰爭的故事,取名叫“霸王鞭”。這里石鐘乳和石筍對接住了,成了“石柱”。

  請往上看,那長短不齊,色澤各異的叫“銀針倒掛”,這是正在發育的石鐘乳。再請大家向上看,那些象絲瓜瓤一樣的毛針狀的沉淀物,地質學上叫“網狀卷曲石”,在我國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見,所以稱這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絕。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說法不一,但多數認為,“網狀卷曲石”是在毛細水流作用下,首先形成毛狀、針狀的沉積,由于洞中濕度、氣流變化的影響,微小晶體的沉積固結速度各異,導致晶體間孔隙方位的變化,這些毛針狀的沉積物無定向地卷曲生長,就形成了卷曲石。

  朋友們,請看這象不象一只石化的白色鸚鵡?

  請看這一簇簇象菜花一樣的鈣華沉積,我們習慣上叫“石花”,在地貌學上大一點的叫“石疙瘩”,小一點的叫“石珍珠”、“石萄萄”,都是按其形狀命的名。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結水,匯聚成許多線狀水流,遇巖面凹凸不平處,就沉淀成菜花狀或葡萄狀鈣華。這種石花在洞,中很多,隨處可見;它們在洞中開放了成千上萬年,今天我們才有幸一睹它們的芳容。

  這里象是懸空寺。我們現在到了第一洞廳的中央,你看,這是白云洞中最大的石柱,它頂天立地,高8.5米,周長4.3米,據地質學家考證,這樣的石柱52019年也長不了一毫米,大家可算一下它的壽命有多長。有人說,它象天安門前的華表;有人說,它象一棵萬年不老松。依我說呢,它更似一位歷盡滄桑的時間老人,它是我們崆山白云洞悠久歷史的見證人。它默默地屹立在那里,向人們訴說著遙遠的過去,又在昭示著美好的未來。

  請看,石柱北面有幾個小型的石筍,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噢!原來它的頂部都有一個小坑,因那幾個石筍頂部含泥質較多,石質松軟,洞頂水滴下來,在石筍頂部擊撞成小坑,象朝天開口笑,又象古代“油燈”,因此我們叫它“萬家燈火”。等我們游完“龍宮”后,還要回到那里,朋友們看看是否那樣。

  朋友們請看,那個怪石象不象一條大金魚?它欲到湖中游水,背上還馱著一只金蟾,我們稱之為“金蟾戲金魚”。遠處那塊怪石,象不象濟公和尚那頂帽子。

  我們現在站到了西湖“斷橋”之上。這個“西湖”是人間洞廳的一個水池。由于池底粘土已把一些裂隙堵塞,故常年有水。湖中這三個石筍,雖然高度還沒有超過3米(前邊已介紹過),但在形成過程 中,由于各個階段的氣候不同,沉淀了一層一層的鈣華,外形如塔,又立于池中,故取西湖中“三潭印月”之意,叫“三塔映月”。湖邊那些石筍、怪石,哪個象西湖邊的“保俶塔”?哪個象“六合塔”?請朋友們自己命名。在這里還有三個一模一樣的石塔,請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找一找(水中的塔影)。那邊兩個相依偎的一對石筍,有人說是許仙和白娘子在相會,我們不要驚動人家,請繼續往前走。

白云洞導游詞 篇5

  請看這一對石鐘乳和石筍,按照剛才講的形成原理,兩者對應生長,

  相接成石柱,而這一對下邊的石筍可能由于地震,基座發生過位移,形成了這個違背常規的奇特景觀,專家取名叫“陰差陽錯”。這一錯,就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世界——第二個洞廳,也叫“天堂”上來了。

  從“人間”到“天堂”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經過艱苦的“攀登”。我們現在走的這個洞道,是溝通“人間”洞廳和“天堂”洞廳之間現在,我們正在通過“南天門”,上邊高掛的一片一片的叫石幕它是山上酸水沿洞壁裂隙滲出后形成的片狀沉積,如同帷幕一樣展開,故名石藻。看那個象懸掛的鍘刀,叫“懸天鍘”。

  看,右邊這個石鐘乳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石鐘乳頂端的毛細水流遇到了阻礙,分成了三小股,三個支叉上又長出了三個小石鐘乳,我們叫它“三叉神箭”,三個小叉不一樣長,說明它們生長速度不同。

  過了南天門之后這里比較潮濕,洞壁的滴水也多了,在特定條件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鈣華沉淀造型,人們給它形象的命名。看,那個耳朵還露在外邊的叫“天蓬元帥”;這個石柱芘喻為“擎天玉柱”;那叫“仙鶴欲飛”;這個象小鹿,請看還長著5條腿呢,我們叫它“五腿神鹿”。

  這里是“銀河天降”。請您注意它的光澤,白云洞中的鈣化物有各種各樣的光澤,赤橙黃綠青藍紫,象瑪瑙,象玻璃,象瓷器,而這面粉狀的鈣化層是在較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在地質學上稱為“月奶石”,在我國并不多見,它對地質和古氣候的研究有很大的科學價值。看來,我們的溶洞不僅是游覽者的勝地,也是科學家的殿堂。

  這個叫“仙人橋”,它是大洞穴分支管道發生塌陷后殘留的橋形巖體。我們都是“凡胎肉體”,無法通過那里,還是讓我們沿著人造橋向前走吧!

  這個叫“梳妝鏡”,進入天堂前大概要精心打扮一番,請大家照一照。

  這叫“洗心池”,實際上是一個溶蝕的凹坑積水。上邊垂下來的小石幕,取名叫“革面巾”。大凡正式進入天堂以前要“洗心革面”吧。

  請看,對面這一組景觀叫“極樂世界”。這里是天堂大廳中發育的一個小型洞廳,由于后期洞頂石塊崩落,滴水在崩石上又沉淀了一層白色的鈣華,又有幾個造型逼真的石筍,加上比較幽靜,故叫“極樂世界”。這個象千年仙蘑,據說,它有特異功能,看一眼可以長壽,因此歡迎大家多來看幾次,祝大家延年益壽。這個象“王母蟠桃”,那個象“萬年靈芝”,旁邊還有“仙翁”、“仙童”看守呢。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妙無比!

  請看,這里還有一對“藏頭鴛鴦”,那是“竹節玉柱”。

  這里洞壁上懸掛的形如牛肺狀的石幔,叫“石百葉”,如果用手指輕輕扣擊,就會發出悅耳的響聲,因此,又叫“石琴”。這是洞壁裂隙中的水流滲出時,形成各種幔狀鈣華,由于上面水量較大,分成許多小股水流,沿石幔邊緣向下發育成長,形成上密下疏,半透明狀的百葉狀,這樣典型的百葉石比較罕見,這是白云洞的第二絕景。那里還有一盞“寶蓮燈”呢。你瞧,帷幕已經拉開,宮燈已經點亮,歡迎大家到“天堂”內宮游覽。這個石筍象不象“太白金星”。

  這塊巨石的上邊很平,取名叫“點將臺”。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景臺”上,這是“天堂”洞廳的最高點。站在這里,整個大廳的美景一覽無余。這個洞廳是5個洞廳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南北長重20米,東西寬65米,高20米。其特點:一是洞內濕度比第一洞廳要大;二是鈣華沉積類型比較齊全,有鐘乳、石筍、石幕、石幔、石百葉、月奶石和一些石針、石花等;三是有的還在滴水發育,絕景多。這個洞廳與第一洞廳一樣,也是發育在南北向斷裂破碎帶上。請看,這個景觀叫“玉龍鉆天”,這是一個典型的石幔鈣華沉積造型,是裂隙水流順著龍背鈣華沉積的。它昂首擺尾直沖霄漢的雄姿,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振興騰飛的象征嗎?

  看,好一掛飛天瀑布!它高8.5米,寬6米,是整個溶洞中最大的石瀑布,這不由使人想起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石瀑布,當年真是一個水瀑布,當大管道水流從高處呈地下瀑布或跌水落人下邊的洞穴時,就與地表瀑布一樣,產生瀑布狀的鈣華沉積。

  這個透明的小石筍,稱為“吉祥石”,它晶瑩剔透,光潔如玉,說明碳酸鈣晶體比較純,如含不同的雜質,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大家摸一摸,可以吉祥如意。

  這個景觀叫“雪壓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您知道這是誰的詩句嗎?(陳毅)

  各位朋友,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叫“萬壽臺”。這邊有一個石筍高高在上,好象如來佛在講經。看下邊這群粗短不一的石筍,頂部光滑渾圓,恰如一群羅漢在朝拜如來,有人叫這組景觀“靈山仙境”,更象 “五百羅漢朝如來”。

  這個景觀叫“玉簪對凈瓶”。這邊這個玉簪是一個大型的石鐘乳,后來洞中一些霧狀、珠狀水附在這個石鐘乳上,析出鈣質晶體,形成了一簇簇潔白的石針、石花,造型有的象金龍戲珠,有的如玉鳳展翅,很象古代婦女頭上插的玉簪。下邊這個則是大型石筍,形如觀音菩薩用的凈瓶。上、下快要接觸了,因此叫“玉簪對凈瓶”。這組景觀,美學觀賞價值很大,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這在其它溶洞中極為罕見,這是我們白云洞的第三絕景。這些形態奇異,琳瑯滿目的精巧造型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在洞壁上的鈣化沉積物中,有很多細小的孔洞,毛細水滲出后,由于表面張力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便在毛細管外圍形成毛狀、針狀的微小晶體沉積下來。由于洞中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晶體間孔隙方位不斷變化,使這些石針、石毛形成彎彎曲曲、千變萬化的石花。那里象是“靈宵寶殿”,有“玉皇大帝”、“文武大臣”。

  這里的美景還不止這些,接下來您們可以自由游玩,注意安全。

白云洞導游詞 篇6

  各位朋友:

  旅途辛苦了!

  我是導游,首先向大家問好!歡迎大家來崆山白云洞游覽觀光 崆山白云洞發育在白云山南端的崆山上,所以叫崆山白云洞。

  它是我國北方新發現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據專家考證,五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溫暖的淺海環境,在海底沉積了石灰巖地層,后來地殼運動,使海洋變成了山丘,由于地下水對石灰巖的溶蝕作用,造就了這個北方罕見的溶洞。

  大家請看,這通道的石壁上到處是離奇古怪的花紋,到處是莫名其妙的浮雕。這并不是哪一位抽象派藝術家的杰作,而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藝術珍品。

  請看那邊并排的小石柱構成的石柵欄,1988年7月當地四位農民采石時偶然發現此洞,第一位進洞的人,就是從這里爬進去的。

  您瞧,路邊的“垂柳”,迎面的“塔松”,它們在歡迎您到“各個洞廳”游覽。好,請大家往上走。

  第一洞廳

  現在初步探明并對游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游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恒溫170C。根據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您一定對這些名稱感興趣吧?就讓我們一起做一次科學的探索,做一次美的享受吧!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第一個洞廳。因洞內比較寬敞明亮,又有“小西湖”、“萬家燈火”等美景,所以我們又叫它“人間洞廳”。洞廳南北長70米,寬35米,高18米。是誰用無窮的魔力掏空了這么大的一個洞廳呢?請抬頭向上看,洞頂這條南北向斷裂破碎帶十分明顯,千百萬年前,這里處在地下潛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著這個斷裂破碎帶溶蝕,天長日久,就溶蝕成這么大的“空間”。地殼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廳。

  洞廳形成以后,洞頂含碳酸鈣的滴水,發生鈣華結晶沉淀,形成眾多奇妙的造型景觀,裝飾了洞廳。

  請看,這叫石筍,如果超過三米就叫石塔。上面下垂的叫石鐘乳。上面的石鐘乳與下邊的石筍對應著生長,聯成一體,就叫石柱。這是洞中最多最常見的溶洞景觀。山上的水,從洞頂裂隙中滴出,由于水中二氧化碳釋放,產生鈣華沉淀,掛在洞頂的就成了乳頭狀的石鐘乳,滴下來的含鈣的水珠沉淀,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石筍。你看那個石筍很象古代打仗用的鞭,我們就引用楚漢戰爭的故事,取名叫“霸王鞭”。這里石鐘乳和石筍對接住了,成了“石柱”。

  請往上看,那長短不齊,色澤各異的叫“銀針倒掛”,這是正在發育的石鐘乳。再請大家向上看,那些象絲瓜瓤一樣的毛針狀的沉淀物,地質學上叫“網狀卷曲石”,在我國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見,所以稱這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絕。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說法不一,但多數認為,“網狀卷曲石”是在毛細水流作用下,首先形成毛狀、針狀的沉積,由于洞中濕度、氣流變化的影響,微小晶體的沉積固結速度各異,導致晶體間孔隙方位的變化,這些毛針狀的沉積物無定向地卷曲生長,就形成了卷曲石。

  朋友們,請看這象不象一只石化的白色鸚鵡?

  請看這一簇簇象菜花一樣的鈣華沉積,我們習慣上叫“石花”,在地貌學上大一點的叫“石疙瘩”,小一點的叫“石珍珠”、“石萄萄”,都是按其形狀命的名。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結水,匯聚成許多線狀水流,遇巖面凹凸不平處,就沉淀成菜花狀或葡萄狀鈣華。這種石花在洞,中很多,隨處可見;它們在洞中開放了成千上萬年,今天我們才有幸一睹它們的芳容。

  這里象是懸空寺。我們現在到了第一洞廳的中央,你看,這是白云洞中最大的石柱,它頂天立地,高8.5米,周長4.3米,據地質學家考證,這樣的石柱520xx年也長不了一毫米,大家可算一下它的壽命有多長。有人說,它象天安門前的華表;有人說,它象一棵萬年不老松。依我說呢,它更似一位歷盡滄桑的時間老人,它是我們崆山白云洞悠久歷史的見證人。它默默地屹立在那里,向人們訴說著遙遠的過去,又在昭示著美好的未來。

  請看,石柱北面有幾個小型的石筍,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噢!原來它的頂部都有一個小坑,因那幾個石筍頂部含泥質較多,石質松軟,洞頂水滴下來,在石筍頂部擊撞成小坑,象朝天開口笑,又象古代“油燈”,因此我們叫它“萬家燈火”。等我們游完“龍宮”后,還要回到那里,朋友們看看是否那樣。

  朋友們請看,那個怪石象不象一條大金魚?它欲到湖中游水,背上還馱著一只金蟾,我們稱之為“金蟾戲金魚”。遠處那塊怪石,象不象濟公和尚那頂帽子。

  我們現在站到了西湖“斷橋”之上。這個“西湖”是人間洞廳的一個水池。由于池底粘土已把一些裂隙堵塞,故常年有水。湖中這三個石筍,雖然高度還沒有超過3米(前邊已介紹過),但在形成過程 中,由于各個階段的氣候不同,沉淀了一層一層的鈣華,外形如塔,又立于池中,故取西湖中“三潭印月”之意,叫“三塔映月”。湖邊那些石筍、怪石,哪個象西湖邊的“保俶塔”?哪個象“六合塔”?請朋友們自己命名。在這里還有三個一模一樣的石塔,請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找一找(水中的塔影)。那邊兩個相依偎的一對石筍,有人說是許仙和白娘子在相會,我們不要驚動人家,請繼續往前走。

  第二洞廳

  請看這一對石鐘乳和石筍,按照剛才講的形成原理,兩者對應生長,

  相接成石柱,而這一對下邊的石筍可能由于地震,基座發生過位移,形成了這個違背常規的奇特景觀,專家取名叫“陰差陽錯”。這一錯,就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世界——第二個洞廳,也叫“天堂”上來了。

  從“人間”到“天堂”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經過艱苦的“攀登”。我們現在走的這個洞道,是溝通“人間”洞廳和“天堂”洞廳之間現在,我們正在通過“南天門”,上邊高掛的一片一片的叫石幕它是山上酸水沿洞壁裂隙滲出后形成的片狀沉積,如同帷幕一樣展開,故名石藻。看那個象懸掛的鍘刀,叫“懸天鍘”。

  看,右邊這個石鐘乳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石鐘乳頂端的毛細水流遇到了阻礙,分成了三小股,三個支叉上又長出了三個小石鐘乳,我們叫它“三叉神箭”,三個小叉不一樣長,說明它們生長速度不同。

  過了南天門之后這里比較潮濕,洞壁的滴水也多了,在特定條件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鈣華沉淀造型,人們給它形象的命名。看,那個耳朵還露在外邊的叫“天蓬元帥”;這個石柱芘喻為“擎天玉柱”;那叫“仙鶴欲飛”;這個象小鹿,請看還長著5條腿呢,我們叫它“五腿神鹿”。

  這里是“銀河天降”。請您注意它的光澤,白云洞中的鈣化物有各種各樣的光澤,赤橙黃綠青藍紫,象瑪瑙,象玻璃,象瓷器,而這面粉狀的鈣化層是在較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在地質學上稱為“月奶石”,在我國并不多見,它對地質和古氣候的研究有很大的科學價值。看來,我們的溶洞不僅是游覽者的勝地,也是科學家的殿堂。

  這個叫“仙人橋”,它是大洞穴分支管道發生塌陷后殘留的橋形巖體。我們都是“凡胎肉體”,無法通過那里,還是讓我們沿著人造橋向前走吧!

  這個叫“梳妝鏡”,進入天堂前大概要精心打扮一番,請大家照一照。

  這叫“洗心池”,實際上是一個溶蝕的凹坑積水。上邊垂下來的小石幕,取名叫“革面巾”。大凡正式進入天堂以前要“洗心革面”吧。

  請看,對面這一組景觀叫“極樂世界”。這里是天堂大廳中發育的一個小型洞廳,由于后期洞頂石塊崩落,滴水在崩石上又沉淀了一層白色的鈣華,又有幾個造型逼真的石筍,加上比較幽靜,故叫“極樂世界”。這個象千年仙蘑,據說,它有特異功能,看一眼可以長壽,因此歡迎大家多來看幾次,祝大家延年益壽。這個象“王母蟠桃”,那個象“萬年靈芝”,旁邊還有“仙翁”、“仙童”看守呢。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妙無比!

  請看,這里還有一對“藏頭鴛鴦”,那是“竹節玉柱”。

  這里洞壁上懸掛的形如牛肺狀的石幔,叫“石百葉”,如果用手指輕輕扣擊,就會發出悅耳的響聲,因此,又叫“石琴”。這是洞壁裂隙中的水流滲出時,形成各種幔狀鈣華,由于上面水量較大,分成許多小股水流,沿石幔邊緣向下發育成長,形成上密下疏,半透明狀的百葉狀,這樣典型的百葉石比較罕見,這是白云洞的第二絕景。那里還有一盞“寶蓮燈”呢。你瞧,帷幕已經拉開,宮燈已經點亮,歡迎大家到“天堂”內宮游覽。這個石筍象不象“太白金星”。

  這塊巨石的上邊很平,取名叫“點將臺”。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景臺”上,這是“天堂”洞廳的最高點。站在這里,整個大廳的美景一覽無余。這個洞廳是5個洞廳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南北長重20米,東西寬65米,高20米。其特點:一是洞內濕度比第一洞廳要大;二是鈣華沉積類型比較齊全,有鐘乳、石筍、石幕、石幔、石百葉、月奶石和一些石針、石花等;三是有的還在滴水發育,絕景多。這個洞廳與第一洞廳一樣,也是發育在南北向斷裂破碎帶上。請看,這個景觀叫“玉龍鉆天”,這是一個典型的石幔鈣華沉積造型,是裂隙水流順著龍背鈣華沉積的。它昂首擺尾直沖霄漢的雄姿,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振興騰飛的象征嗎?

  看,好一掛飛天瀑布!它高8.5米,寬6米,是整個溶洞中最大的石瀑布,這不由使人想起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石瀑布,當年真是一個水瀑布,當大管道水流從高處呈地下瀑布或跌水落人下邊的洞穴時,就與地表瀑布一樣,產生瀑布狀的鈣華沉積。

  這個透明的小石筍,稱為“吉祥石”,它晶瑩剔透,光潔如玉,說明碳酸鈣晶體比較純,如含不同的雜質,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大家摸一摸,可以吉祥如意。

  這個景觀叫“雪壓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您知道這是誰的詩句嗎?(陳毅)

  各位朋友,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叫“萬壽臺”。這邊有一個石筍高高在上,好象如來佛在講經。看下邊這群粗短不一的石筍,頂部光滑渾圓,恰如一群羅漢在朝拜如來,有人叫這組景觀“靈山仙境”,更象 “五百羅漢朝如來”。

  這個景觀叫“玉簪對凈瓶”。這邊這個玉簪是一個大型的石鐘乳,后來洞中一些霧狀、珠狀水附在這個石鐘乳上,析出鈣質晶體,形成了一簇簇潔白的石針、石花,造型有的象金龍戲珠,有的如玉鳳展翅,很象古代婦女頭上插的玉簪。下邊這個則是大型石筍,形如觀音菩薩用的凈瓶。上、下快要接觸了,因此叫“玉簪對凈瓶”。這組景觀,美學觀賞價值很大,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這在其它溶洞中極為罕見,這是我們白云洞的第三絕景。這些形態奇異,琳瑯滿目的精巧造型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在洞壁上的鈣化沉積物中,有很多細小的孔洞,毛細水滲出后,由于表面張力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便在毛細管外圍形成毛狀、針狀的微小晶體沉積下來。由于洞中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晶體間孔隙方位不斷變化,使這些石針、石毛形成彎彎曲曲、千變萬化的石花。那里象是“靈宵寶殿”,有“玉皇大帝”、“文武大臣”。

  請看這里,有一水池,水清如鏡,常年不枯,水面上盛開著朵朵潔白的蓮花,人們說那是天堂中的“蓮花池”。池邊還有一群小怪獸,似海獅,象海豹,濕淋淋的,象剛游完水上岸。請看洞壁上布滿潔白的鈣華沉積,形態千姿百態,故取名叫“滿壁生花”。

  前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仙人之路,一條是人間的路,愿走哪條,任你自己選擇。這個造型像一只大水母,好象靜臥在海邊。這里象是太上老君府前,有“銀毛獅子”、“吠天犬”、“紫金冠”等。

  請向上看,最使人驚奇的是這個“橫天一枝”景觀,又叫“節外生 枝”。在石鐘乳上橫向長出一個形似樹枝的卷曲石,這在其它溶洞目前尚未發現,我們稱它是白云洞第四絕。 傳說這是喜鵲為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搭橋時銜來的樹枝,王母娘娘一時怒起用玉簪投去,玉簪飛到了那里(指玉簪),樹枝落在了這里。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還沒有權威定論。有些專家說,這是細小水流下滴過程中遇到障礙,比如石鐘乳頭部粘附住其它雜質異物時,細小水滴就會偏離垂直方向滲出,逐漸沿異物向前發育增長,就長出了橫生石枝,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還是個謎。

  這個石礅象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那個叫“度仙橋”。這里到處是石花、石葡萄、小石柱。瞧!那只“翹首神龜”,正偷聽“如來佛”講經布道呢。

  請向上看,那個鉤子狀的奇石叫“金鉤倒掛”,它是當年洞中流水溶蝕而成,松軟部分沖走,留下了堅硬的石埂。再向上看,這象不象一只虎頭,耳朵、嘴、非常形象。

  請看那邊那個粗短的石筍,我們好像見過它,從背面看,就是那個“萬年仙蘑”,從這個角度看,卻象一顆人頭像,眼、鼻子清清楚楚,形態逼真,既象個金發女郎,又象個新疆多辮少女。這種以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形態的景觀,在美學上叫變幻造型景觀。

  我們已下到天堂洞廳的最低處,“迷宮洞”前。

  請看這個小小石柱,它有什么與眾不同呢?雖然彎彎曲曲,但還是十分勉強地湊合到一起了。沒有發生“陰差陽錯”,我們叫它“委屈求全”。追其原因可能是地震或其它原因造成位移,但下邊石筍位移幅度較小,沒有折斷又勉強對接起來了。

  請看,這叫“竹節玉柱”。這一個個竹節是由于上、下頂板受力不均發生斷裂而開口,后來又被鈣化物填充堵塞,就鼓出竹節般的痕跡來了。

  那個叫“朝天一柱香”別看他那么細,還是空心的呢!它是一種線型“石管”。原來這個石管是從頂壁上長下來的,與下面石面相接。有人不小心把石管上半截碰斷了,留下了下半截,成為“朝天一柱香”。人間的香越燃越短,而大自然造就的這柱香卻越燃越長,這是白云洞的第五絕。

  下面就進入第三個洞廳——迷宮洞。

  第三洞廳

  我們進入迷宮洞有什么感覺呢?一是洞道比較狹窄;二是比較潮濕;三是道路曲折回環。這種狹窄的洞道,在溶洞地貌中稱“廊道”。迷宮洞主要由彎彎曲曲的廊道組成,沒有很大的“廳堂”。廊道都是沿節理破碎帶發育的,迷宮洞主要沿東西向節理發育,最大特點是:大洞套小洞,洞套洞,洞連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洞相連,好象迷魂陣。

  這個景觀叫“雄鷹展翅”。現在我們走到了“福祿關”前。從右邊路過,可以福如東海,從左邊路過,能夠官運亨通。

  朋友們,你看那洞壁上片狀細小流水,沉淀的一朵朵小型石幔,多么像一條條巨龍,所以我們叫它“九龍騰飛”,大家可以認真數一數。請看,那象不象半朵倒掛的“蓮花”?這組景觀叫“月宮玉柱”,上面的小型石鐘乳與下面的小石筍一一對接了。由于洞壁上滴水量有別,下邊的石筍長短也不一樣。請看這些石鐘乳,好象冰錐、冰柱一樣,晶瑩透明,說明鈣華晶體比較純,含其他雜質少。

  請大家回頭看,這兩個小石柱,一個潔白如玉,一個微微發紅,雖然近在咫尺,顏色卻明顯不同,我們給它取名叫“陰陽柱”。據說一個頂的是陰曹地府,一個頂的是陽世三間。那個微微發紅的石柱除含方解石晶體外,還含有少許的鐵質;這個潔白的就比較純。這個景觀叫“仙人玉指”;這個景觀叫“包公鍘”,那里是“多彩石幔”,這里還有一個“星象圖”,大家可以找一找自己的星座。

  現在我們來到了迷宮洞的最大洞廳“珍珠宮”。你瞧,四壁上、宮頂上到處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石珍珠,你看一簇簇、一片片琳瑯滿目,晶瑩剔透。這種疙瘩狀的鈣華沉積是由霧狀、珠狀水飛濺到巖壁表面,產生了這種“疙瘩狀”的鈣華。地質學上叫飛濺水流沉積。請看這里到處布滿了細如針刺的石絨花,似乎還在微微顫動呢。這在其它溶洞中是十分罕見的,這是毛細管水形成的針狀沉積物。

  走過前邊的“仙人徑”,我們可以看到一只碩大無比的萬年神龜。這只神龜已修成正果,二洞中那只翹首神龜正在偷聽如來佛講經布道,精心修煉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第四個洞廳也叫“地府洞廳”。我們會發現,這個洞廳,一是面積比第一、第二洞廳都小,二是洞體比較干燥,以石灰巖被沖刷溶蝕后殘留的怪石、小洞穴、洞頂的鍋穴等沖刷溶蝕地貌為主,所以色彩灰暗,格調低沉,氣氛陰森恐怖,因此我們為其命名為“地府”。

  請看那塊石頭象閻羅王騎的“獨眼怪獸”,上面那個怪石象是陰曹地府的“閻羅王”。右面那個奇石造型好象是“判官”;上邊石壁上這條白色鈣華沉淀物,下邊象筆頭,有人說,這是判官用的筆。

  對面那個石塔叫“森羅塔”,是這個洞廳中發育最典型的石塔狀、鈣華沉積。說明,地府洞頂也有裂隙,有富含重碳酸鈣的水滴下。 一個塔由七節組成,而且下面是空心的。據說在人間干了好事可以升天成仙,干了壞事就要壓在此塔下永世不得轉生。

  這塊石頭象“牛頭”,“馬面’’到那里去了呢?請大家找一找,如找不到,下次再來找。其實,這些都是人們在地府洞廳給面目崢獰的石頭起的一個名稱罷了。

  請大家看,地府中洞壁上到處都有當年洞中流水或漩渦水流在強大的承壓下形成的一個個溶蝕的鍋穴和一些小圓坑狀痕跡。

  請看,那個小石筍,好象地府中的“鬼燈”,那一個象“禿鳩”,那是 “招魂旗”,這兩個象.是偷懶的小鬼!

  地府洞廳陰森可怕,不是久留之地,我們還是趕快離開這里,快到東海龍宮探奇尋寶吧。

  第五洞廳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龍宮”的門前,這里是崆山白云洞五個洞廳中最新、最奇、最險、最幽的洞廳。龍宮游程約一華里,上下落差50米,洞道曲折多變,如一條游龍。洞底還有多處水池,比較潮濕,以小型鈣華沉積造型為主,小巧玲瓏,精妙絕倫,已命名的景觀有50余處。現在讓我們做一次龍王爺的特邀佳賓,做一次龍宮探奇吧!

  瞧,映人我們眼簾的是一座“海底仙山”,這些酷似海珊瑚的景觀,是毛細管水沉積析出的石針和石花。那只象大海螺,取名為“海螺王”,那只象造型優美的“大金魚”,因害羞,只露出了個大尾巴。

  這個洞目前還沒有開發,洞內主要有(照片上的)“玉葉托塔”、“金墩玉柱”等十分奇特、罕見的景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組景觀叫“玉潔冰清”。有的鈣華含雜質少,潔白如玉,有的含有一些鐵質, 微微發紅,在彩燈的照射下,真是斑瀾多姿,富麗堂皇。

  這里是個珊瑚洞,請大家欣賞。

  各位朋友,這里是一處典型的石瀑布。它是洞壁后的裂隙水流,

  向外滲流時,在這里形成的石瀑布。石瀑布潔白無瑕,燈光一照,如亭臺樓閣,好象蓬萊仙島的“海市蜃樓”。請向后上方看,這個石柱,如冰似玉,光潔透明,堪稱龍宮一寶。

  這組景觀叫“玉龍潛臥”,看那一簇簇不同于周圍顏色的石針、石花沿著洞壁裂隙叢生伸延,宛如一條白龍潛臥于洞中。

  這個景觀叫“雙塔爭雄”。請看,右邊那個已成了石柱,它生長的比較快,它是勝利者。

  各位游客,過了這兩座石塔,我們將沿著石梯下到龍宮最低處,要注意安全,小心路滑。

  我們現在已來到整個崆山白云洞的最低層,其高度大約比洞外的公路面還要低一些。這里下面是一個水潭,大約與現代地下潛水面一致,已接地下泉水,至于這個支洞還有多深多長,有待我們繼續探明開發。

  請看,這對怪石很象一對海龜在談情說愛,所以叫“二龜對吻”。這個巨石上圓形的空洞,在地質學上叫“海眼”,是地下漩渦水流溶蝕而成,這類洞穴穿通了巖石,叫穿洞。這里洞底已和地下水相通,狹深的洞道仍積著水,原先游客需乘船通過,為了節約時間,現架了石板橋。

  請看,這組景觀叫“海底森林”,有不少石鐘乳懸垂于洞壁,有兩根已接天立地,成了石柱。這是我們白云洞中所看到最低處發育的鈣華沉積物。

  這是海底狹谷,陡峭狹窄,幽深難測。請朋友們小心,拾級而上。

  請大家在此稍事停留,這一汪池水,傳說是龍女淋浴之處,這里還有段烏賊偷看龍女洗澡的有趣傳說。傳說不足為奇,真正稱奇的是這里有好多根線型石管,它們上下精細一致,比較均勻,并且是空心的,在其它洞穴中是不多見的,這是喀斯特溶洞中地下水的一大杰作。它的形成是這樣的,洞頂巖體中的溶孔或溶隙的滲流至洞頂板,形成小水珠,由水珠表面張力的作用,使其迅速釋放出二氧化碳,出現碳酸鈣(鈣華)薄膜沉積,中間空心,不斷地滲流滴水,沉積物延長,形成長長的石管。我們在迷宮洞前看到的那根“朝天一柱香’’也是這種石管。

  這里是龍宮“珍寶谷”,里邊藏著無數的奇珍異寶。這是龍王為迎接我們擺下的“桃源盛宴”。

  請看這邊,又是龍宮洞中精美景觀之一,巖壁上有無數毛細管水滲出,結晶了無數個晶瑩的石花、石針、石珍珠等微型景觀,它們又簇擁在這塊圓型的洞壁上,好象是龍女刺銹的銹花盤,這是龍宮洞的又一藝術珍品,我們取名為“龍女刺繡”。

  這里是葡萄灣。請登天梯。

  這里是龍宮最大的洞廳,八面石壁,巖紋縱橫,似蛟龍盤踞,因此我們叫它“群龍聚會”,實際上它是距今五億年前在海底沉積的鱗片狀灰巖地層,在毛細水流作用下形成的龍狀石紋。仔細看,你會看到老龍王、土龍、玉龍、還有黃龍、蒼龍、變色龍等各種造型。

  朋友們,請向右看,這里的石幔和一些微型鈣華景觀,好像錦繡玉帛,我們叫“龍女仙閣”。

  請看左上方的“龍子紗帳”,實際是一個典型的大石幕。

  這個洞穴,是龍宮中無數個小支洞之一,有人說這是龍宮中的“冷宮”,囚禁犯法的蝦兵蟹將之處。我們要登第二道天梯了,共18級,一是取一路平安,8是步步發財之意。朋友們,現在我們走到了龍宮的絕佳境地——仙山瓊閣。這里集人間、天堂、地府景觀之大成,是白云洞的絕中絕,奇中奇,是溶洞之精華。這里景觀密集,一步數景,步換景移,滿目是景,這是白云洞區別于其它溶洞的顯著特點。請看,這里的石花、石筍、石管、石鐘乳、石帷幕、石瀑布、彩色石幔等應有盡有。它們千姿百態,標新,立異,其豐度、密度、變化度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被專家們稱為我國北方難得的巖溶造型博物館和地下迷宮。

  你再看這滿壁的針狀石花,生得多么精致,多么優美。瞧那細細的針狀造型,是花瓣,又是花蕊,你說它們中間哪一枝更美呢?這奇特的針狀石花是怎么形成的呢?據專家考證,毛細水在苯發過程中發生一種特殊現象,稱為毛細現象,巖溶滴水受毛細現象的影響,不斷發育成長,形成這一簇簇石花,這種石花在其它溶洞比較罕見,有的也不如這里的精美。因此,針狀石花是我們崆山白云洞的第六絕。

  請看,這邊一組景觀,我們叫它“竹林屏障”。這一根一根石柱,不僅有粗有細,而且每一根石柱象竹子一樣長著“竹節”,這是怎么形成的呢?顯然由于上邊頂板和下邊底板受力不均,如下底板下移,石柱斷裂開口,后又被鈣華所充填堵塞,于是形成了竹節狀遺跡,一個遺跡就是斷裂過一次的證據。由此可見,只有經過曲折坎坷的歷程,才能塑造出奇麗絕世的景觀。宇宙萬物如此,人生的道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看,那邊一簇簇的石針層層疊疊,宛如仙人掌一般,我們稱其為 “千年仙掌”,這是龍宮最后一個景觀,仙掌好象舉手告別,歡迎再來龍宮一游。

  我們登上龍門天梯,躍出龍門,又重新回到人間了。

  朋友們,“天堂”太虛幻,“地府”太陰森,“龍宮”太寒冷,以我看還是人間好,您說是不是?你看,“雄雞”已經報曉,東方已經發亮,穿過 “夾背石”,我們就重回人間了。請看那邊“萬家燈光”,通霄達旦;那邊“五谷豐登”,“果實”累累,上邊還有一枝“白色辣椒”呢!屋頂上的“孔雀”已經開屏,正在歡送大家呢。

  請大家看,這只“甩鼻小象”在同這“寶塔”比高,它那天真可愛的樣子,多自信!旁邊,這只雪白的“波斯貓”,轉動著一雙明亮的眼睛,望著高塔,大概是為它們這一比賽仲裁吧?這一景觀我們叫“靈貓望塔”,這是我們崆山白云洞的代表作。

  朋友們,如果您有興趣,請在“靈貓望塔”前留影紀念。

  我們臨城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游完溶洞后,向西三公里,還有千畝水面的歧山湖,湖光山色,美景如畫。湖上還有游船、大型水上游戲機——“激流永進”等游玩項目(指照片)。從溶洞向西北8公里有丹霞地貌、挺拔秀麗的天臺山,五百畝柏林遮天蔽日,登上五百階天梯,可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大家既然已來到臨城,看了溶洞,再爬爬山,看看水,才不枉此行。

  您瞧,那邊帷幕已經落下,標志著這次白云洞游覽到此結束,我衷心希望這次白云洞游覽會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朋友們,再見!

白云洞導游詞 篇7

  歡迎大家來崆山白云洞游覽觀光。

  崆山白云洞發育在白云山南端的崆山上,所以叫崆山白云洞。

  它是我國北方新發現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據專家考證,五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溫暖的淺海環境,在海底沉積了石灰巖地層,后來地殼運動,使海洋變成了山丘,由于地下水對石灰巖的溶蝕作用,造就了這個北方罕見的溶洞。

  大家請看,這通道的石壁上到處是離奇古怪的花紋,到處是莫名其妙的浮雕。這并不是哪一位抽象派藝術家的杰作,而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藝術珍品。

  請看那邊并排的小石柱構成的石柵欄,1988年7月當地四位農民采石時偶然發現此洞,第一位進洞的人,就是從這里爬進去的。

  您瞧,路邊的“垂柳”,迎面的“塔松”,它們在歡迎您到“各個洞廳”游覽。好,請大家往上走。

  現在初步探明并對游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游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恒溫170c。根據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您一定對這些名稱感興趣吧?就讓我們一起做一次科學的探索,做一次美的享受吧!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第一個洞廳。因洞內比較寬敞明亮,又有“小西湖”、“萬家燈火”等美景,所以我們又叫它“人間洞廳”。洞廳南北長70米,寬35米,高18米。是誰用無窮的魔力掏空了這么大的一個洞廳呢?請抬頭向上看,洞頂這條南北向斷裂破碎帶十分明顯,千百萬年前,這里處在地下潛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著這個斷裂破碎帶溶蝕,天長日久,就溶蝕成這么大的“空間”。地殼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廳。 洞廳形成以后,洞頂含碳酸鈣的滴水,發生鈣華結晶沉淀,形成眾多奇妙的造型景觀,裝飾了洞廳。

  請看,這叫石筍,如果超過三米就叫石塔。上面下垂的叫石鐘乳。上面的石鐘乳與下邊的石筍對應著生長,聯成一體,就叫石柱。這是洞中最多最常見的溶洞景觀。山上的水,從洞頂裂隙中滴出,由于水中二氧化碳釋放,產生鈣華沉淀,掛在洞頂的就成了乳頭狀的石鐘乳,滴下來的含鈣的水珠沉淀,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石筍。你看那個石筍很象古代打仗用的鞭,我們就引用楚漢戰爭的故事,取名叫“霸王鞭”。這里石鐘乳和石筍對接住了,成了“石柱”。請往上看,那長短不齊,色澤各異的叫“銀針倒掛”,這是正在發育的石鐘乳。再請大家向上看,那些象絲瓜瓤一樣的毛針狀的沉淀物,地質學上叫“網狀卷曲石”,在我國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見,所以稱這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絕。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說法不一,但多數認為,“網狀卷曲石”是在毛細水流作用下,首先形成毛狀、針狀的沉積,由于洞中濕度、氣流

  變化的影響,微小晶體的沉積固結速度各異,導致晶體間孔隙方位的變化,這些毛針狀的沉積物無定向地卷曲生長,就形成了卷曲石。

  朋友們,請看這象不象一只石化的白色鸚鵡?

  請看這一簇簇象菜花一樣的鈣華沉積,我們習慣上叫“石花”,在地貌學上大一點的叫“石疙瘩”,小一點的叫“石珍珠”、“石萄萄”,都是按其形狀命的名。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結水,匯聚成許多線狀水流,遇巖面凹凸不平處,就沉淀成菜花狀或葡萄狀鈣華。這種石花在洞,中很多,隨處可見;它們在洞中開放了成千上萬年,今天我們才有幸一睹它們的芳容。這里象是懸空寺。我們現在到了第一洞廳的中央,你看,這是白云洞中最大的石柱,它頂天立地,高8.5米,周長4.3米,據地質學家考證,這樣的石柱520xx年也長不了一毫米,大家可算一下它的壽命有多長。有人說,它象天安門前的華表;有人說,它象一棵萬年不老松。依我說呢,它更似一位歷盡滄桑的時間老人,它是我們崆山白云洞悠久歷史的見證人。它默默地屹立在那里,向人們訴說著遙遠的過去,又在昭示著美好的未來。

  請看,石柱北面有幾個小型的石筍,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噢!原來它的頂部都有一個小坑,因那幾個石筍頂部含泥質較多,石質松軟,洞頂水滴下來,在石筍頂部擊撞成小坑,象朝天開口笑,又象古代“油燈”,因此我們叫它“萬家燈火”。等我們游完“龍宮”后,還要回到那里,朋友們看看是否那樣。

  朋友們請看,那個怪石象不象一條大金魚?它欲到湖中游水,背上還馱著一只金蟾,我們稱之為“金蟾戲金魚”。遠處那塊怪石,象不象濟公和尚那頂帽子。

  我們現在站到了西湖“斷橋”之上。這個“西湖”是人間洞廳的一個水池。由于池底粘土已把一些裂隙堵塞,故常年有水。湖中這三個石筍,雖然高度還沒有超過3米(前邊已介紹過),但在形成過程 中,由于各個階段的氣候不同,沉淀了一層一層的鈣華,外形如塔,又立于池中,故取西湖中“三潭印月”之意,叫“三塔映月”。湖邊那些石筍、怪石,哪個象西湖邊的“保俶塔”?哪個象“六合塔”?請朋友們自己命名。在這里還有三個一模一樣的石塔,請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找一找(水中的塔影)。那邊兩個相依偎的一對石筍,有人說是許仙和白娘子在相會,我們不要驚動人家,請繼續往前走。

  請看這一對石鐘乳和石筍,按照剛才講的形成原理,兩者對應生長, 相接成石柱,而這一對下邊的石筍可能由于地震,基座發生過位移,形成了這個違背常規的奇特景觀,專家取名叫“陰差陽錯”。這一錯,就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世界——第二個洞廳,也叫“天堂”上來了。 從“人間”到“天堂”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經過艱苦的“攀登”。我們現在走的這個洞道,是溝通“人間”洞廳和“天堂”洞廳之間現在,我們正在通過“南天門”,上邊高掛的一片一片的叫石幕它是山上酸水沿洞壁裂隙滲出后形成的片狀沉積,如同帷幕一樣展開,故名石藻。看那個象懸掛的鍘刀,叫“懸天鍘”。 看,右邊這個石鐘乳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石鐘乳頂端的毛細水流遇到

  了阻礙,分成了三小股,三個支叉上又長出了三個小石鐘乳,我們叫它“三叉神箭”,三個小叉不一樣長,說明它們生長速度不同。

  過了南天門之后這里比較潮濕,洞壁的滴水也多了,在特定條件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鈣華沉淀造型,人們給它形象的命名。看,那個耳朵還露在外邊的叫“天蓬元帥”;這個石柱芘喻為“擎天玉柱”;那叫“仙鶴欲飛”;這個象小鹿,請看還長著5條腿呢,我們叫它“五腿神鹿”。這里是“銀河天降”。請您注意它的光澤,白云洞中的鈣化物有各種各樣的光澤,赤橙黃綠青藍紫,象瑪瑙,象玻璃,象瓷器,而這面粉狀的鈣化層是在較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在地質學上稱為“月奶石”,在我國并不多見,它對地質和古氣候的研究有很大的科學價值。看來,我們的溶洞不僅是游覽者的勝地,也是科學家的殿堂。

  這個叫“仙人橋”,它是大洞穴分支管道發生塌陷后殘留的橋形巖體。我們都是“凡胎肉體”,無法通過那里,還是讓我們沿著人造橋向前走吧!

  這個叫“梳妝鏡”,進入天堂前大概要精心打扮一番,請大家照一照。

  這叫“洗心池”,實際上是一個溶蝕的凹坑積水。上邊垂下來的小石幕,取名叫“革面巾”。大凡正式進入天堂以前要“洗心革面”吧。

  請看,對面這一組景觀叫“極樂世界”。這里是天堂大廳中發育的一個小型洞廳,由于后期洞頂石塊崩落,滴水在崩石上又沉淀了一層白色的鈣華,又有幾個造型逼真的石筍,加上比較幽靜,故叫“極樂世界”。這個象千年仙蘑,據說,它有特異功能,看一眼可以長壽,因此歡迎大家多來看幾次,祝大家延年益壽。這個象“王母蟠桃”,那個象“萬年靈芝”,旁邊還有“仙翁”、“仙童”看守呢。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妙無比!

  請看,這里還有一對“藏頭鴛鴦”,那是“竹節玉柱”。

  這里洞壁上懸掛的形如牛肺狀的石幔,叫“石百葉”,如果用手指輕輕扣擊,就會發出悅耳的響聲,因此,又叫“石琴”。這是洞壁裂隙中的水流滲出時,形成各種幔狀鈣華,由于上面水量較大,分成許多小股水流,沿石幔邊緣向下發育成長,形成上密下疏,半透明狀的百葉狀,這樣典型的百葉石比較罕見,這是白云洞的第二絕景。那里還有一盞“寶蓮燈”呢。你瞧,帷幕已經拉開,宮燈已經點亮,歡迎大家到“天堂”內宮游覽。這個石筍象不象“太白金星”。 這塊巨石的上邊很平,取名叫“點將臺”。

  現在我們來到了“觀景臺”上,這是“天堂”洞廳的最高點。站在這里,整個大廳的美景一覽無余。這個洞廳是5個洞廳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南北長重20米,東西寬65米,高20米。其特點:一是洞內濕度比第一洞廳要大;二是鈣華沉積類型比較齊全,有鐘乳、石筍、石幕、石幔、石百葉、月奶石和一些石針、石花等;三是有的還在滴水發育,絕景多。這個洞廳與第一洞廳一樣,也是發育在南北向斷裂破碎帶上。請看,這個景觀叫“玉龍鉆天”,這是一個典型的石幔鈣華沉積造型,是裂隙水流順著龍背鈣華沉積的。它昂首擺尾直沖霄漢的雄姿,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振興騰飛的象征嗎?

  看,好一掛飛天瀑布!它高8.5米,寬6米,是整個溶洞中最大的石瀑布,這不由使人想起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石瀑布,當年真是一個水瀑布,當大管道水流從高處呈地下瀑布或跌水落人下邊的洞穴時,就與地表瀑布一樣,產生瀑布狀的鈣華沉積。

  這個透明的小石筍,稱為“吉祥石”,它晶瑩剔透,光潔如玉,說明碳酸鈣晶體比較純,如含不同的雜質,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大家摸一摸,可以吉祥如意。 這個景觀叫“雪壓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您知道這是誰的詩句嗎?(陳毅)各位朋友,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叫“萬壽臺”。這邊有一個石筍高高在上,好象如來佛在講經。看下邊這群粗短不一的石筍,頂部光滑渾圓,恰如一群羅漢在朝拜如來,有人叫這組景觀“靈山仙境”,更象 “五百羅漢朝如來”。

  這個景觀叫“玉簪對凈瓶”。這邊這個玉簪是一個大型的石鐘乳,后來洞中一些霧狀、珠狀水附在這個石鐘乳上,析出鈣質晶體,形成了一簇簇潔白的石針、石花,造型有的象金龍戲珠,有的如玉鳳展翅,很象古代婦女頭上插的玉簪。下邊這個則是大型石筍,形如觀音菩薩用的凈瓶。上、下快要接觸了,因此叫“玉簪對凈瓶”。這組景觀,美學觀賞價值很大,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這在其它溶洞中極為罕見,這是我們白云洞的第三絕景。這些形態奇異,琳瑯滿目的精巧造型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在洞壁上的鈣化沉積物中,有很多細小的孔洞,毛細水滲出后,由于表面張力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便在毛細管外圍形成毛狀、針狀的微小晶體沉積下來。由于洞中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晶體間孔隙方位不斷變化,使這些石針、石毛形成彎彎曲曲、千變萬化的石花。那里象是“靈宵寶殿”,有“玉皇大帝”、“文武大臣”。 請看這里,有一水池,水清如鏡,常年不枯,水面上盛開著朵朵潔白的蓮花,人們說那是天堂中的“蓮花池”。池邊還有一群小怪獸,似海獅,象海豹,濕淋淋的,象剛游完水上岸。請看洞壁上布滿潔白的鈣華沉積,形態千姿百態,故取名叫“滿壁生花”。 前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仙人之路,一條是人間的路,愿走哪條,任你自己選擇。這個造型像一只大水母,好象靜臥在海邊。這里象是太上老君府前,有“銀毛獅子”、“吠天犬”、“紫金冠”等。

  請向上看,最使人驚奇的是這個“橫天一枝”景觀,又叫“節外生 枝”。在石鐘乳上橫向長出一個形似樹枝的卷曲石,這在其它溶洞目前尚未發現,我們稱它是白云洞第四絕。 傳說這是喜鵲為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搭橋時銜來的樹枝,王母娘娘一時怒起用玉簪投去,玉簪飛到了那里(指玉簪),樹枝落在了這里。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還沒有權威定論。有些專家說,這是細小水流下滴過程中遇到障礙,比如石鐘乳頭部粘附住其它雜質異物時,細小水滴就會偏離垂直方向滲出,逐漸沿異物向前發育增長,就長出了橫生石枝,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還是個謎。

  請看那邊那個粗短的石筍,我們好像見過它,從背面看,就是那個“萬年仙蘑”,從這個角度看,卻象一顆人頭像,眼、鼻子清清楚楚,形態逼真,既象個金發女郎,又象個新疆多辮少女。這種以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形態的景觀,在美學上叫變幻造型景觀。

  我們已下到天堂洞廳的最低處,“迷宮洞”前。 請看這個小小石柱,它有什么與眾不同呢?雖然彎彎曲曲,但還是十分勉強地湊合到一起了。沒有發生“陰差陽錯”,我們叫它“委屈求全”。追其原因可能是地震或其它原因造成位移,但下邊石筍位移幅度較小,沒有折斷又勉強對接起來了。

  請看,這叫“竹節玉柱”。這一個個竹節是由于上、下頂板受力不均發生斷裂而開口,后來又被鈣化物填充堵塞,就鼓出竹節般的痕跡來了。 那個叫“朝天一柱香”別看他那么細,還是空心的呢!它是一種線型“石管”。原來這個石管是從頂壁上長下來的,與下面石面相接。有人不小心把石管上半截碰斷了,留下了下半截,成為“朝天一柱香”。人間的香越燃越短,而大自然造就的這柱香卻越燃越長,這是白云洞的第五絕。

  下面就進入第三個洞廳——迷宮洞。

  我們進入迷宮洞有什么感覺呢?一是洞道比較狹窄;二是比較潮濕;三是道路曲折回環。這種狹窄的洞道,在溶洞地貌中稱“廊道”。迷宮洞主要由彎彎曲曲的廊道組成,沒有很大的“廳堂”。廊道都是沿節理破碎帶發育的,迷宮洞主要沿東西向節理發育,最大特點是:大洞套小洞,洞套洞,洞連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洞相連,好象迷魂陣。這個景觀叫“雄鷹展翅”。現在我們走到了“福祿關”前。從右邊路過,可以福如東海,從左邊路過,能夠官運亨通。朋友們,你看那洞壁上片狀細小流水,沉淀的一朵朵小型石幔,多么像一條條巨龍,所以我們叫它“九龍騰飛”,大家可以認真數一數。請看,那象不象半朵倒掛的“蓮花”?這組景觀叫“月宮玉柱”,上面的小型石鐘乳與下面的小石筍一一對接了。,由于洞壁上滴水量有別,下邊的石筍長短也不一樣。請看這些石鐘乳,好象冰錐、冰柱一樣,晶瑩透明,說明鈣華晶體比較純,含其他雜質少。

  請大家回頭看,這兩個小石柱,一個潔白如玉,一個微微發紅,雖然近在咫尺,顏色卻明顯不同,我們給它取名叫“陰陽柱”。據說一個頂的是陰曹地府,一個頂的是陽世三間。那個微微發紅的石柱除含方解石晶體外,還含有少許的鐵質;這個潔白的就比較純。這個景觀叫“仙人玉指”;這個景觀叫“包公鍘”,那里是“多彩石幔”,這里還有一個“星象圖”,大家可以找一找自己的星座。

  現在我們來到了迷宮洞的最大洞廳“珍珠宮”。你瞧,四壁上、宮頂上到處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石珍珠,你看一簇簇、一片片琳瑯滿目,晶瑩剔透。這種疙瘩狀的鈣華沉積是由霧狀、珠狀水飛濺到巖壁表面,產生了這種“疙瘩狀”的鈣華。地質學上叫飛濺水流沉積。請看這里到處布滿了細如針刺的石絨花,似乎還在微微顫動呢。這在其它溶洞中是十分罕見的,這是毛細管水形成的針狀沉積物。

白云洞導游詞 篇8

  現在初步探明并對游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游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恒溫170C。根據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您一定對這些名稱感興趣吧?就讓我們一起做一次科學的探索,做一次美的享受吧!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第一個洞廳。因洞內比較寬敞明亮,又有“小西湖”、“萬家燈火”等美景,所以我們又叫它“人間洞廳”。洞廳南北長70米,寬35米,高18米。是誰用無窮的魔力掏空了這么大的一個洞廳呢?請抬頭向上看,洞頂這條南北向斷裂破碎帶十分明顯,千百萬年前,這里處在地下潛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著這個斷裂破碎帶溶蝕,天長日久,就溶蝕成這么大的“空間”。地殼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廳。

  洞廳形成以后,洞頂含碳酸鈣的滴水,發生鈣華結晶沉淀,形成眾多奇妙的造型景觀,裝飾了洞廳。

  請看,這叫石筍,如果超過三米就叫石塔。上面下垂的叫石鐘乳。上面的石鐘乳與下邊的石筍對應著生長,聯成一體,就叫石柱。這是洞中最多最常見的溶洞景觀。山上的水,從洞頂裂隙中滴出,由于水中二氧化碳釋放,產生鈣華沉淀,掛在洞頂的就成了乳頭狀的石鐘乳,滴下來的含鈣的水珠沉淀,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石筍。你看那個石筍很象古代打仗用的鞭,我們就引用楚漢戰爭的故事,取名叫“霸王鞭”。這里石鐘乳和石筍對接住了,成了“石柱”。

  請往上看,那長短不齊,色澤各異的叫“銀針倒掛”,這是正在發育的石鐘乳。再請大家向上看,那些象絲瓜瓤一樣的毛針狀的沉淀物,地質學上叫“網狀卷曲石”,在我國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見,所以稱這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絕。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說法不一,但多數認為,“網狀卷曲石”是在毛細水流作用下,首先形成毛狀、針狀的沉積,由于洞中濕度、氣流變化的影響,微小晶體的沉積固結速度各異,導致晶體間孔隙方位的變化,這些毛針狀的沉積物無定向地卷曲生長,就形成了卷曲石。

  朋友們,請看這象不象一只石化的白色鸚鵡?

  請看這一簇簇象菜花一樣的鈣華沉積,我們習慣上叫“石花”,在地貌學上大一點的叫“石疙瘩”,小一點的叫“石珍珠”、“石萄萄”,都是按其形狀命的名。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結水,匯聚成許多線狀水流,遇巖面凹凸不平處,就沉淀成菜花狀或葡萄狀鈣華。這種石花在洞,中很多,隨處可見;它們在洞中開放了成千上萬年,今天我們才有幸一睹它們的芳容。

  這里象是懸空寺。我們現在到了第一洞廳的中央,你看,這是白云洞中最大的石柱,它頂天立地,高8.5米,周長4.3米,據地質學家考證,這樣的石柱52019年也長不了一毫米,大家可算一下它的壽命有多長。有人說,它象天安門前的華表;有人說,它象一棵萬年不老松。依我說呢,它更似一位歷盡滄桑的時間老人,它是我們崆山白云洞悠久歷史的見證人。它默默地屹立在那里,向人們訴說著遙遠的過去,又在昭示著美好的未來。

  請看,石柱北面有幾個小型的石筍,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噢!原來它的頂部都有一個小坑,因那幾個石筍頂部含泥質較多,石質松軟,洞頂水滴下來,在石筍頂部擊撞成小坑,象朝天開口笑,又象古代“油燈”,因此我們叫它“萬家燈火”。等我們游完“龍宮”后,還要回到那里,朋友們看看是否那樣。

  朋友們請看,那個怪石象不象一條大金魚?它欲到湖中游水,背上還馱著一只金蟾,我們稱之為“金蟾戲金魚”。遠處那塊怪石,象不象濟公和尚那頂帽子。

  我們現在站到了西湖“斷橋”之上。這個“西湖”是人間洞廳的一個水池。由于池底粘土已把一些裂隙堵塞,故常年有水。湖中這三個石筍,雖然高度還沒有超過3米(前邊已介紹過),但在形成過程 中,由于各個階段的氣候不同,沉淀了一層一層的鈣華,外形如塔,又立于池中,故取西湖中“三潭印月”之意,叫“三塔映月”。湖邊那些石筍、怪石,哪個象西湖邊的“保俶塔”?哪個象“六合塔”?請朋友們自己命名。在這里還有三個一模一樣的石塔,請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找一找(水中的塔影)。那邊兩個相依偎的一對石筍,有人說是許仙和白娘子在相會,我們不要驚動人家,請繼續往前走。

白云洞導游詞(通用8篇) 相關內容:
  • 圓明園景區的導游詞作文(精選5篇)

    親愛旅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叫李晗寧,大家可以喊我李導。我即將帶領大家去參觀被譽為萬園之園、世界園林典范、東方瓦爾塞宮等諸多美稱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園內風景優美、建筑規模宏大精致、還收藏著數不盡的珍寶。...

  • 恐龍公園的導游詞(通用5篇)

    中華恐龍園坐落在常州新區現代旅游休閑區。園區一期投資3億人民幣,占地500畝。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中華恐龍園目前已初具規模,形成了個具特色、相互襯托的四大塊旅游休閑功能區,憑借出眾的創意設計、領先的技術手段、新穎的藝術效果營造...

  • 普通廣場導游詞作文400字(通用5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玩的導游.如果有什么困難的話,盡管提出來,我一定盡我最大的能力來幫助你們.請多多關照.我們現在來到龍城廣場了,大家排隊,拿好自己的東西.這里是噴水池,旁邊的花芬芳迷人,但請大家不要摘.遠看著噴水池很像溫泉,晚上下...

  • 關于黃山導游詞的考試作文(精選5篇)

    嘿,大家好,我是導游__,今天,我們就來到美麗的黃山。在黃山上,一條石子路呈現在眼前,整個世界好像都只剩下了綠色,抬頭一望,望見的似乎只有綠色,因為那得樹實在是太綠了。...

  • 精選頤和園導游詞范文(精選19篇)

    大家好!歡迎來到頤和園,今天由我來擔任你們的導游,我叫楊依璠,大家可以叫我楊導游,廢話不多說,現在就開始我們一天的旅程吧!首先,我們繞過大殿,來到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間,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每一間的橫...

  • 丹東鳳凰山導游詞(通用20篇)

    丹東鳳凰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鳳城市郊,距市中心僅3公里,南與朝鮮妙香山相望,北與本溪水洞呼應,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丹東鳳凰山自古有遼東第一山的美譽。南北朝時期稱烏骨山。...

  • 獅子林景區導游詞(通用5篇)

    大家好,我是小導游__X,今天我帶大家游覽的是蘇州四大園林之一——獅子林。希望大家在游覽過程中能保持景區衛生,謝謝。獅子林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年的歷史了。獅子林是由元代名僧天如禪師的弟子出資建造的。...

  • 西湖導游詞(通用15篇)

    各位親愛的游客們,大家早上好,我叫朱敏嘉,大家可以叫我朱導。歡迎大家來到人間天堂西湖。我們即將開啟西湖之游,我們要去游覽孤山、斷橋和三潭映月。祝大家旅游愉快!請大家不要亂丟果皮垃圾,亂涂亂畫。...

  • 司馬臺長城導游詞十三篇

    司馬臺長城東段最奇妙的還在于“險”,長城似巨龍蟠伏于絕崖峭壁之上,橫亙東西,千米之內,密布14座敵樓。特別是在陡立的山峰一側,聳起一架天梯,天梯傾斜度為85度,下臨懸崖,寬僅容腳,幾近直立,且無扶手,長約百米,寬僅一磚,左右...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韩观看免费 | 国产强奷糟蹋漂亮邻居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 | 日本理论片好看理论片 |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 欧美极品日韩极品1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精品竹菊 |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相片 |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日本天天躁狠狠躁噜噜噜 |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顶级欧美熟妇XX |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麻豆私人影院 | 亚洲永久网站 | 精品日韩在线一区 |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棕色圆 | 99久热re在线精彩视频 | 亚洲在线不卡 |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香蕉樱桃水蜜桃猕猴桃菠萝视频 | 亚洲成色WWW成人网站妖精 | 国产精品午夜一区 | 午夜DJ国产精华日本无码 | 亚洲成av人片 | 250pp亚洲情艺中心在线 | 四川骚妇无套内射舔了更爽 | 欧美日韩精品二区 | 永夜星河短剧免费观看 | 久久国产在线视频 | 永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网站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