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追悼會答謝詞(精選3篇)
祖母追悼會答謝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親友:
今天是公元xx年xx月xx日,農歷xx月,本來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親友聚會、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刻,然而我們卻沒有,今天我們雖然也聚集在這里,但這里卻是我們每一個杭州人最不愿意聚會的地方——我們在xx殯儀館聚集,參加的是送別會,在這里,送別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位長者,我的外祖母女士。
我的.外祖母生于xx年,17歲的時候嫁給了我的外祖父先生,外公和外婆共同養育了我母親、我的四個舅父,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我的父親去世后,我的外公和外婆又一起共同承擔起了本不是他們的責任的責任,與我的母親一起撫養我成人,我在外婆的。呵護里成長,外婆看著我一天天的長大,我卻看著外婆一天天的老去,外婆操勞一生,為后輩的成長傾注了畢生巨大的心血,xx個春秋過去了,一直到3天前的傍晚,外婆終于累了,她終于不再操勞了,在醫院的病房里,外婆合上了她的雙眼,外婆與外公、二舅父,還有在天堂的親友們終于可以在天堂團聚了,外婆應該不會感到孤單!外婆走的很安詳也很安心,因為她知道,后輩已經成長,她可以安心的走了,沒有痛苦,也沒有遺憾。
記得3天前的傍晚,我在得到消息后,從往醫院趕過來,一路上我拼命祈禱,祈禱外婆能夠堅持、祈禱路上不要堵車,然而等我到達的時候,外婆卻已經睡著了。
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生離死別、莫過于陰陽相隔,這是怎樣的哀痛啊!現在,外婆就安靜的躺在我們的身邊,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外婆,這么多的晚輩、親友來這里送別你,你能看到嗎?你能聽到嗎?你能感覺到嗎?
幾十年來,外婆含辛茹苦、勤儉持家養兒育女,鄰里和睦、和氣待人,操勞一生,也辛苦一生,是我們晚輩心目中的好母親、好奶奶、好外婆、好二媽、好舅媽、好姥姥!雖然外婆的物質財富并不多,但她常常教導我們,做人要正直、大度、寬宏、要與人為善,這非常非常平凡的言語卻是我們后輩心中永永遠遠的財富,
醫學上講,死亡只不過是生命蛋白質的結束,新陳代謝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但是對我們外婆身邊的至親來說,長輩的離開,我們的哀痛真的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感謝外婆!賜予我們生命!感謝外婆!撫養我們成人!更感謝外婆!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懿德常與天地存,慈容永留心際間!我們終身緬懷,感恩載德,兄弟團結友愛,晚輩互相幫助,請外婆放心,護佑整個大家庭、大家族的各位親友平安順利、幸福安康!
這個時候忽然想起小時候,我坐在外婆的膝蓋上,外婆念的一首兒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而如今,而如今這記憶中最最香甜的外婆的年糕,卻將成為我生命中永遠的回憶!
再次對聚集在這里參加告別會的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和好友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祖母追悼會答謝詞 篇2
尊敬的各們來賓、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追悼會,追悼我的奶奶王秀英。
奶奶王秀英生于19xx年10月16日,20xx年4月18日十點三十分因病永遠離開里人世,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2歲
奶奶一輩子沒上過學,18歲地時候在老家河北陽原嫁給了爺爺,1958年隨爺爺遷居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她的6個兒女也在烏市出生,26年里奶奶也 始終以一雙勤勞的雙手改善著全家人的生活。1983年,舉家回國,遷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這里養育著子孫后代,她的養育之恩深深銘記在每個人的心里。
我是奶奶唯一的孫女,從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愛護下長大,我知道現在我最親愛的奶奶離開了我。回憶起奶奶來,她永遠是頭發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帶著笑意、顫 巍巍提著菜籃子的樣子。爺爺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則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紐帶。不論誰從外地回家,等待他們的是熱乎乎的餃子;端午節里姑姑、媽媽在奶奶 的帶領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紅棗葡萄干餡還能浮現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團圓的日子,她則一定會親手做紅豆沙餡的大月餅,傍晚的時候按全 家人的分數切好,不論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著一顆包容的心,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家里的每個人都傾注著無窮的愛。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要以一顆無私的心愛護、關懷、支持每一位親人,這種精神也將在這個大家庭的子孫后代中傳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在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謝所有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奶奶和我們全家人的關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請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祖母追悼會答謝詞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朋好友、鄉親鄰里:
首先請讓我代表我的父母、兄弟,代表我的家人,向你們的到來表示最真摯的謝意。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起,向我最親愛的阿婆做最后的告別。阿婆生病期間,承蒙各位領導和親朋好友的關懷,多次探望、慰問;承蒙各位鄉親鄰里的關心,給予生活上的照顧和方便。在此,我們深表感謝。同時,我們還要感謝武漢市第七十五中學,得知阿婆去世的消息后,他們特意托人送來了花圈和慰問金。
本年度6月9日凌晨2時48分,我最親愛的阿婆與世長辭。她的離世帶給我們無盡的悲痛和懷念。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悲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哭靈心欲碎,疼心深似海。
阿婆一生,勤勞儉樸,與人為善,愛鄉愛家。雖沒讀過一天書,卻通情達理;雖沒出過攸縣門,卻大情大義。她不僅是譚家的好媳婦、好家娘、好婆婆,也是李家的好女兒、好姑娘。贏得了鄉親鄰里的一致稱贊和尊重。
阿婆一生,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但是她在普通和平凡中創造了偉大,孕育了不平凡的業績。她一生沒有做過什么大事,但是她所做的每件小事都反映了一個農村婦女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們全家包括子孫后代,都將永遠以她為驕傲和自豪。
現在,我最親愛的阿婆已經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我們再也無法聽到、見到她的音容笑貌,但我們將永遠牢記她的諄諄教誨,清清白白做人 ,踏踏實實做事,做個好人,多做好事。為社會和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請阿婆放心,祝阿婆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