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敬演講稿三分鐘(通用3篇)
關于孝敬演講稿三分鐘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孝敬父母。
在我們傷心的時刻,失落的時刻,是誰,是媽媽,任由我們在她的臂膀上哭泣,任由我們傾訴不痛快的事,媽媽溫暖的懷抱是我們的避風港,媽媽的笑容是我們的期盼……媽媽如一縷陽光,照亮我們的心靈;媽媽如一滴甘露,滋潤我們的心田;媽媽如一棵高大的樹,為我們遮風擋雨,媽媽給予我們生命,給予我們美好的童年,給予了我們母愛!
美國著名歌唱家曾說過:“媽媽是我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于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愛如花般美,那么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如果沒有母親,這位可親可敬,唯一愛你的人,你還擁有什么呢?你將一無所有。
所以,現在,孝敬爸爸媽媽,孝敬那唯一愛你的人。讓她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最后祝全天下的父母天天快樂!謝謝大家。
關于孝敬演講稿三分鐘 篇2
是誰在嚴寒酷暑中為我們勞累奔波?
是誰在門口望眼欲穿盼兒歸來?
是誰奉獻了一切,自己卻在歲月的流逝中慢慢變老?
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用無私大愛為我們擎起一片藍天!
定格
過去的點點滴滴定格在照片上。
望著有些泛黃的照片,我永遠想象不出一個高大的男人最深情的哭泣。也許我永遠不知道,一個男人跪在醫生面前苦苦哀求母子平安是一種怎樣的無助,更不會感受到十月懷胎分娩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從啼哭到牙牙學語,你們顛倒了多少晝夜。你們又費了多少心血教會我叫“媽媽”和“爸爸”,我深知一切太不容易。當我搖搖晃晃地一步一步走到你們跟前,你們疲憊的眼睛里總能泛起幸福的漣漪。
見證
深深的印跡見證著歲月的滄桑。
泛起霜花的黑發、日漸憔悴的容顏是歲月留下的印跡;逐漸佝僂的身軀,絲毫不能影響你們在我心中的高大。粗糙的雙手拂過生活的艱辛,你們就用那雙平凡的雙手高高地托舉著對于孩子最真摯的愛。為了孩子,你們甘愿付出,用大愛譜寫生命中最華麗的樂章。你們雖不善言辭,卻用行動詮釋著愛的偉大。“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銀色世界。”母愛如水一般深遠,父愛如山一般的厚重。孩子的羽翼變得豐滿,你們的身軀卻不再挺拔。
牽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落葉在空中盤旋,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慢慢變老的父母最大的心愿是有孩子陪伴,安享晚年。但那時也許我會遠離故鄉,在外為生活奔波。無論走到哪里,父母一聲聲愛的呼喚總會撫平我初入社會滿是傷痕的心靈;無論過多少年,我的血液里流淌著的是永遠不變的親情,心里承載的永遠是父母沉甸甸的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如果不能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至少在他們生日時寄上一張溫馨的卡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該是一種怎樣的悔恨,不要讓悲劇上演。平時多抽點時間常回家看看,要知道有孩子陪伴是做父母最大的幸福。常回家看看,因為家是我們成長的起點,同時也是也是我們歸途的港灣。
常懷感恩之心,感激父母給我們生命。請相信,我們會有我們的報答——常伴父母左右,共同守護愛的家園。
關于孝敬演講稿三分鐘 篇3
父親這個字眼,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回憶起來,他總是這樣的形象――一個奇怪的中年大叔。每次一回來,他總是手提一個黑色的手提包,總是滿下巴胡子渣渣,總是匆匆一打理就上床,總是一分鐘后便傳出陣陣鼾聲。
母親總是嗔怪他一點也不關心妻子兒女,我也怪,怪他總是在我身邊出現的少之又少。
他總是午夜之后才歸家。飯是母親做的,菜是母親燒的,被是母親疊的,連衣服也是母親洗的。我更怪他!
可他總說,身為一位民警,晝出夜歸是再正常不過了,特別是快到年底了,有好幾次都被半夜刺耳的手機鈴聲吵醒。
鈴聲響起,一次重要的行動,他又出發了。我用帶些哀怨又企盼的眼神看著他,他仿若未見,走得瀟灑。母親一聲嘆息,留在桌上的飯菜漸漸變涼,“吃吧。”沒等來更多的消息,母親重又拿起筷子,朝著我的碗里夾菜的瞬間,我看到她眼角藏不住的一絲皺紋。
這次與往常不同,一周,二周,三周……他都沒有回來,好像失聯了一樣,我忍不住問母親:“爸爸呢?去執行任務了?”母親早已習慣了一樣,輕描淡寫地說:“是個很重要的安保任務,你在家要乖乖的。”良久,我瞥見,書房中相片中那瘦削的身影的眼眶中,溢出了幾粒晶瑩的淚珠。
終于,他回來了,卻是忍痛歸來的,負傷了!
看著他那痛苦樣,我小聲嘟噥道,帶著些埋怨:“又是哪受傷了,真是的,真令人擔心!”他笑得靦腆,像個知錯的孩子,拉著母親的,一味的說著,辛苦了,辛苦了。我聽著,心里泛起一陣難受。醫生說,這是典型的腰肌勞損,而且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了。聽母親囁嚅道,就是在那次追捕中,父親的腰挫傷后,一直沒修養徹底,長期勞累導致反復發作,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即便如此,父親還是自己默默承受,如往常一樣任勞任怨地工作著。
母親勸他說,咱不做了,三天兩頭的腰疼,才四十歲,老了那可怎么辦?我也對父親說,記得休息一下吧。可他只是在電話那頭,匆匆答應,仿若未聞,掛的瀟灑,下一秒,又投入到一系列的工作中去了。
不論是在陰雨連綿的晚上,還是在鴉雀無聲的寂夜,亦或是在瓢潑大雨的深夜,人們都早已進入香甜的夢鄉,殊不知,有一位妻子正焦急地在等待著那未歸的丈夫;殊不知,一個男孩正在夢中心心念念牽掛著他的父親。
后來,我問父親:“為什么你要去接那么復雜的任務?”父親深慮片刻道:“我是一位民警,在接到任何任務前容不得一絲思考和遲疑,民眾有難時,就應該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言罷,父親凝望著祖國大地,莊重地敬了一個禮!
頓時,父親的形象顯得格外的高大。我想是因為心中有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