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處理情況調查報告(通用3篇)
生活垃圾處理情況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提出
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寫著“可回收”字樣的垃圾桶。然后我把頭探進里面,結果卻看見各式各樣的垃圾有礦泉水瓶、塑料袋、果皮……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這說明我們佛山市的垃圾分類情況不太好,然后就進行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
路人和(小區)清潔工
三、調查情況和整理資料
在中國生活垃圾分成哪幾類
90%的人都不知道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清潔工對垃圾有沒有進行分類
清潔工1、6:沒有,沒有把垃圾分類。
清潔工2、3、4、5、7、9、10:把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撿起來,其他垃圾不分類。
清潔工8:有把垃圾進行分類。
是否知道哪些垃圾是放哪個垃圾桶是否按垃圾桶的標志投放垃圾
知道;90%的人都是看到垃圾桶就投垃圾。
垃圾分類有什么好處
70%的人都不知道
(1)回收可再生資源。(紙張、玻璃、廢金屬、塑料等資源可回收利用)
(2)有利于處置有毒有害物。(如廢電池等)
(3)有利于利用資源。(如有機垃圾可制成肥料)
應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
60%都不知道
四、結論
1、一個城市的垃圾處理可能會改變整個城市,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對城市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但調查發現,在佛山人們的環保意識并不算很強,特別是垃圾分類。那些垃圾桶大多數都沒有進行分類。有很多人購物或買菜是都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還有就是有些人把煙頭扔都垃圾桶里如果里面有紙張的話就很容易釀成火災。清潔工大多數都只撿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
有些人雖然知道這回事,但在實際中許多人都嫌麻煩而不愿意做。年紀大一點的人很多都根本不知道這回事。我認為原因之一可能是市政府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大。但令人欣慰的是亂丟垃圾的現象有很大的`改善!可垃圾不分類確實不太好,比如說:廢舊電池如果腐爛的話就會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環境;一些垃圾袋如果失火的話就會在空氣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所以說城市的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
2、我覺得應借鑒國外的一些國家如日本、新加坡、荷蘭、加拿大……這些城市垃圾分類的成功經驗。比如說:荷蘭他們有很多個單獨回收單項物品的回收箱。日本一年只能回收四件大的物品。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其實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3、我在此希望佛山的垃圾分類情況能更上一層樓!
五、心得
“記者”這一詞聽起來仿佛不適于我這個小學生,可這次我的確感受到了當記者的滋味。
為什么要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在這個周末,老師給我布置了一項頗有新意的任務!
那這個“頗有新意的任務”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在開學的第二天,老師將我和幾個同學召集到了一起,讓我們針對垃圾分類這個問題做一個調查報告;3人一組,在網絡上查找相關資料,訪問周遭的親人或小區的垃圾工,最后寫成文章,交給老師。當一切都一一說明后,我與兩個好友馬上組成了個小調查組,工作馬上開始!
在我的印象當中,垃圾分類是一個簡單又平常的問題,大人們應該非常了解。可當我問了幾個親人后,卻發現他們對垃圾分類的情況近乎一無所知!并且在他們認識的人里,對垃圾分類狀況較為了解的也寥寥無幾,這使我大為震驚。這時,負責用網絡搜尋的同學已經找到了不少的資料,但絕大多數都是有關外國的,中國的資料簡直少得可憐。
這使我心中逐漸產生了一個問號:難道中國對垃圾分類這個問題還沒有重視嗎?但這不可能呀。因為具資料統計,如果將垃圾分類,至少有30%——40%可利用;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再生出0、85噸的新紙……這樣一年不知能夠節省多少能源啊!難道一向注重能源節約的中國會沒有發現嗎?我苦思冥想,在網上不斷搜索,最終在一張文字密麻的網頁上得出了答案。
原來,對于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
一、我國人口很多,國土面積又大,宣傳的范圍相當之大,所以只能先在幾個大城市宣傳,因此有許多小城市對這個概念非常的模糊;
二、現在競爭激烈,很多人每天只想著掙錢,幾乎沒有關注這些所謂的“小事”。哪怕他知道這些知識,也置之不理;
三、中國近幾年才開始提倡,自然不能與外國相提并論……
所以,垃圾分類的普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啊!
雖說還要很多的時間,但只要我們人人貢獻一份力,我相信,時間說短不短,但說長也不會太長。讓我們為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而努力吧!
生活垃圾處理情況調查報告 篇2
我的老家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但是我發現在路的兩旁,河的兩邊有許多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與我們美麗的`鄉村十分不和諧。帶著這個問題。我對鄉村垃圾的處理問題進了調查。
調查
我先對垃圾池進行了調查,發現離我家最近的一個垃圾池,也要走2公里左右才能到。在圩鎮周圍也只能看見幾個垃圾池。在公路兩旁依稀能看見幾個垃圾處理池。
然后我又對垃圾處理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我們村每條河岸邊都堆滿了垃圾,有的甚至被扔到河中央。村民的生活垃圾根本無人去處理。隨意堆放在河灘、路邊。
分析
1、這里垃圾池少,群眾對公共環保的意識不強,隨地扔垃圾
2、沒有環衛工人上門收垃圾
結論
造成群眾亂扔垃圾的原因有:
1、垃圾池少,群眾對公共環保的意識不強,所以造成隨地扔垃圾的現象發生。
2、處理簡單、隨意、環境污染嚴重
3、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沒有環衛工人上門收垃圾
建議
1、增強自治,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增強村民環保意識。讓村民主動清除農村垃圾;
生活垃圾處理情況調查報告 篇3
寒假期間我走訪了我縣衛生環衛處,調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運輸和處理的情況。這里我把調查的材料情況分三項說明。
一、從垃圾的產生來看處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僅就生活垃圾來說,我縣每人每天要生產天近一
斤垃圾,意味著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斤垃圾要處理,從整個騰沖縣來看每天將有很多垃圾急需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的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占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而且導致了蒼蠅、昆蟲、老鼠和大量細菌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和農村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并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主要是廢棄物組成的白色污染,體現為混有一定的玻璃、塑料和壞棄物等雜質。在我們農村垃圾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成堆或成片隨意的堆放;用這種雜質的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喳化,所以,可能很嚴重的污染農村土地;農村垃圾隨意堆放沒人管制,成為很嚴重的問題,以城市相比,農村垃圾沒有具體的處理措施,是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當然有很多的城市垃圾拉到農村來隨意堆放,環衛工作沒有落實到最后,或者是挖坑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埋在地下會污染破壞地下水,填埋后的場地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何況現在生活生產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沒有做到最大。所以,尋找垃圾凈化出路,迫在眉睫。還有,雖然國家有出臺保護環境衛生的規定,但由于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也在不斷增加。如何處理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農村建設需要綜合處理,生產生活服務設施需要是垃圾產生最小化,建設人文綠色農村,不單是新農村的建設,同時是和諧、健康的農村建設。對垃圾處理也能在無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在我們新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沼氣池,它的功能在農村較為突出,將有機物質投放到里面,能形成很好的肥料,一次性投資,成本也較低,同時能轉化成為燃氣,作為農村的又一能源方式,廣受歡迎。
處理垃圾前景廣闊,但目前還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例如蔬菜在農村生產時就應該先進行加工,將不能用的菜桿、菜根、黃葉、泥土等除掉,將這些在農村就進行處理,減少垃圾量。不要的廢棄物:廢紙、廢瓶、廢鐵等要形成統一的收購,而不要隨便丟棄。
二、目前農村垃圾處理面臨的難點和問題
首先是農民觀念意識問題。由于農民對垃圾危害了解不足,因此在處理生產生活垃圾上顯得極為隨意。比如有時對動物尸體、農藥瓶等,不經任何處理,就隨意丟棄;有時不對垃圾進行分類,將能燒、不能燒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隨意焚燒。沒有分類處理垃圾的意識,就無法正確處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絕垃圾給環境和人類帶來的危害。
其次是基礎設施滯后問題。農村垃圾的處理流程必須經過村、鎮(鄉)、縣的收集網絡才能有效分類處理,目前很大一部分農村還不具備條件開展戶建垃圾池、村設垃圾回收點、鎮建垃圾壓縮中轉站、縣有垃圾填埋場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再次是垃圾處理量大成本過高問題。這就告訴我們,農村垃圾將無法按城市垃圾處理模式進行統一收集處理。
三、農村垃圾有效處理的思考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效處理農村垃圾呢?很多學者專家認為須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垃圾,并協調推進農村垃圾處理機制建設。
首先要遵循下列原則。一是分戶堆漚減量化原則。農戶將所有生產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內,定期分撿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降解垃圾定期分散填埋或堆肥,可減少垃圾總量的60%。二是分類回購資源化原則。以鎮成立環保合作社,向農民回購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合作社再進行二次分類,將可利用垃圾送至廢品公司資源化處理,可減少垃圾總量的30%,并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益彌補合作社運行。三是集中處理無害化原則。將合作社分類出的有害不可降解垃圾集中送至鎮壓縮中轉站,然后統一運送到固體廢棄物填埋場集中填埋,無害化處理有毒有害垃圾。
其次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可按照縣級政府監督指導,鎮、村組織實施,村民聯合自治,合作社常年運行的管理模式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流程。
再次要建設基礎設施網絡,建立戶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購點、鎮有垃圾中轉站、縣有垃圾處理場基礎設施網絡。
最后要健全運行機制和提供經費保障。垃圾清運處理系統資金到位是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費用專款專用,避免挫傷廣大村民對整治環境的積極性。這啟示我們,只有形成戶分類、村回購、鎮中轉、縣處理的運行機制,才能真正為農村垃圾的有效處理開辟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