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七種顏色》讀書筆記
《幸福的七種顏色》作者畢淑敏。這本書的名字挺吸引我的,初看到此書的介紹是通過鄭校的博客上的一篇文章,透過她寫的讀后感,使我很想拜讀此書,后得到鄭校的贈閱。我欣賞完優(yōu)雅清幽的封面后,便翻開書本 “細琢慢咽”地品讀起來。
原以為幸福的七種顏色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但當我看到書中的序,才明白,幸福有七種顏色中的七,其實是泛指。因為世界上,七字真的是很多,一周七天,人生有七種元素,有太多的東西與神秘的七有關,只要你認真尋找,幸福比比皆是。幸福不是一種顏色,也不是七種顏色,甚至也不是一百種顏色……幸福比所有這些的相加還要多,幸福是無限的。是呀,幸福可以很簡單。只要細留心,你就會發(fā)現(xiàn)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幸福可以很簡單(1)
“好的家庭要有絲網般的過濾功能。快樂的幸福的消息,如高屋建筑,肥水快流,多拉快跑,讓佳音火速進入所有成員的耳鼓。憂郁的不幸的消息,只要不關急務,便遮掩它,延容它,讓時間沖涮它的苦澀,讓風霜漂白它觸目驚心的嚴酷。”
“放大歡樂,縮小痛苦,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鏡片功能。”
其實,放大歡樂,縮小痛苦,不但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鏡片功能,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不是嗎?在人生中總會嘗到“百味”,那就看你如何取舍。有一本書,其中關于人出生時有這樣的比喻。每個人降臨人間,上帝都賦予他一只光之碗。隨著人慢慢地成長,有的人善于積攢歡笑,那光之碗就越發(fā)璀璨,而有的人總是放大痛苦,到后來光之碗就變得黯淡無色了。生活就是這樣,他會在你沮喪難過時,突然給你一點驚喜,也會在你春風得意時給你一些挫折。所以,放大歡樂,縮小痛苦,生活就會幸福。
幸福可以很簡單(2)
“看看我們周圍,每一棵樹,每一葉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妝。面對驕陽,面對暴風,面對風雪,它們都本色而自然。它們會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種真實。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為何要將自己隱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qū)別。”
“不擁有美麗的女人,并非也不擁有自信。美麗是一種天賦,自信卻像樹苗一樣,可以播種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我相信不化妝的微笑更純潔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妝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誠,我相信不化妝的女人更有勇氣直面人生。”
以前我曾學過化妝,但是我平時沒有化妝,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懶,因為要將自己化得和諧需花很多時間,所以,我只能選擇素面朝天,年輕時覺得自然才是美的,只要經常面帶微笑,是最好的!后來年紀大了,又覺得化妝太妖嬈了,所以還是選擇素面朝天。但是一次偶然,使我的觀點有所改觀。那天,天氣寒冷,穿了大衣后戴了一頂帽子,照鏡后發(fā)現(xiàn)膚色和帽子并不是很和諧,于是打了點底粉,涂了淡淡的口紅去上班。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今天的目光特別專注。下課后,一名學生對我說:“老師,你今天很漂亮呀!”我一看,原來是我班的胖墩兒,心想這個從來不愛說話的男孩也欣賞,也會贊美別人。于是我禮貌的說了聲謝謝。他聽后很高興地跑開了。看來偶然不素面朝天,會帶來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