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讀書筆記(通用3篇)
亮劍讀書筆記 篇1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亮劍》,是我最喜歡看的戰爭片,連媽媽買的《亮劍》書,也成了我的最愛,這本書寫的十分過癮,我一天狂讀一百多頁,還覺得意猶未盡。
這本書講了一位叱詫風云,百戰沙場的將軍——李云龍的故事。他是一個一生都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搏斗的名將,他的人生信條是:面對強大的敵人,明知不敵,也要依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整本書里所有的故事也是圍繞他的這個人生信條展開的。李云龍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土,卻有著超乎尋常的勇氣和魄力。在和日軍的戰斗中,他用只占敵軍人數五分之一的部隊和最簡單的軍事設備打敗了日軍,占領了縣城,默默的擴充了幾倍于兄弟部隊的人數。很多,在常人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到李云龍手里就成了可以解決的。
《亮劍》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輕易言敗。我們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里也要這樣,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輕言放棄,只要認真的思考,勤加分析,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面對強大的敵人,明知不敵,也要依然亮劍。及時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我喜愛《亮劍》,更喜愛李云龍那不屈不饒的精神。
亮劍讀書筆記 篇2
“轟——轟”隨著迫擊炮聲的響起,李家坡戰役打響了。起初,幾個八路軍主力團全部戰敗,并且傷亡慘重。李云龍為此也大動肝火。因為129師386旅長陳賡讓獨立團當預備隊,李云龍一向喜歡拔得頭籌,他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隨著幾個團的戰敗,陳賡讓李云龍的獨立團上去拼殺
李云龍利用了土工作業的方法與添油戰術戰勝了山崎中佐的部隊并且中佐陣亡。以上就是都梁先生寫的《亮劍》開頭部分,這也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段。
領導對他很是“頭疼”。所以降級升級成了他的家常便飯了。他最大的特點,也是我最喜歡他的地方:他有軍人的氣節,即使他與敵人的兵力是1比10,他也要拼死一搏。他的座右銘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這句話出自淮海戰役時(國民黨史冊里是徐蚌會戰)。李云龍硬是用一個師打垮了一個軍。威震淮海戰役。
從這本書我悟到:人要不怕困難,在最艱險的時候也要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對方是天下第一,即使你倒在對手的劍下,你也雖敗猶榮。在學習中,我也常常碰到難題,我想今后把亮劍精神用到我學習中,迎難而上,即使答案不一定正確,只要我努力了,也是值得的。
亮劍讀書筆記 篇3
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叫《亮劍》,亮劍?我聽到有人質疑了,它不是一部電視劇嗎?怎么變成了書了?就讓我告訴你吧!這部書因為特別精彩而被改變成了電視劇,搬上了電視熒幕,但是相比之下,書寫得生動,比電視更吸引觀眾的眼球。
這本書寫的是:李云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在敵強我弱的境遇中,知難而進;在文革中,它不畏強權的故事,貫穿整本書的人物。不必說,肯定是李云龍,這個粗魯,剛烈、但沒有文化的高級將領的知難而進和不畏強權,使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他的知難而進在與日本國民黨的戰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對敵人多勢眾時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沖了上去;對戰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時,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沖了上去。因為這兩下沖,他出奇制勝的勝利了,所以他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只有勇敢,不怕困難,堅持做,那你一定能做好。他的不畏強權還體現在文革中,四人幫掌控全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化為右派,李云龍敢于發表自己的言論,很令我佩服。
我發現在自己身上的見到難題就退縮這個毛病,我要糾正自己身上這個壞毛病,我還要和懶惰、散漫的毛病作斗爭,爭取把自己要求成為一個十全十美的好孩子。
最后,我想把這本具有深遠意義的書推薦給大家,讓大家也慢慢去品讀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