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學生讀書筆記(精選5篇)
2024中學生讀書筆記 篇1
暑假,我讀了《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修成正果。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事就不要怕辛苦,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個子不高,是只從怪石中蹦出的神猴,他住在花果山,與那里的猴子們成了親人。后來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5XX年之后,被唐僧救出,并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悟空降妖除魔,立下了大功勞。所以,我很喜歡他。
在我的同學中,有像豬八戒一樣的周翔風。他每天吃得特別多,別人吃一碗飯,它就能吃四碗飯!別人喝一口水,他就能喝三杯……因此他長得很胖,啤酒肚子、水桶腰。一次體育課,跑步比賽,全班都得參加。輪到周翔風跑了,只聽一聲槍響,周翔風跑了出去,可他太胖了,根本跑不動,還差點兒摔倒。唉,周翔風該減肥了,我想:豬八戒也應該減肥了。
讀完《西游記》,我終身受益。長大后,我要像唐僧一樣善良。看到大街上有要錢的可憐的人們,我總會施舍他們一些錢;看到有希望工程活動,我會第一個捐文具、書和錢;有些有意義的獻血,我也會參加。
《西游記》—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樣的書大家都要看。這些書里都是精華,你把它讀懂讀透,就吸收了精華。所以,大家都看看吧!
2024中學生讀書筆記 篇2
看了幽默風趣的《小鬼魯智勝》,讓我受益匪淺。
故事主要講述了機靈男生魯智勝在初二那年的非凡經歷。重點突出的是一個年少氣盛的少年的心理歷程以及一顆顆弦動的青春期少年的心聲。內容非常貼近現代少年的實際生活,值得一看哦。
最讓我留戀的就是《寒假經歷》。原本輕松愉快的寒假就是孩子們的天堂,可如今的寒假猶如黑色星期一。整天把孩子關在家里,補習功課,連武俠小說也不準看。可憐的魯智勝和劉格詩,為了獲得自由,盡然大膽離家闖蕩江湖,擁抱世界。實在令人佩服啊!雖然他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劉格詩想看看功課以外的世界的想法是不錯的。可是再轉念想想,其實這也許都是父母太約束孩子的緣故吧。我們雖然還是孩子,但我們也需要自由的空間,也需要童心的發泄。我認為:如果過分地約束孩子,反而會造成叛逆的心理。
親愛的爸爸、媽媽,請給我們留下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吧!讓我們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一樣,在蔚藍的高空中盡情地展翅翱翔吧!
2024中學生讀書筆記 篇3
那一次,那本《普希金詩選》,讓我知道了他。有的人讀著他的詩長大,而對于外國詩有著本能反感的我,卻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才認識他的作品。“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神圣而輝煌的東西,我總是敬畏的。可我沒有想到,他是那么地平易近人,帶著寬容的微笑,像一位兄長,輕拍我的肩:“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而那過去的,將會變成親切的懷戀。”我抬起臉,把那本書捧起來,貼在懷里。陽光于是順著外套,爬上胸口,潛入了心里。天地之間,有了光亮。像所有皆大歡喜的小說結尾,我振作了起來,這之中包含了許多老師和朋友和父母的勸導,而那本書的力量,終于還是讓我震撼了。我開始讀外國詩了,尤其是普希金的。我喜歡他行云流水,不加雕飾的自然,喜歡他詩歌中透出的明媚陽光,喜歡自己的心被他的熱情燃燒,喜歡自由和愛情,青春和生命的舞蹈。沒有人會認為普希金的生命歷程是幸福的,正如沒有人可以否認他的偉大一樣。他短暫的一生,充斥著太多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在夾縫里尷尬地掙扎。
2024中學生讀書筆記 篇4
《小鬼魯智勝》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書,他的作者是現在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秦文君,它的主人公是魯智勝。
這本書中有許多搞笑情節,比如說,有一次魯智勝升初二時,他的爸爸告訴他一個新的手機號碼:95188484,魯智勝火速的把電話號碼譯成中文:救我要撥不死不死,這樣數學就更好記了。還有一次魯智勝偷拍了一張邱士力的大特寫,原本是想把那位硬派小女的摳鼻子的動作搶拍下來,不料,邱士力很警覺,眼疾手快的他趕緊把手放下去,讓魯智勝白當了一回義務攝影師。而且,邱士力并非省油的燈,幾次向魯智勝討要照片,還提出什么肖像權受侵犯,這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太搞笑了。
更讓我喜歡的就是魯智勝的 “淘氣”。他讓我想起了我的生活,那是多么有趣啊!我有一次也是這樣竹籃打水一場空,有一次,我們班最文靜的甚至可以說最文弱的“書生”——徐明昊,居然在氣急了的情況下追著李小義滿教室的跑。這有點讓我出乎意料,我馬上就把這場景記錄下來,我們看看,就覺得徐明昊太搞笑了!
啊!秦文君寫的太生動有趣了!讓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想到自己的可笑故事!
2024中學生讀書筆記 篇5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打動了我:四歲喪父,跟隨痛哭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打架……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漸漸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歡樂的;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里,被甜水泡著……我們是多么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但擁有著這些,我們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后,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