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大全
幸福既是一種外在的狀態(tài),又是一種內(nèi)在的品質(zhì)。幸福不是高屋建瓴的東西,而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快樂。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
“開放”的活動,家園的“橋梁”
家長開放日作為家園聯(lián)系的重要形式,是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了解幼兒在園學習、生活的窗口,是一項家長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的活動。我們小(三)班的小朋友經(jīng)過在園的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學會了許多新的本領(lǐng),他們非常想把自己學到的本事表現(xiàn)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而家長們呢,也非常想了解一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是怎么學習和生活的?自己的孩子真的象老師講的那樣進步那么大嗎?
在小朋友和家長們的期盼中,我班開展“家長開放半日”活動。首先,我們向家長展示了晨間鍛煉和小點心的開展情況。接下來,我們兩位教師展示了兩節(jié)教學活動。
錢老師語言活動《我是一個大蘋果》,從教材的選編到教法的設(shè)計,較多的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兒歌,朗朗上口;喜歡角色扮演)和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對吃的東西較感興趣),讓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學念兒歌,并有興趣地嘗試仿編兒歌,明白吃東西前要洗手。通過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思維和社會性情感,讓幼兒不但喜歡吃大蘋果,而且也喜歡吃小蘋果。并且愿意請客人先吃蘋果。
我的是綜合活動《我的“風箏”飛起來》。我們班許多的孩子,已經(jīng)有過放風箏的經(jīng)驗。風箏顏色、形狀豐富多樣,對小班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利用我們身邊常見的資源——塑料保鮮袋,讓幼兒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己發(fā)揮想象、動手動腦,讓他們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勵,通過讓看看、想想、說說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索“風箏”的制作法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勇敢地試一試,孩子們非常樂意接受這種方式,嘗試起來也信心十足。最后孩子們高舉自己制作的風箏,奔跑著、嬉戲著,小小的風箏帶給它們非常大的樂趣,他們體驗了制作成功的快樂!
在半日活動的最后,我們召開了簡短的“家長會”。向家長簡要介紹了半日活動的主要活動安排和各項活動的目標,家長在半日活動中主要看什么?怎樣看?介紹了近二、三個月來班級的主要活動、班級環(huán)境、班級幼兒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讓家長比較全面的了解我班的各項工作。
本次活動內(nèi)容豐富、緊湊,比較全面的向家長展示了幼兒在園生活的各項主要活動。不管從孩子,還是家長來看,都很開心。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來參加活動并和自己做游戲,都非常興奮,活動的情緒非常高昂;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這么大的進步,也非常的開心。并且通過半日活動,家長們也更能了解班級開展的活動和工作的辛苦,從而更能理解老師的工作。家長們紛紛對本次活動表示滿意,對老師表示感謝!
感謝各位家長積極參加本次活動,希望家長朋友們能一如既往地關(guān)注和支持我們班級的活動!
小小午餐學問大
——家長半日活動后的午餐教育
“我家寶寶吃飯好慢,一邊吃一邊玩,不肯下咽,怎么辦呢?”
“我家寶寶在家吃飯要追著他吃,他自己不肯吃,我們大人只有喂他吃了。”
“我家寶寶吃是吃得很快,但是都不嚼的,吃得太快了,讓人擔心……”
……
家長開放日活動后,一部分家長留下來觀看孩子的午餐。這些家長的擔心也讓我感覺我們小班孩子午餐情況的確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如部分幼兒在家不肯自己吃,需要家長喂;部分幼兒過于求快,往往忽視細嚼慢咽;還有部分孩子挑剔食物,偏食、厭食……
針對家長的談話內(nèi)容和我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把我們班幼兒的用餐情況作了如下分析,并通過不同的特征采取了一定的教育策略,頗有收效。
如:針對挑食的孩子,以鼓勵幫助為主。
策略:在餐前特別介紹今天要吃的食物,并且介紹這些食物的對寶寶身體的益處,從而引導(dǎo)幼兒不挑食。此外,我還經(jīng)常表揚一些吃飯好的幼兒,如邱飛揚小朋友吃飯比較乖,金意超、金奕陽等小朋友什么都愛吃等,用孩子們身邊的榜樣去感染和教育他們。
如:針對不愿進餐的孩子,以情緒感染為主。
策略:在進餐前,我會故作夸張地對幼兒說:“哇,今天的菜真香,快來聞聞呀!”像丁潔、趙穎等個別已經(jīng)養(yǎng)成細嚼慢咽習慣的孩子,她們不喜歡飯菜盛得過滿,經(jīng)常會看著一大碗飯發(fā)呆,這樣的幼兒,給她們盛飯時不要太多,等到她們吃完后及時表揚再給她們添飯。如“小朋友真能干,今天吃了兩碗飯!”,或獎勵小貼紙等。這樣既達到不減少飯量又不會使孩子對吃飯有畏懼感。
如:針對進餐習慣較差的孩子,以故事引導(dǎo)為主。
策略:有的孩子進餐習慣差,弄得滿地都是飯菜,有的則不專心東張西望,我就利用故事《漏嘴巴》、《不掉飯粒的小丁丁》等,引導(dǎo)幼兒吃飯時也要認真并且不講話,學習一些兒歌潛移默化的告訴進餐孩子們一些用餐時的小禮儀。
進餐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和幼兒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家長的協(xié)調(diào)一致的教育,讓我們始終為幼兒營造愉快、輕松的進餐氛圍,為幫助幼兒形成更好的進餐禮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