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精選8篇)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1
如果你想要了解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三人的生平、成就及名著,只需到百度百科快速瀏覽一下全部的內容,外帶隨便的幾張不知哪里摘來的圖片畫像。沒有讀書時,我便以為《巨人三傳》只是這三位大師人生經歷的百科式集結。
可是我錯了。這本書沒有像其他我所讀過的人物傳記,將三個人一生的逐個事件按時間順序一一列舉,也沒有在藝術作品的角度著太多筆墨。如果你不知道貝多芬是因為什么而出名,那么看完此書,你也不會對此有太深的印象。在羅曼·羅蘭的筆下,貝多芬不再是一個被冠以“鋼琴家”之名的音樂大師,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用自己飽受苦難的靈魂在白紙的字里行間跳躍、歌唱。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寫人物所處的環境、大背景,渲染出緊張狂熱的戰亂時期、或是平和柔美的鄉間生活。這是一種情感的基調,讀起來會感到文字的色彩在逐漸滲透,和人物的經歷、遭遇、情感都交錯在一起,跌宕起伏。
這本書不長。如果不算譯者的大量注解和編者的配圖,也許三傳加起來也只有薄薄一冊。但它又是豐滿的,它的文字深入人的心靈,刻畫了藝術家們不為人知的另一個側面。他寫貝多芬受病痛折磨時的堅強,但是也寫他最初的絕望、甚至尋死;他寫米開朗琪羅的天賦異稟,也寫他精神的摧毀與苦楚;他寫列夫·托爾斯泰著作的精華;也寫他晚年與妻子關系不和、最終離家出走,病死車站的慘淡結局。這是靈魂的高度,就像我在本文最前摘引的那段話一樣,“固然才智天賦,若無災患磨礪,如何意志跨越憂患,靈魂掙脫困頓?受難是偉大的注解。”
苦難是折磨人的,也是塑造人的,就像“鍛”、“煉”兩字最初的文本意思,即放在熔爐里燒灼。大師們掙扎在自己的人生境遇里,他們并非圣人,也不是無惱無憂,有些坎坷甚至到生命的最后階段也未能逾越。但是,他們的靈魂因滄桑而美麗,心靈因徹悟而高貴,這樣的美麗和高貴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旋律、雕塑和文章中--鏗鏘有力的節奏、剛毅明朗的線條、犀利勁道的文字。這種滄桑過后,留下的往往是精華,是經歷一遍遍洗濯之后的可用之才。
盡管距離三位大師生活的時代非常遙遠,但是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竟不曾感受到精神層面的空虛。是羅曼·羅蘭的文字,他華麗又不失親切的語言、細膩而耐人尋味的刻畫和感同身受的描寫,把我帶回到那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這是一本傳記,沒有太多吊人味口的情節,但是我卻非常享受地一直讀了下去。
我也不住地贊同譯者的標題--《巨人三傳》。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不是什么所謂的曠世奇才、藝術名家,只是靈魂的偉人、思想的巨人。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首先是人,擁有人最基本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因為他們是人,甚至是再普通不過的凡人,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的靈魂被束縛、思想被羈絆。然而,最終成功掙脫命運的指派的,也是他們。這是一群不服輸的人,逆境、痼疾、貧窮、寂寞都不能阻擋他們的步伐。他們跌跌撞撞地在苦難中掙扎以求解脫,成功與否并無定論,但他們自己在這個寶貴的過程中,已歷練成為巨人。
人是會死的。我總是在想,當我們生命終結的那一刻,會不會有這樣高貴而飽受磨礪的精神流淌在血液里?會不會有這樣攝人心魄、超凡脫俗的文字留在世間?會不會在經歷過許許多多之后,能夠心靈蛻變而成長為強大的巨人?或是,在這之前,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思想高度,去坦蕩地直面死亡?
這是《巨人三傳》留給我的思考。人是在不斷成長的,苦難是高傲的注腳,閱歷是才華的基石,思想與靈魂的偉岸高貴,必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2
最近幾天,我十分熱衷于“名人”,比如愛因斯坦、愛迪生、拿破侖、莫扎特、貝多芬等等。也許有人要問?了,我為什么會喜歡這些名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前幾天爸爸給我買丁?-套書,其中就有一本《名人傳》,我一看,立刻被它吸引了,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尤其是《貝多芬傳》更使我愛不釋手,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以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急于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并相互交流。一七五。年,拜海頓為師。后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但就在貝多芬初嘗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叩門。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楚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的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卜看到了未來的天才的目光:從那日光,人們又可以窺探到他未來的悲劇的命運。之后的歲月里,性格過于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種痛苦。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并關節炎、黃熱并結膜炎等等。身子一天不如…-天。町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么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該用多大的毅力呀!
貝多芬的種.種事件都能告訴人們深刻的真理。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不肯相信他面臨的是無可救藥的災難;他渴望痊愈,渴望幸福,他對付未來充滿著希望!那么想想我們這么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何心里不裝滿陽光,非要悲觀行事呢?也許現在你的成績是很差,但那不代表今后的歲月中你依然是“蠢才”。要相信自己的實力,這一點貝多芬比我做得好很多。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那么我們也該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之外也是道德。道德,對人們來說是多么重要。它可以挽救一條活生生的生命,當然也可以教育我們助人為樂。
除了這/l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并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因為人類中最優秀的分子與我們同在。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3
談到讀書,以前確實有這個習慣。自從成人妻人母后,好像這個習慣離我越來越遠,但是讀書后那種如獲至寶的滿足感卻依然親切。我一直堅信一本好書是良師是益友是啟明燈。
近幾日,調皮的女兒總是纏著我給她講故事才肯睡覺。無奈之下,我只好信手拿起一本《格林童話》摸著寶寶柔細的頭發開始講起《灰姑娘》的故事。其實我讀書的時候早就接觸過這篇故事,但是今天觀后的感覺卻不一樣,究竟什么原因,我也說不出來,可能是當年我是母親的女兒,現在我是女兒的母親吧。我欣然地跟女兒一起分享了這個故事。
夢想。每個女孩心里都有一個夢想,都向成為眾人矚目的美麗的公主。就像女兒經常天真的問我:“媽媽,我美嗎?我象公主嗎?”雖然她并不知道公主是什么,但這也許就是女孩的天性。通過這個故事我告訴她,只有善良、勤奮的女孩最終才能實現成為公主的夢想,女兒睜大眼睛認真地說:“媽媽,我知道了。”我也會心的笑了。
朋友。灰姑娘很想去參加舞會,是沒有禮服和舞鞋,在鴿子、斑鳩等小鳥朋友們的幫助下,灰姑娘如愿地參加了舞會并最終與心愛的王子走到了一起。聽完故事后,女兒主動地跟我講:“媽媽,小鳥們真好,她們是灰姑娘最好的朋友。”我說:“是啊,寶貝,灰姑娘成為美麗的公主離不開小鳥朋友們的幫助,所以你以后是不是也要多交一些朋友并幫助她們呀?”女兒使勁地點了點頭,我高興地親了下她。
愛心。繼母對灰姑娘的惡毒虐待,看上去確實是不可原諒的低格調的東西,連不諳世事的女兒也不喜歡繼母。但是作為母親的我卻有另外一種感觸,客觀地來看,《灰姑娘》中的繼母嚴格來說并不能算是壞人,她也是出于對自己親生女兒的疼愛才做出那些壞事的。她本來的出發點依然是親情和母愛。我個人覺得人性的柔軟和溫情應該是時代的主流,而不是一味的職責和丑化,關鍵是我們看問題的角度。
故事講完了,女兒滿足地酣然入睡了。合上書,心中一股突然顫動,捋了一下,竟然是我久違的童心。我笑了,默默許愿晚上做個好夢。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4
讀完《巨人的隕落》一段時間后,想著,還是寫點什么吧,否則,用不了多久,這本書的影響就會消失殆盡。
“世界是屬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屬于我的”這本書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層來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面貌,讀來,似有些許無奈。
一、關于社會階層的認知。
有時,非常不愿意承認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但是,越來越感覺到原生家庭在每個人身上的烙印。茉黛,貴族出身,思想叛逆,與貴族的理念相悖,為女性權益積極奮斗,屬于思想開放、追求獨立的新一代貴族女性的代表。艾瑟爾,工會領導人出身,在革命統一戰線時,彼此的知己和好朋友,而當意見發生分歧時,就暴露出無法調節的矛盾和階層局限性。茉黛已經習慣了發號施令和唯我獨尊,或許,從內心深處,艾瑟爾也不過一直是她的管家和隨從,是應該聽命于她的。而真正可以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依賴的,還是在同一背景下生長起來的同一階層。
二、關于年輕人的價值取向。
改變其文化,統治其思想是最好的革命手段,在一戰期間,包括很多年輕的貴族,又對戰爭有多少了解,有誰去思考過戰爭是否正義,戰爭的原因及目的,只是在軍國主義的鼓吹下,以作為一名戰士而榮耀,年輕不當兵似乎就是做了什么讓人恥辱的事情,正是因為媒體的鼓吹,讓太多懵懂無知的青年踏入了一條不歸路。最震撼的一個鏡頭就是一個美國士兵的死亡,而他死亡之后的五分鐘隨即發出停戰命令,拿他的犧牲價值何在?而在和平的當代,依然是浮躁的價值觀作祟,人們一切向錢看齊的時候,又有多少清醒之人可以執著的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呢?
三、關于自我成長
書中有幾個女性形象非常明顯:茉黛,艾瑟爾,羅莎,奧爾加。奧爾加是一個富商的女兒,從小在父母親的嚴格保護下成長,或許不懂什么叫人生疾苦,她所面臨的最大的困境或許也不過是偶爾嚴厲的父親,但,很失敗的是,她的不學無術,因為不學無術所以顯得異常的愚蠢。羅莎,一位獨眼美女,當智慧的光芒散發時,一切身體的缺陷都悄悄消失不見。無論如何變革,獨立的智慧從來都是奪人心魄的美麗,既如此,又如何可以不成長?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5
原本不見的人人愛看書,卻因為某本特別好看的書,而進入文字領域。
“每個大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子,而每個小孩心里,都有一個未來的成人在靜靜地等候。”《查理九世》就是一個大人心里的小孩子為小孩子心里的大人寫的故事。他讓讀者跟隨“查理九世”的冒險,體驗最神奇的故事,體驗那種剛剛開始戰戰兢兢、有點好奇,又有點危險的感覺,從而深深陷入文字那種大而迷人的魅力,借以獲得成長的勇氣與力量。
每讀完一本《查理九世》,書里的內容總是久久在腦中徘徊。在《查理九世—黑貝街的亡靈》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亡靈什么的,是因為未知才懼怕的,所以我們怕的不是亡靈,而是無知。”這系列小說,講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個故事,還是一個個道理。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怕鬼”這件事。
有一次我在老家睡覺,因為還沒有買齊全家具的緣故,我的房間空蕩蕩的,只有一張床。再加上房間特別大,睡覺時就覺得有游魂在飄來蕩去。可哪有什么游魂呢?它來自另一個世界嗎?也許是。也許根本就不存在。這就是我的無知而引發的恐懼。
同樣,怕黑、怕閃電、怕打雷還不是一回事嘛。他們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無知的我們卻用這些來嚇唬自己。想來,突然覺得好笑。若有一天,你在房間做作業,墻上忽然開始播放情景,就像電視機一樣,你會不會嚇壞?千萬別!不要讓查理九世讀后感600字你的無知給你帶來恐懼!掌握了科學知識、充實了大腦,你將不再因無知而恐懼。你會知道,這是磁場效應。
聰明絕頂‘天下無雙的查理九世,精力旺盛、好奇心巨大的莫多多,活潑可愛’充滿正義感的堯婷婷,暴脾氣的“留級小霸王”虎鯊,發明極棒又總慢半拍的扶幽,就組成了冒險隊。他們無所畏懼,探索未知。通過作者的描寫,我仿佛身臨其境,和DODO冒險隊一起進行著驚心動魄的冒險。朋友們,讓我們翻開《查理九世》,一起成長!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6
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居里夫人自傳》。
居里夫人原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祖籍波蘭,她出生在1867年11月。瑪麗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學習味道的家庭,成績總是第一,每一樣功課都比別人學的好。但是,當她想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時,她的祖國波蘭卻在俄國的統治下,備受壓迫,當時的波蘭政府甚至規定學校不許講波蘭語。因此,她心里暗下決心,無論以后到那里,都要好好讀書,為祖國波蘭爭光。
居里夫人從小就胸懷大志,一直在為她的理想做準備——長大后,全力投入科學研究中,成為一名科學家。
居里夫人青年時,經過幾年做家庭教師的艱辛,她存錢去法國讀書。但因為她實在太窮了,錢只夠交學費,所以一直沒能吃飽飯。有幾次,餓得都昏迷了但還是醒來繼續看書。雖然同住的姐夫總是關切地問她:“要不要休息幾天?”居里夫人卻每次都搖頭:“不用了,謝謝!”在她的心中,所有的時間都為了大量吸取知識,因為她是如此熱愛科學。
大學畢業以后,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通過不斷的實驗,歷經千辛萬苦,發現并命名了元素“钚”和“鐳”。因財力有限,沒有好的實驗室,只有在及其惡劣的大棚里,在夏天熱得像烤箱,冬天冷得像冰箱的屋子里,幾年如一日,經過千千萬萬次的提煉,提取了十分之一克純“鐳”。
通過了科學界的認可,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居里夫人,并沒有因為獲得了巨大的榮譽而自滿和享受,她把首先發現的“钚”按照祖國波蘭的發音進行命名,完成了她一直以來為祖國爭光的夢想。作為一名科學家,她不為金錢和地位所誘惑,一心一意鉆研科學,這多么令人敬佩呀!
看看居里夫人,再想想我自己,有著如此優越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可很多時候,我都把時間浪費了。所以,我以后上課要認真學習,多動腦筋,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也希望將來成為一名科學家,為世界人民造福,那么就得從現在做起,努力向居里夫人學習。
手里的書本還沒有放下來,心中的思緒早已放飛,也許,從居里夫人身上,我真的應該好好學習點什么,那么,就從今天開始把!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7
“童年”對我而言是一個美妙動人的詞。在那個人生時期,世界如此奇妙一切的一切,都有未知的興奮和想象力的翅膀。孩童清澈的眼睛,會看到許許多多神奇的生靈,就像“神筆馬良”,用他們想象的畫筆,為世界增添種.種奇幻的色彩,即使你無法理解。在他們還沒有被打磨,被包裹的心里,也會展現自己最真切的渴望和最真摯的愛意。
主人公就自有一個世界,一個具有“影子生靈”的世界。他的影子能與他人的交換,能交談,能行動,帶給他意外、麻煩,但也有很多可貴的東西。年幼的他面對父親的離開,想到的是“自己不夠好,留不住父親”,看到母親的傷心,感受著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并沒有讓他怨恨或遺忘父親。父愛才是他最渴望的,這種渴望大過父親對他們母子的“拋棄”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這就是孩子呀,柔軟而又不記仇,純真又讓人心疼。 克蕾兒真像一個天使,“又聾又啞”的她讓主人公很有安全感,還擁有大提琴般的笑聲如此動聽,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對待主人公純粹的心,他們如此契合,那海邊短暫的快樂時光,讓她期待了4年,她認真的對待了這一段緣分。而主人公,在最初的激情與動心后,就將這一件美麗的小事忽略了。就如文中所說“人們常常把一些小事拋在腦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里,我們可以試著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時間會讓我們遺忘不好的,凸顯美好的事物,更何況是記憶中的珍珠。隨著時光的打磨,它越發璀璨,在某個時間,它的光芒與美麗將不可忽視無比動人。這也就造就了主人公在有優秀的現女友和朋友的側目中,還是毅然決然去找回那個靈魂伴侶,即使預料到結果很有可能不盡如人意,還是情不自禁想去尋找。
主人公一直在錯過,在他的家庭完整時,因為他的特別,他的隱秘世界以及其他,沒有和家人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一起享受那段時光,突然之間,父親的離開讓他措手不及,他的心被父親牽動著,忽略了一直在他身邊的母親,之后又忽略了克蕾兒,忽略了蘇菲.......因為工作,因為自己,忽略了母親,直到母親去世,一切為時晚已。也許,其實,我們也一直這樣,渴望沒有的,懷念失去的。不說這是否正確,但好好對待現在擁有的,勇敢追求渴望的總是沒錯的;將就,躊躇不前,而又不甘心,帶來的只有遺憾與傷害罷了。 無論是主人公,母親,父親,呂克,克蕾兒,蘇菲等等一切人,都有溫情的閃耀點。雖然他們都有自私的一面,但誰不是這樣的呢!不完滿的生活中有,快樂和溫暖一直存在!
巨人傳 讀書心得感悟900字初一參考作文 篇8
世紀三部曲共九本,分三部,每部三本。作者是肯·福萊特。除了莎士比亞,只有他寫過人類一個世紀的故事。第一部巨人的隕落寫的是一戰前后 1911.6—1924.1的故事。
第一部的前兩本我看得非常快,幾乎是兩天之內就讀完了,最后一本我讀了接近一個星期,因為對我來說讀著有點吃力。
第一部是戰前,描述了貴族奢靡的生活和工人們極其黑暗的被壓迫的狀況。
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部,戰爭爆發了,革命也開始了,我看到了不同國籍的人掙扎著活下去或者痛苦絕望地死去,有卑鄙小人毫不費力得到了巨額財富,也有勤勤懇懇卻飽受壓迫的人蛻變成為人民發聲的議員或者委員,每個人都是一滴微不足道的水滴,卻構成了這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第三部對我來說有點難,戰爭進入了尾聲,涉及到了非常多的革命和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和,我的腦內庫存并沒有一個完整的俄國革命和黨派體系,所以很是艱難。
總之對我的看書速度來說這三本書真的是看的很慢的三本了,感覺到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和改變…因為以前從來沒看過這么宏大的作品也沒看過戰爭小說,對政治革命題材也完全沒有興趣,不過這之后就很想去看歐洲史甚至列寧傳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里面說"有一些書,我們看不進去,是因為你和作者之間的理解力不匹配,作者的理解力遠高于你的理解力。太容易讀懂的內容,只能說明你和作者的理解力相當,而這種理解力在你遇見這本書之前,本身就具有了。
但是因為這樣,你就舍重求輕嗎?這可不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一本書有三個目的:①增加讀者的資訊;②為了娛樂消遣;③增進讀者的理解力。而最有價值的恰恰是第三點。
僅僅停留在獲取資訊、娛樂消遣的層面,對促進個人成長是有限的。只有一種方式是真正在閱讀,那就是讓一本書向你既有的理解力發起挑戰,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下,你也想要閱讀。即使有讀不懂的地方,只憑內心的力量,反復咀嚼文字,從一個陌生的概念到清晰地理解,包括不查詢百度等搜索引擎,完全依靠自己的思考能力。這樣的閱讀才是對既有理解力的提升。
這種看上去很難的方法,也可以叫做“精讀”,完全是由內到外,破繭而出的主動式閱讀。唯有這樣的閱讀體驗,才是告別平庸的閱讀。"
我語文一直不好,也一直羞于用文字來表達各種讀后感或者觀后感,也表達不出來。但想想,不寫下來就忘記了,忘記現在的感覺會讓我很遺憾,那還是寫一寫純當記錄吧…
最后用原書書封上那一句結尾: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