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以生命的名義讀后心得體會
追求人生最大的價值
一口氣讀完《抗旱,以生命的名義》,我們從中看到一名普通基層干部實踐了人生追求的最大價值。
一份勞力一份代價,有付出就追求回報,過份追求待遇,這是現實不少人生的寫真。人生的價值取向不在于做官多大、職務多高,在于奉獻、在于付出、在于服務、在于為老百姓辦實實在在的好事實事,而人生最大的價值,莫過于為民辦出自己最大能力限度所承擔的實事好事、必要時奉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了。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呼喚更多的干部群眾以成名堯為行動標桿,追求最大的價值、奉獻自己的人生。
信念與職責
視點《抗旱,以生命的名義》,在帶給我們無盡的悲痛與懷念的同時,更多的是心靈的震撼與感動。
自去年入冬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幾十年不遇的嚴重干旱,其旱災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成千上萬畝農作物受災,眾多的人畜飲水困難。面對嚴重旱情,許多人加入到抗旱隊伍中,堅守在抗旱第一線。他們保民生,抓生產,與旱魔作頑強的斗爭,帶給我們無數的震撼與感動。如視點文章中一名普通的國家干部——成名堯,他扎根基層、淡泊名利、恪盡職守,始終堅守在抗旱第一線,以生命的名義與旱魔作斗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對旱災他從容而坦然,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昂然向上的抗旱精神贊歌,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名普通的國家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朽信念與光榮職責。其精神永燦,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干旱背后的思考
讀罷視點《抗旱,以生命的名義》,掩卷沉思,心情驟然沉重!
陽春三月,本是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的季節。然而,一場肆虐西南五省區的持續干旱,使河溏枯竭、水井見底、土地龜裂,農作物絕收,人畜飲水困難,災情觸目驚心!這種景象,不是親眼所見,不能體會災區群眾有多痛苦!
水是生命之源,離開了水,一切生命都將枯萎。水資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率低,干旱缺水也是我國基本國情。從今年發生的嚴重干旱災害反映了我省抗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的現狀。在嚴峻的旱災面前,盡管各級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為災區群眾找水送水,但真正與災區所需水量和損失相比,無疑是杯水車薪。此次干旱再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災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災害過后麻木不仁,這樣的代價太過沉重!保護環境、興修水利,建立完善的防災減災機制,已刻不容緩!
向抗旱英雄致敬!
上期視點《抗旱,以生命的名義》,向我們講述了長順縣長寨鎮的一名普通干部——成名堯,在這場歷史罕見的干旱災害中,扎根基層,堅守在抗旱救災第一線,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忘我工作,終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以身殉職。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感人篇章!向黨和人民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斯人已去,風范猶存。抗旱英雄成名堯雖然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光輝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在此謹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旱情仍在持續,形勢依然嚴峻,災情觸目驚心!希望“視點”多推出些抗旱救災的報道,大力宣傳像抗旱英雄成名堯之類的感人事跡,激勵起更多的黨員干部投身到抗旱救災第一線去,打好這場攻堅戰,奪取抗旱救災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