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心得體會450字優質(精選3篇)
呼蘭河傳心得體會450字優質 篇1
小說中的大部份人物毫無人性,敘述慘烈、殘酷。遮避在我們生活周圍的事情太多,我們往往看不到太多的真相,蕭紅讓我們沒有遮避地直接進入生活,不掩飾也不修飾在她看來自然的、有生命的東西——它們構成文學的審美對象。
蕭紅在一篇文章中曾寫道:“這是兇殘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用暴力毀滅了它吧!毀滅了這些失去了人性的東西!” (《同命運的小魚》)。這失去了的人性,我們在蕭紅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人性的冷漠。王寡婦的獨子掉河淹死了,她自此瘋了,但瘋了還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哭一場,但哭完仍得回家吃飯、睡覺、賣豆芽菜。人們雖對她有惻隱之心,不過為時甚短罷了,不久就把這事忘記了,偶爾還有人偷她的菜,但她還是平平靜靜的活著;造紙房里,私生子被活餓死,因為是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說他了;狗在咬一個討飯的,主人問“咬什么?”仆人答:“咬一個討飯的”說完了也就完了,可見這討飯的活著是一錢不值了。
作者筆下呼蘭河的人性是麻木的人性“人活著是為飯穿衣。人死了就完了。”人性的冷漠,在作品中成為一種正常的存在狀態。人生的麻木活著是無望的,生老病死只是人們逆來順受的事情,人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為“鬼神所做的事上”如:跳大神、放河燈、娘娘廟大會等。
呼蘭河傳心得體會450字優質 篇2
《呼蘭河傳》這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是比較獨特的,沒有完整的情節的貫穿始終的人物形象。
小說以一位小女孩的回憶起筆,以"我"的思緒跳動和變化來謀篇布局,以"我"的視覺來攝取眾生相,借"我"的內心感受來透視作者對生活,對事物的評價,寫得格外真切,細膩,自然。
呼蘭河這座小城是荒涼的,寂寞的。蕭紅的童年也同樣是寂寞的,她19歲因實在不想結婚而漂泊在外。
《呼蘭河傳》這本書唯一讓我感到溫馨、快樂的,就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時光。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了,他和蕭紅一起在后園玩耍,一起念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祖父的園子。
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動物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蕭紅在園子里很快樂,這可能是她一生中快樂記憶最多的一個"天堂"吧!蕭紅在這兒可以忘記一切不高興的事。玩膩了,就跑到祖父那里去亂鬧一陣,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鏟地,她就鏟地。年幼的蕭紅竟然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做谷穗留著。祖父教她,她又不仔細看,又玩其他的了,這一章是這本書最能感到溫暖的。
但最悲慘的,就是小團圓媳婦了。小團圓媳婦,這個只有十二歲的鄉村女孩是非常健康、快樂、開朗的。就是這么一個開朗、純樸、機靈的鄉村女孩,卻被身邊的惡風舊習的周遭加愚昧之人慢慢折磨而死。由擰大腿、刺手指到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打,由用燒紅的鐵烙腳心到跳大神,由畫花臉到吃全毛的雞……這些都還不夠,還被滾燙的開水燙的撕心裂肺叫喊……在這一連串的折磨下,小團圓媳婦終于死在了半夜。
正如矛盾所評價的,是"一篇敘文詩,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心得體會450字優質 篇3
《地心游記》這本幻想小說描寫了十九世紀中期,德國科學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偶然得到了一張古老的羊皮紙,上面記述從一個神秘的火山口進入就可以達到地球的中心!教授對此深信不疑,他不顧侄子阿克塞爾的極力反對,毅然偕同阿克塞爾與向導漢斯進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冒險旅行。旅行中炎熱、眩暈、饑餓、黑暗、迷路一路相隨,不過探險三人組也飽覽了地下海的雄奇風光,經歷了一場海怪大戰,見識了異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還遇到了一個放牧大象的遠古巨人。經歷千難萬險后,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到達地球中心的時候,火山爆發了。在炎熱巖漿的翻滾下,教授、阿克塞爾和漢斯坐在木筏上被巖漿的沖擊力沖著急速向上升去,最后終于回到了地面。
《地心游記》中的主人公教授里登布洛克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堅持自己的想法——去地球中心旅行。
這本書僅僅是讓讀者體會豐富的歷險和了解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做事情不能放棄,要努力去做,不管多難的問題,我們都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