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教育指南》讀書心得
有一段時間,因為上課經常有人吵鬧,我很惱火,常發脾氣訓人。這樣效果并不好,時間一長,我感到學生對我產生了抵觸情緒。怎么辦?我問自己:老師的職責到底是什么?是批評還是引導與鼓勵?這種思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原來,長期以來我總是批評多,表揚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對個別同學的指責上了。實際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著學生表現不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要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長處。即使有個別學生不守紀,也不要老是批評他,而要耐心教育、引導他。如:我班的××同學原來上課不是說話,就是看課外書。我沒收了他的幾本課外書后,他對我很有意見。于是,我多次找他談話,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鼓勵他努力學習,后來他慢慢改掉了這樣的毛病,比以前表現有所進步。因為我努力改變自己,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與成長的環境,最后所教班級課堂紀律大有好轉,學生對語文學習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說:“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當我們看到一個問題學生在我們的引導與呵護下,走出了泥淖,沖破了陰霾,重新煥發生命的光彩時,我們心中涌起的是一種幸福感。一個教師的職業生命因此而精彩。
《問題學生教育指南》給了我許多新的啟示。在以后的教學之路上,我將毫不吝嗇地施愛于我的每一位學生。最后,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堅持讀書學習,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在書籍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