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讀書心得體會:讀書會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好的讀書態度,是把讀書看成尋常事,如同柴米油鹽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再說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要干的事很多,僅僅一個“忙”字來推卸讀書,似乎說不過去。可見讀書不讀書,盡管有客觀條件的限制,但歸根到底,還是自己愿不愿意讀書。其實,教師比任何一個行業的人都更有條件讀書。
人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處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教師是否要質疑:一是我們有沒有“一桶水”?經年累月的“一桶水”,經過長時間不斷地倒給學生,還能剩多少?知識的遺忘率和增長率一樣是驚人的;二是科學、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僅有“一桶水”夠不夠?三是即使有了“一桶水”,其水質又如何?是活水還是死水?四是學生的那“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師“倒”嗎?教師是教學生學會“取水”,還是教學生等著“倒水”?我們的學生有“汲水”的本領嗎?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離不開讀書這劑“保鮮劑”,儲備的知識才不變質;離不開讀書這個“加油站”,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可能比其它任何一個行業的人都更需要不斷讀書。
培根的《談讀書》中說:讀歷史可以使自己聰慧,讀詩歌可以使自己靈秀,讀數學可以使自己精細,讀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讀倫理可以使自己莊重,讀邏輯和修辭可以使自己善辯。作為教師,可以放棄平時休閑的時間去讀讀教育經典,去結識思想的偉人、結交理論的巨人、尋覓行動的大師。
在讀書中,與大師們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發現教育生活是一個個細小的片段、細節組成的,每一個教育細節和片段都意味著一個教育時機。我們教師敏銳地抓住這樣的教育時機,就可以充分體現自己對學生行為的關注,體現教師的教育智慧和機智。把教育的財富蘊藏在自己的教育生活里,體驗自己的成就感、幸福敢,實現自己教育生活的增值,這是教師的美麗,教育的真諦。
在讀書中,我們才能找到教育的美麗,感到前進的道路沒有坦途,只要擁有理想,激情還沒有泯滅,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愛上教育、愛上教學、愛上孩子,那時候,身為人師的幸福將蕩漾在眼眸中,充盈在每時每刻的行動里,會盡享在風浪中揚帆前行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