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山墻上的安妮》600字心得(通用4篇)
《綠山墻上的安妮》600字心得 篇1
“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斯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題記
《綠山墻的安妮》一書的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瑪麗,我之所以會閱讀它,是源于表姐的推薦。翻開書,我的目光就被它的導讀索引吸引住了:它是一部世界名著,不僅被加拿大人視為光榮和驕傲,更產生過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發行量達八百多萬冊;據其改編的電視劇連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都競相播放。
讀完書,我發現安妮是個很容易讓人喜愛上的女孩,她純潔正直,性格倔強,感情很充沛,尤其喜歡說話,對于大自然的美,她具有極其敏銳的感受力。最讓人驚嘆的是,她的想象力極為豐富,很擅長從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中想象出它應該有或可能有的狀態,從而使自己的天地變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從她的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想象力擁有巨大的能量,能幫助一個人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良好的道德,也能讓人變得越來越聰明。
讀著安妮的成長故事,我想起了安徒生爺爺筆下的那只丑小鴨,它歷經重重波折才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安妮的遭遇與它多么相似:她是一個孤兒,長得又瘦又丑:一頭的紅發,臉上有許多雀斑。陰錯陽差下,她從從孤兒院來到了綠山墻農舍,雖然跟著馬修從車站回到家里的一路上,她用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的語言表達力征服了不善言辭的馬修的心,可依然因為是女孩差點兒被退了回去,她的尷尬處境可想而知。但是,身處逆境的她,并沒有氣餒,仍然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幻想,最后,這種樂觀的個性幫助她留在了綠山墻農舍,并得到了周圍人的.認同與喜愛。
更難能可貴的是,安妮還擁有一顆積極進取和舍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靈。她以第一名的身份進入了女王專科學校,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獲得了進入大學深造的獎學金,正當她準備展翅高飛時,收養她的馬修不幸去世了,瑪麗拉也幾近失明,為了陪伴和照顧孤獨的瑪麗拉,她毅然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留在了當地教書。
在看這個故事前,家在農村里的我,不止一次地羨慕過班級中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學:他們有很多很多漂亮的新衣服穿;他們住的房子寬敞又整潔;他們的父母舍得花大錢讓他們去學唱歌跳舞、繪畫彈琴;他們在假期里可以常常跟著父母去旅游……讀完故事后,我釋然了,老天爺讓我長在和大家不一樣的家庭里,也許也是想考驗我,看看我能不能像安妮這樣,懷揣美好的憧憬,努力向上,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來呢!
只有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盤,我們才能讓生活的列車駛向幸福的明天。
《綠山墻上的安妮》600字心得 篇2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可見,書在我們生活中十分重要,書也是百寶箱,里面蘊含很多道理書使我們增長見識,讓我們變得有修養。
我最喜歡讀的書是《綠山墻的安妮》,里面有親情、友情。這本書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馬利,從小擅長編故事。1904年春天,蒙哥馬利一時靈感迸發,花費兩年時間以自己生活過的卡文許迪村為背景,創作了《綠山墻的安妮》。小說寫完后,一開始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1908年,才有出版商愿意出版這本書,圖書上市后,立即引發了暢銷狂潮,蒙哥馬利因此備受世人矚目。露西的小說_作《綠山墻的安妮》俘虜了眾多女孩子的心。大文豪馬克吐溫的金貴文字也擠在成堆的信件中,老吐溫晚年虛弱凄涼,安妮的故事照亮了他的苦境。他激動快樂地寫道:“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不錯,《綠山墻的安妮》的吸引力的確很大,我會反復閱讀,不斷領會書中的道理,正好印證了那句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對上了年紀的兄妹在綠山墻生活,他們打算從孤兒院領養一個男孩,可以當他們的幫手,可是孤兒院卻送來了一個紅頭發的女孩,還長著一臉雀斑,她就是安妮,好心的兩兄妹依然收留了她,安妮在綠山墻發生了一連串有趣的故事,也認識了的朋友—黛安娜,她的冤家—吉爾伯特……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安妮,雖然她長得不漂亮,喋喋不休。但她身上有許多值得讓人學習的優點,她熱情,純潔善良,積極向上,不被困難_,有孝心。
這本書也帶給我許多感動,安妮與馬修、馬麗拉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當他們發現孤兒院錯送了一名女孩到他們家,善良的馬修并沒有把安妮送回孤兒院,在他的堅持下,才最終把安妮留在了綠山墻農舍,他十分疼愛安妮,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馬麗拉雖然外表古板嚴肅,對安妮很嚴厲,但是心里卻很喜歡安妮。安妮也十分孝順,當馬麗拉的眼睛有問題,安妮放棄了讀大學的好機會,留在家里照顧馬麗拉。雖然他們兩兄妹與安妮沒有血緣關系,但親得像一家人。同樣讓我感動的還有安妮與黛安娜之間的友情,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令我感動不已。
讀了《綠山墻的安妮》,我有很多感觸,也帶給我很多感動,讓我受益匪淺,希望大家可以讀,一定會有意外收獲。
《綠山墻上的安妮》600字心得 篇3
推開那一扇門,邁步,我便來到了綠山墻。還記得臨行前的那一段清冷的話:“即將穿越到《綠山墻的安妮》書中,您將作為旁觀者,瀏覽完這本書。”
清新的風、溫和的陽光及那房中桌前瘦小的身影。我慢步上前,在窗邊靠著。安妮沒有絲毫察覺――因為我是個旁觀者――她正在做家務,做得很認真,額上浸出了些許汗。不過桌上的書很好地證明了她剛剛學習過,天還沒完全亮。直至太陽耀眼地從東方升起,安妮才挎著籃子出門。
她真勤奮啊!我心中感嘆,渡步跟上安妮。
安妮走過了“閃光的湖”,我也隨著來到“閃光的湖”,那湖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不過一點也不刺眼,反而美麗至極。安妮突然停下來――她要干什么呢?我心中正疑惑――她做了一個舀水的動作,接著她把雙手放在眼前瞧了又瞧,看了又看,仿佛想要窺探水中的秘密。哦,原來如此!站在樹蔭下的我恍然大悟。走著走著,她又路過了“情人小徑”,小徑上泥土的清香讓我陶醉其中。走過“情人小徑”不久,安妮到了“幽靈森林”。她想要走進去,卻又露出了害怕的神色。“害怕就別進去呀”我提醒安妮,可是安妮卻聽不見。此時,她已勇敢地邁出了腳,進了林子。我急忙跟上。安妮進人森林后,并沒有展現出對森林的恐懼,而是興奮!“這是棵樹是一位老爺爺,旁邊的挺拔的大樹是一位年輕先生,正在幫助老爺爺走路哩。”安妮的口中輕輕地喃喃道。原來她用想象克服了對森林的恐懼!我心中驚嘆。這林中的一切,都被她想象得美好,在她的眼中倒印出了陶醉。后來安妮來到學校后,她馬上抽出籃子里的書,開始靜靜地閱讀。
安妮啊,別再傷心了!這種事你一生總會經歷的,馬修只是提前了而已。振作起來吧!我無聲地安慰著她。
馬修死后不久,馬瑞拉打算把綠山墻賣了,我看到寧靜的氛圍漸漸地在她的周身蔓延,我似乎被感染了,我輕輕地、悄悄地移動到安妮身后,不想打擾這美妙的安靜。安妮突然輕輕抖了一下,不過一會兒又聚精會神地閱讀。這是什么書呢?我見了安妮的舉動疑惑起來。我開始跟著安妮一起閱讀著這本書,她的一舉一動使我深深地陷入了這本書。
我見證了安妮每一時每一刻的勤奮: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翻書學習,直到深夜的`時候她的房間才熄燈。終于,在一張報紙的頂端,出現了安妮的名字。我看見她顫抖的手,與她那急忙找馬修的神情。我也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時光荏苒,現在已經是女王學院年終成績發布的時候了。果然不出所料,安妮得了第一,但是當時她卻臉色蒼白,讓我想安慰她――我知道——馬修死了!安妮哭了很久。她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不知道該怎么辦。我站在床邊憐憫地看著安妮痛苦的模樣,心中很是體會安妮失去宛如生身父親的難受。安妮卻對馬瑞拉說自己要去教書,留在綠山墻。此時她的眼中的并不是黯然神傷,而是明亮的光明。我知道那是她的希望。我的心仿佛被重重地敲擊了。鳥兒的歡鳴,樹葉的音樂,仿佛都在欣慰安妮的決定,而我也明白——安妮長大了。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我眼前一黑。再度醒來時已經回到現實了。安妮的笑、哭。都印在我的腦海里,我仿佛與安妮一起在成長。我笑了。
《綠山墻上的安妮》600字心得 篇4
這一本書已經是我的讀物之舊了。雖然已經讀完好久了,但每當我翻開灰塵皚皚的舊書堆時,看見了這一本書,我總是激動不已,拿起它愛不釋手地翻了又翻,看了一次又一次。它就是我的最喜愛的書之一:《綠山墻的安妮》。這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筆下的一部最著名的經典長篇小說。
故事開頭講述了綠山墻農舍的卡思伯特兄妹決定領養一個男孩,幫忙做點農活。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孤兒院送來了一位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發女孩,一個向往美好的小精靈。正是因為這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發女孩,如一陣清風吹開了這個農舍鄉村以往的寂靜無聲。剛開始進入卡思伯特兄妹的家庭,瑪麗拉是十分反感安妮,要求馬修再換一個男孩,但安妮天性活潑樂觀,她愛生活、愛自然、愛周圍的每一個人,這種愛使她得到了應有的回報。由于馬修被安妮打動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苦求妹妹:這孩子真的很有趣,又也怪可憐的,我們就收了她吧!之后,瑪麗拉也勉強答應了馬修的請求。直到她真正接觸到這個向往美好事物的小精靈,她不得不承認安妮的確是個很有趣、討人喜歡的小精靈。不久后,安妮就正式融入這個家庭了,開始了自己的學業。
安妮長得并不漂亮,紅頭發、還有滿臉的雀斑,重要的是她還是個孤兒,父母早早雙亡。但是她有一顆懂的感恩、善良的心,再加上她的天性,在精神領域中堪稱完美無缺。安妮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但她為了照護生病的養母瑪麗拉,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大學學業,千里迢迢趕回來做了一名鄉村教師,一邊工作一邊照護瑪麗拉,這令我十分感動。
因為我看到了安妮活潑樂觀的天性,所以每當我不開心的時候,總會想起安妮處事的樂觀態度,它告訴我:不要悲觀,不要對生活有著消極的態度。它是一種精神,通過閱讀這一本書,安妮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心中。
這個活潑樂觀,生性善良卻又常常惹亂子的,嘴角時不時蕩漾著一抹微笑的女孩深深地鐫刻在了我的心里。她很會交友,周圍的人都很樂意地和她在一起相處。看到這,我不禁問自己:我為什么交不到朋友,為什么不能讓自己更出眾更討人喜歡?求人不如求己,我很快認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個人,要善于發掘自己,讓他人注意,大方地面對著別人,這樣別人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然而這一點我恰恰沒做到。
安妮有一種可貴、令我欽佩的精神,那就是她的樂觀。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早晚都會經歷一些風雨坎坷,但如果有著安妮那種精神,把困難當作挑戰,在冬天過后,春天還會遠嗎?
通過閱讀《綠山墻的安妮》一本書,我受益匪淺,和主人公安妮相比下,我真正地看到了我和安妮的差距。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或心里不開心,我偶爾也會想到我的讀物之舊:《綠山墻的安妮》,這時,我總會大聲地往自己心里呼喊:不要怕!迎難而上,把困難當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