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森林報心得體會10篇(400字—1500字)
今天是3。21時間森林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看了一本書——《森林報》,是維·比安基的著作。
維·比安基,生于1894年,逝于1959年,俄-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森林報》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作者采用報刊的形式,以春夏秋冬十二個月為序,向我們真實生動地描繪出發生在森林里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
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所有的動植物都是有感情的,愛憎分明,它們共同生活在一起,靜謐中充滿了殺機,追逐中包含著溫情,每只小動物都是食物鏈上的一環,無時無刻不在為生存而逃避和獵殺,正是在這永不停息的逃避和獵殺中,森林的秩序才得到真正有效的維護,生態的平衡才得以維持。然而如果我們僅僅把自己當作俯視一切的自然秩序之上者,那么閱讀中一定會失去很多感動與震撼的心靈體驗,甚至被書中的小動物們罵成“無情的兩足無毛冷血動物”。
野鴨一般都是灰色的,這是一種天然的保護色,使野鴨免受很多捕獵者的攻擊,偶爾也有個別患色素缺乏癥的野鴨“突然變得雪白雪白,”這樣以來就很容易引起獵人和其他獵食者的注意。且看野鴨們是怎么做的——
……突然從草叢里飛出幾只野鴨,其中就有那只白野鴨。我舉起槍就朝它放。但是在開槍的一剎那,百液壓被一只灰野鴨擋住了。灰野鴨被我的散彈打傷,掉了下來。白野鴨卻和別的野鴨一起逃走了。
這是偶然的嗎?當然!不過,那年夏天,這只白野鴨我在湖中心和水灣里還看見過好幾次。它總是由極致灰野鴨陪伴著,好像它們在護送它似的。那么,獵人的散彈當然會打在普通灰鴨身上,白野鴨卻完好無恙地在它們的保護下飛走了。
反正我始終也沒打著它。
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灰野鴨當然不能未卜先知。更不可能在槍響的那一刻真的去用自己的身體替同伴擋子彈,但“它總是由極致灰野鴨陪伴著,好像它們在護送它似的。”無論這種護送行為的出現是野鴨們的自然本能還是有意識的選擇,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都不能不為之動容和感嘆。書中像這樣用平靜的文字描寫出的牽人情腸的場面比比皆是,令你長吁短嘆、心潮起伏。
動物們之間的斗爭與協作精彩紛呈,看似無知無識的花草樹木之間也不像我們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平靜。挺直的樹干里醞釀著駭人的陰謀,飄忽的風絮里隱藏著殖民者的勃勃野心,翠綠的枝葉既是遮陽的溫情大傘又是張牙舞爪的無情利劍。讀一讀連續六集“播出”的林中大戰把吧,一切都從伐木工人生產作業后的那片空地開始,一切都在無邊的安靜和溫柔的風聲中進行。先是云杉將自己的球果撒滿了空地并長出了小樹苗,可是當真正的春天到來時,這些可憐的小樹苗卻被野草緊緊纏繞和封鎖,幾乎完全失去了戰斗力,這時一直在河對面隔岸觀火的白楊已經看準時機,準備遠征了。它們的花序張開了,每一個花序里面都飛出幾百個帶白色刷毛的小種子,被風吹過河,均勻地散布被野草和云杉占領的整個空地上。這時云杉已經在和野草的戰爭中逐漸占了上風,不但完全擺脫了野草的圍追堵截,而且還用黑黝黝的樹蔭去蠻橫地掠奪白楊頭頂的燦爛陽光。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弱小的白楊樹苗一棵接一棵地憔悴枯萎了。眼看云杉就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可是別高興得太早,又一批乘著滑翔機的敵國傘兵在空地上登陸了,一登陸就鉆進泥土里潛伏起來,它們是白樺的種子……
而這只是整個采伐地戰爭的開始,更激烈的較量還在后頭。森林里也不全是拼搏廝殺,更多的是自然的生老病死,更多的是舞蹈與歌聲,更多的是令你眼界大開的豐富知識。
讀完《森林報》這本書我真的受益匪淺,同時我也推薦大家有空也看看這本書。
《森林報》本來是分為《春》、《夏》、《秋》、《冬》四本寫成的,而我買的是合訂本,這樣我讀起來就更方便了。《森林報》讓我了解了五彩繽紛、神秘莫測的的森林世界。
候鳥返鄉月。鳥兒一群又一群從越冬地返回故鄉了;柳樹那輕輕的腰肢、滿頭的柳絮隨著微風輕輕擺動,看著就讓人心曠神怡;土堆上的積雪融化了,螞蟻在做了一冬季長夢之后,變得毫無生氣,慢慢爬出來,黑糊糊地團在一起,躺在窩上面暖著身子。
候鳥告別月。時間進入了9月,烏云密布,狂風怒吼,樹葉開始枯萎,食物越來越難找到了,候鳥像返鄉月那樣,大批綿鳥兒又開始了遷徙——不過這一回是從北方往南方遷徙,到那氣候溫暖的地方。
糧食儲備月。水中的魚兒、青蛙們游到深坑里;在陸地上的那些冷血動物都被凍僵了;野獸們穿上了更加暖和的皮大衣;那些忍受不了饑餓的鳥兒,都扇動著翅膀飛往南方溫暖的地方去了,留下來的都在急急忙忙準備著過冬的糧食,填滿了自己的倉庫。
冬客來訪月。我們還沒來得及送走所有的夏鳥,就已經悄悄迎來了第一批來這里過冬的客人,它們是從更遙遠的北方飛來的,有朱頂雀、太平鳥、松雀、小灰雀等。
小路初白月。凝水成冰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連洶涌的河流都被冰凍了起來。大地和森林披上了雪被,有誰要是從這里經過,一定會留下它的簽名:“某某到些一游。”
極度饑餓月。如果食物豐富,那冬天絕對不可怕。可是大雪覆蓋冬天里食物在哪里呢?到哪里去找啊?然而各種動物都高招,總能想出辦法不讓自己餓死,永遠延續著物種的存在。
空腹盼春月。2月是冬季的最后一個月,也是最可怕、最難挨的一個月。所有的飛禽走獸都消瘦得不成樣子——皮下供應熱量的脂肪層已經沒有了。長時間半饑不饑餓的生活使它們體力大大減弱。冬天就要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
森林報的作者維·比安基,他被斯拉德科夫親切的稱為發現森林的第一人,也是森林啞語的翻譯者。他生動地講述了森林里的四季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