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讀書心得體會_一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范文(通用5篇)
一年級學生讀書心得體會_一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范文 篇1
日落西沉,黃昏時分,絢麗的霓虹燈漸漸亮起,人們開始往同一個地方前進,開始卸下全副武裝,準備輕松的生活;人們開始有了歡笑,臉上發出快樂的光芒。這是,夜的序曲,已經開始演奏,大家各自在家中享受溫暖甜蜜的盛宴;或者寂寞、疲倦的獨自品嘗乏味的美食。
小孩子都待在家中,期待著晚餐有什么令人垂涎三尺的菜肴;學生則是用飛快的腳步跑回家,準備開飯;或是因考試考差,而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的走回家,準備在餐桌上接受凌厲的炮轟;或是放學后就沖到商店,隨便買個食物,然后匆匆忙忙的跑到補習班,和一些同學一起度過晚餐時光。而大人總是因為加班加太晚,所以當他們回家時,只好吃昨日剩下的飯菜,孤獨,使晚餐難以下咽。
曾經,我是聽著媽媽在廚房發出鍋鏟碰撞的聲響,聞著從廚房飄來的陣陣香氣,就可以猜測媽媽今天煮什么樣的五星級美食;用餐時和較為年幼的妹妹打筷子架,說著自己今天發生了哪些新鮮、有趣的事,一家人一同度過溫暖快樂的好滋味。但是現在,我已經不再期待著與家人共進晚餐,因為談話的內容開始不斷地針對我的課業,媽媽愈是嘮叨我就愈聽不下去,到最后甚至不想再吃下去,或是拿著自己的碗,甩上房間的門,自己含著悲傷、憤怒將飯吞進肚子,自己享受安靜、寂寞的晚餐時光。
但愿,晚餐時光可以凝聚全家人的力量;但愿,晚餐時光可以香甜可口;但愿,我的晚餐時光可以回到從前的美好。
一年級學生讀書心得體會_一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范文 篇2
今天,我讀了《神奇校車》系列之《穿越颶風》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喬安娜和布魯斯。
這本書講的是卷毛老師帶著同學們穿越颶惘然,途中,阿諾掉隊了,沒有搭上飛機掉進了大海里,阿諾被一艘漁船救起向陸地開去;正在這時,阿諾在一棟房子里和他們揮手時,飛機已經燃油耗盡,幸好阿諾及時登上飛機。不一會兒,他們就砰的一下撞到了地面,平安返回。
我好想有一位象卷毛老師一樣的老師。
一年級學生讀書心得體會_一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范文 篇3
今天我看了《小烏龜笑了》這篇故事,內容講的是小猴家失火了,小公雞和小山羊去救火,小烏龜來到的時候火已經撲滅了,小伙伴們都不理小烏龜了,小公雞說了一聲:“你不夠朋友”。幾天以后,小猴、小山羊和小公雞到河邊去玩,小公雞一不小心滑到了河里,小烏龜看見了,撲通一聲跳進了河里,把小公雞馱上了岸,小公雞說:“謝謝!謝謝!”小烏龜說:“不用謝,我在地上爬不快,可以水里就游得快了。”
讀完這篇課文,我懂得了小朋友之間需要團結友愛,學會互相幫助,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都應該伸出友愛之手。
近日我國的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小學生都失去了家園,甚至生命。我們一定會積級響應學校的號召,努力捐款捐物,去解決災區小朋友們的學習生活困難。
一年級學生讀書心得體會_一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范文 篇4
寒假的時間是充足的。這一天,我情不自禁地走進了圖書館,尋找書看。書架上的書數不勝數,讓我看得眼花繚亂。這時,針看到一本《巴金自傳》,腳步也隨之停下來。我拿著書走向書桌,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
我先看了《文學生活五十年》這一段,使我受益匪淺。它主要講了巴金五十年來的文學生涯。漸漸地,我看完了這本書,也加深了對巴金的了解。
巴金不是一位文學家,但他寫作了五十多年。他開始寫小說,只是為了找尋出路。他生在一個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許多所謂“上等人”和“下等人”中間度過了他的童年,在富裕的環境里他接觸了下等人的悲慘生活,在偽善和自私的長輩們的壓力下,他聽到年輕的痛苦呻吟。他覺得社會出了毛病,卻說不清病在何處,又該怎樣醫治。他把自己的家庭看作專制的王國,他坐在舊禮教的監牢里,眼看著許多親近的人在那里掙扎,受苦,沒有青春,沒有幸福,終于慘痛地死亡。他們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傳統觀念和兩三個人一時的任性殺死的。巴金離開了舊家庭就像摔掉一個可怕的黑影。他想找尋一條救人,救世,救自己的路。他選擇寫作,是因為他有感情無法傾吐,有愛與恨無法宣泄,好像落在無邊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顆心無處安放,所以,他要找尋一個心的歸宿——寫作。
他有著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從他身上我明白: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為多數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飯活著,人活著也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巴金那樣的燃燒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熱情。
這一本書讓我學習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把巴金豎立成我的榜樣,向他學習。
一年級學生讀書心得體會_一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范文 篇5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同于母愛,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是一杯溫開水,雖平淡無奇,可又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傅雷家書》收錄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總共186篇。傅雷在書信中和兒子論藝術,論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說自己的處境,講社會、國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研,它擁有著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傅雷深愛著孩子,“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為什么?因為父親在思念著、愛著孩子。“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這是一位父親講給兒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對兒子說“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要求我們。傅雷給兒子深沉的愛,把兒子當作朋友,討論藝術上的問題;指導端正著兒子的品格;讓兒子產生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觸。天下父母之愛都一樣深沉。記得我初一住校時,約定每天與父母打一通電話,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給我指明學習方法,提醒我注意身體,好好學習。一次周末回家,看到一個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來是父母每天接我的電話前,先記下要和我說的話。每天雖時間不長,可在這一句句話中夾著愛。我明白了要與父母多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著兒子的一生。而我們的父母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著我們,扶著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