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軍長征的故事》心得感悟(通用3篇)
讀《紅軍長征的故事》心得感悟 篇1
如果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歷了95年的風風雨雨終于迎來了建黨95周年。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了新中國,為了我們能過上新生活,受盡了多少災難,多少挫折,從中又有多少人為了新中國而死去。在建黨95年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發(fā)生了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事,其中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為首。下面請聽我為大家說一說大概的故事吧!
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多不容易啊!過雪山、爬草地、過大渡河、金沙江,每天地上有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的堵截,天上有幾十架飛機轟炸,一不小心就會死亡,而在此情況下,我們的紅軍并沒有退縮,最后取得了勝利。
紅軍長征中有多少事情讓人感動如:張師長分糧、背著嬰兒長征的故事,王班長為了別人不顧自己的事還有一件讓我從未想到過的事——紅軍25團竟然幾乎全都是少年,小的十一、二歲,最大的才不過37歲。我想如果讓我們?nèi)ギ敿t軍的話,大概早就喊餓、喊累、要回家了?伤麄兡?即使再餓、再累也不喊一聲苦,真讓人佩服。
其中張師長分糧的事也讓人感動,內(nèi)容大概是這樣的,張師長帶兵走草地,去了七八天,大部份人的糧食快沒了。于是張師長天天教大家分糧,可很快也沒有了,大家只能吃牛皮、吃野菜了,又過了一天,大家終于看到了村子,打回了幾千斤糧食,夠走出草地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由的想:如果我是張師長隊伍中的一員,張師長叫我分糧,我會給人家嗎?我舍得這一點糧食嗎?答案是不?蓮垘熼L的部隊呢,天天再分糧,只要有就分一點,讓人感動。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不想到自己卻先想到別人。這是一個小紅軍的責任,可我們這一代的少先隊員呢?
讀過了《紅軍長征的故事》,我們一定要向紅軍先輩們學習,繼承中華人民傳統(tǒng)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讀《紅軍長征的故事》心得感悟 篇2
“奇跡!真是從古至今戰(zhàn)爭史上的一大奇跡。”這是我看完《紅軍長征的故事》這本書之后,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贊嘆。它已經(jīng)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奇跡!數(shù)千人馬萬里長征,面對的是百萬虎狼之師,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江河洶涌阻去路,群山險要助敵兵。他們卻履險如夷,橫掃千軍,這難道不是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一個奇跡嗎?面對著饑寒交迫,刀山火海,這一重又一重令人無法相信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zhàn)勝了。這支被譽為“天下無敵”的隊伍,就是紅軍!
長征途中,紅軍吃皮帶、挖樹皮……克服過種種困難,而今,若是拿紅軍與我們做比較的話,我們的情況就顯得太微不足道了:餓了,就走不動路;飽了,就起不來了;有好東西吧,又挑食、偏食,要不就太胖,要不就太瘦;要稍察了點皮,疼得只掉淚;要受點皮肉傷,就更受不了了,疼得是哭爹喊娘。想起紅軍,真是慚愧!
毛主席曾經(jīng)用詩這樣評價過軍: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師鞭策著我在漫長人生路上前進!
讀《紅軍長征的故事》心得感悟 篇3
曾向一些年輕人問起長征的事情,令我驚訝的是,不少人竟然對長征知之甚少,知道的也僅僅局限于“爬雪山、過草地”。我不禁悵然:難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70年前那場人類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跡,在如今有些青少年頭腦中留不下太多的印記?
也怪不得如今的年輕人。畢竟,那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歲月,和現(xiàn)實生活相距太遠,引不起他們足夠的關注也可以理解。但問題背后的隱憂是,先輩們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如果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不到有效的繼承,那我們面臨的將是精神上的斷層。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只有牢記歷史,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的傳承,明確我們的奮斗方向。所以說,追憶和紀念那段歷史是我們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喚起人們對先輩豐功偉績的記憶,通過社會輿論的力量,讓人們重溫我們的過去,記住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從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唱響主旋律。
追憶和紀念固然重要,但僅僅停留于此還遠遠不夠。追憶和紀念是為了不忘卻,是為了發(fā)揚光大,但能否真正讓歷史在人們尤其是青少年頭腦中扎根,能否把這種光榮傳統(tǒng)和偉大精神真正注入人們的思想意識,轉化為一種作用于人們行動的精神營養(yǎng),則是需要我們長期努力的事情。原因就在于,隨著社會環(huán)境、社會風氣的變化,社會上一些人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也發(fā)生了改變,傳統(tǒng)意識淡化、價值取向多元化是一個不能回避的社會現(xiàn)實。作為我們這個民族、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寶貴精神財富,長征精神無疑需要我們大力弘揚,但要真正讓它發(fā)揚光大、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則需要努力改變我們的“精神土壤”,通過長期不懈的、切實有效的努力,營造出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和追求崇高的價值取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傳統(tǒng),不能沒有精神的支撐。一個牢記光榮傳統(tǒng)、推崇偉大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正如胡*錦~濤同志最近所指出的:“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xiàn)在、正確創(chuàng)造未來。”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這個時刻,我們需要追憶歷史,需要隆重紀念,但更重要的是永遠銘記,把這段歷史、這種精神真正融入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轉化為振興祖國、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