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親節的作文
然而,如果是父親當天剛剛做完小買賣回來的晚上,便沒有了這般輕松而有趣的閑聊了。這樣的晚上,見到的只是煤油燈下父親認真、嚴謹甚至憂慮而眉頭緊皺的面孔了。父親為了全家的生計與我們兄弟的學習等費用,一年到頭奔波忙碌。這寒冬里,本已是農民的“冬眠”季節,可當很多的鄉親們都是在溫暖的被窩酣睡或在暖洋洋的炭火前拉家常、打撲克之時,父親卻已在東方尚未露白之際,冒著寒風冷雨或紛飛的大雪上路了,他要趕到二十幾里開外的集市上去買一擔鴨蛋并在天黑時分趕回來。中午連兩毛錢的米粉都舍不得吃,可這一路上他要走過多少泥濘、爬過多少山坡呀!在當夜的夢鄉里,我多次聽到父親止不住的咳嗽聲。第二天,父親又是天色未白趕緊上路,將買進的鴨蛋挑到十來里遠的集市上出售。如果在路上,一步沒邁穩,摔倒在地,不僅勞動白費,而且血本無歸。現在想想,當年在泥巴路上擔著一百多斤重物、氣喘吁吁的父親,還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壓力?!
售完鴨蛋回來,通常已是夜幕深沉了,這時父親也顧不上吃飯,甚至顧不上擦掉土布衣褲上濺滿的泥水,就一頭鉆到煤油燈下,清點起當天的帳目來。這樣的時候,父親的臉是臘黃臘黃的,沒有一絲血色,這是整天的饑寒交迫在他臉上留下的杰作;父親眉頭緊皺,深深的皺紋里填滿了擔憂與緊張。我們都很“識趣”,知道這時的父親是不能打擾的,只是遠遠的看著。只見父親從衣服的里三層掏出一把錢來,各種面額的都有。他用控制不住的顫動的手先將一張張紙幣按面額分開:五十元的放一疊,然后是十元的放一疊,再是五元、二元……直到五分的。分好之后,父親先將此次買賣的本錢拿出來,再數剩下的錢。有時剩下的錢太少,父親會連聲嘆息;有時發覺數目不對,父親便會一遍又一遍的清點,直到滿意為止。但只要沒有虧本,父親在清點完之后,還是會露出幾許笑容,盡管笑容里充滿了無奈與嘆息。
家里的吃喝拉撒已夠父親費盡心血了,可他管起公家的“閑事”來卻還是奔走得腳板朝天;父親一生與做官無緣,但他卻干了幾十年當官的活計。他的職務雖則沒有名稱,但“權力”卻比組長大,比村長小,相當于農村六七十年代的“大隊長”或者舊社會的“維持會長”吧。他管的是全灣(我們管聚居在一起的村宅為灣,一個灣通常有幾個村民小組)的公共事務與錢物。灣里的鄰里紛爭、集體活動的組織、灣里統一事務的安排、公共山頭樹木的處置以及其他公共財物等,無不在父親管轄的“職權”范圍之內。有時,一些棘手問題村干部無能為力,可只要父親一到場,憑他不緊不慢與入情入理的一番話,問題往往很快得到化解,令村干部連呼“怪事!”父親握在手里的“王牌”是道義、信用、公正、公平與人格的力量,當然,也有說話的方式與技巧。他干的這差事其實只有義務而無權利,如果說有點兒權利的話,那就是操勞一年下來,有幾塊錢象征性的工資。“家族們都一致推選我管事,我能好意思推脫嗎?”面對家人的不理解,父親語重心長地說。于是,在煤油燈下,又出現了父親另外的情狀。
農村人開會一般都在晚上,因為只有這時才能把相關人員等齊到場。灣里經常為了一些公共事務,幾個說話有“分量”的人便會齊聚我家,共商“灣事”。這時,煤油燈下的父親總是樂呵呵的,來者都是客,不樂呵呵怕別人認為你不樂意而誤會呢!但父親這個“維持會長”又絕不會做無原則的“好人先生”,對于他認為正確的原則性的意見,便會頑固的堅持,甚至一度與人爭得面紅耳赤,“你這樣做了,其他人怎么辦呀!還有很多家里困難的人,都不管他們死活了嗎?”父親睜大了疲憊的眼睛,朝與他意見相佐的人大聲嚷道。飛濺的唾沫與粗壯的話音使微弱的煤油燈火劇烈地擺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