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學生重陽節感言(精選3篇)
2023大學生重陽節感言 篇1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2023大學生重陽節感言 篇2
21)有些是動人的,有些是美麗的,有些是傷感的,有些是歡愉的,終究都是一些釋放心靈了卻心思的痕跡,寒風帶著燦爛的煙花走向凋零,月亮帶著云朵的癡戀慢慢西移。
22)人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
23)你沒來之前,我在這里,一直在這里,細數著光陰的歲月,安靜地等待,你來之后,我依然停留在這里,微笑亭亭,在突起的唇角植一株相思的花,靜靜地為你盛開,悄悄地為你凋落。
24)有情換取無情心,一個人的孤單,是我的冷漠還是你的過錯?
25)年輕時我們放棄,以為那不過是一段感情。可是最后才知道,那其實是一生。
26)如果時光可以重聚,我不愿在孤單的紅塵里獨醉;如果流年不再依舊,我寧愿在孤獨的海洋里沉睡。
27)寂寞的夜晚呵,多么的漫長,卻因為你對我的厚愛,使我忘了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而是從容地等下去,直到天長地久,地老天荒,滄海變桑田。
28)如果我是你的一顆淚珠,我會落到你的唇間,長駐你的心里。如果你是我的一顆淚珠,我一輩子也不會哭,因為我怕失去你。
29)寂寞的夜晚,一個人幻想兩個人的甜蜜,空虛怎度,淚眼怎合,消褪的記憶里,殘留著多少曾經的美好。
30)我不祈求用我的真心換取你的真愛,只是人生的無奈,又怎能暗然消匿于卷簾西風中。
2023大學生重陽節感言 篇3
談中國貨幣史,有太多的東西可說了,因為中國貨幣史長達五千年之久,可謂博大精深啊,要是面面俱到的話,完全可以寫一本書了,我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我就談談一些自己的感想吧。
自從學習貨幣金融學這門課程以來,感觸很深,接觸了一些以前沒聽說過的東西,例如:納斯達克、前美聯儲、華爾街……還有一些名人,原來什么事情不是無緣無故就發生的,也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每件事背后都有一些經濟因素制約著。還有一些對于我來說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國貨幣史的歷史也深深的吸引了我。
最近在看《中國貨幣史》這本書,其中有一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暫且給這個小故事命名為“傳奇”。 牧滿山遍野生長著一種落葉喬木——構樹,其枝葉繁茂,生命力旺盛,因葉上布滿細細的茸毛去油污力強,所以從古到今常被村民摘來洗碗擦鍋。正所謂“平凡的生命背后有傳奇”,人們絕對想不到,北宋時,“洗碗布”被開發成了紙幣,在不經意間創造了一段顯赫的貨幣歷史。
“洗碗布”的蛻變:以楮為券的“貨幣年代”
構樹,是常見的本土樹種,古名楮。構樹不僅樹葉去污力強,而且其樹皮加工成的楮紙,白度、平滑度、緊密度及吸墨性都不錯,于是“人們砍枝剝皮,用作造紙原料”,唐宋時代,作為“洗碗布”的構樹已開始華麗蛻變,許多名貴紙張都是以楮紙再加工制成。
從唐朝開始,成為的造紙中心,巴蜀學者譚繼和告訴記者,“這在元代著的《簽紙譜》中有記載”。當時,不僅牧上滿山遍野生長著這種落葉喬木,甚至田間地里也開始廣種構樹。
宋代,民間造紙業十分發達,作坊遍布全國各地,尤以四川中和場一帶生產的楮紙名聞天下。
但是,這些內因并不表明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早紙幣的誕生地,在譚繼和看來,起決定作用的是外部因素——當時商品經濟的繁榮、造紙術發達的支撐、雕版印刷術的推動,以及四川人的智慧。
據史料記載,北宋初年,宋太祖趙匡胤為戰爭籌款,將四川鑄造的大批銅錢調運出川,使得川蜀銅錢奇缺。民間交易多用鐵錢,攜帶成了一個大問題。鐵錢的價值與銅錢比,基本上是1:10比率。同樣一樁買賣,使用鐵錢交易,其個數要比銅錢多數倍,清點、保存、運輸上的負擔難以承受。據記載,當時買一匹布,需要鐵錢約兩萬文,重達500斤,不得不用車來裝載。
商人要來川做生意,四川商人要出川交易,都必須攜帶沉甸甸的大量錢幣,千辛萬苦地奔走在崎嶇險峻的蜀道上,長久下去似乎不是辦法。于是,聰明的四川人一拍腦子,辦法有了!
公元十世紀末,地區第一次出現了“交子鋪”,一種用楮紙刻印的票據——交子也由此產生。交子用鋼版印刷,版畫圖案精美,三色套印,上有密碼、圖案、圖章等印記。
交子鋪:發行“存折”的“銀行”
據考證,最初的交子鋪,是代客商保管錢幣的店鋪。客商將自己的大量金屬錢幣存入交子鋪中,交子鋪則寫給客商一張票據作為憑證,這張票據就是“交子”。
這種流通于民間的紙券,雖然也使用印信做記號,并有暗號題寫,但由于分散發行、缺乏信用,印制十分簡單,很難達到防偽的目的,冒領之事時有發生。此后,一些富商聯合起來,以他們的財產作為信用保證,正式發行了“私交子”。私交子用紅、黑兩種顏色印刷,以復雜的圖案和秘密記號來達到防偽的目的。客戶向交子鋪交納現錢,交子鋪將錢的數量用手工填寫在紙券上發給客戶。這種書寫面額的交子,在當時有點“存折”的味道,成為提取銅錢的佐證。
據史料記載,四川民風淳樸,當時的交子鋪信譽普遍較好。后來,一些商人發現,在購買貨物的時候,不必每次都拿著交子去鋪里提錢,再把現錢支付給對方,而只需直接將自己的一定數額的“交子”票據交給對方就行了。賣方拿到交子,既可以隨時去鋪子提錢,也可以把交子用作自己購貨時的支付手段。這樣一來,交子在市場中開始流通,成了最早的“山寨貨幣”。
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后經歷了五次重大的演變: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由文書重量向通寶、的演變 、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中國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以后又經歷了秦、唐、漢、魏晉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并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從洗碗布到交子,只是這些歷史中的一部分,中國貨幣史繁榮昌盛,經久不衰。 中國是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中國也是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中國貨幣史像中華文明一樣經歷的五千年,真的有太多的可閱,可學習的地方了。